• 美团开始大反攻,给阿里狠狠一击

    热点聚焦 2025-11-21
    外卖江湖的火药味已浓到呛人,连空气都裹着剑拔弩张的焦灼感。谁也没想到,阿里旗下饿了么突然官宣更名“淘宝闪购”,陪伴用户多年的标志性蓝色骑手制服,同步换成了亮眼的橙色。这绝非简单的品牌调整,而是剥离独立标签、全面绑定淘宝生态的战略升级,橙色战袍更是直指美团标志性的黄色骑手军团,针对性拉满。消息一出,业内哗然,明眼人都看得通透:阿里整合本地生活全链路资源,这波操作是冲着美团来的。原本稳坐头把交椅的美团,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不得不开始大反攻。两大巨头的正面硬刚,让归于平静的外卖江湖,再度激起水花。大牌商家接连入驻拼好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疑似吃拼好饭中毒”“拼好饭吃多了吧”等调侃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低价标签让拼好饭一度与“低质”“不卫生”划上等号。但神奇的,这些争议并未阻挡其扩张步伐,反而见证了一个外卖新物种的崛起。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日订单量峰值突破3500万单,用户数超2.7亿,入驻餐饮品牌达5000余家,全国上线商家过百万。拼好饭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一场持续五年的精心布局。2020年,美团正式推出拼好饭业务。彼时,国内外卖行业已度过高速增长期,订单量与交易额增速逐步放缓,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格局趋于饱和,增量空间逐渐收窄。而另一边,拼多多凭借低价拼单模式在下沉市场成功突围,充分验证了“性价比+社交拼团”模式的市场潜力。于是,美团借鉴了拼单模式的核心逻辑,创新推出“用户集中下单、商家批量出餐、骑手集中配送”的运营体系,通过订单聚集降低配送损耗,借助批量生产压缩商家成本,为低价策略打下基础。2022年,拼好饭正式上线,首先进入杭州、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凭借精准的低价与高效的运营模式,该业务快速起量,当年日订单量成功突破100万单,正式开启规模化增长。2023年,拼好饭开始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扩张,全年总订单量飙升至11.6亿单;2024年日单量首次突破800万单;到2025年7月,日订单峰值已飙升至3500万单,五年间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值得注意的是,为打破“低价即低质”的固有刻板印象,美团在拼好饭订单量狂飙突进的同时,也在悄悄推进一场“品质革命”。最直观的变化,便是大牌餐饮的集体入场。近日,肯德基在川渝、宁波等地推出拼好饭专属限定产品,10.9元的中国锅盔堡和14.9元的黄焖鸡米饭套餐,让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连锁品牌的标准化品质。在此之前,海底捞、瑞幸、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汉堡王、老乡鸡等品牌已入驻拼好饭运营,近期亦有消息称麦当劳正与美团洽谈入驻事宜,最近也有消息称麦当劳正与美团洽谈入驻拼好饭事宜。官方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知名品牌在拼好饭运营的门店数量同比增长高达64%,优质供给的涌入正在改写拼好饭的品牌画像。大牌纷纷入局的核心,源于拼好饭构建的优质品质生态。此前,美团推出的“万家品牌计划”,为入驻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数字化赋能等资源支持,帮助商家精准触达价格敏感型用户。对品牌而言,拼好饭不是简单的低价渠道,而是测试新品、扩大客群的重要阵地,这种结构性成本优势让“高质低价”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拼好饭还同步启动了“百万亮厨计划”,构建全方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已有35万商家主动公开后厨实况,30%以上头部商家开通实时直播,用户下单前可直观看到食材处理、烹饪全过程。此外,美团还推出了“食安日记”功能,商家每日上传食材采购凭证与消毒记录,用户一键可查,这种透明化运营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有效重建了消费者信任。