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创业的基础逻辑已然改变,创业公司大量倒闭并非环境问题,而是“物种问题”

    热点聚焦 2016-07-19
    集束式连接的机房井然有序         其实张颖的寒冬论14年年中就出来了,到现在两年了,这两年是寒冬吗?我觉得不见得:这两年疯狂的投资也有,死掉的公司也有,两者都比起之前任何年份要多。投的多,死的多,是活跃的表现,并不是那种寒冬的死寂。       但进入16年以来,作为一个创业者,确实感觉是投的少了、死的多了。当然这是微观的感受,缺乏宏观的认识。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只能相信站在更高层面的投资大佬的话:寒冬来了。        但寒冬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1. 寒冬并非因为经济下行,实体经济下行对互联网公司更多是利好       讨论寒冬,其实我们的讨论只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和投资。       过去十年,是实体经济下行的十年,却是互联网爆发增长的十年。可以说,过去十年,除了房地产、金融,增长最快的也就只有互联网了。某种程度上,实体经济下行,制造业和传统商业的失血造就了互联网产业的高度繁荣。       打个比方,商场倒闭了,大家只能网购,所以淘宝就火了。所以经济下行不是寒冬来了的理由,甚至,经济下行期间,互联网会成为避风港,反倒有很大的可能逆势加速喷发。        2. 互联网创业的基础逻辑已然改变,BAT的格局或将被打破       如果经济下行并不会打垮互联网,那么大批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倒下只说明一件事:互联网创业的基础逻辑已经被改变,那么,互联网创业的基础逻辑有哪些呢?       商业社会有三个基础元素:信息、钱、物(商品),百度是基于搜索的信息展示,腾讯是基于社交的信息交互,阿里是基于钱和物的交付,三者占据了到达用户三条最主要的路径,建立了自身生态,其它互联网公司大多是延续三者的商业逻辑,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但世界已经改变,不知觉中,腾讯完成了从QQ时代到微信时代的转变,阿里完成了从淘宝时代到支付时代的转变,而百度没有变,所以已经落后了一大截,渐渐有出局的危险。       巨头的危机意识,让其提早布局,迅速转向,奔向新的广阔天地,而大部分创业者却缺乏这种意识,未能及时调整,因此面临危机。       创业公司大量倒闭并非环境问题(寒冬),而是“物种问题”,泛电商类公司将出局       “寒冬论”流行的最重要的佐证是大量创业公司,甚至一些独角兽级别的公司的倒闭潮,但这更多是“物种”问题:这轮遇到麻烦的大部分都是电商型公司,如蜜淘网、爱屋吉屋、爱鲜蜂、澎湃养车等等。整个电商类公司,包括O2O和外卖,这一个大的物种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早几年有个毕胜的“电商骗局论” 其实就是在给大家算账,说做电商这也要钱,那也要钱,怎么干都是赔,毕胜的乐淘网也在烧了N多钱之后,赔不下去倒掉了。       这篇文章当时出来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来看,毕胜的观点是正确的,电商这个骗局虽然当时没有被戳破,拖了两三年,到现在终于要戳破了。       所以,电商行业,包括O2O和外卖,其基础逻辑出了问题,其商业模型在成本效率上有致命的缺陷,这种缺陷一直存在,并随着企业壮大到一定规模,并最终现在爆发出来。       成本和效率决定一切, 九块九包邮,无论费用谁来支付,都是违背社会效率规律的倒退       电商行业的致命缺陷在餐饮电商(外卖)被最大化的体现出来:一份20元的外卖,需要支付7元的快递费,需要支付3-4元的平台佣金,剩余的费用根本不足以支付商家租金、人工、原材料的费用。       与淘宝相同的是,外卖商家大部分都是亏损的,比淘宝更严重的是这一比例超过90%!我们很难想象90%的商家个个都是雷锋,能够长时间亏损的情况下提供健康安全的外卖。餐与普通商品不同,粗制滥造的淘宝货不会要人命,外卖却直接威胁人的健康和安全,所以外卖行业将是整个泛电商行业最危险的地带(ps美团饿了么的投资人要小心啦)。       前文说到阿里是基于钱和物的交付,这是商业的基本形态。两者之间,钱的交付相对比较简单清晰,更多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在物的交付,无论O2O或者是外卖都是一种物(商品和服务)的交付形态,但目前来看,这两种交付方式都有缺陷。       