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负债过亿到年收19亿,靠的竟然是3元一包的榨菜?

    热点聚焦 2019-07-08
    夏天到了,不少人因为天气太热,吃饭都没有胃口,要靠一点开胃小菜来吃饭,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一包包榨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乌江”牌涪陵榨菜,它不过3元一包,却在2018年做到了年收入19.1亿,净利润6.4亿元!不仅如此,“乌江”牌涪陵榨菜还上市,市值240亿,被称为榨菜界的“茅台”!要知道,它曾经负债过亿,濒临倒闭,却最后扭转乾坤,实现了大逆转,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负债过亿濒临破产却意外拿到一笔拆迁款说起榨菜,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种以青菜头为原料腌制而成的酱腌菜,历史非常悠久。19世纪末,一位叫邱寿安的商人将涪陵当地盛产的青菜头制后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由于制作过程中要用木榨挤压,故取名榨菜。一直以来,榨菜都是涪陵地区的特产,该地区也有不少从事制作榨菜的工厂,到了上世界的90年代末,重庆涪陵拥有大大小小300多家榨菜食品生产企业。当时的“乌江”牌榨菜,只是众多工厂中的一员,工厂全是落后的手工式作坊,生产技术严重滞后。虽然工厂有4000名工人,但年产量不足2万吨,年销售额不足1亿元。到了1999年,公司负债1.75亿,潜在亏空挂账4400万元,全公司的资产加起来也不够还债。眼看公司就要倒闭了,周斌全被调任到了涪陵榨菜集团任总经理,他是重庆一家国企的高管,能力也很强。把周斌全调过来,也是希望用他出色的能力死马当活马医,把厂子抢救回来。但周斌全也不是神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司千疮百孔,他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周斌全很幸运,当时涪陵榨菜的工厂大部分在长江边,由于三峡移民,涪陵榨菜拿到了一笔移民的拆迁款,足足有1亿多元。有了钱,工厂就能继续运作下去了,但涪陵榨菜内部却对如何花这笔钱有了异议。不少人都觉得,榨菜是一个老掉牙的行业,根本看不到前途,与其继续坚守,不如把钱投入到互联网或者手机等新兴行业。对此,周斌全只说了一句话,就让现场鸦雀无声:“你们有谁懂这些新兴的科技企业的吗?”就这样,周斌全力排众议,全力专注于榨菜行业,他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只会做榨菜,就好好做榨菜。多年以后,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比起追风口,不如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只要足够用心,做哪一行也会有出息的。3招绝招让涪陵榨菜起死回生对于涪陵榨菜的问题,周斌全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工厂其实是有传统优势的,但由于经营理念落后、设备陈旧,所以才走向下坡路。所以,为了把榨菜做大做强,他使出3项绝招。绝招一:全力打造新产品周斌全拿到钱后,他知道,要想有好的业绩,必须有好的产品,所以他力排众议,带着厂里的研发人员,经过1000多次实验,最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制作出新口味的涪陵榨菜。接着,他又花了300多万元,买了一条德国全自动生产线,从淘洗、切分、筛分到杀菌,全面实现自动化。在周斌全的推动下,这一系列措施卓有成效,第一年就实现1.5亿元销售额,公司也扭亏为盈。周斌全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严格的制度,任何一包不达标的产品,都不能进入市场,谁违反生产规则,谁就被重罚。第二年更进一步,销售额达到了2.2亿元,公司也还清了全部欠债。绝招二:打好营销牌产品过关之后,周斌全又开始把心思放在如何打好营销牌上,要不不做,要做就要让13亿人都知道“乌江”牌涪陵榨菜。那时候正是《还珠格格》大火的年代,他们力邀“皇阿玛”张铁林进行代言,但这只是第一步,怎么样才能让知名度更广?周斌全决定要烧第二把火——上央视,并以两个月700万的价格拿下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要知道,总共1400万的广告费,对于当时规模不大的涪陵榨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周斌全无疑是在赌博,但幸运的是,他赌赢了。2007年,张铁林为乌江涪陵榨菜代言的广告片在央视播出,虽然花费不菲,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乌江牌涪陵榨菜的销售额每年以20%至30%的幅度增长。