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甄选的坎,不只董宇辉一个

    热点聚焦 2023-12-18
    东方甄选和董宇辉向普通人演示了一把,最昂贵的小作文远不止一字千金。短短700个字引发的风波,不仅能干掉一个上市公司的CEO,还能干掉70亿港元市值。截至12月15日收盘,东方甄选股价在五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21.99%。12月16日早上,东方甄选董事会用一纸文件宣布了CEO孙东旭下台。紧接着晚上七点,俞敏洪在直播间里明确站了队,说孙东旭管理上有重大失误:“未来东方甄选事业发展决策上,董宇辉是一定会有话语权的。”这场全网吃瓜的连续剧总算稍微落定。我们可以用一张图稍作回顾整件事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复杂的过程,连续的反转,很容易让人忽视最初的导火索居然是小作文的原创权归属——这也太知识分子了。从教培到电商,董宇辉是新东方转型路上的大功臣。这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凭借口才与知识出圈,在社交平台上影响力比肩俞敏洪本人。但相比李佳琦“美One合伙人”、薇娅“谦寻创始人”的耀眼头衔,董宇辉的个人介绍相当朴素:“曾经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始终以打工人面貌出现,如今又被抢功劳的董宇辉,在粉丝看来已经早已受到太多位不配德的亏欠。董宇辉哽咽表示“不会走”的昨夜,一边是狂掉粉近250万人的东方甄选官方直播间,一边是涨粉1000万的董宇辉个人账号。电商公司和当家主播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粉丝们的欢呼声中静静飘荡着。01天降彩券董宇辉成为东方甄选直播间的主心骨,有赖天时地利人和。教培转型直播电商后,东方甄选直播间一直非常冷清。俞敏洪首播拿下500余万销售额后,流量很快就断崖式下降。他曾在个人公众号透露每天销售额“少得可怜”。14场直播带货,平均每场销售额仅为13.2万元,不及李佳琦播一个小时的零头。最有知名度的老板尚且难开张,更别说手下青涩的英语老师了。董宇辉和Yoyo的直播间一度只有5、6名观众,其中4人还是悄悄捧场的父母。有一次董宇辉从凌晨1点到7点通宵直播,他从哲学讲到艺术,从莫扎特讲到柏拉图,好不容易为直播间拉来一千四百名观众,“但就是卖不出去东西,说什么都没有人理我”。转机发生在2022年6月10日,董宇辉的双语直播带货突然走红。边在白板上写英语知识点,边介绍牛排的片段,瞬间火遍全网。没有比这更凑巧的时机了。当时薇娅消失,罗永浩退网,李佳琦停播,辛巴陷入假货风波。阴差阳错间,所有大主播集体缺席2022年618大促,全网流量都在等待一个新头部。平台也有额外的考量,2022年上半年,抖音电商的净推荐值(一个用于衡量用户体验的指标)处于负值[5],扭负为正成为首要目标。于是在充斥“家人们、宝宝们、老铁们”以及高喊“321上链接”的直播界,拿着白板上网课的东方甄选,迅速迎来了澎湃流量的倾注。十天之内,东方甄选粉丝数翻了10倍,带货超3.4亿,带动新东方在线股价大涨超300%。俞敏洪给董宇辉发来了私信,“代表新东方向你表示感谢”。面对董宇辉带来的泼天流量,东方甄选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岔路口。头部主播/机构依靠直播做大后,一般有两条路线可以走:1)走MCN路线,用坑位费和广告赚品牌商家的钱。