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软件是否会成为腾讯的下一个“卖掉”的产品?

    热点聚焦 2016-06-22
    如同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会流行粉水晶和静谧蓝,直播忽然一下就火了……如果基于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直播火的几个原因:首先当然在于扎克伯格的兴奋,能够令Facebook CEO兴奋的产品,自然有着其神秘和伟大的地方,就像是很多人能够通过政府领导的言辞分析出某个行业的发展,扎克伯格的兴奋对于其它互联网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影响非同小可;其次在于PC时期秀场的成功,像是9158这样PC时代的秀场有多么强大的吸金能力,相信不必言说,要不然也不会让自己成功上市。类似的还有YY语音,这一个从在PC时期就从腾讯的社交帝国中溜出来的兔子,秀场可谓是功不可没……既然PC时代秀场能够成功,那么移动时期的直播自然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最后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无聊经济的兴起,人们从未有过一个时代能像如今这样快速的获得信息,之前的对他人生活的好奇,在直播层面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当然,也有很多对直播非常厌恶的人,比如像是我,通常会一边看直播一边骂主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小时……在这种强大的感召力下,很多公司都纷纷投入到直播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相关的直播软件多达200多家……我的记忆中,上一次出现如此的盛况,还是在千团大战中,虽然直播软件的数量没有当时的团购网站多,但是考虑到团购毕竟还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地理位置的服务,直播这种跨地域的产品有200多个……既然直播这么火,很多巨头自然也不会甘心落后,或者出于危机意识、或者要提前卡位,也在直播领域出手。在这其中,相信最能理解扎克伯格的就是腾讯了,毕竟两家都是做社交领域的业务,一家这么看好,另一家没有理由不去试试。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腾讯公司也布局了多款直播产品,分别是NOW、企鹅直播、腾讯直播、QQ空间直播、花样直播,投资了像是斗鱼、龙珠、呱呱。但是,既然出手就要有收获,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直播能否成为腾讯的另一个战略型产品。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可以看下,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气质”能够被称为是巨头的战略型产品。以BAT为例,通常情况下,战略型产品一般要么是核心业务,比如百度的搜索(现在可能要加上生活服务)、阿里的电商和金融、腾讯的社交和游戏,要么是在对手的业务上扎一颗钉子,比如BAT三大核心业务,相互之间都有交叉,像是阿里也有来往和旺旺等等,还有一种属于前瞻性业务,比如百度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阿里的企业社交、影业,腾讯的音乐、视频、动漫等等。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直播既不是某一家的核心业务,也还没有出现巨头的迹象,所以直播能否成为企业的“战略型”产品,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直播市场的盘子有多大?既然是前瞻型业务,一个前提就是具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如果你在BAT里做了个小作坊,整个市场空间也就百万或者千万,显然很难得到公司重视,更谈不上战略型产品了。据不完全统计,知名直播平台的投资2013年约为1.7亿元,2014年约7.9亿元左右,而2015年增长到了23.7亿元,年均增长率在300%左右。根据方正证券的预计,2016年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2020年直播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00亿元。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则显示,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为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整个直播市场的大盘子应该是:2亿用户、150亿元,随着发展,这一数据可能扩大到600亿。我们就以今年来看的话,相比整个电商、搜索、游戏、出行、生活服务这样的大平台业务自然不算多,但是如果我们以数字音乐为例的话,预计的今年市场规模大概在96亿。显然,直播有作为战略型产品的资格。不过,直播能否真的成为腾讯的战略型产品,还受限于一个条件是,音乐市场现在已经变为了寡头竞争,而直播则还是在群雄混战的草莽时期。是否能够脱颖而出,是考量腾讯是否能够给直播委以重任的基础。可拓展性有多大?巨头们在决定是否在某一个产品上投入资源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决策在于业务的可拓展性,即这个产品究竟是否具有平台属性,不能是现在看起来风风火火,但再怎么样,也就这样了,这种业务,显然巨头不会花大力气去推。