早期淘宝的成功就在于提供了新的钱的交付方式(在线支付)和物的交付方式(快递),前者的成功是网络技术的必然胜利,而后者依赖低廉的劳动力,形成了一个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超过数百万人的超规模的终端配送体系。       随着环境的改变,人力成本的上升,支撑淘宝和其它电商的第二个基础将不复存在。       曾经九块九包邮是淘宝最醒目的标签,但不管物流成本是谁来支付,是平台还是商家,让一个劳动力专门去配送一件9.9元的商品,严重降低了社会效率,最终必然会被淘汰。        聪明的马云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将重心转移到支付,阿里也顺利进入了蚂蚁金服的新时代。那么现在,阿里有了支付,其它电商公司又剩下什么呢?       分散式电商的批量死亡并非寒冬,集束式电商上位成为新的电商主流       集束的意思就是将若干的线捆扎成束,这是一种从原始社会就被我们掌握的技巧。如采用集束布线的大型机房井然有序,如果采用分散的连接形式,则必然造成效率低下、错误频发。       我们可以将物流看作一条一条的线,现在这些线是就是胡乱窜的一团乱麻,效率极低,从成本上看亏损严重。在过去的增长期,其实都是投资在为这种亏损买单,但终有一天,投资人将失掉为这个亏损买单的能力和意愿,而这一天现在来了,总算来了。       所以集束式电商要改变这一点,要形成集束式的物流,需要的不单单是物流的数据的调控,更是对于销售形态的一次巨大调整,最终会有一批新电商完成这种集束式的调整成为新的电商主流。       “寒冬”确实来了,但寒冬更多是电商行业的一次自我迭代,从宏观上看,市场上的资金没有减少,在集束经济的新模型被证明之后,这些蛰伏的资金或将成为集束经济的动力引擎。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分答值乎之后 知识付费已来到趋势路口?

    热点聚焦 2016-07-07
              罗辑思维曾经有过知识直接变现的尝试,但没有成功。  在2014年最后一期节目中,罗振宇做了一期《读书人的新活法》的节目,希望把他的幕后团队“开源”,通过到企业、家庭“说书”的方式,换得读书人的新活法,但从后续效果来看,探索并没成功。  比起罗振宇,同样以读书人自居的编剧史航显然抓住了风口。在2016年5月,依靠知识和见识,史航在分答9天赚4万的故事广为传播。在分答上,史航定价问答,别人付费偷听,在回答后入睡的史航,躺着把钱收入囊中。  但知识付费的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吗?罗振宇的探索失败只是时间未到吗?果壳、在行&分答创始人姬十三    分答爆红和问答付费  上线于今年5月15日的分答实现了现象级爆红。比起姬十三团队更早推出的在行,分答像是语音版在行的mini版,可以向平台上的大V提问,大V则看问题和价格选择性回答,但时间限定在“60s”。不同于在行的付费模式,分答还加入了偷听环节,提问者可能要花费3000元的问题,偷听者花1块钱就能分享到答案。  窥私、娱乐、八卦、猎奇……分答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爆炸性传播,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爆款产品,并且在王思聪参与回答问题时达到了顶峰。这位中国最著名的富二代回答了包括“性生活”在内的32个问题,最后获得了23.8万元的收益。  这看起来像一场知识付费的狂欢,但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在娱乐化和初期兴奋度过后,分答还会剩什么?60s语音能实现“知识”问答吗?分答的未来会是什么?  在6月24日的分答沟通会上,在行&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集中解答。  首先,姬十三认为爆红之后,分答的方向是专业化发展,依托果壳网、科学松鼠会和在行等资源,分答上的大V会在娱乐化爆红之后,往专业化方向走。实际上,姬十三还透露,医疗和法律等垂直方上已经开始呈现出迹象。  其次,对于60s的语音,姬十三认为大部分初次问题时长已经足够,但分答团队在进一步迭代中,还会开发出“追问”功能,让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解决。当然,作为“在行”的衍生产品,姬十三认为更加深入和专业的探讨将可以从分答导入到在行中,如果是一对多的情况,则有“MOOC学院”。  