比如选品基地有30个篮球场大的薇娅。2)走零售商路线,慢慢用自营品牌代替第三方品牌。比如自己找厂家做9.9元卫生纸,上线“小杨甄选”品牌的小杨哥和“辛选”的辛巴。很显然,俞敏洪选了后者。02路线问题创立东方甄选之初,俞敏洪就明确过自己的规划:“新东方在线的未来,会转型为以农产品筛选和销售为核心的电商平台,为全国农民提供产品增值服务,做链接农民和消费者的值得信赖的平台”。隐含意味非常明显,东方甄选放弃了MCN路线。从其“代销+自营”的模式也可以看出来,俞敏洪的规划是照搬一个线上版的山姆或Costco。代销指售卖其他品牌的商品。在这方面,东方甄选的选品招商流程,与其他直播带货团队没有太多差别。自营则可以理解为东方甄选贴牌销售。东方甄选打造自身品牌,用包销方式选品采购,再在直播间卖出去。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东方甄选开始加速上新自营品牌产品。背后原因并不复杂,自营品类的毛利率高达20%,比代销商品整整高出了10%。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部分畅销的代销产品如每日坚果、牛肉丸、黄鱼酥等,后续也都被东方甄选贴上了自己的品牌。在2023上半财年,自营产品给东方甄选贡献了近半数收入。到目前,东方甄选已经打造了200款自营商品。观察东方甄选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它不是小杨哥和辛巴这类被选中的草根,而是一家股价从199块跌到8块的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是学3000亿美元的Costco,还是学张大奕的如涵控股(已退市),并不难选。这种发展规划也构成了东方甄选一系列经营决策:比如不能依赖单一的抖音平台。这也是为什么东方甄选在第一时间就做了App,销售自营商品为主。俞敏洪曾在个人公众号解释道:基于外部平台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有很强的脆弱性。当时,在商战和抢公章上颇有造诣的李国庆曾锐评东方甄选做自有App:“要不是俞敏洪,要不是董宇辉,我真得笑话你”。2023年10月,东方甄选朝山姆的方向更进一步,基于自有App推出“甄选会员”,定价199元/年,其中包含了百款自营产品88折等多项权益。一系列布局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脱离短视频平台的束缚,另一方面逐渐弱化直播的作用,把复购留在东方甄选App里。山姆和Costco这类零售商能够用自有品牌代替第三方品牌,核心有两点:一是精简SKU,用低成本的供应链换来低价;二是利用自己的市场份额,倒逼供应链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山姆和Costco成功的前提是,自己是一个话语权非常大的零售渠道,才能用规模降低成本。但在东方甄选,扮演这个角色的不是东方甄选App,而是董宇辉本人。这就使得董宇辉的影响力,在东方甄选的战略里变的有些尴尬。03无奈的挽留直播界广为流传一个段子:当一个头部能担起一间MCN公司的营收,MCN老板就只能把她娶了。无论是翻车还是跳车,公司业务都有化为乌有的巨大风险。直播界无数前车之鉴也证明,《婚姻法》是比《合同法》更牢靠的保险。正面例子是薇娅和董海峰这对前后台分工明确的夫妻档,反面典型是打官司打到停更的李子柒。大小杨哥牢牢控制着三只羊,辛有志也是辛选唯一的老板。交个朋友的大股东李钧非亲非故,但也是和罗永浩爬过雪山趟过草地的老革命了。