自媒体“企鹅生态”曾经对直播市场分析时表示,“高度依赖从社交平台获取流量的直播App们,其本质不过是微博、微信、美拍等产品的一个功能,在其构建自我循环的社交功能前,其必然会先因社交平台切断流量供给而衰弱,并开始面临社交平台竞争。”直播非常可能会像是短视频、扫一扫那样,最终成为社交平台的一个工具——要知道,曾经利用短视频、扫一扫这样曾经非常火的功能,出现过很多公司,像是乐播、我查查等等,最后都是半死不活。从这里来看,直播未来很可能还会是腾讯最为重要的功能。但奇怪的是,腾讯并没有在其两大核心产品微信和QQ里直接放直播类功能,而是放任各个App独立发展,猜测原因可能就在于对于直播的未来现在并不能完全确定,所以在不影响核心业务的情况下,由各个App自由生长。以后万一直播真的成熟起来,腾讯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微信和QQ里加入直播,另一个则是由这些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直播App去带动其它业务的拓展,比如游戏、娱乐等等。不过,一个好的消息是,目前腾讯在推NOW时,动用了QQ,可以在“附近的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直播类的信息直接导向NOW。下一步,是否同时会用微信也来给NOW推荐,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腾讯的选择是怎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头型公司在企业管理和市场防范方面显然已经不能和PC时代同日而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PC时代,面对新兴业务发展的方式就是,我也做一个;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膀大腰圆的巨头除了自己做一个产品之外,还会通过资本干预来分摊新兴业务的威胁。对直播市场,腾讯的做法显然符合这个规律。一方面投资了像是龙珠、斗鱼、呱呱类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推出了像是NOW、企鹅直播等等自己的产品。根据统计,腾讯在直播类应用里面布局(包括投资和自主研发)的产品就多达8款。在其中,有着一些划分,比如NOW属于秀场类直播,面对大众用户,斗鱼则属于游戏类直播,面对的是游戏玩家,企鹅直播则属于体育类直播……其中,是否能够作为战略型产品的一个表现就是是否会投入资源。虽然说秀场类直播的用户群体更大也更符合微信和QQ大而全的社交平台属性,但同样是NOW,则要面对QQ空间直播、腾讯直播和花样直播内部的竞争。就像是当年的微信,能否在内部竞争中存活,或许比外部竞争更加艰难。同时,在另一层则需要考虑的是,一旦腾讯自己的直播类产品不行,则很有可能重蹈易迅、搜搜的覆辙——打包卖给已经投资的产品共同发展,这样可以不拖累主体的业务体系。“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当一个产品在出生时就不担心资金、资源、流量等等别人苦求而不得时,所面对的环境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NOW直播,能否成为腾讯的又一个战略型产品,只能说在整个直播市场火爆的加持下有着极大的可能,但在乱象丛生的竞争环境里,则又要面对复杂的竞争
  • 靠“陌生人借款+熟人社群管控”,能否解决农村金融痛点?

    热点聚焦 2016-06-22
    6亿多的农村人口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尽管传统金融服务并未下沉到城镇市场,但6亿多的农村人口正在给农村金融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有56.8%的农户表示资金很紧张,而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农户占到69.6%;而实际上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农村金融一块看起来很美味的蛋糕,但是想吃进嘴里并不容易。一直以来,农村金融都存在很多痛点:农村传统机构效率低下,审批流程冗长、放款效率低下,资金供应不足;农民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量资产无法获得有效识别和合理定价;农村资产获取困难。沐金农这款农村金融产品,选择瞄准“富农阶层”,即选择最优质的TOP 20%-30%的农村家庭以及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和其他金融类产品不同的是,沐金农采用“陌生人借款+熟人社群管控”模式,也就是把线上陌生人借款与线上线下熟人社区管控相结合。沐金农并没有走补贴这条路,借款的综合成本在百分之二十多。沐金农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曾告诉钛媒体记者,“这是市场化的利率,就是需要这么高的利才能分担风险,光靠补贴是做不长久的”沐金农旗下包含两个产品,分别是沐借贷和沐土地。其中,针对家庭消费、农产品加工、流动资金等领域的沐借贷额度在3~10万之间,针对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人群的沐土地额度在10-300万之间。传统银行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征信成本比较高,去县城、村子下户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沐金农希望用分享经济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在耕苗App中,信贷员可以利用自己闲置的时间去领取、完成任务,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调查。