如今的拼好饭,正推动外卖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品质竞争”,其成功逻辑并非依赖补贴,而是通过集中订单让商家精准备料减少浪费,精简SKU提升出餐效率,集中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最终让利于消费者。一直以来,消费者需要的从来不是单纯的低价外卖,而是兼具亲民价格与品质保障的高性价比选择,而拼好饭显然正通过自身布局,为消费者提供这样的体验。接下来,随着更多大牌入驻,拼好饭或将掀起一场全新的品质变革,推动行业彻底跳出“低价内卷”的恶性循环。一个全新的外卖时代正在到来当“幽灵外卖”“卫生堪忧”等吐槽逐渐成为过去式,品质外卖已从单一平台的布局,升级为京东、阿里、美团三大巨头共同追逐的行业新方向。这场全方位的品质变革,正彻底改写外卖行业的竞争逻辑,推动市场“由大变强”。京东外卖自入局之初,便确立了差异化的品质路线,果断避开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通过制定严格的堂食商家入驻标准,京东从源头杜绝了无实体门店、小作坊式运营的“幽灵外卖”,为品质外卖打好了基础。截至目前,京东外卖已吸纳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入驻,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在双11期间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暴涨13倍,库迪咖啡等品牌通过京东渠道实现的订单贡献率最高达60%。11月17日的京东品酒会上,刘强东再推三项关键举措:独立APP同步上线安卓与iOS平台,强化“品质外卖上京东”的核心定位;推出非商业化的“京东真榜”与“京东点评”,杜绝刷分造假,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决策参考;发布“七鲜咖啡”品牌,完善从正餐到轻食的品质产品矩阵。动作频频的京东外卖,显然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品质发展节奏。另一边,阿里系的饿了么也在大力推进外卖品质升级。今年7月,在“2025餐饮业食品安全创新实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饿了么正式启动“明厨亮灶2.0”推广计划,联合钉钉推出“食安钉”产品,构建起覆盖食品安全治理与店铺经营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近40万家餐饮门店接入该系统,AI巡检年均覆盖超百亿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食品安全的全流程监管。这种“技术+生态”的模式,既解决了商家经营中的实际痛点,又通过实时公示、消费者互动等方式重建用户信任,很好地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透明化、可追溯”的外卖消费需求。作为外卖行业的领头羊,美团的品质布局则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除了在拼好饭板块加速大牌商家入驻,以优质供给提升性价比之外,还通过推出“明厨亮灶”专项计划,上线“浣熊食堂”,将“食品安全分”纳入商户评价体系等多项举措,助力上万家商户完成品质升级,形成全方位的品质保障网络。就当下而言,三大平台的新一轮品质竞争已全面打响,而美团这次大反攻能否为自己守住地盘,还需拿出真本事,投身其中。话说,品质外卖为什么会成为三大平台的共同选择?其实本质无非是消费升级与行业成熟的大势所趋。过去,外卖行业以规模扩张为核心,低价是抢占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这一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快速打开了市场空间。如今,市场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用户需求也从“有的吃”升级为“吃得好、吃得放心”,品质自然成为破局的关键。围绕这一点,京东、阿里、美团正全力推动品质外卖落地生根。从食材源头的严格溯源到履约环节的高效保障,从优质商户的筛选到售后问题的解决,每一处细节优化都在回应着市场期待,推动着商户、平台与消费者实现共赢,让外卖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一个以品质为标杆、以用户为中心的外卖新时代正在到来。来源:电商派pro
  • 卖生鲜的盒马,为什么也卖起了奢侈品?