大多数公司里,CEO都更愿意给诸葛亮配个周瑜而非刘禅,当过《中国合伙人》人物原型的俞敏洪自然清楚。东方甄选有心做中国山姆,但难以忽视董宇辉始终鹤立鸡群。因此这两年来,东方甄选在董宇辉等早期主播外,陆续培养了乐乐、天权、超凤、大琪 、彤彤、韬韬等一众新主播。同时,东方甄选在自营品牌的运营上,也在一点点“去董化”。东方甄选图书号曾去掉“宇辉力推”的标签,东方甄选自营牛排产品上的董宇辉形象也消失了。东方甄选最想看到的情况,一是各大主播影响力难分伯仲,达到“你不播有的是人播”的效果;二是直播间的定位无限趋近引流,最终引导用户在App上实现日常复购。可惜无论是顿顿、YOYO等老主播,还是大力培养的新主播,影响力都难以匹敌董宇辉。而刚套现两亿港币的前CEO孙东旭在直播间怒喷饭圈文化后,也证明了大家买东西认的是董宇辉而非东方甄选。高途佳品是另一个从教育转行电商的公司,一直默默无闻,直播间观众甚至只有个位数。小作文事件后,众多顶着董宇辉橙色粉丝灯牌的“丈母娘们”涌入了高途佳品的直播间,为它数日涨粉百万。直播电商的头部困局,东方甄选终究难以越过。首先,直播电商的核心就是规模倒逼成本,艳冠群芳的大主播几乎是一种必然选择,百花齐放反而是违背商业逻辑的。其次,主播出头确实是门玄学。微念没能找到第二个李子柒;淘宝没有下一个李佳琦;即便是与薇娅形影不离的助播琦儿,也未能带领”蜜蜂惊喜社”复刻薇娅的成功。在董宇辉身上也重复着这一点:数据显示,单是今年3月,凡是有董宇辉出场的直播GMV均值为1745万,比平时增益高达35.8%。印证了业界的那句俗语,“小火能靠捧,大火则靠命”。正如前文所说,东方甄选是家上市公司,它的目标是不断降低公司经营的风险敞口,把自己包装成资本市场的抢手货。但持股机构用70亿港币的跌幅告诉俞老师,董宇辉就是东方甄选的核心资产。从这个角度看,孙东旭在直播间激情发言,就像台积电董事长带头打砸光刻机。于是,东方甄选只能放下未竟的执着。在16日晚的直播中,俞敏洪以“小头爸爸”、“大头儿子”来形容自己和董宇辉的关系,孙东旭则成了他口中的“小兄弟”。在这场直播里,俞敏洪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我认为原来的东方甄选的平台对宇辉是不公平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展。未来在东方甄选的事业发展上、决策上,董宇辉是一定会有话语权的。”04尾声2022年知名娱乐公司乐华上市,粉丝们认真钻研了一番IPO,发现王一博给公司贡献了超过六成收入。乐华老板的微博沦陷,粉丝们整齐划一地呼吁:“对王一博好一点。”走红之初,新东方在线CFO尹强曾如此解释公司远超同行的利润率:“第一,我们确实没有买流量,相比于其他的直播带货公司,我们省了市场费用的钱;第二,我们又不是MCN公司,也没有给主播进行分成。我们这两块成本非常低,或者说几乎没有。”相比传统夫妻搭档的传统MCN,领普通工资的董宇辉和一众英语老师们,让当时的资本市场看到了直播带货的另一个可能。尽管随后分派股份的举动表明,东方甄选愿意为留住主播付出更大的成本——肯定比董明珠大方。但显然,粉丝们认为董宇辉值得更多。这个毕业自名牌大学,从英语讲师变成带货主播的年轻人,身上承载了太过广泛的感情投射。在他身上,年纪大的“丈母娘们”看到了农村孩子奋斗立足的艰苦历程;中年人看到了时代大潮下被迫转型后,始终与诗词文学作伴的自尊自矜;年轻人的共鸣更直白,他们想到了那个996但永远徘徊在公司边缘的自己。当老牌教育公司被推向一个由流量、粉丝和全民舆论组成的陌生旷野,习惯了教书育人的东方甄选也被上了昂贵的一课:不要在直播间里教观众追星。
  • 双十一的第一枪,是定价权战争?