王曾表示,“前端我们有下户尽调的,把数据反馈到总部集中审批,整体是IPC加信贷工厂的结合。”这种做法也是跟京东的“京东帮”和阿里的“村淘合伙人”类似,目前,沐金农的一线信贷员数量在150人左右。农村金融的一个特点就是流动性差,村民不会频繁搬家,并且亲戚之间往往都住在一个村子。在王曾看来,农村金融的本质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金融,可以通过一个农民去了解他周边亲人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1000人的村子,有40人在沐金农的平台上,那整村人的情况都基本能够了解。王曾介绍道,“信贷员调查的时候,他家住在哪里有一个定位,地图上可以看到,然后骑摩托车走一圈,跟航拍技术节后就能看到土地的面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农户张先生是第一个使用沐金农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人,他遇到的问题很有代表性——首先拥有比较成熟的植经验,有着3000亩以上的土地承包权,借款资金主要是用来购买农资用品和资金运转上。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抵押物,资金转现慢,银行不带贷款,每年快到播种的时候,张先生都要四处筹线。去年,张先生在沐金农平台上申请贷款,几个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对土地情况、种植情况、房产证明、农村宅基地证件、个人情况统统做了调查,并走访了张先生的街坊邻居,半个月后张先生如愿拿到了300万。一年后,张先生已经把这笔年化利息15%以上的300万借款还上了。在王曾的构想中,整个人链条上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就是帮农民卖东西的人,学术上叫经济人。“因为农村的经济人帮农民卖东西,只要农民的东西能销售得出去,农民就认为你非常有能力。所以我们会联合一大批粮食的收购方,他们来提供无限连贷的担保,要给农民放贷款。把销售端把控住以后,比如说你卖东西的时候,接10万块钱买农资,我把钱打给农资方,农资把东西给你,你再卖给下方,下方把钱给我们,这是很好的一个闭环模式。”2007年,翼龙贷推出三农融资产品,约有98%的资金能够直接流入三农领域;2009年,贷帮网启动农村小额信贷业务;2014年,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2014年年末,京东推出针对农户的低成本贷款;2016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两会上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在农村金融中,除了借贷之外还有一个金矿理财。而目前农民的理财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很多金融平台的一个共同愿景,即让农村金融资源就在农村内部循环——这或许是农村金融的最高境界。
  • 股权众筹,在中国,或许就是一个伪命题

    热点聚焦 2016-06-21
    前段时间,创业媒体第一品牌(几乎是)36氪被爆出,其众筹平台操作的一个宏力能源的项目出了问题,承诺的2015年业绩与实际业绩严重不符,被指涉嫌欺诈,通过其官方回应的内容来看,问题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个事件的爆发,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快速成长、成名的创业公司——36氪。在36氪享受早期互联网创业红利,迅速成为明星创业企业,创始人也小小年纪(现在也不小了)就已成名,然而在 通往最终成功,进行商业模式变现的过程中,依然充满着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和效果,最终决定了成名与成功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是近在咫尺还是相差十万八千里。1一炮而红带来的烦恼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那些拥有较好发展潜质的年轻创业者,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原住民特征的85后,90后迅速崛起,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迅速成为创业报道的主角,成为事实上名人的也不少。然而, 在迎来早期的成就的同时,在面临其创业项目商业变现的关键时期,会发现要实现真正的价值变现,几乎都离不开传统商业的本质,和传统商业、传统行业的运营经验必不可少, 比如36氪一个互联网新媒体最终要通过金融变现,比如3W咖啡一个互联网社交品牌正在探索空间经济的变现之路,也回归到了商业地产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其固有的,传统行业的运营经验和积累,是这些互联网创业者所不具备的,或者说缺失的。此时的创业项目无疑会遭遇到创始人基因天花板的局限。而幸运的是,这些早期成名的创业公司,都拥有品牌优势、先发优势,以及资本的优势,可以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方式,解决自己在地产和金融领域的行业积累缺失,然而,此时的创业公司,已经从创业公司模式自然切换到了上升期公司模式,已经从产品型公司向管理型公司转变,而此时吸纳的职业经理人,那些具有传统行业经营经验的新人,与原有团队成员之间的文化、行业等基因的不同甚至是冲突,更是在第一时间就会暴露出来。