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YB教学案例32:逆袭之路——旱蒸牛肉背后的坚持与成长

    教学案例 2025-03-05
    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谢志群,一名普通的70后女性,只有着初中学历,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从小家庭贫困,曾经也是一位背井离乡的“打工人”。初中毕业后就去广州打工7年,回家结婚之后就开了一个副食店,怀孕之后就无心经营店铺关闭了,孩子大一点之后自己创业开火锅店,但是生意惨淡,没有多久就关店了。后来去搞养殖业,因自己经营不善,没有正确的管理技能导致亏本负债累累,后来外出打工还债。回乡之后找到为工地工人煮饭的工作,大家都说手艺不错,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终于开了一家餐馆。后来餐饮店规模扩大,加盟了旱蒸牛肉,一直经营至今已有8年时间。可以看出本期主人公是一位从失败中蹚出来的典型创业者,没有因为自己懂得太少而放弃创业机会,相反,她更能从大家的反馈中发现自身优点,再加上不断完善自我,所以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创业机遇:旱蒸牛肉传统名菜因前几次的创业失败,她在加盟之前了解到旱蒸牛肉是荣昌本地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这道菜在2019年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有一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所以从中得出这是一个投资成功率较大的创业项目。墨水不够,学习来凑谢志群内心从来未放弃过创业的想法,但是几次的失败让她不得不更加谨慎和客观的态度拓展下一步计划。在吸取以前创业失败的教训之后,她学会了从失败中寻求机会,不断总结锤炼来提高管理能力。并且在已经从业这个项目几年后,依然去学习如何去做得更好,去完善现有的体系。在2022年4月,谢志群参加了当地人社局组织的SYB创业培训课程。在这次培训中,她说:因为之前多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也成就了我学习SYB课程的动机。学习过程中帮助到我很多。具体细节包括从租门面、店面规划、一直到装修、开业的全过程规划,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让我知道我欠缺的地方很多,所以后面学习完课程之后,我再次优化了我们店面的经营策略以及人员管理,希望收获更多。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越努力越幸运,越付出越成长!随着加盟店一年一年的积累,谢志群的创业之路也越走越平坦,以前从未想过经历两次餐饮业的失败,还能够在这个行业东山再起,并且年经营收入达到60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当地10多个劳动力就业,实现自我梦想实现的同时,也为社会效益出了一份力。    文章来源:【创业之星】一个农村人从基层爬出来的觉悟(第一期)
  • 网创(直播版)教学案例28:主理人在小红书创业半年爆单,单场直播最高销售100万

    教学案例 2024-12-10
    梦琪像布置家一样布置自己的小红书直播间。实木桌上铺着一张花纹简洁的桌垫,复古台灯和一副小巧的挂画隐隐约约出现在背景里。她很少在直播间里露脸,一个个等待着被精心挑选的瓷器是这里的主角。作为一个商业结构完整的产业带,景德镇商家类型极为立体和丰富,和“瓷器”打交道的商家超过7000个。而像她这样内容上强调个人风格,选品上体现个人调性的商家,在小红书上被称为“主理人”。不同于注重收益和现金流的创业者,主理人创业的初心往往是因为“热爱”。一家线下商店的主理人在采访时表示,当你以“店长”的身份创业,你通常会以“打工人”的角色代入自己,而当你以“主理人”的身份创业,你与店铺之间的绑定性会更强,在品牌的发展上也赋予了更强烈的信念感。产业带商家以品牌主理人的身份在小红书上通过好内容持续吸引人们关注,有的主理人入场半年就迎爆单,生意增长迅速。他们不仅让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享受来自优质产业带商品,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下沉市场只能提供低价产品的印象。 01 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延伸为产品,找到同频用户逸琳的书架上摆着好几个形态各异、做工精致的玩偶。据他介绍,这些玩偶叫"幻想生物",来自于一位手作主理人。幻想生物是一个极为小众的品类,在逸琳入坑前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关的商家。逸琳说,在她发现这位手作主理人的时候,他还只是小红书上的一个娃圈分享者。“他本身是美院毕业的,审美很好,一开始在小红书上私信他,想要购买他制作的产品,他还不是很愿意。现在想要在他这里购买一个玩偶,通常要等3-6个月左右的时间。” 逸琳见证了他从爱好者一路成长为主理人的过程。从“分享生活”到“分享产品”,小红书上不少主理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商业化。 不同于选品、打爆品逻辑的商家,小红书上的主理人通常是基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爱好做产品延伸的。