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电商平台扎堆掘金,争夺千亿南美市场

    热点聚焦 2025-10-20
    1.市场规模爆发作为南美洲的重要国家,哥伦比亚电商市场近年来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潜力,成为新兴市场中的一大亮点。近日,支付平台Worldpay最新发布了《2025全球支付报告》,报告显示,哥伦比亚电商市场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24年的16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3%。报告还指出,这一增长得益于数字钱包等新型支付方式的进步,这些支付方式在网上和实体店购物中都日益普及。尽管现金支付仍占主导地位,但数字支付方式正快速普及:数字钱包在线支付占比已从三年前的10%飙升至34%,预计2030年将占电商交易的34%和POS交易的32%。说到哥伦比亚市场,作为拉美地区被低估的电商“潜力股”,长期以来因市场规模不及巴西、墨西哥等大国而容易被跨境卖家忽视,但细究之下,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成长韧性值得卖家重点关注。从基础盘来看,哥伦比亚人口结构年轻且消费活力旺盛:在超5000万的人口规模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超50%,这部分人群对互联网接受度高、消费观念开放,是电商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哥伦比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更关键的是,相较于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哥伦比亚的电商渗透率仍处于低位,这种“低渗透+高增长”的特征,意味着市场尚未形成固化的竞争格局,新进入者仍有机会凭借差异化策略快速打开局面。而从外部环境上来看,哥伦比亚的政策红利也在持续释放。该国近年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转型,推行的“数字哥伦比亚”计划加速了移动支付渗透,并且也简化了跨境电商进口流程、降低税收,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逐步解决电商发展的“硬件瓶颈”。2.竞争愈发激烈近年来,越来越多电商平台、卖家意识到了海外市场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争先出海。但与此同时,像美国、东南亚这样的热门市场也逐步进入存量阶段,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寻找更有潜力的增量市场成为更重要的一件事,而哥伦比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据哥伦比亚电子商务商会(CCCE)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该市场电商销售总额达27.3万亿比索,同比增长16.4%,增速显著领先全国经济水平,再次凸显了其电商业务强劲发展的实力。而截至2024年底,流量最高的平台分别是美客多、Temu、亚马逊、阿里速卖通以及?xito,其中美客多凭借3820万月访问量稳居哥伦比亚电商榜首。相比其他电商平台,美客多的优势在于拥有强大、快速、高效的物流网络,能够在24到48小时内覆盖全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商平台正在哥伦比亚市场大放异彩。其中速卖通以1120万次的访问量成为流量第四高的平台。而Temu 自2023年上半年进入哥伦比亚后,以超低价直邮和游戏化运营模式迅速打开局面,如今月访问量达2480万次,已成为访问量第二高的电商平台,市场地位不言而喻。最新数据显示,Temu目前每日向哥伦比亚发出超10万件包裹,按月计算达到220万件,年总量超过2640万件。另外,在去年9月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也正式宣布进军哥伦比亚市场。在进入哥伦比亚市场的同时,SHEIN计划推出本地化的产品系列,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时尚选择,并结合当地的流行趋势进行产品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对于2025年底电商业务的预期,伦比亚电子商务商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基尼奥内斯指出,哥伦比亚的电子商务保持着积极的增长曲线,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18%的增幅。但同时她也发出了提醒,称有必要重新审视本地和国际参与者之间的竞争条件,以确保一个平衡且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总的来说,哥伦比亚电商市场虽潜力巨大,但平台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无论是本土龙头美客多,还是积极扩张的中国电商平台,都需要不断优化自身运营模式,着力解决物流配送、支付体系等痛点问题,才能在这片市场中持续发展。来源:卖家网
  • 速卖通正在成为更多亚马逊商家的第一阵地