首先,创业公司的品牌是否能够足够响亮,让传统行业的精英选择加入。其次,加入者是否能够理解创业公司原有企业文化和优势,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充分融入或者增量加入到原有优势之中。最后,是否拥有足够的时间去验证和实施商业模式变现的整个过程。以36氪为例,在确立其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以及FA业务之后,其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人士的引入就是其核心工作,而且这些行业资深人士对于其自身业务模式确立,业务风险的规避能力,就直接决定了这样一个品牌是否能够不断增色添彩。而如今爆发出来的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种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众多的瑕疵暴露在世人面前,而且一些被专业人士指出的常识性错误,都在向世人暴露着存在的问题。2中国的股权众筹或本来就是一个大坑当下,伴随着创业投资热,无数的股权众筹平台纷纷出现,各种出身背景的主角都投入到了股权众筹这样一个看似风光业务之中,而拥有媒体入口特征和流量优势的36氪,选择股权众筹业务作为其转型升级的核心业务,也被视作是创业媒体商业模式变现的几乎是最佳模式。然而,事实上, 中国式的股权众筹,特别是基于早期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股权众筹,在中国或许就是一个坑,一个伪命题。看看中国式股权众筹的那些坑。一大坑,将高风险匹配给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早期创业项目所谓的天使投资,在兴盛发展的美国,大多数是以个人身份进行的天使投资,虽然数量众多的人都可以做天使投资,但是总体来说投资人数量相对有限,而且都拥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或者说对风险投资的共识性认知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而在中国,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将更多的“大众化”的“天使投资人”的资金汇聚到一起,做起了股权投资,其资金来源的广泛性、大众化、非专业化,从本质上已经使得更多的可能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甚至是对于股权投资缺乏真正认知的投资人加入其中。同时, 由于互联网早期创业项目,成功概率非常之小,则意味着早期天使投资的项目,几乎是大部分都将打水漂,丝毫没有回报,而这样的现实结果,是否能够真正被股权众筹参与者所真正认知呢?因此,中国式股权众筹,将本应该是拥有较好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认知前提,并且是相对精英化的活儿,人为放大为人人都可以参与,却未曾真正改变其风险性极高的现实,本质上就存在悖论,让高风险的早期天使投资项目,让那些普通的,或许不知道股权众筹是什么的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买单,其风险程度可见一斑。二大坑,缺乏规范变现退出机制情况下的盲目入局要实现股权众筹风险的降低,势必要做的是缩短投资回报的周期,因为一个创业项目从早期投资到最终独立IPO或者被收购变现,整个周期较长,一般不适合拥有短期投资回报要求的普通投资者,而在国外的风险投资模式中,由于规范化体系相对完善,天使轮、VC阶段、PE阶段的IPO钱投资都拥有不同的定位和职能划分,一般早期天使投资都会在下一轮退出,从而有较为稳定的回报,所谓的YC孵化器,之所以能够成功,其本质原因依然在于其项目投资退出都几乎在其投资进入的下一轮。而在中国,几乎是大部分的创业项目,都以圈子文化、人情文化为基础,更多的投资所倚重的除了技术细节外,还依然对于关系、圈子、人情元素有要求,一个创业项目每一轮融资,都发现上一轮投资方跟投,追投的现象,所谓的信任背书,这也导致了一个中国早期天使投资项目,其投资人退出变得十分“艰难”,下一轮不是选择退出,而是跟进跟投几乎成为了主流,这也导致了早期天使投资几乎横跨了整个项目融资周期,无形之中又加长了投资回报的周期。如今包括36氪等的股权众筹平台,虽然完成了不少的项目融资,其回报周期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在未曾有整体投资规范秩序完善的前提下,缺乏变现退出机制的社会广泛共识基础情况下,或许有些盲目入局的嫌疑,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其中的风险性。三大坑,政策擦边球操作模式下留下的巨大政策风险当下,中国政府对于股权众筹等的公开募资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其中股东数量不能够超出人数限制等,而当下的股权众筹平台,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通过无数个法人主体的方式规避其中的人数限制风险,在极端情况下,一个标的公司,虽然公司股东中仅显现有限的法人股东,但是其间接的隐性的股东数量(众筹人)会远远超出限制,也导致其中的重大风险。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如果标的公司有朝一日要IPO独立上市,则在进行审核认证过程中,已经拥有了众多的众筹股东的公司,是否还符合IPO(首次公开募资)的要求,是否会被扣上已经公开募资过的帽子,而被一棍子打死,也不得而知,因此,当下的股权众筹平台,虽然在实际操作层面拥有各种的应对政策限制的方法,但是面对未来政策环境风险依然存在的现实,其隐含的政策风险是巨大的。