    热点聚焦 2023-10-26
    10月24日,双十一预售第1天,李佳琦便3次登上热搜,但这一次不是耀眼的GMV数字,而是平台、商家和主播之间的互相攻讦与讨伐。京东、淘宝、李佳琦以及今日下场的小杨哥和王海,正在围绕着大主播与不同平台之间定价权归属问题,对簿互联网公堂。只要“低价”的主题还在,双十一大战就会继续硝烟弥漫。“猫狗”仍在卷低价,“第一主播”李佳琦首当其冲被拉到前台献祭。淘宝号称“全网最低价”,京东提出“真便宜”口号;反内卷的拼多多,继“天天都是618”之后,喊出“天天都是双11”;抖快则持续发力直播电商,推出流量扶持和补贴激励计划。纵观全网,各大直播间的羊毛早已漫天飞舞,平台和主播纷纷推出新花样,主播们用退货也不用退还赠品的方式刺激买家下单,用抽奖免单的方式拉长观众停留,商家主推现货,拒绝预售等复杂玩法。双11购物节已经迎来第15个年头。罗永浩曾在直播中阐释购物节玩法复杂的逻辑:“通过设计复杂的折扣玩法,让有钱的人花更多钱,让愿意花时间的人省更多钱,这是一套高明的商业模式。”但一个不可规避的疑问是,各大电商直播平台365天不停地低价促销的行为,究竟是否消解了双十一的存在感呢?消解了,但好像又没有。01双十一的新常态,低价卷到极致从各大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唯品会等,到双十一的新生代玩家小红书、东方甄选和B站,各大平台的双十一主题是冲刺低价,卷到极致。以淘宝天猫为例,淘天集团CEO戴珊在此次双十一发布会上表示,电商平台正在进入“挑战中创造机会”的周期,长期品牌建设,创新力竞争将成为行业焦点。根据天猫方面的表述,2023年双十一,天猫将有超8000万热销商品实现全年最低价。此外在往年跨店满减玩法的基础上,淘宝天猫新增单品价格直降15%以上的“官方立减”玩法和“天天低价”玩法,淘宝直播则推出直播间“闪降”玩法,相关商品提供直降折扣,无需凑单满减。更核心的转变是,淘天集团从关注销售额、用户量,转向关注价格力。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双十一,淘天集团将“全网最低价”定为核心目标,包括用户、平台、直播在内的多个部门都以此作为双十一的核心考核KPI。发布会上,戴珊公布了今年天猫“双11”的三方面目标:为品牌商家获取最大规模用户;沉淀品牌资产提升品牌力;回归初心,给消费者一届快乐的“双11”。同样关注价格的不止淘天集团一家。今年的双十一启动会上,京东将主题确定为“真便宜,闭眼买”,强调将用超低价格和诚意商品,为消费者打造闭眼买体验。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会上表示,低价是京东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与往年相比,京东双十一首日直接提供现货销售,在消费补贴上,除了跨店满299元减50元,消费者也可叠加20元补贴。此外,京东在双十一期间为活动商家超8亿款商品提供30天全程价保,消费者可享受买贵一键退差价服务。拼多多则在大促与百亿补贴基础上额外发放官方补贴。除了每满300减50、每满200减30的促销活动外,百亿补贴也首次上线了“单件立减”玩法,相关会场商品商家直降10%,再叠加平台补贴券实现立减15%。同时,年度降价榜、品牌折扣、直降百元等活动将上线拼多多。拼多多双11大促项目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电商大促正在回归大促的初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这也是拼多多一贯坚持的理念。”抖音则以官方立减活动为主打,双十一期间,抖音商城单品价格将直降15%起。而相比过去的跨店满减玩法,本次双十一抖音决定,由商家自己决定折扣比例。整体来看,双十一各电商平台对于性价比和服务能力的竞争,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摒弃复杂规则,向消费者让利,已成为各平台的关注焦点。与此对应的是,消费者体验也将在本届双十一来到一个全新高度。02从狂欢回归节日在平台与品牌商家热战双十一的同时,消费者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年一次的薅羊毛变成了理性下单。在早期的双十一,消费者看到的是海量营销宣传,从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平面媒体、户外媒体,双十一以闪电速度深入千家万户。2009年,淘宝双十一只有27家商家参与促销,当天成交额仅为5200万元。到2021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已经来到5403亿元。十几年里,双十一的影响力爆炸式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眼下,双十一正在从全民级的消费狂欢日,蜕变为一个有仪式感的节日。