    热点聚焦 2025-11-20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盒马APP全球购板块上架了Burberry羊毛披肩、棉服等多款商品。不过目前相关商品已经下架,盒马APP全球购板块上暂无Burberry以及其他奢侈品牌的身影。对此盒马相关人士表示,该板块商品是批次商品,卖完就下架,但后续会定期更新,目前的节奏应该会按每季度更新一次。当近4000元的Burberry长款风衣与9.9元的日日鲜牛奶出现在同一个APP界面,当法国巴黎直邮的奢侈品包袋与澳洲进口牛排共享菜鸟物流链路,盒马的这波跨界操作让市场惊呼“次元壁破裂”。这个以生鲜起家的零售巨头,在2025年“双11”期间正式将Burberry、GUCCI、FENDI等奢侈品牌纳入全球购板块,价格区间覆盖1000元至4500元,从服装、箱包到配饰全面开花。看似违和的组合背后,既不是一时兴起的营销噱头,也不是简单的品类扩充,而是盒马冲刺千亿GMV目标的战略布局,更是奢侈品行业渠道变革与消费市场重构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01千亿GMV压力下的破局2024年底,盒马内部立下三年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000亿元的军令状。今年6月发布的2025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年报显示,该财年,盒马整体GMV超过750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转正。但要完成剩余250亿元的增长缺口,单纯依赖生鲜业务虽能带来稳定客流,但低毛利、高损耗的行业特性,注定其难以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盒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既能放大现有优势,又能突破增长天花板的新路径。1、主业调整后的资源聚焦盒马的跨界并非盲目扩张,而是经过了精准的业务瘦身。2025年以来,盒马陆续关闭盒马X会员店、暂停盒马邻里自提业务,将全部资源集中投向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两大主力业态。这种“做减法”的调整,让盒马得以将供应链、会员体系和流量资源集中投入高潜力业务,而奢侈品正是其选中的“增量发动机”。2、高客单品类的战略补位生鲜业务的客单价天花板清晰可见,而奢侈品的高毛利特性恰好可以互补。数据显示,一款3766元的Burberry牛皮水桶包,其单客贡献相当于300单生鲜订单的总和;盒马全球甄选系列的客单价普遍在1500元以上,是生鲜板块的10倍有余。更重要的是,奢侈品的引流效应能带动关联消费——不少用户在购买Burberry围巾时,会顺手加购有机蔬菜、进口水果等生鲜商品,这种“高客单+高频次”的消费组合,让盒马的单用户终身价值显著提升。据接近盒马内部的人士透露,其规划显示,全球购业务未来要占到整体GMV的一成,奢侈品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抓手。3、会员体系的价值深挖2025年8月,盒马与淘宝88VIP会员体系打通,接入超过5000万的高净值会员池,会员数实现倍增。这部分会员群体以都市中产为主,具备三大特征:有稳定收入来源,对奢侈品有消费意愿;注重生活品质,同时是生鲜消费的核心客群;信任阿里系平台的品控与物流。盒马正是瞄准了这一“精准交集”,通过奢侈品满足其多元化消费需求,进而提升会员续卡率。正如山姆的经验所示,高客单奢侈品专区能让会员续费率提升3个百分点,这相当于10万斤进口车厘子的引流效果。02奢侈品寒潮下的“共谋”盒马敢卖奢侈品,底气不仅来自自身的流量与渠道优势,更来自奢侈品牌的主动“示好”。近年来全球奢侈品市场遭遇寒潮,库存高企、增长乏力成为行业通病,传统渠道已难以消化过剩产能,而盒马这类会员制零售平台,恰好成为品牌们“保面子、清库存”的理想选择。1、奢侈品牌的库存困局以盒马重点合作的Burberry为例,其2024年Q3亚太区库存周转天数高达150天,比LV、GUCCI多整整一个月,2025年一季度更是攀升至387天,较2020年增加70天。库存积压导致现金流紧张,迫使品牌不得不调整渠道策略。此前Burberry新CEO Joshua Schulman宣布放弃“高端化优先”战略,转而优化批发和奥莱渠道,降低皮具售价,通过多元化渠道加速库存周转。但传统奥莱店的大规模折扣会损伤品牌形象,代购渠道又存在正品难保障、价格混乱等问题,而盒马这类平台恰好提供了第三条路径。2、渠道合作的双赢逻辑盒马与奢侈品牌的合作,构建了一套“面子与里子兼顾”的共赢模式。对品牌而言,盒马的全球购板块采用“线上专属+预售直邮”模式,避免了奢侈品与生鲜在实体店直接接触,维持了品牌的高端格调;同时通过中检合作提供正品保障,搭配“限量补货”的饥饿营销,既清库存又不破坏品牌稀缺性。对盒马而言,奢侈品牌的入驻则实现了“一举三得”:一是通过Burberry、GUCCI等头部品牌提升平台调性,摆脱“生鲜超市”的单一标签;二是借助奢侈品的品牌效应吸引新用户,尤其是对价格敏感但追求品质的年轻消费群体;三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山姆已布局轻奢品类的情况下,通过更丰富的奢侈品牌矩阵抢占市场份额。这种“品牌去库存、平台拉增长”的双向奔赴,让看似违和的合作变得顺理成章。