在当下的政策环境以及风险投资氛围体系之下,股权众筹虽然有着无数家的参与主体,但真正实现完美的政策支撑环境,以及群众认知水平,以及观念理念的普及等,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新的挑战,而对于36氪这种以此为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也是十足的挑战。创业成名容易,创业成功不易,一方面,因为创业公司的最终成功,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的升级革新,每一次的革新都是突破创始人以及公司本身天花板的过程,其中的艰难历程,伴随着各种的负面新闻,事故危机在所难免,这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创业最终实现商业价值变现所依托的或许不仅仅是自己团队的发展,也与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行业变化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大环境的改变和升级,创业成名到创业成功之间的距离就依然遥远,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当下的创业项目发展路径中,都是不可逾越的,也是必须经历的。创业,成名容易成功难,成名过早很多时候也是一个负担,因为在一个浮躁情绪弥漫的社会大环境下,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踏实慎行,或许才是缩短成名与成功距离的最好办法。
  • 京东从沃尔玛手中接过1号店 究竟意欲何为?

    热点聚焦 2016-06-21
    电商行业的年中大考“6.18“风头刚过,京东无缝对接地被推到了另一个舆论的风口。6月20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出内部信,对外宣布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最终以1号店并入京东为近日的传言画上了一记确认符。按照协议,沃尔玛将获得京东新发行的1.4亿A类普通股,以当前京东的股价,该笔交易的价格大约是15亿美元,此外,京东将拥有1号商城主要资产,包括“1号店”的品牌、网站、APP。截止发稿时,京东还未提交同沃尔玛达成合作的公告,因此具体新股发行价格,还无法得知。不过受此消息影响,京东早盘股价大涨,上涨7.53%,一度报价21.64美元。通过京东近一年以来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京东此番与沃尔玛的合作,重点在于三个方面,即通过沃尔玛在零售方面的资源优势强化京东在O2O领域的业务布局、借势沃尔玛的海外资源实现全球化战略以及通过1号店弥补京东在华东地区的市场短板。强化O2O业务去年8月7日,京东43.1亿元投资永辉超市,与其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这一交易,京东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去年底,永辉超市与京东O2O业务正式对接。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京东到家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进行合并,合并后,京东集团将拥有新公司47%的股份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刘强东在内部信透露,“合并后的O2O平台会继续沿用’京东到家’的品牌,通过与线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鲜领域持续深耕。”从上述两个大动作可以看出,京东对于其新业务O2O可谓是操碎了心。此次,京东和沃尔玛的合作也将在供应链端展开,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集团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和O2O电商平台“京东到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一季度财报中,京东提到以O2O、金融等为代表的新业务在第一财季亏损6亿。此次,与沃尔玛的联盟或将让京东从O2O业务的亏损状态中得到扭转。弥补华东市场短板“1号店虽不能说是垃圾资产,但收购后肯定是无望盈利的”,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表示。不过,对于京东来说,退居上海市场的1号店在华东地区深耕多年,而华东市场正是身处北京的京东近年来亟需巩固的资源。此外,作为3C起家的电商平台,京东通过价格战先后在图书、家电等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日用百货成为了京东下一个主攻战场,在此次618大促中,百货正是京东的主要战场,因此拿下1号店将能为京东带来渴望已久的超市品类资源,安心抵挡来自天猫超市和苏宁的进攻。与沃尔玛相互借势2015年初,刘强东曾对媒体表示,未来将投入上百亿元人民币发展海外业务。刘强东称京东国际化战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把国内的商品卖出去,另一部分是把国外的商品买进来并在国内销售。而与沃尔玛的联盟,将为京东在海外业务上省下不少力气。李成东也认为,对京东来说,与沃尔玛达成合作,首先将能够接力沃尔玛的资源快速全球化,其次将有利于强化供应链,强化商超类产品的价格优势。在李成东看来,沃尔玛与京东的合作或将推进沃尔玛的全球电商战略,长远来看,不仅会对阿里巴巴形成竞争压力,还将对抗亚马逊在全球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