第三,姬十三还首次对外阐释了分答的未来:以人为核心的专业化知识服务。  他解释称:“我记得过去在大学的时候想要买个相机需要花三天时间研究,想知道哪个更适合我,哪个性价比更高,现在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琢磨了,所以我要买个东西我最好是有个专家告诉我,你的需求是什么,可以满足你需求的结果是什么,非常简单,我要结果,我要简单粗暴,我要定制。”  在姬十三团队看来,这种定制化需求背后的知识看起来是知识,但其实背后隐藏的是种服务。“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头脑里面虚拟的摸不着的知识,无论在天涯海角在天南海北你都能给另外一个人带来服务,让知识变成服务的变现,这件事情是不是便利,所以以人为核心,交易及社区。”  于是如果从威胁角度来看,对于分答来说,形成社区和用户沉淀可能是当务之急,因为姬十三称,目前流量来源严重依赖朋友圈。  “那如果腾讯出于战略考虑封杀了你的链接呢?毕竟这种情况此前出现过。”  姬十三回答称:“作为成熟的创业者,我只能说我们理应做好这种准备,但是目前来看,短期内还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另外,这一轮融资我们也跟几家巨头接触过。”知乎创始人周源  值乎和知乎Live  无独有偶,与果壳调性相似的知乎曾早于分答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值乎。而这正是外界担心分答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过“值乎”这款在4月1日推出的产品,更像是为愚人节准备的礼物,虽然值乎同样刷爆了互联网人士的朋友圈,但更多参与者认为,值乎真正的价值在于普及了“付费看答案”的模式,而对于付费知识并无太大助益,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火爆背后的“价值观”。  新东方在线CEO潘欣在体验值乎后评价道:“1、很好,让我昨天一晚上挣了300多元,今天又挣了小200元啊,感谢值乎。值乎这产品,绝对是第一眼美女的范儿啊,令人惊艳。2、但是,这玩意如果只是现在这样,我预测三天热乎劲,毕竟看着朋友圈满屏的牛皮癣广告似的感觉,很令很多人生厌啊,包括我自己都讨厌自己。”  潘欣还猜测称,值乎只是知乎团队的试验品,真正的意图在于推出“付费问答”。  果然,5月14日,上海,知乎官方在5周年庆典之际,正式推出了具有付费内容交流功能“知乎Live”,这个位于知乎App内的新功能,会围绕某个知乎大V进行专项Live群组内交流,加入聆听需付费,价格由分享者制定。比如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创业者”相关的专场,“门票”499元,在一个小时的分享中,实际获益达10万元。  有趣的是,就在知乎Live推出的后一日,类似“值乎”的产品“分答”上线,并引爆了朋友圈,而当时,知乎早已将值乎置于“休假”状态了。此后迭代,推出语音版等,都是竞争链内引起的相应变化而已。  总之,在2016年上半年,知乎和在行,值乎和分答,都先后将付费问答推向了市场,并且通过社交网络取得了爆发式普及。  虽然值乎和分答这种短平快的交流方式,可能不是知识分享的最好载体,并且对于社交关系的依赖,以及社区资源的需求都可能会让其只是“火爆一时”,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愿意为知识买单,在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如果受益分配模式合理,那知识付费并不会玩玩而已。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  知识付费大趋势  在分答的沟通会上,马东认为中国人其实早就有为知识买单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孔子门生需要向老师送上“束脩”。  但在此前的互联网发展里,“免费”一度成为了主流,从小说到音乐,所有本该有版权的知识和IP,在中国都被互联网的免费大旗盖过。马东表示,现在到了回归传统的时候,用户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买单。比如他和奇葩说团队刚完成的语音课程,就在某音频网站上销售火热。  