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发布餐饮商家AI决策工具“袋鼠参谋”

    热点聚焦 2025-10-17
    10月16日,美团在“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首次体系化展示LongCat大模型在餐饮行业的应用进展,并面向餐饮人推出“袋鼠参谋”“智能掌柜”等AI工具。当下,AI已成为餐饮升级的新方向,但多数商家常常“想用却用不起、用不好”。依托在真实商业世界的多年积累,美团在会上发布餐饮商家AI决策工具“袋鼠参谋”,从“赛道分析”“开店选址”“菜品研发”“商家运营”四大餐饮开店痛点出发,帮助餐饮从业者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让原本高门槛的 AI 技术,变成商家触手可及的经营 “帮手”。在测试阶段,已经有上千个餐饮品牌和社区小店参与体验,生成报告超10万次。同时,美团还在餐饮经营场景开发了一系列应用工具,探索全场景AI提效。比如服务堂食经营场景的“智能掌柜”,提供餐厅“套餐设计”“前厅接待”“评价回复”“门店客流分析”等各项深入经营环节的智能服务。目前,超150万真实顾客体验过AI能力,实现咨询、预订及取号排队等事宜。“让AI更懂餐饮,让餐饮零门槛用AI 。美团的AI对餐饮商家更懂行业,更具可执行性。”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会上表示。发布“袋鼠参谋”,AI选址准确率达87%一家餐饮门店要做起来,选对址、选对品、开发对菜已成为重要共识。以往商家大多靠经验,但市场变化太快,老经验也会失灵。“袋鼠参谋”旨在通过AI技术提供一套更科学、多维度的数据评估体系,降低经营门槛和试错成本。会上,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介绍,调研数据显示,借助袋鼠参谋的AI选址工具,商家选址准确率已高达87%,极大提升了开出好店的成功率。具体看来,“袋鼠参谋”接入外卖及本地消费实时数据,如商圈流热力、消费时段分布、同品类密度等,生成可视化的选址评估报告,让商家选址时能够更直观地进行点位评估和城市选择。据介绍,袋鼠参谋在测试阶段,已成功帮助吉野家拓展了多家北京门店。吉野家中国区母公司合兴餐饮集团CTO叱干表示,“我们在渠道投流、新品开发、店务品控、选址拓店、仓储配送等环节都有AI的落地。拓展开店时,什么时间开,开什么店型,团队可能要花好几个月时间做摸排,也未必能达到预期,而如今,借助于‘袋鼠参谋’等成熟的AI工具,可提前筛出高匹配度的潜力商圈,让开出好店的概率也大幅度提升。”在选品上,“袋鼠参谋”能够依据时下消费趋势、顾客偏好、热销模型等,生成菜品研发建议,帮助商家提前捕捉热点,更早布局供应链和相关产品研发。贵妃荔枝披萨要不要回归?魔鬼辣翅根的辣度到底定多高?过去,这些问题最终都要靠研发团队“拍脑袋”决定,但今年9月份上新前,比格比萨先用“袋鼠参谋”做了个全面的“市场体检”,并快速捕捉到 “苹果木烟熏风味” 搜索量环比增长 300%,提前启动相关产品研发。比格比萨创始人兼董事长赵志强表示,“袋鼠参谋”像“新品雷达”一样,实现了全网热点的实时扫描,未来,期待能在排班、订货等方面提供支持。在日常外卖经营方面,“袋鼠参谋”可以实时与周边同类门店对比,提炼出门店优势总结、待提升项和优化建议等,还会基于同品类头部品牌门店经验生成通用模版,比如菜品标准卡、厨房管理规范等,补全中小餐饮商家体系化和标准化经营的短板。参与测试的社区小店告诉记者,美团AI的数据总结非常简单、通俗,即使餐饮小白也看得懂。十分钟完成以前一天的工作量,“智能掌柜”已在超百万餐饮门店“上岗”日常堂食经营中,多数餐饮人会依赖人工和经验分析顾客评价、盘查经营问题,不仅费时还容易出错,而一些员工因操作不熟练或不专业拖慢效率,还影响到顾客体验。“AI让经营更轻松”。 美团副总裁、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表示,智能掌柜不仅能为餐饮从业者提供行业趋势信息与解读,关键还能帮助门店做AI接待、为品牌多种角色人员做好AI经营分析和支持。目前,已有超百万门店应用“智能掌柜”,其中有超18.6万门店开通了AI接待功能。餐厅有没有停车位?现在用不用排队?能不能预约订包间?这些常见的就餐疑问,美团“智能掌柜”都能通过AI自动理解,并根据已搭建的门店知识库,24小时实时解答;还能结合餐厅当日线上预订和排队情况,响应顾客订座或取号等个性化诉求。“‘智能掌柜’像是个全年无休的接待员。”位于北京天坛附近的一热门火锅涮肉店,过往每天要安排3至4人负责前台,三班倒接600多通电话。接入智能掌柜AI接待能力后,近三成用户选择了通过AI询问前厅信息,近七成问题可由AI解决,完全不用人工介入,前厅接待效率提升约21%。省下的人力时间,让服务员有了更多和顾客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智能掌柜”还可整合美团、大众点评App上的顾客评价,按照不同顾客人群特征,分别分析各场景需求偏好是否得到满足,并动态生成经营提升建议,顾客印象好坏、新菜是否成功一键可知。北京一家川菜连锁通过智能掌柜分析发现,品牌就餐人群比例最大的是亲子家庭,且经常有顾客反馈肘子太大吃不完,这和门店负责人的感觉一致,“现在有了数据分析支持,把菜品规格调整成半份的决策也更加可靠。”南京一家30多年的餐饮企业,每天都会用“智能掌柜”分析评价,匹配门店问题,以前要花上一整天的工作,现在十分钟就可完成。对于品牌老板,“智能掌柜”更像个“AI合伙人”,随时随地出谋划策,让经营有数可依。“原本的旺季,店里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云南玉溪一家云南菜十年老店“老俵饭店”今年暑期频繁访问美团“经营宝”堂食经营工具,向“智能掌柜”寻求经营建议。经过几轮深度交谈后,AI根据门店现有套餐和周边同类商家热销情况,为门店设计了一个3至4人的石锅鱼套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餐厅老板上线了套餐,并带动门店线上订单量增长了10%。除了商家AI工具,美团也面向用户推出了智能点餐AI助手,接入“AI服务员”帮忙推荐点餐,下单后可直接核销团购券,全面优化顾客堂食消费全链路体验,提升商家门店经营效率。长沙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餐厅丹丹热卤·长沙小吃(东瓜山店)使用智能点餐后,门店日均访问量上升了102%,显著高于长沙轻快餐门店增速。来源:联商网