首先,大促周期的延长,削减了双十一的冲击力。在早期,双十一购物节还是一场用一天时间豪赌业绩的试验品,但平台与商家很快发现,这种把消费潜力集中在一天挖掘的模型并不是最优解。商家需要更长的备货周期和销量预测,物流行业需要分散突如其来的高峰,消费者需要更多时间来筹备购物规划。正因如此,2016年阿里巴巴率先将双十一从24小时延长至24天。这保障了产业链各方不再仓促迎接消费峰值,能做到有序应对。而与此同时,双十一的紧张节奏也有所松缓。其次,海量带货主播、电商新势力平台的涌现,分散了消费者的视觉焦点。电商平台主会场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整个网络都能找到双十一的踪迹。李佳琦的双十一经历就是行业竞争的缩影。有京东采销人员吐槽头部主播李佳琦“二选一”,由于京东销售某商品的售价低于品牌此前与李佳琦签署的“底价协议”,导致京东被品牌投诉,要求赔偿违约金。这位采销人员满是不解:“补贴费用完全是京东自掏腰包,是我顶着巨大压力,牺牲了整个部门的毛利才做到现在的价格。试问个别超级头部主播因一己私利损害品牌商长期发展,伤害消费者基本权益的二选一行为,是否已经构成违法”?当低价成为各平台各主播的核心竞争力,所有玩家都试图构筑属于自己的价格护城河,越来越多的低价商品涌入市场,消费者产生惊喜的阈值被拉高,很难再对某个促销活动产生惊喜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双十一的影响力在削弱。对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仍然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消费节点,很多不急于一时购买的商品,诸如日用洗护,零食酒水,电器家居,都值得留到双十一再入手。相比过去那个分秒必争的全网狂欢,如今的双十一更像是一个真正的节日——约定俗成,循规蹈矩,所有人都已适应节日带来的消费节奏。03不必期待双十一再进化这届双十一展现出一种趋势——电商大促节日的进化,高峰期已经过去。双十一的玩法能否再进一步,达到现象级,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曾经有消费者在社交网络吐槽称,我怀念曾经的双十一,没有复杂的套路,直接在日常价格基础上降价,和朋友各自总结一份攻略然后交流心得,那才是真正的购物节。如今,在历年购物节的打磨下,双十一的玩法越来越趋近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的黄金平衡点。对小红书、东方甄选、B站等电商新势力来说,它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传统电商平台学到一套高度成熟的大促玩法。以消费者促销玩法为例。这届双十一中,各平台的玩法表现出高度趋同的特性,例如复杂玩法与省心直降的统一。在任何一个主流电商平台,跨店满减加补贴直降的结合打法已经成为标配。手懒与手勤的两派消费者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场域——追求更高折扣,就紧盯大促时间,提前扫货领券凑满减。追求快捷方便,就到各平台的官方直降会场,搜索对应商品下单购买。再如大促时间。在这届双十一,由京东带动的现货开售浪潮在各平台蔓延开来,多个平台选择将双十一预售期提前。对消费者来说,购物节不再是与时间赛跑的战争,无论从哪个时间点切入双十一,消费体验的区别不会太大。此外,商家与平台的经营哲学正在发生根本转变。商家正在从过去的从大促中盲目追求业绩,转向以可持续盈利为目标;电商平台也从关注用户增长与销售体量,转向关注消费者体验。在本次双十一竞争中,全网最低价已经成为各平台的竞争核心。以天猫为例,天猫双十一期间将上线“天天低价”活动,相关商品将获得平台官方流量扶持。对消费者来说,成熟期的双十一不会再作出大幅度的玩法调整,但这已经足够。在历经多年博弈后,平台、商家、消费者都找到了参与双十一的最佳姿势。这样的大促未必能带来太多惊喜,但它一定适合更多人。新闻来源:新熵
  • 停更的UP主,两难的B站

    热点聚焦 2023-04-18
    B站最近出现的过于频繁。3月,B站公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B站净亏损达75亿,同时,给up主的创作激励等分成高达91亿。当天,#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冲上微博热搜。本是一件好事,但很快发生转折。4月2日,#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喜提热搜第一。悬疑推理博主@我是怪异君(粉丝265万),游戏博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粉丝385万),测评博主@-LKs-(311万粉丝,后称是暂时),以及一些中腰部up主纷纷发布了停更公告。