绝招三:提高利润率榨菜是传统农产品,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非常低,只有5%到6%,虽然涪陵榨菜比这略高,但和别的企业相比,还是太平庸。所以周斌全一直在思考着,如果提高自身产品的利润率,经过苦思冥想,他决定:1、提价;2、提高产品的附加值;3、把100余种产品砍掉80%,只留下20余种主力品种。可以说,这几招非常冒险,因为提价如果消费者不买账,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好,消费者接受了涪陵榨菜的涨价,涪陵榨菜也得以继续飞速发展。2010年,涪陵榨菜成功登录中小板,以25.6元/股高开后,股价一路飙升,三次被临时停牌,上演了疯狂的“首日秀”,最后收涨191.6%。没有不值得做的行业只有不付出努力的人经过多年的发展,“乌江”牌涪陵榨菜已经成为了国内知名品牌。根据最新年报,2018年涪陵榨菜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25.92%,净利润方面数据为6.4亿元,较2017年增长2.469亿元,同比增长62.26%。现在的涪陵榨菜,每年能生产超过20万吨榨菜、泡菜,在全国拥有超过1500家一级经销商,几乎遍布了中国每一个超市、每一个小商店。这一切,都离不开周斌全当初的坚持。是他看到了做榨菜也有潜力,一心一意做榨菜,最后做到了今天的成绩。涪陵榨菜的成功也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或者行业,无论有多少资本或者目光追逐,归根结底,它的赚钱能力只看一点——你是否拥有别人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是否能筑起足够宽广的护城河。只要用心去做,做得比别人出色10倍、100倍,那你在这个行业就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小小的一包榨菜,也能做出一番大事业,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不值得做的行业,只有不付出努力的人。本文来源:36氪财富故事
  • 中专毕业,靠10元一件的爆品,5年开店3500家年收170亿

    热点聚焦 2019-07-01
    你对10元店是什么印象?脏、乱、差?很多人对于10元店,估计没什么好印象,但有一家店,就靠着10元一件的爆品,5年开店3500家,2018年营收170亿!无印良品和优衣库,都把它视为最致命的对手!它就是名创优品。截至2018年,名创优品已经进驻79个国家和地区,营收突破170亿元,全球拥有超过30000名员工。很多人都以为名创优品是日本牌子,实际上它的创始人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叶国富。叶国富中专毕业后南下闯荡,卖过钢管、开过化妆品店,一度创业失败,却打造出名创优品,靠着10元一件的爆品成为亿万富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传奇经历。中专毕业南下打工靠卖钢管年赚12万1977年,叶国富出生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一个贫困家庭,家里共有7口人,父母都是农民。叶国富的父亲虽然是农民,但很有勇气,80年代早期就有勇气出来做生意,这在当时都是少数。虽然叶父没有赚到什么钱,后来又回去当农民,却让童年时的叶国富开始对商业非常感兴趣。初中时,叶国富最爱看的杂志就是《商界》,他对里面每一个封面人物的创业经历和企业发展历程都很感兴趣。但在当时,叶国富能做的,也只有“感兴趣”而已,因为家里穷,他考上了中专,却因为拖欠学费拿不到毕业证书。而且,父母也在等着叶国富出来打工帮忙养家。于是,1998年,21岁的叶国富离开学校,南下广东打工。可以说,当时的叶国富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国有4亿人像我这样的人”。但经过20年的打拼,他却成为亿万富翁,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21岁的叶国富来到广东,当时广东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叶国富这种连毕业证书都拿不到的中专生很难找到工作。直到3个月后,他才在一份钢管厂找到一份业务员工作。虽然有了工作,但叶国富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周围的同事比他有经验有学历,他如果做不出成绩,就会被末位淘汰。为了保住饭碗,他异常努力,不仅早出晚归到处跑客户,而且一有空就去车间打转,熟悉生产流程。到了后来,只要客户报出要货的数量,叶国富立刻就能报出到货时间,再加上为人老实聪明,他很快就得到了客户们的信任。短短一年时间,他已经是厂里业绩最好的业务员。第二年,叶国富更进一步,拿到了12万的提成,那是2000年。创业失败欠下四五十万二次创业终于成功2001年初,叶国富认识了一个做陶瓷的朋友,这个朋友向他介绍了陶瓷行业的美好前景,叶国富听完很是心动,辞职和朋友去福建做陶瓷生意。由于经验不足,叶国富不仅亏掉了自己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四五十万外债。