  • 速卖通正在成为更多亚马逊商家的第一阵地

    热点聚焦 2025-10-17
    阿里速卖通的“超级品牌出海计划”正在让跨境电商的品牌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华尔街见闻获悉,自速卖通9月份“超级品牌出海计划”启动后,一批亚马逊商家正在将库存逐步向速卖通转移。10月以来,至少10个年销售额百万美金以上的品牌,在速卖通的全球销售额已经超过亚马逊。 一位来自深圳的3D打印品牌商独家对华尔街见闻表示,10月以来其在速卖通的日均销售额实现了对亚马逊的反超,要高出30%。在速卖通刚刚召开的双11启动会上,速卖通也将品牌超亚马逊列为此次双11的重要目标,这让品牌商家们充满信心。“目前公司的库存都是优先向速卖通倾斜,包括爆款和新品。我们已经在海外仓备了3000万的货值迎战速卖通双11。”该商家表示。从成本优势到平台扶持,再到清晰的增长信号,速卖通正凭借一套组合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将天平向自己倾斜。跨境电商的品牌化竞争也正进入一个崭新的赛段。速卖通发力支持品牌出海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去年4月,彼时速卖通上线了“百亿补贴品牌出海”,并将其视为2024一号工程,去年的海外双十一大促,速卖通百亿补贴也首次参与。今年9月23日,速卖通宣布推出“超级品牌出海计划”,明确将天猫品牌和亚马逊大卖作为招募对象,并喊出了“让商家用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的成交”的口号。此举被视为对亚马逊发起正面挑战,争夺中高端品牌。 作为“出海四小龙”中唯一成立品牌服务团队的平台,今年上半年,速卖通的新增品牌数量同比增长70%,超500个品牌实现销售额翻倍,2000多个品牌通过速卖通开拓了海外新市场。在9月的品牌出海战略升级会上,速卖通品牌出海负责人衍之透露,速卖通平台上的品牌货盘和高客单价商品成交,已经在逐步超过一些中低客单价商品。“今天把品牌作为一个货盘来看,品牌属性的货盘已经成为速卖通的一个增长的引擎。”速卖通为品牌出海提供了一套体系化的品牌出海策略,从品牌适应平台运营要求、依赖大促做爆发,变成平台自下而上做品牌化升级。同时速卖通也推出“品牌服务中心”,提供小时级更新的投放效果数据、渠道转化分析、品牌人群沉淀能力,让品牌实现精细化运营。面向消费者,速卖通上则上线了“Brand+”专属频道,通过正品认证、包邮与价保机制,强化品牌心智与信任感。如今,超10个百万美金品牌全球销售额反超亚马逊,则意味着速卖通的“超级品牌出海计划”已初见成效,这无疑给正在观望或已经入局的品牌商家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全球跨境电商的竞争,正从过去不惜一切代价的野蛮增长,转向关注盈利与品牌价值的“厚利润+强品牌”新赛段。一个行业共识是,出海正在从单纯的“卖货时代”进入“品牌时代”。未来,随着更多品牌商家用脚投票,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格局或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来源:联商网
  • 宇树科技王兴兴:通用人形机器人最早2026年底实现“自主干活”

    热点聚焦 2025-09-25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9月24日,2025高通骁龙峰会今日举行,在峰会“具身智能的进化思考”对话环节,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王兴兴分享了其对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思考和判断。他详细阐述了通用人形机器人从当前阶段走向应用的清晰路线图,并指出了当下产业面临的核心技术挑战与合作方向。王兴兴判断,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关键节点。他透露,团队在今年上半年已基本实现去年的规划目标,让机器人能够理解复杂指令并做出丝滑流畅的动作。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机器人还停留在执行“固定动作”的阶段,无法自主“干活”。他预测,下一个关键节点是让机器人能够响应实时指令,做出任意它能力范围内的动作,这一目标快则今年年底,慢则明年上半年有望解决。在此基础上,真正的突破将是让机器人能够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自主理解指令并与物理世界进行任意交互,例如被告知“我渴了”后,能自行在家中找到水杯并递过来。“如果快的话,明年年底,或者后年,这种场景就有可能实现”,王兴兴表示,那将是具身智能接近实现的时刻。