3、渠道变革的行业趋势长期以来,奢侈品牌高度依赖直营门店渠道,但近年来消费习惯线上化迁移、全球经济波动等因素,让单一直营模式难以为继。电商平台、奥特莱斯等渠道凭借流量优势和去库存能力,成为奢侈品牌渠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姆、Costco等会员制零售平台率先试水后,盒马的入局标志着生鲜电商这一垂直领域也正式切入奢侈品渠道市场。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显示,2025年奢侈品线上消费占比已达38%,其中跨境直邮模式增速最快,而具备全渠道触达能力的会员制平台,正成为增长核心引擎。03盒马的跨界底气何来?盒马敢于跨界奢侈品,并非孤军奋战,而是背后阿里系生态的全面赋能。从供应链、物流到会员体系、品控保障,阿里的资源加持让盒马在奢侈品赛道的试错成本大幅降低,也让奢侈品牌的合作顾虑得以打消。1、跨境供应链的先天优势盒马的奢侈品业务并非从零起步,而是依托2020年推出的“盒马跨境购”业务升级而来。该业务整合了天猫全球采购资源、菜鸟全球供应链及盒马线上线下融合运营能力,形成了成熟的跨境零售体系。目前盒马全球甄选系列的奢侈品均采用“欧洲集货直邮”模式,从法国巴黎菜鸟1号仓发货,经海关清关后5天内即可送达消费者手中,较传统跨境模式配送效率提升30%以上。这种高效的供应链能力,既保证了时效性,又能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让盒马在价格上具备竞争力。2、轻资产模式的风险控制盒马采取了极为谨慎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降低跨界风险。所有奢侈品均由境外第三方卖家通过淘宝平台提供,盒马仅负责推广服务,商品咨询、配送及售后服务均由卖家承担。这种模式让盒马无需承担库存压力和资金占用风险,同时能快速迭代商品品类,根据销售数据调整品牌合作策略。对比山姆的“海外直采+保税仓直发”模式,盒马的轻资产模式更灵活,扩张速度更快,也更符合其现阶段“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的战略需求。3、品控与会员体系的协同奢侈品消费的核心痛点是真伪问题,盒马通过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检)的合作,为所有上线奢侈品提供正品保障,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成本。同时,盒马与淘宝88VIP的会员体系打通后,不仅获得了5000万高净值会员,更实现了消费数据的互通。通过分析会员的生鲜消费习惯、客单价水平,盒马能精准推送匹配的奢侈品品类,比如给购买有机母婴产品的宝妈推荐Burberry妈咪包,给频繁购买进口食材的都市白领推送GUCCI配饰,这种精准匹配让奢侈品的转化率比硬广投放要高得多。04藏着新时代零售的三大生存法则盒马卖奢侈品的案例,看似是个例,实则折射出零售行业的深层变革。在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的双重驱动下,“专业赛道”的边界正在被打破,跨界融合成为零售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路径。这场跨界背后,藏着新时代零售的三大生存法则。1、用户价值重构:从“品类覆盖”到“需求满足”盒马的成功在于精准捕捉了中产群体的“一站式消费需求”——他们既追求生鲜的新鲜品质,也渴望奢侈品的品质体验,却不愿为品牌溢价和线下门店成本买单。盒马通过“生鲜+奢侈品”的组合,将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整合到一个平台,本质上是对用户价值的重构。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跨界,远比盲目扩充品类更具生命力,也为其他零售企业提供了借鉴: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品类的竞争,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满足能力的竞争。2、生态协同赋能:跨界的底气来自资源整合盒马的跨界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阿里系供应链、物流、会员体系的协同基础上。没有菜鸟的全球仓配网络,奢侈品的跨境直邮难以实现;没有天猫国际的品牌资源,盒马难以快速接入Burberry等头部品牌;没有88VIP的会员池,奢侈品业务也难以快速起量。这启示我们,在跨界融合的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自身的运营能力,更在于资源整合与生态协同的能力。只有依托强大的生态支撑,才能降低跨界风险,提升成功概率。3、供需精准匹配:找到“互补性”而非“违和感”盒马与奢侈品牌的合作关键是找到了供需的“互补性”:盒马有流量、有渠道、有会员,缺高客单品类;奢侈品牌有产品、有品牌力,缺库存消化渠道。这种互补性让看似违和的组合产生了双赢效应。反之,若缺乏供需匹配的跨界,很可能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零售企业在规划跨界时,不应只追求话题性,而应深入分析自身与合作方的核心诉求,找到能够实现价值互补的结合点。