无奈之下,叶国富只能重操旧业,去一家机械厂做业务员,这对于他来说驾轻就熟。仅仅3年,他就把债都还清,还存下了一些钱。有了钱,叶国富又开始思考着创业,毕竟第一次创业失败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他始终渴望重新证明自己。于是,他又辞职创业,做了不少生意——倒腾衣服、开大头贴店,但始终只是小打小闹,也没赚到多少钱。有一天,叶国富认识了一个化妆品店的小妹,也是她后来的妻子。两个年轻人一合计,你懂销售,我懂化妆品,为什么不合伙做生意?于是,两个人投了10万在佛山开了一家店,首创边卖化妆品边为顾客化妆的模式,很快就火了起来。两人从早忙到晚,店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营收2000多元,要知道当时的2000多元真的不少了。不到一年时间,两个人在商场接连开了3家店,一年间四间店铺纯利润40多万。2年开店3000家最后还是黯然离场2004年初,叶国富的一个前员工来叶国富店里照大头贴,闲聊中提起她现在在一家饰品店当销售,一天能卖四五千元。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叶国富大吃一惊,小小的一家饰品店,利润居然比他的化妆品店还要高好几倍?于是,他赶紧来到广州考察,发现上下九步行街一带都是10元店,生意都非常好。他当机立断,回佛山开起了10元店,短短两三年就开遍了佛山。即便如此,叶国富并没有满足,当时10元店越开越多,他的店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所突破。于是,他不再去批发市场进货,而是直接和日韩公司拿货,还在广州白云区组建了一间6000平米的配货中心。他正式成立公司,起名“哎呀呀”,走“平民时尚”路线,还请了明星来代言。就这样,哎呀呀的影响力和口碑一路飙升,店铺开了上千家,零售额达到5.6亿。做到这一切,叶国富只用了短短2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更热衷于网购,线下实体店也走向下坡路,有3000多家连锁店的哎呀呀也没能幸免。再度创业打造名创优品3招做到年收170亿!2013年,叶国富前往日本考察,发现日本有不少200日元店(按当时的汇率在12元左右),里面的商品物美价廉,生意也非常好。叶国富心想,这里面大部分产品都来自中国,10来块而且质量又好,要是在中国卖,一定也有前途!于是,叶国富和日本青年设计师三宅顺也联手创办了“名创优品”,即MINISO。叶国富担任全球CEO,负责供应链和中国公司的运营,三宅顺主要负责设计和日方运营。2013年,名创优品的第一家门店于广州花都区的一条步行街上正式开业。就这样,名创优品逐步走进了大家的视野,短短5年就开店3500家,全球员工30000人。由于经常开在高档商场,里面的货物又物美价廉,不少人都好奇,这一切都是怎么做到的?叶国富的秘诀有几点:一、低价格+低毛利=名创优品叶国富有一条公式:高价格+高毛利=破产;低价格+低毛利=首富。在他看来,低价战略是名创优品的根本。因此,在名创优品内,都是非常对于一般人来说非常便宜的价格的产品。通过物美价廉的商品,可以更好地吸引顾客,用客流量去提高收益。叶国富认为,这才是未来的大趋势,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优衣库、Zara的例子。优衣库老板是日本首富,Zara老板曾当过世界首富,他们企业的产品都是低毛利的产品。二、真正的价格,由企业效率决定产品的价格,不是企业说低就能低的,这里面涉及到成本问题,为什么叶国富的商品就能这么便宜,质量还不差?叶国富这么说:“产品真正的价格其实是由企业效率来决定的。效率越低,价格越高,而且降不下来;效率越高,价格反而越有竞争力。”2013年从日本回来创业后,叶国富下血本砸下3000万重金,找企业做了一套IT集成系统。除此之外,他做物流、SKU分析、动态监测等,做好了密切监控数据,打灵活机动运动战的准备。正因为如此,名创优品每周都有新品上线,而他自己成为了一个行走的爆款制造机。三、没有设计的商品,都是没有灵魂的名创优品的商品,除了价格便宜,还有哪些特点?——时尚、好看。高颜值的产品永远容易得到青睐,这句话永远没错。叶国富介绍,名创优品在设计上投入资金超过1个亿,他认为,企业家要把自己塑造成半个艺术家,提高产品美学,这样产品才有设计带来的高颜值和竞争力。“想赢,就要比别人跑得更快!”现在,叶国富的名创优品已经开了3500家,靠着10元一件的爆品,2018年收入170亿。2018年年初,宣布开始启动IPO,准备上市;同年9月,又宣布接受腾讯与高瓴资本10亿元的战略投资……中专毕业的70后叶国富,曾经别人眼里的屌丝,今天成为了意气风发的商界奇迹。其实,商界从来没有奇迹可言,有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勤奋、思考、探索、辛劳...如果你没学历、没资源,最好的办法就是比别人跑得更多、更快。正如叶国富所说的:“成功一直在路上,成功永远没有终点,想赢就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本文来源:36氪财富故事
  • 仅靠30平米小店,他4年赚到5个亿,愣把米粉卖出北大水平!