周琪CHOWKI是一名来自郑州的时尚主理人,创业前她曾担任过时尚编辑,也在一家服装公司做过秀导。这两段工作经历,让她对“时尚”充满了热爱,但与此同时她对“时尚是什么”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日常生活中,周琦对于海量购买服饰,并快速淘汰的快时尚方式并不赞同。一件简单的白衬衫,可以搭配牛仔裤打造休闲风,可以和波点裙组合打造复古感,也可以随意系在腰间作为装饰品。周琪希望把贯穿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衣多穿的方式带给粉丝。在她看来,这是一种对选品要求更高的商业逻辑,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吸引着那些同样追求实用与美感并重的伙伴们。02 产业带主理人吸引用户,不靠“价格”,靠“人味儿”“心怀梦想的牛仔老王”今年62岁,在小红书有2年的创业经历,在主理人队伍里他算是一个“新选手”。牛仔老王从事服装牛仔行业三十多年,进入小红书创业前他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主理人”这一词。选择在小红书创业的原因很简单——救厂。 他的工厂在海宁,这里聚集着大量的服饰工厂。疫情期间,所有工厂的代工单量都出现大幅下滑,牛仔老王的工厂几乎到了快倒闭的阶段。在女儿的帮助下,原先一直做B端生意的他,开始将目光投向C端的消费者。 工厂型商家在产品定价上更具有话语权,价格可以吸引粉丝,但牛仔老王并不赞同用价格来留住粉丝。“做福利活动时,如果出现同一个产品价格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很容易影响之前购买的粉丝的体验感。”在他看来,账号吸引粉丝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主理人的“人味儿”。牛仔老王喜欢播音,热爱镜头,无论是直播、还是拍视频,他都亲力亲为。牛仔裤怎么养护、有肚腩穿什么、梨形身材怎么做穿搭……帮助粉丝变美,是牛仔老王最具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而择菜、旅游等生活化内容的分享也让牛仔老王和粉丝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不少粉丝甚至比我女儿的年龄还小。”牛仔老王将他们称为“孩子们”,而粉丝有时会亲切称呼他为“厂长爷爷”,老王也与他们成为了家人般的存在。“孩子们会提醒我多喝水,注意身体,我也会告诉他们要努力生活,努力奋斗。”“粉丝们只认我,连我女儿都不太行。”老王说。这也是主理人与普通商家的区别,主理人的核心是“人”,能够把一款产品卖好,不在于价格多低、折扣多好,而来自于主理人的深度讲解和真实表达,消费者对店铺风格,产品属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由此建立起与用户的深度信任。03 用内容让“好产品”卖上“好价格”“产品”是主理人向消费者递出的第一张名片。吸引消费者下单的,除了产品的质量、产品本身设计的独特性,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内容”。 瓷器是一个价格带区间极大的品类。抖音、拼多多、快手等平台上9.9元包邮,19.9元三件套的瓷器比比皆是。而梦琪直播间里的杯子价格通常在2、3千元左右。“景德镇的工艺分为4种,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青花占60%左右,其它的产量更少。青花又分成仿清的、仿明的等等”。直播时,除了介绍产品本身,主播也会在介绍瓷器相关的知识。“我一直告诉主播,我们直播间要真诚地去分享这个品,把它介绍得清清楚楚。要让粉丝知道,我2000块钱买了一个什么样的杯子,你在我们家买这个杯子和在市场上的杯子的区别在哪里,所以我们的节奏没有那么快。” 有时候,直播间里的主播在介绍一款杯子时会花费二十多分钟,甚至更久。除了日常的直播,梦琪每个月会推出4至8场专场直播,把窑口的老师请来做专场直播的嘉宾。过去,消费者对瓷器产品并没有品牌概念和窑口概念,而梦琪则通过专场直播、笔记等方式,把窑口品牌化,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的价值和差异,让好产品卖出了好价格。我们了解到,梦琪卖得最好的一场窑口直播销售额达到100万,她预期今年在小红书的销售额能超过5000万元。好内容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产业带的主理人们在小红书找到了新的生意。在强调圈层、人设、私域的电商环境下,有内容力,有货品力的主理人们正成为小红书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力量。为了帮助主理人们在小红书上找到一条更清晰的成长路径。7月24日,小红书电商将举办以“你好,主理人”为主题的link电商伙伴大会。小红书电商未来的方向会如何发展?产业带的创业者们又有哪些新机会?主理人商家们又如何在激流中成就好生意?让我们拭目以待。
  • 网创(直播版)教学案例27:直播带货售兰花,闯出花香致富路