对于知识付费的需求,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从另一方面发表了看法,她认为移动互联网让垂直化服务和个性化需求成为了可能:“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拿起手机的那一刻都像极了皇帝,屏幕一点就有自己的御膳房,屏幕一点就有自己的专门美甲师,当然也该有自己的专门老师,可以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需要补充的是,罗辑思维也正沿此方向探索,在“说书”式的知识变现失败后,他们现在推出的“得到App”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至少一个叫“李翔”的财经主编,在一个每年199元的付费订阅活动中,短时间赚取了300万,他后续所要做的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关于商业财经方面的观察和见解。  这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罗振宇关于“说书”的变现为何失败——门槛太高,不好规模化,比起“说书”,更多企业喜欢听案例、成功学,不会为人文历史类和非工具类的知识买单,除非你可以实现碎片化——而这些正是李翔成功的原因。  此外,李翔的案例给了“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等群体另外一种商业变现的可能。如果不是付费订阅,前资深媒体人李翔的变现途径,很可能是开辟一个关于自己的新媒体,然后开始通过广告、软文和打赏的方式获得收入,但比起他现在的方式,差距不小。  实际上,正如百度贴吧之父俞军评价值乎时提到的那样:一方面,付费能激励更优秀的内容产生,金钱提高了知识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用钱评价也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信息筛选渠道;这两个条件会不断形成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生态,值乎至少会成为一个有用的功能。  现在,付费产生内容,用钱评价和筛选信息的条件,已经突破了值乎所在的知乎,分答相关的在行。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正在接入,一个大趋势——知识付费的大趋势,似乎已经轰然袭来了。
  • 确认!阿里巴巴全资收购豌豆荚!

    热点聚焦 2016-07-05
                豌豆荚于今天(7月5日)下午2点召开发布会,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双方签订并购协议。 整合后的豌豆荚,将与阿里巴巴与阿里移动事业群旗下的PP助手一起占领移动分发市场。       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表示,豌豆荚并入阿里移动价值在于“大数据”与“内容”双向互利,“移动应用商店未来可以和其他文化娱乐产品一起形成产品矩阵化”。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认为,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豌豆荚以发现应用和游戏为目标,选择阿里巴巴正是看中了大数据与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的发展方向。      上周末,有多家媒体爆料,阿里巴巴已经正式收购豌豆荚,具体收购价未知。但是阿里巴巴的财务和审计已经全面接管豌豆荚,软银作为豌豆荚的大股东也将在此次交易中全部退出。此前,王俊煜和阿里巴巴方面均对此消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豌豆荚称其目前安装用户已经超过了5亿。根据国外调研机构Newzoo的安卓应用商店数据最新报告,豌豆荚排名第4。       然而,有传言阿里巴巴收购豌豆荚报价已经不到2亿美金,远低于两年前软银投资时10亿美金的估值。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分析人士称,豌豆荚作为一家美誉度不错的“小而美”公司,一直想要保持独立性。但是,在2012-2014年间,面临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腾讯应用宝等竞争对手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加之被爆料管理混乱、管理层间不和的消息,豌豆荚向资本和市场低头也是大势所趋
  • 汽车之家、万科的危机 情怀和资本不可兼得?