    热点聚焦 2019-06-25
    2006年,北大陈生在广州卖起了猪肉,社会上非议不断,2014年4月,北大又有一位硕士在北京CBD卖起了米粉。当年12月,央视《青年中国说》有嘉宾当面怒斥,“北大毕业却去卖米粉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这个卖米粉的就是张天一,伏牛堂的创始人。最讨厌与人一样1990年5月,张天一出生于湖南常德,14岁随父母搬到了深圳。90后的标签,诸如另类、叛逆、佛系......这些从张天一的身上,都能找到,他总是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儿。2008年高考,脑门一热的他,奋笔疾书用文言体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作文是0分,与理想中的北大擦肩而过,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法律专业。在大学,张天一的标签就更多了,学生会主席,演讲高手,打工大王......,他卖过菜,搬过砖,开过网店,卖过保险。19岁那年,张天一把所有的压岁钱拿出来,在学校附近开了一个饺子馆。2年后,他已经是两家饺子馆的老板了,就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80万。更不可思议的是,张天一主动放弃了本校保研名额,转身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被北大录取。接下来,就是出国,或者进律所,年薪百万,做高级金领。可他却开了一家米粉店。在硕士论文致谢词里,张天一这样说, “做自己喜欢的事,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纵使将来扫大街,若能获心安,也自认是人生大温暖。”没招啊,张天一从小就叛逆,就要与众不同。赚老乡的钱米粉是南方特产,相当于北方的面条,湖南常德米粉更是冠绝三湘。常德米粉前期需要熬制10小时的牛肉、牛骨汤,而后期从煮粉到出餐,全部过程不超过30秒。但是,常德米粉从未越过黄河,因为它又油又辣,不是北方人的菜。偏偏张天一不信邪,“2000多万的北京人口,至少有20万的湖南人,这就是机会。”此后,他通过常德餐饮协会邀请到当地最有名的米粉店主厨,最终做出的是地地道道的常德米粉。2014年4月4日,张天一在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租了一个30平的小店,伏牛堂米粉开业了。“没人就找人,”校内网、微博、社区论坛里标签有“湖南”的用户都是张天一的目标客户群,张天一就用最笨的方法,留言、发私信,介绍自己的店。张天一还专门为在北京的湖南人,建了几十个微信群。不过,人家不是傻子,“你让我去,我就去?”所以,尽管张天一每天只睡五个多小时,又是熬汤,又是泡粉,生意依旧很惨淡。他很郁闷,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写了一篇题为《我硕士毕业为什么会卖米粉》的文章,发到微信群。你想啊,北大的学生卖米粉,那不比陆步轩卖猪肉还具有轰动效应?更何况,张天一也是个正儿八经的文艺小青年,先后担任过《青年文摘增刊》特约作者、《潮声》杂志专栏供稿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地产》特约评论人。果然,文章一出就成爆品,当晚阅读量超过100万。2014年5月,更是登上了人民日报。随后北大校长莅临伏牛堂,给张天一加油打气。湖南的老乡慕名而来。最有意思的的是,一位在北京定居多年的常德老太太,因为米粉卖完了,愣是端着一碗从隔壁买来的没有汤头的面,让张天一给浇上伏牛堂的汤头,“足足16年没有吃到这样的家乡味道了”。3个月后,张天一卖出14362碗,重达1万斤米粉。很快,张天一的微信群突破一万人,起名“霸蛮社”,女性用户占70%以上,年龄上,85后占80%以上。张天一灵光一现,就把社群里的一万人,分成了15个兴趣小组,包括篮球小组、跑步小组、摄影小组等等,组织者都是活跃的粉丝。而今他手里有8个QQ群,30多个微信群。