    教学案例 2024-12-10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我是你们的主播小褚,很高兴又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一起分享兰花之美。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颗莲瓣......”褚车龙,1990年11月出生,中专学历,扎局村党支部副书记,34岁的他凭着种植兰花的本领抓住了网络直播带货机遇,既富了自己的口袋,又带动扎局村30户村民通过种植兰花每年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他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打通了一条当下适合自身、适合扎局村的增收渠道。出生农村的褚车龙,从未停止过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善家中经济情况,在创业这条满是荆棘的路上,他敢于“吃螃蟹”、也敢于接受失败。2017年他申请小额贷款5万元种植魔芋,但由于缺乏管护经验、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最后血本无归。这对于当时没有稳定收入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他却并没有就此放弃创业的想法,在机缘巧合下,他了解到兰花市场行情走势,发现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再加上父亲酷爱兰花,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己对兰花也有一点研究,各种想法交织下,就萌生了自己种植兰花的念头,于是,2018年,他又开启了他新的创业之路——有花香的直播之路。加强学习他意识到,乡村乡土的潜在价值有待充分开发,兰花市场销售份额虽在增加,但要想成功,凭自己现有的这点知识储备肯定不够。于是,在工作之余,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翻阅书籍以及抓住外出机会与其他兰花种植商交流等各种方式,不断学习规模种植兰花的知识,自己动手搭建兰花种植专用棚,开启了扎局村规模种植兰花的先河。顺势而为一开始,他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自己到市场上售卖和客户主动上门购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客户都无法上门看货,兰花销售遇阻,恰逢快手、抖音平台兴起,客源大幅减少,他萌生了网络直播卖兰花的念头。有闲暇时间就直播,直播时会重点讲解兰花科普和养护知识,产品主推性价比较高的兰花,让更多的喜欢兰花的人对兰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诚不做作、全面有内涵,紧抓网络直播快车,直播间关注度越来越高,销售额也越来越好。当问到他对自己的创业历程有什么心得时,褚车龙认为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分享。一方面是面对问题,敢不敢迎难而上。自己种植魔芋“一败涂地”,刚直播卖兰花时“万事不顺”,但他没有放弃“开始”。没有直播经验、没有电商团队、兰花花房达不到标准损失了将近10多万元,但他没有放弃“坚持”。面对这些困难,如果褚车龙放弃了、气馁了,而不是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其中,这次创业肯定也会失败。另一方面是没有先例,敢不敢探索经验。面对直播间“无人”的情况,他凭着自己不服输的劲头,认真总结、复盘、学习、借鉴,花了几周时间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买不起和难养活。症结找到了,他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改变,在抖音和快手等平台发布一些关于兰花的视频来吸引“粉丝”,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就直播给“粉丝”们解答。在吸引“粉丝”的同时,他也认识了很多“同行”,大家交流互鉴中学习到了更多兰花知识,在“网友”的帮助下他修缮了自己的花房,让兰花更好生长。如果褚车龙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不是积极探索,这次创业肯定也会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褚车龙的付出慢慢有了收获,借助网络平台客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现在他的客源分布到了迪庆、大理、保山、四川、昆明等多地。兰花的种植和售卖渠道有了保障后,褚车龙每年通过平台直播带货收益可达6万元左右。村民看到褚车龙通过直播卖兰花后日子越过越好,于是纷纷向他取经,对此他倾囊相授,积极与村民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带动大家一起发展兰花经济。很多村民因为第一次接触网络直播而手足无措,于是,褚车龙毫无保留,教他们什么是直播、帮助他们注册账号、教他们直播话术和注意事项,看到他的无私、热心,村民们大受鼓舞、用心学习,同时,他也收购本村的兰花通过直播售卖。在褚车龙的帮助下,扎局村的兰花产业逐渐走向正规、走进网络,不仅兰花的销量大幅提升,村民们的收入也明显增加。褚车龙说:“通过种植兰花,我盖了新房、买了新车,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也希望带动更多的村民依靠自己的努力致富、依靠产业致富,更希望通过网络直播,能让当地的农特产品、人文风貌等宝贵资源被更多人看到,为乡村振兴、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源:【青年创业】褚车龙:直播带货售兰花,闯出花香致富路
  • 网创(电商版)教学案例30:小电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教学案例 2024-11-25