    热点聚焦 2025-10-17
    阿里速卖通的“超级品牌出海计划”正在让跨境电商的品牌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华尔街见闻获悉,自速卖通9月份“超级品牌出海计划”启动后,一批亚马逊商家正在将库存逐步向速卖通转移。10月以来,至少10个年销售额百万美金以上的品牌,在速卖通的全球销售额已经超过亚马逊。 一位来自深圳的3D打印品牌商独家对华尔街见闻表示,10月以来其在速卖通的日均销售额实现了对亚马逊的反超,要高出30%。在速卖通刚刚召开的双11启动会上,速卖通也将品牌超亚马逊列为此次双11的重要目标,这让品牌商家们充满信心。“目前公司的库存都是优先向速卖通倾斜,包括爆款和新品。我们已经在海外仓备了3000万的货值迎战速卖通双11。”该商家表示。从成本优势到平台扶持,再到清晰的增长信号,速卖通正凭借一套组合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将天平向自己倾斜。跨境电商的品牌化竞争也正进入一个崭新的赛段。速卖通发力支持品牌出海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去年4月,彼时速卖通上线了“百亿补贴品牌出海”,并将其视为2024一号工程,去年的海外双十一大促,速卖通百亿补贴也首次参与。今年9月23日,速卖通宣布推出“超级品牌出海计划”,明确将天猫品牌和亚马逊大卖作为招募对象,并喊出了“让商家用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的成交”的口号。此举被视为对亚马逊发起正面挑战,争夺中高端品牌。 作为“出海四小龙”中唯一成立品牌服务团队的平台,今年上半年,速卖通的新增品牌数量同比增长70%,超500个品牌实现销售额翻倍,2000多个品牌通过速卖通开拓了海外新市场。在9月的品牌出海战略升级会上,速卖通品牌出海负责人衍之透露,速卖通平台上的品牌货盘和高客单价商品成交,已经在逐步超过一些中低客单价商品。“今天把品牌作为一个货盘来看,品牌属性的货盘已经成为速卖通的一个增长的引擎。”速卖通为品牌出海提供了一套体系化的品牌出海策略,从品牌适应平台运营要求、依赖大促做爆发,变成平台自下而上做品牌化升级。同时速卖通也推出“品牌服务中心”,提供小时级更新的投放效果数据、渠道转化分析、品牌人群沉淀能力,让品牌实现精细化运营。面向消费者,速卖通上则上线了“Brand+”专属频道,通过正品认证、包邮与价保机制,强化品牌心智与信任感。如今,超10个百万美金品牌全球销售额反超亚马逊,则意味着速卖通的“超级品牌出海计划”已初见成效,这无疑给正在观望或已经入局的品牌商家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全球跨境电商的竞争,正从过去不惜一切代价的野蛮增长,转向关注盈利与品牌价值的“厚利润+强品牌”新赛段。一个行业共识是,出海正在从单纯的“卖货时代”进入“品牌时代”。未来,随着更多品牌商家用脚投票,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格局或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来源:联商网
  • 亚马逊低价商城“haul”在移动端上线,由广东运营中心发往海外

    热点聚焦 2024-12-09
    11 月 13 日消息,亚马逊低价商城在移动端上线,在美区亚马逊购物 App 上搜索“haul”即可打开低价商城。低价商城首页向消费者提供了多种优惠方案,包括 25 美元(当前约 181 元人民币)内免运费、50 美元(当前约 362 元人民币)优惠 5%、75 美元(当前约 543 元人民币)优惠 10% 等。低价商城首批开放的商品覆盖服装、珠宝、家居、美妆、电子、配饰、厨房用品等共 15 个大类,绝大部分商品都在 10 美元(当前约 72.4 元人民币)甚至 7 美元(当前约 50.7 元人民币)以下。CNBC 在今年 6 月的报道提到,亚马逊在一场仅限中国卖家受邀参加的会议上宣布了该计划。一份演示文稿显示,亚马逊低价商店主要面向时尚、家居、及生活用品类目招商,允许中国卖家向美国消费者发货。据电商报消息,资深卖家透露,亚马逊低成本商店的入驻目前采取的是电话邀请制,首批计划招募 2000 家卖家,预计到 12 月底,亚马逊可能会进一步放开入驻。消息称参与的卖家只需负责将商品发送至亚马逊国内仓库,再由仓库直接发小包给海外消费者,预计 9~11 天送达。所有订单都将通过位于广东的亚马逊运营中心发货,不提供卖家自配送服务。来源:IT之家
  • 卖得多、赚得少,海外“双11”快被中国卖家卷疯了

    热点聚焦 2024-12-09
    12月2日,随着美国时间周一的结束,海外零售业的“双11”大促季落幕。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五及其后的第一个星期一,被称为“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下称“黑五”“网一”),是海外最重要的购物节。据亚马逊披露,今年“黑五”和“网一”促销活动刷新了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历史记录。2024年“黑五”“网一”活动期间,亚马逊超过60%的销售额来自于第三方卖家。同时,Tik Tok表示,2024年,仅黑五当天的美国购物销售额增长2倍,超过1亿美元。TikTok Shop平台在“黑五”“网一”期间的购物人数同比增长1.65倍。Adobe Analytics披露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今年网络星期一当天美国消费者的在线消费额达到了13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在11月1日至12月2日期间,美国消费者的在线消费总额为1315亿美元,同比增长9%。