写在最后当Burberry的格纹围巾遇上盒马的有机蔬菜,当巴黎直邮的奢侈品包袋与生鲜冷链共享物流链路,这场跨界不仅打破了零售行业的品类边界,更重构了奢侈品的渠道逻辑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盒马卖奢侈品,本质上是在千亿GMV目标驱动下,对用户需求、生态资源与市场机会的一次把握,也是奢侈品行业渠道变革的必然结果。尽管面临价格管控、品类扩充、合作稳定性等多重挑战,但盒马的尝试为零售行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整合生态资源、精准匹配供需,才能在零售边界模糊的时代站稳脚跟。盒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场跨界背后的逻辑,或将深刻影响未来零售行业的发展方向。来源:联商网
  • “千问”正式上线,阿里要认真做一款AI应用了

    热点聚焦 2025-11-18
    《智能涌现》获悉,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千问APP公测版已上线。阿里将此举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要用最先进的模型,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这也是阿里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统一AI To C品牌的最新举措。上周,阿里已经悄悄更新了对“千问”App的相关描述。在App Store,“千问”定位为“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AI助手”,具备对话问答、智能写作以及多模态的全能相机功能。据彭博社,这次的“千问”App更新,由阿里巴巴董事长兼CEO吴泳铭亲自带队,该项目集结了100多名工程师,在杭州总部两层专属办公区,已秘密研发数月。市场对“千问”最关心的另一个功能,是即将上线的购物Agent。阿里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为千问增加Agentic AI(智能体)功能,支持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用自然语言购物,比如直接跟AI说“帮我买个适合冬天穿的羽绒服”,AI会自动帮你搜索、比价、下单。据《智能涌现》了解,千问App未来还将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其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从产品矩阵来看,目前,阿里的AI To C布局,包含从千问这样的AI助手,到AI眼镜等硬件业务,这些业务线都由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统管。吴嘉在阿里工作15年,曾任淘宝用户事业部负责人,他在2024年11月回归智能信息事业群,专注AI To C方向的探索。统一品牌,补齐C端影响力推出“千问”App,这也普遍被认为是阿里全面对标ChatGPT,发力C端应用市场的决心。在开源领域,Qwen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模型系列。根据阿里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9月,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在HuggingFace社区2024年全球模型下载量中占比超30%。阿里早在2023年4月就推出过原“通义”App,是第一批推出AI助手应用的国内大厂,比字节旗下的豆包早了约4个月,比在C端市场最早打响知名度的Kimi,也早了近半年。不过,阿里在早期并没有投入太多到To C侧的AI 应用上。一位前通义团队人士对36氪表示,早期的阿里云通义实验室,主要着力在基座大模型的训练和迭代,对To C App的运营相对“佛系”,更多的作用是“秀肌肉”——通过展示模型的各项功能来吸引用户,还凭借“全民舞王”、”兵马俑跳科目三”等内容策划一度出圈。另一方面,阿里此前推出的模型和产品数量众多,记忆有一定难度。比如,阿里推出的大模型家族也叫“通义”,旗下还有众多子品牌,如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视频模型“通义万相”、语音模型“通义百聆”等等。阿里也在对体系内的To C产品进行归类、整合,以达到统一应用出口的目的。比如,曾经的“通义听悟”就是一款独立产品,在2024年推出。现在,通义听悟的相关能力也已经被整合到“千问”App中。AI产品做增长,更多靠模型能力提升从通义到如今的千问,转变所体现的行业共识是:一款AI产品能获得多少C端用户,已经不能再依靠投流和运营,更多要借助底层模型的能力提升。DeepSeek就是最好的案例。2025年春节,DeepSeek横空出世,没花一分钱广告费,在短短7天内就完成了1亿用户的疯狂增长,这也是因为模型能力断层领先,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这也让各个厂商把焦点转向模型能力突破。