“我会定期对伏牛堂的复购用户进行消息推送,根据复购的频度不同,将之拉入不同的群组。”有人说米粉太辣,有人说米粉太油。一般人早就屁颠屁颠去改了,可张天一没有,“顾客需要的不是被改变,而是尊重和理解。”“不需要满足2000万人的胃,只需要坚持做我自己就好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截止到 2015年,张天一先后获得险峰长青、真格基金、鼎天投资的2700万的A轮融资。江湖上有个段子,找真格投资就是把徐小平说哭。可徐小平在店里吃了2碗米粉,没被说哭,张天一却哭了。“为什么做这个?”“爱这个,要作出北大硕士的水平!”“那好,我投了,你要把米粉卖到全国去。”扩张之前,张天一登上终南山,跟着禅师过了一段隐居的日子,他要保持清醒。张天一的员工,有一大半来自霸蛮社,另外一半员工是顾客转化而来。 “早期只用社群招聘就够了,根本就不用上什么招聘网站。”目前,伏牛堂共有员工200多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0%,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0%,远远高于餐饮行业平均水平。在公司,张总、李总不存在,基层员工叫御林军,外卖小哥叫虎豹骑,店长叫分舵主……公司内部有一种游戏币叫牛币,完成任务的就能挣到牛币,牛币可以换休息时间,换闲置物品等等。直挂云帆济沧海2016年,张天一推出盒装米粉,他拿方便面说事。“方便面是粉末,我是原汤。你是泡,我就煮,你有防腐剂,我的粉就没有防腐剂……”2016年11月,张天一先后在天猫、京东、盒马鲜生等线下零售渠道布局,售卖包装速煮牛肉粉,月销售量突破30万份。目前,伏牛堂已在京津地区开出15家门店。2018年4月8日,张天一宣布品牌升级,伏牛堂更名为霸蛮。同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公司估值5亿元。如今,大学生毕业有当保安的,有卖猪蹄的,也有回乡卖面条的,只要用心,度可以成就大事业。就像张天一的导师吴志攀所言,“你我本无不同,只是分工有别。”“从这家餐馆开业的第一天起,我就已经成功了。外在的东西不难,难就难在打破自己内心的条条框框。”本文来源:36氪财富故事
  • 马云20年下了一盘大棋:从18罗汉到38位合伙人

    热点聚焦 2019-06-17
    阿里近日公布了最新的38位合伙人名单。这一独特的合伙人制度,维系这家互联网巨头的命脉。而阿里合伙人制度的起源,还与一座寺庙隐隐有关。杭州灵隐西侧石笋峰下,有一座迄今已有1600年历史的寺庙,名叫永福寺。这座寺庙是马云经常去开会、打坐的地方,2010年这里酝酿了阿里史上最重大的决策之一。当时马云召集张勇在内的一些核心人员,宣布要将淘宝拆分为淘宝、淘宝商城、一淘三业务。吴泳铭负责一淘,三丰负责淘宝,张勇负责淘宝商城、最后发展成为今天的天猫。张勇带领天猫发展出购物节“双11 ”,天猫也成为国内B2C领域最大的电商平台,这些成绩促使张勇成为阿里合伙人和接任阿里CEO的职位。据说阿里公司很多重要决策都是在寺庙里决定的。很多年终时节,马云也会带阿里元老去灵隐永福寺守岁。甚至还在阿里关键时刻,到寺庙里禁语3天,抄道德经。今天永福寺远不如湖畔别墅出名,阿里创业伊始的18罗汉故事,也比今天的阿里38位合伙人更被人耳熟能详。但如果说湖畔别墅和18罗汉是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的1.0版本标签,那么永福寺和38位合伙人则是阿里巴巴发展的2.0版本标签。在马云即将于2019年10月退任阿里董事会主席之际,阿里的未来将维系于合伙人制度运行。这套运行10年的制度,正承担马云向永福寺月真法师提到的,普度众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重任。阿里合伙人制度的诞生阿里的合伙人文化源远流长,1999年起便以合伙人原则管理运营阿里。但真正推行合伙人制度实施,是在2009年。这个时间点不难理解,2008年阿里B2B业务在香港上市,淘宝的GMV也达到了400亿元。当时正值快速扩张期的阿里巴巴,引进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加盟。