预计2024年整个年终旺季(1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408亿美元,同比增长8.4%。然而,宏观数据的喜气洋洋并未传导到卖家身上。不少卖家对硬氪表示,2023年的“最淡旺季”情形仍然在继续,海外购物节的消费提振效果明显减弱。“最卷黑五”成为行业共识。从亚马逊、Temu、Tik Tok Shop等平台到卖家,从折扣到产品,内卷战火正在无死角地燃到跨境电商的每一个领域。01  地狱黑五,中国卖家不再“躺赚”与平台的火热业绩相比,跨境卖家群里出现了明显的温差。硬氪与多位跨境卖家交流后发现,除了园林等新秀类目以外,大部分类目的销量和销售额都没有实现预期增长。一位假发类目卖家向硬氪透露,大促期间,销量和销售额双双同比下降近15%。另一名主营新能源配件的卖家则表示,销售额同比下降10%。除了销量和销售额遇冷,成本上涨也在卖家的讨论中频繁出现。连年飙升的广告费用,以及下滑的投放效率,是跨境卖家近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一位家居类目的卖家告诉硬氪,2019年前后,在谷歌等平台投放的ROI平均能达到8-9,但今年的广告ROI已经低至4,也就是说,在广告投放上花费1元,只能够带来4元的销售额,广告投放成本在总营收中的比重已经高达25%,ROI跌幅超过50%。Pacvue数据显示,亚马逊广告的每次点击成本(Cost-per-Click, CPC)比2023年黑五上涨了9.9%,达到了1.89美元。为了在大促中保持可见度,卖家不得不加大在点击付费式广告(Pay-per-Click,PPC)上的投入,仅仅是为了维持同比露出水平。卖家在涨价的平台中进退维谷。上述卖家表示,“我们平时已经在削减广告投入,业绩也确实受到影响,但在黑五这种关键节点,实在是不敢赌,只能继续投进去。”“今年的总体情况是,很多类目的销量在上涨,但整个利润率其实是下降的。”资深跨境电商操盘手Rocky对硬氪表示,卖得多,赚得少,是今年的共识。今年的黑五大促中,0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并不鲜见。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开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截至今年一季度,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当海量的人和钱涌入跨境电商赛道,往年黑五“开张一个月,饱餐一整年”的躺赚光景已经不复存在。02  卖家跌倒,平台内卷“黑五”正在复制中国的“双11”。早在2020年,“双11”购物节的周期就已经长达22天。而2024年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周期已经接近三十天。其中,抖音的促销活动与国庆黄金周无缝衔接,长达35天。同时,购物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平均每1-1.5个月就有规模大小不一的购物节出现。今年,亚马逊在11月21日就开启了黑五促销,周期总计12天,是平台史上最长的黑五周期。而带有国内基因的跨境电商平台,也继承了国内购物节拉长的大促周期。Temu的大促在10月20日启动,总时长高达47天。速卖通的黑五周期为一个月,TikTok Shop的周期则为20天。平台的内卷不但让购物节的周期被不断拉长,也模糊了黑五促销的地理边界。今年,亚马逊宣布,海外购站点的黑五全球购物季在京东上线。背靠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在海外也开启了百亿补贴活动。亚马逊在今年黑五之前,上线了其低价商店板块Haul,所有商品的售价均在20美元以下,大部分商品在10美元左右的价格带。Temu的低价模式不仅教育了海外消费者,也教育了竞品平台。根据硬氪不完全统计,本次黑五,各电商平台在折扣力度上也各出奇招。Temu表示,部分商品最高折扣达到90%,同时可享受25%的限时消费返现。亚马逊宣布全场折扣从10%-70%不等,同时,低价商店板块Haul全场享受50%的折扣。速卖通在推出百亿补贴的同时,宣布最高折扣力度高达90%。TikTok Shop则是打出了专属商品折扣、新用户限时返现、GMV目标达成激励、站内外曝光同步的组合拳。国内和海外的购物节从周期、机制、折扣上,逐渐共享一套话语和方法。“不仅是卖家,平台也已经进入了‘平台期’(健身术语,原意为减脂停滞期,此处指代平台发展瓶颈)。”海外某头部电商平台的战略客户经理对硬氪总结,“在新的生态跑出来之前,确实是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可以期待,现在国内外(平台)都已经是白热化贴身厮杀的状态。”平台之间的白热化竞争,将卖家困在了竞价系统里。操盘手Rocky对硬氪表示,为了增强竞争力,部分平台会内置价格监测插件,向买家展示商家的涨价趋势。“过去我们可能比较常见的是在黑五月份之前涨一波价,但现在这种小把戏就越来越难行得通了。”“低价做到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了,平台没有底线的低价策略反而会倒逼卖家放弃卷价格。”多位行业人士向硬氪阐述了类似的观点。行业正在期待卖家在产品力升级上团结发力,对平台的低价策略发动“反攻”。来源:卖得多、赚得少,海外“双11”快被中国卖家卷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