“停更潮”的说法再次席卷。4月3日,港股哔哩哔哩盘中大跌逾6%。随即,各界目光蜂拥而至,虽然“停更潮”言过于实,但B站确实正处于风雨欲来的前夜。“停更潮”?“停更潮”的说法缘何而来?仅这三位博主停更似乎并不具备说服力,但从影响力来看,停更的三位博主分别曾进入B站2019、2020、2022年的“百大up主”之列。而除了被普遍关注的这三位博主之外,各大分区都存在头部,中腰部博主在近期、或更早期宣布停更。尽管热搜当天,多位相关UP主已经主动回应,自己系个人原因停更,所谓“停更潮”属于过度反应,但确实快速形成共鸣。@靠脸吃饭的徐大王 发微博表示做视频不赚钱甚至亏钱,全靠在早期吃到平台发展的红利支撑。@-lks- 也表示,停更主要是想要休息。他透露:目前整个团队处于亏损状态,无法养活一个团队,另一方面目前创作也遇到一些发展瓶颈。把目光放得更广,看到中腰部停更的up主们,依然离不开同一个原因原因——“为爱发不动电了”。视频创作的收益难以维持热爱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平台获得的收益减少,二是难以接到广告。有部分创作者表示,今年以来B站对创作者的奖励机制进行了不小调整,导致部分创作者的收益同比明显下降。小up收益主要靠平台补贴,当激励明显下降后,直接影响的就是更新频率,在更新频率、稿件流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她近一年总收益同比下降一半多。而对于能接到商业广告的up来说,创作激励实际上占收入的比重很小。一位粉丝量在10万的up透露,“今年除了特别优质的垂直赛道外,基本上接不到到广告。”对视频创作者来说,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想要维持视频的更新,委实不易。B站中被广泛喜爱的优质中视频制作成本高昂,某科技区up证实这一点:“像科技区甚至汽车区的博主,很多测评类的视频单条的成本就高达几十万。”“停更”是个人发展的选择,但对B站来说,显然并不是个好消息。两难的B站与创作者们透露出的激励减少的声音并不相符,根据B站财报数据,2022年公司用于支付创作者的激励/分成高达91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公司营收增速。显然,僧多粥少。尽管花的钱多了,却并没达到让创作者们都满意的效果。一直以来,B站对于创作者现金激励相较于其他平台可以用慷慨来形容。多位up主透露最初之所以会选择在B站发视频,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现金奖励的门槛相对较低,对中腰部创作者非常友好。同时,对于创作者的商务合作,B站的政策也相对宽松。最早,不同于其他平台禁止博主私自接单,B站允许创作者自行寻找广告主,并在视频中植入广告,并在此后享受部分广告分成。宽松的政策帮助B站建立了乌托邦一样的创作生态。但现阶段,在现实的压力下,这样看似运转顺利的闭环正在逐渐崩塌——创作者的“为爱发电”后继无力,激励成本的调整,难以维持创作者动力。在前文提到的动画区up主看来,现阶段B站的情形可以说是焦头烂额——“用那么多没用的功能活动来掩盖自身亏损、砍up应得收入来补贴平台、平台独家创作者留存率直线下降、中国油管的目标转化失败等等。”作为深入体验站内生态的主要参与者,她的感触最直接也最深,那么B站真的到了如此地步了吗?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净营业额总额为219亿元,上年为194亿元,同比增长13.0%。虽然B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源节流,提升商业化效率,但全年公司净亏损仍然进一步扩大10.4%,达到了75亿元。在全世界降本增效的共同主题下,B站原本用户即内容的光明未来故事,早已经不是资本乐见的了。以爱奇艺为例的长视频通通卯足了劲大力讲盈利的当下,只有实打实的数据增长,才能带来信心的增长。但问题在于,想要走通商业化这条荆棘丛生的道路,并不容易。巨变前夜从收入构成上看,目前B站主营业务共分为移动游戏、增值服务、广告和电商及其他等四部分。2022年全年,B站游戏业务实现营收50亿元,较2021年减少1%;增值服务实现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26%;广告业务营收为51亿元,同比增长12%;电商及其他共实现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作为up主最主要的变现方式,2022年,B站广告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2%。与此同时,月均活跃内容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45.2%,月均内容投稿视频量同比增长58.8%。而2021年,B站广告收入同比增长率是145%。