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将机器人的任务成功率提升至99.9%以上,并能完成拆装手机等精细化操作,这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在谈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挑战时,王兴兴特别强调了终端侧的算力与功耗问题。他指出,将类似高端显卡这种动辄200、300瓦功耗的部件置入空间有限的人形机器人体内是“没办法入手”的。高功耗不仅会迅速耗尽电池,其巨大的散热需求对于小型机器人来说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技术指标:“通用人形机器人未来的终端算力,功耗最好控制在100瓦以内,平均正常功耗可能只有20、30瓦”,这使得功耗与散热表现优异的手机类芯片成为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此外,一个常被外界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领域是机器人的通信与线缆。王兴兴将线缆比作机器人的“血管”,并指出其可靠性是决定机器人稳定性的核心。他以工业机器人为例,称至今最常见的故障依然是线缆问题,可能占到整体故障的60%以上。因此,通过新的通信协议和架构设计,大幅减少机器人内部线束数量和复杂性,是提升机器人整体可靠性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不亚于汽车产业的电子电气架构革新。面对当前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技术路线“百家争鸣”的现状,王兴兴认为整个行业正处于爆发前的“黎明时分”。他呼吁产业各方,包括芯片厂商、操作系统开发者及算法公司,都能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他透露,其团队近期已将一个自研的视觉相关模型连同数据集、训练代码一同开源,希望以此带动更多人参与共同解决难题。他最后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努力,从更安全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到统一的通信协议,再到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每一个环节的进步都将加速产业的爆发。来源:凤凰网科技
  • 1688内测跨境电商AI智能体“遨虾” ,预计今年11月上线

    热点聚焦 2025-09-25
    9月24日,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首次公开披露一款名为“遨虾”的跨境AI产品。该产品目前处于内测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11月上线,是1688面向海外中小买家推出的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对于大多数缺乏本地采购团队的海外小型零售商而言,找到一款有潜力的商品并在中国完成生产落地,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选品调研、工厂对接与合规确认过程。“遨虾”正是为此设计。当买家输入一个海外热销商品链接后,系统可通过视觉识别与语义分析提取关键特征,并在平台上匹配具备生产能力的国内相似款货源,将原本依赖人工比对的选品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同时,系统可自动筛选出支持小批量出口、具备跨境服务能力且响应速度快的源头工厂。产品还支持多语言翻译及本地化文案生成,适配不同市场的消费语境与营销习惯,并在选品初期提示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认证要求、环保标准等潜在合规风险。这一系列能力的背后,是1688近年来持续推进的AI布局:构建一个服务真实商业场景的“AI产业大模型”。支撑这一模型的,是平台在B2B领域长达26年的数据沉淀与业务积累。这让1688的AI能够理解供需波动、品类趋势与履约逻辑,从而提供贴近实际需求的服务,成为“懂生意的AI”。与此同时,1688AI版App也完成新一轮功能迭代。在原有AI搜索、AI选品、AI创款、AI图搜、AI查企(88查)五大功能基础上,迭代了AI搜索和AI创款多轮对话能力,新增“AI找厂”与“AI参谋”两项能力,分别聚焦于供应链匹配与经营决策支持。“AI找厂”支持用户以自然语言描述采购需求——例如“想找一家做环保毛绒玩具、500件可起订、有欧美出口经验的工厂”——系统将解析其真实意图,推荐匹配供应商,并横向比较各厂家的产能、资质与历史履约表现,显著提升决策效率。“AI参谋”则类似市场分析师,能够回答诸如“当前哪些露营用品增长最快”“某类家居产品是否存在库存积压风险”等具体问题,辅助买家识别商机与陷阱。按照1688的技术畅想,在“AI to B”时代,买家和卖家能用AI完成整个B2B生意全流程的智能经营。比如,当用户提出“我想做一款露营灯生意”,系统将自动规划采购节奏、推荐适销款式、匹配可行工厂,并输出包含定价建议、组货策略在内的完整落地方案。一位长期关注产业互联网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B2B领域的AI应用已越过工具辅助阶段,逐步进入流程重构时期。“随着AI渗透到交易全链路,中小企业的经营不再依赖经验积累,而是有了一个生意新搭子。”他说,“这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商业模式的深层演进。”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