    热点聚焦 2016-06-29
    6月26日以来,汽车之家大股东易主,秦致为代表的创始团队管理层随即被清洗,而同一时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的创始团队,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危机,其大股东要求召开董事会,罢免管理层为首的几位董事会成员。情怀和资本汽车之家和万科,都是创始团队所代表的管理层,因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不够,遭遇被清洗的危机。在这个真实而残酷的游戏里,人们往往会更容易对创始团队抱有情怀意义上的同情,认为大股东所代表的资本家们,正在因为自己的利益摧毁创始团队一手创立的梦想。但实际上这是一对相辅相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资本的支持,更多创始团队甚至无法实现最初的梦想。有时候资本看起来是个恶人,但更多时候它成为“救世主”的意义又被无限忽略。古今中外,在这个自由市场里的铁律是:情怀的归情怀,资本的归资本。概莫能外。因为资本的关系,乔布斯于1985年被自己一手创立的苹果赶出了公司。如果不是乔布斯其后创立的NeXT不温不火,但其NEXTSTEP操作系统却被苹果看重,乔布斯和苹果的关系可能始终会是竞品关系。等到1997年,乔布斯时隔12年之后再度重回苹果时,第一件事便是解散了董事会,建立其实际由自己控制的董事会,并成功开发出MacBook、iPod、iPhone和iPad等,带领苹果实现了真正的辉煌。乔布斯和苹果的例子,是一个资本对创始团队造成负面影响的例子。但也有资本对公司形成正面发展的例子,目前大红大紫的特斯拉和马斯克就是一例。硅谷狂人马斯克实际上并非特斯拉的创始人,但作为最大投资人,马斯克对特斯拉从一开始就拥有资本意义上的控制权,等到特斯拉遇到危机,马斯克利用手中的资本权力,接连赶走了特斯拉的创始团队,并自己亲自担任CEO,不仅带领特斯拉成功IPO,还将其强迫症般的品质注入到了特斯拉汽车中,成为新能源车的最杰出作品。一般情况下,股权占比,即意味着董事会里的席位,即意味着对公司的控制权。在汽车之家的股权结构里,新任大股东平安信托占股47.7%,而汽车之家管理层合计5.5%。万科的股份结构里,宝能系持有万科24.26%的股份,华润持股15.24%;安邦持股6.18%,而万科事业合伙人所代表的管理层持股仅4.14%。汽车之家和万科两个案例的共同点,都是因为管理团队股权占比低,董事会席位少,于是无法完成实际意义上对公司的控制——即便这两家公司都是由现有管理层一手创立的。股权≠控制权但现有法律条件和资本市场条件下,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股权占比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实现创始团队或管理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这种方式最常见的就是AB股制度,即实现投票权独立。AB股制度,即公司发行同股不同权的A类、B类股票,B类股票的投票权远高于A股,一般会分别对应股权比例。此类制度一般确保权力能够掌握在公司特定人群受众,在股份被稀释的前提下,仍能保有大量的投票权。目前最典型的有Facebook、阿里巴巴、谷歌、百度和京东。Facebook最初设立了同股不同权的AB股制度,扎克伯格持有投票权更高,且不发行流通的B类股票。IPO时,扎克伯格的B类股占比28.4%,但通过与股东之间协议,拥有了56.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投票优势。即便到今年,扎克伯格的投票权也占到了54%。在今年Facebook股东大会上,扎克伯格为了确保将大部分股份捐献给慈善机构后,不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动用了54%的投票权,通过了公司发行没有投票权的C类股票的决议。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可以看成是另类的AB股制度。由于不符合港股“同股同权”的规定,阿里最终没有选择在香港上市,而是选择了允许AB股的美股。谷歌也通过发行C类股票确保创始人投票权不被稀释。2014年,谷歌将原本的股票拆成了A类股票GOOG和C类股票GOOGL。除非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大比例抛售持有的B类股,否则公司通过GOOGL融资是不会影响到创始人的控制权的。此外,百度李彦宏夫妇持有占公司20%股份的B类股,但投票权超过60%。还有京东,刘强东持有的B类股与其他人持有的A类股投票权比为20:1。IPO时,刘强东持有18.8%股份,投票权却超过50%,将公司命运和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上述企业之所以最后能通过AB股制度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在未上市之前投资人的妥协,所以归结起来,创始团队代表的管理层和资本的关系,始终会是永恒的话题,二者的度在哪里?他们的关系应该如何?或许没有是非对错之分,但值得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