显然,广告营收正在面临新的挑战。现阶段来看,内容并不再是B站的唯一优势。从B站引进类似短视频的竖屏模式开始,抖快B以及小红书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而受经济不确定性高的大环境影响,能为平台带来广告收益的品牌主,转而偏好ROI(投资回报率)明确、短期内转化成交效率高的“带货类”平台,抖快不用提,种草氛围浓厚的小红书亦更容易得到品牌的青睐。B站这种更适合讲故事,建立品牌形象,需要长期投入的平台也不再是最优选。从根本上,这才是up主收益减少的原因。已经具有粉丝粘性的up主停更,则会进一步导致市场上的创作者难以满足广告主大量投放的需求。另一方面,其他平台的创作者也在增长。去年,B站月均活跃内容创作者370万名;而小红书今年2月已拥有月活创作者2000余万名,抖音去年6月拥有万粉以上创作者320万名。从本质上来说,是B站迟迟没有跑通的商业化闭关导致了现阶段的被动。与之类似,小红书也同样存在商业化尚未完全成熟的问题,但相较于小红书正高举高打全速转弯进入直播带货,B站仍在一步一回头,犹豫着下一步棋走哪里。站在巨变的路口,B站确实需要更慎重的抉择。毕竟,一个坚持拒绝贴片广告的平台走得更远,对于内容消费者的我们来说,永远是一件幸事。来源:DoNews
  • 行业趋势:SaaS产品定制化发展,成SaaS行业新增长点

    热点聚焦 2023-02-02
    疫情推动多数企业采用“线上办公”模式,SaaS行业的发展得到突破。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为有效管理公司及员工,企业对SaaS的服务需求激增。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使得SaaS软件所提供的服务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特定化需求,SaaS软件服务商或提供商需不断创新技术来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诸多行业的头部企业更偏好符合公司发展策略的定制化软件产品。  SaaS行业发展驱动力:经济因素  数据显示,2014-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为47.6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接近70万亿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既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果,也是驱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整体数字化仍有大幅提升空间,企业数字化服务需求广。  中国SaaS行业全景图谱  中国SaaS行业细分场景:人力资源行业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2.9%,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1%,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较高,占48.0%。第三产业具有人才密集、人员流动速度快等特点,使用HR SaaS平台能够更有效率的进行人员管理。  中国SaaS行业发展趋势  SaaS产品定制化发展,成SaaS行业新增长点  疫情推动多数企业采用“线上办公”,SaaS行业的发展得到突破。随着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为有效管理公司及员工,企业对SaaS的服务需求激增。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使得SaaS软件所提供的服务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特定化需求,SaaS软件服务商或提供商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诸多行业的头部企业更偏好符合公司发展策略的定制化软件产品。  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级SaaS服务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国家数字经济政策促进了企业级SaaS服务行业往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来源:艾媒网原文:2022年中国SaaS行业:SaaS产品定制化发展,成SaaS行业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