这其中包括早期加入阿里的蔡崇信,阿里CFO武卫,以及卫哲、曾鸣、王坚、井贤栋、张勇等各种人才。在创业18罗汉和建功立业的职业经理人面前,阿里需要一套制度团结所有人。2010施行多年的阿里合伙人制度,开始被正式作为公司规章制度摆上台面。2014年上市前夕,马云在官宣合伙人的内部信中提到:在过去的三年,我们认真研讨合伙人章程,在前三批 28 位合伙人选举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候选人激烈地争论,对公司重要的决策深入讨论,积累了很多经验。在 3 年试运行基础上,已经产生了 28 位合伙人,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可以正式宣布了。从初始的28 位合伙人看。其中包括马云、蔡崇信、彭蕾等在内,跟马云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也有 2004 年之前进入阿里,由公司培养出来的有 9 位,比如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等;更有 2004 年之后,阿里引进并空降到各个业务线的职业经理人,其中便有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在2018年的阿里巴巴2018全球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曾阐释了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三大特征:树立道德标准,解决接班人问题,避免关键人风险。从今天看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成效,确实选拔除了阿里新任接班人张勇,但是也付出了没能在香港上市的代价(早期香港股市不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新增的合伙人是业绩风向标在合伙人制度不断发展过程中,新晋制度也逐渐完善。据了解每一位新合伙人,一般都要经过长达3年的考察,还需获得75%现任合伙人的支持。虽然道德文化因素被屡屡强调,但是从每次新晋级合伙人的结果看,其实也是阿里业绩成效的“奖赏”。阿里合伙人第一次“扩容”是2014年9月,当时阿里更新上市招股书,阿里合伙人团队成员已由原来的27人增加至30人,最新加入的三人分别是来自阿里云技术团队的蔡景现、来自小微金服集团技术团队的倪行军,以及来自人力资源及组织文化团队的方永新。这一次新增的合伙人,是阿里对淘宝和支付宝两项核心业务的功勋人员,奖励并提升为合伙人。其中已经写了18年代码的蔡景现(花名多隆),是淘宝初创团队的三个开发工程师之一,被称为淘宝第一个程序员。倪行军(花名苗人凤)则是初创期的淘宝和支付宝。核心功能“安全交易”的开发人员,其先后在淘宝和支付宝负责技术,是支付宝最早的程序员。历任“中国供应商”业务大区总经理、阿里HR总监等职务的方永新,也在这次被晋升为合伙人。阿里合伙人第二次“扩容”是2015年12月,阿里合伙人数量从30增加到34人。当时阿里宣布四位新成员当选为阿里巴巴合伙人,这四位合伙人分别是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及阿里妈妈总裁俞永福、阿里巴巴集团副CFO郑俊芳、蚂蚁金服集团财务与客户资金部总经理赵颖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总经理孙利军。这次晋升的人选,主要为带领阿里移动战略初见成效的俞永福,以及帮助阿里扩张农村市场的孙利军。俞永福带领UC和高德整合成绩出色,帮助阿里打下了移动信息流和LBS相关业务基础。不过俞永福在带领阿里大文娱业务时,成绩并不突出,有“太子”称谓的俞永福如今被调任边缘化的eWTP投资工作小组组长。阿里合伙人第三次“扩容”是2017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新增四位合伙人,分别是蚂蚁金服平台数据事业群研究员胡喜、天猫事业部产品技术部研究员吴泽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办公室研究员闻佳、蚂蚁金服人力资源部资深副总裁曾松柏。