比如,Anthropic在推出Claude 4.5,由于编程能力有大幅提升,迅速带动Anthropic的收入,从9月初的约50亿美元增长到10月中旬接近70亿美元,增幅约40%。在DeepSeek带飞用户大盘后,大厂的另一个动作是,加速To C产品的投入和组织整合。比如,今年2月,腾讯将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产品全部转入CSIG,与元宝形成四大产品矩阵;百度则将百度网盘从智能云调至移动生态事业群,与文小言统一管理。《智能涌现》了解到,千问App的国际版正在同步研发中,希望借助Qwen模型在开发者圈的影响力,与ChatGPT在海外市场直接竞争。在2025年,AI领域的一大主题是:中国的开源模型,进一步缩短了和世界顶尖闭源模型的差距,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上。阿里无疑是这股力量的的主力军。从4月上线的Qwen 3,到9月云栖大会的“泄洪式发布”——推出了Qwen3-Max、Qwen3-Next及系列模型、千问编程模型Qwen3-Coder等等,进一步拓宽了阿里在开源社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开发者社区。近期硅谷热议的一个趋势是,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基于Qwen来开发AI应用——这会成为阿里AI做国际化的难得机遇。外部竞争依旧是激烈的,如今的ChatGPT,早已不局限于基座模型上领先。近期,OpenAI发布的新应用层出不穷,如浏览器ChatGPT Atlas、AI视频应用Sora等等,甚至开始接入电商,这都意味着AI To C领域的竞争再度提速。今天,每一代模型所能领先的周期进一步缩短,某种程度上,模型已经是一家厂商最大的“产品”。阿里如今在To C App上整合品牌,也是适应这一趋势的选择——在模型急速换代的同时,如何能够更大范围地获取用户,迅速建立起商业闭环,这会是大厂AI竞赛的下一个赛点。来源:36氪智能涌现
  • 京东外卖独立APP上线,京东承诺点评“永不商业化”

    热点聚焦 2025-11-18
    11月17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京东三亚品酒会上抛出两个重磅消息,京东外卖独立APP正式上线,推出京东点评。京东承诺,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刘强东在演讲中明确,京东外卖上线独立APP,是因为“之前很多人搜京东外卖发现没有独立APP,导致很多用户找不到我们的外卖入口,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把京东外卖APP独立了出来,对于经常点外卖的朋友会更加方便容易。”对于京东点评,刘强东表示,“我们的点评业务永远不会做商业化。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大家追求商业利益,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坚定地认为,企业不能什么都以利润为导向,什么都只看钱,什么都要拿来赚钱。该你赚的钱当然可以赚,但如果你给用户提供排名、提供点评,还要从中赚钱,那内容就注定不可能真实。”此外,他还宣布,京东正式推出旗下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称“只用鲜奶”。具体来看,京东点评设立找美食、住酒店、挑好物、去哪玩、选家政五大子频道;推出“万人共荐,不说假话”的京东真榜,招募10万名京东求真官进行盲测,并创新性打造国内第一个榜单AI大模型——AI全网评,每日可对数亿评价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提炼,旨在生成最真实、客观、全面的评价内容。其中,针对当前市面上的点评产品依然存在着不少水军评论、刷单买榜、虚假榜单等乱象,京东点评创新打造AI全网评,整合京东自产评价内容,更借助客观中立的AI技术实现全网信息洞察与聚合分析,对正向、负向评价一视同仁,全面展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真实、客观、全面的参考建议。此外,AI全网评还致敬古今知名美食家,构建起“京东美食八大家”虚拟人格,其中六大家已首发上线,两款神秘人格则会根据后续用户投票产生。用户点击进入AI全网评能看到“万人共荐,不说假话”的客观点评,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设置AI评论风格,生成趣味犀利的点评内容。进入门店详情页可见客观犀利的AI全网评“京东美食八大家”虚拟人格京东真榜作为京东点评的首期力作,打造“AI全网评+复购+用户盲测”测评模型,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10万名京东求真官,进行严格的“买吃分离”盲测, 对菜品进行严格挑选和真实点评,实现万人共荐,不说假话,现阶段已公布真榜入围菜品名单。根据介绍,京东求真官招募不限职业,不限年龄,入选者享有免费吃住玩等权益;也必须遵循“三真原则”,即行为真实、立场真实、表达真实,保证真榜的真实性。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