    孟莉,1992年2月出生,现任东流镇红叶村后备力量。在东流镇红叶村工作以来,孟莉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用“短视频+电商”直播的方式,让农产品和红叶美景“走出去”,吸引周边的游客走进来,带动了农家乐、旅游业的稳步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电商助农拓新渠,青春赋能新征程2022年2月,她怀揣着梦想回到了东流镇红叶村,成为一名后备力量。她满怀激情,“当我踏入这片美丽的乡村,我很想要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积极响应红叶村驻村工作队的号召,投身于红叶村驻村工作队运用省委组织部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建设的红叶电商直播间。“未来农村电商大有可为,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我希望搭乘电子商务这趟列车,撸起袖子加油干”,孟莉说道。她投入大量时间学习电商知识,从平台的搭建到运营策略的制定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参加线上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与业界专家交流,逐渐掌握了电商平台的运营要领,为后续的带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色农产溯之源,村民共绘繁荣景“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红叶村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菊江牌’虾稻米,看看这虾稻米,颗粒饱满。它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种植方式……”她运用红叶村电商平台,与稻虾种植大户联合开展线上直播,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真正让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同时,她积极与村民建立联系,了解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帮助他们将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她高兴地说道:“如今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我希望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直播电商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激活了农村就业市场,为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众多原本可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得以留在家乡,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村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累计红叶村优质稻虾米销售额110万元,沐阳家庭农村西瓜、瓜苗销售额30万,巨丰葡萄销售额5万元,带动30多户脱贫户增收。文化润色乡村韵,乡村振兴展新篇红叶村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特色农产品,更在于深厚的红叶乡村文化。因此,在电商的浪潮中,她不仅是特色农产品的推广者,更是红叶乡村文化的传播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面展现红叶村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走进红叶村。她表示,“这种文化的传播与产业的融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电商平台的内涵,使其不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成为了一个展示乡村魅力、传递乡村文化的窗口”。她还担任红叶村讲解员,为前来调研的领导介绍农机大院、小龙虾交易市场、稻虾养殖基地等情况,讲解红叶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孟莉坚定地表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商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以更专业的姿态助力家乡的电商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电商事业中来,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 乡村振兴长路漫漫,孟莉将矢志不渝,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为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源:【青年创业故事②】孟莉:小电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