这次主要吸纳的是主营业务下,成功的创新业务负责人。 比如胡喜2007年加入支付宝,最重要的成绩是从2013年起,胡喜带领团队同阿里云合作,开发出了蚂蚁金融云平台。另一位80后合伙人吴泽明,曾任阿里电商体系业务架构的主要参与者与负责人,也是2016年双十一的总技术负责人。不过新增4人,为何阿里合伙人数量从34人仅扩充到36人?原因是阿里巴巴合伙人群体也在不断实现新老交替,2016年8月,陆兆禧,姜鹏宣布退休,成为荣誉合伙人,不再行使合伙人权利。其中,陆兆禧被外界认为是为“来往”项目失败负责,这位曾经的阿里CEO如今已经低调。更核心的决策委员会2017年12月1日,阿里脱贫基金会成立。在成立仪式上,继2014年在纽交所IPO后,马云带领36位合伙人首次集体公开亮相。据介绍,阿里将投入100亿元资金来做扶贫基金。阿里脱贫基金会在阿里内部,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在成立仪式上,马云形容公益事业是阿里巴巴持久的战略性业务。而阿里脱贫基金会的组织成员也十分豪华,马云任主席,蔡崇信、彭蕾、张勇、井贤栋4人担任基金副主席。据悉,阿里脱贫基金会核心的5个负责人,也是阿里巴巴的核心决策组。据报道,在阿里现今的38人合伙人基础上,马云、蔡崇信、彭蕾、张勇、井贤栋5个人,组建成立了阿里合伙人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每一届任期为3年,不限制任期。其中马云和蔡崇信既是“永不退休”合伙人,也是合伙人委员会的长期性委员。这种委员会性质组织,也同时存在阿里很多支柱性业务中。天猫最早在2015年12月推行过班委制,支付宝班委制也在2016年12月正式成立,其中支付宝班委会第一期成员中,CEO井贤栋担任班长,曾松柏与倪行军任副班长,核心管理人员组成了业务的实时决策机构。合伙人制度基础上,班委会制度是阿里又一组织创新。一般较大的公司,往往审批流程越来越复杂,无论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决策体系,都有一定的弊端。阿里将核心合伙人纳入班委会中,随时商议决策各种重大事宜。据《财经十一人》报道,以2017年的春节“五福红包”为例,这项活动总经费超过2亿元,并且后来支付宝又追加了经费。“是否要加钱”,这个决策经过了班委们一个下午的电话会议讨论,然后向班长汇报,便通过了。如果正常按照流程审批,一级级报到业务总裁部门时,审批完成估计已经到元宵节了。当然班委会只是各个业务的核心决策组,阿里最核心的是马云所在的5人合伙人委员会。类似阿里在2018年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张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说道:“这种事情我和马云不打招呼,你觉得可能么。”合伙人里的85后年轻人2019年6月5日,阿里向美国SEC递交年报,正式公布了38人的合伙人名单。新增的两名合伙人,一人为33岁的蒋凡,另一人为37岁的蒋江伟,行业认为两名80后在阿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蒋凡是阿里现任CEO张勇带出来的兵,2013年底随着友盟被收购而加入阿里。在阿里,蒋凡带领手机淘宝实现了淘宝的无线化,淘宝交易的无线占比从百分之十几,增长到80%以上。2017年,蒋凡带领淘宝产品团队,完成了淘宝与手机淘宝的整合。2017年12月27日,蒋凡出任淘宝总裁。今年3月,蒋凡同时兼任天猫总裁,未来计划将聚划算、天天特卖、淘抢购集合成为全新的淘系营销矩阵,要在中国200座城市做最大力度的下沉。当拼多多在阿里和京东眼皮底下快速成长起来,蒋凡新的考验是打赢这场下沉市场之战。也许会如美团创始人王兴所言,如果蒋凡带领的新淘宝,能够在与拼多多的新电商征战中取得胜利。那么蒋凡将是张勇过后,阿里CEO的下一任人选。另一位新晋级合伙人,则是阿里云技术研发负责人蒋江伟(花名小邪),蒋江伟2008年入职淘宝,到2012年执掌中间件团队,在中间件团队并入阿里云之后,蒋江伟成为阿里云技术研发负责人。笔者曾经采访过蒋江伟,其坦言今天的成就也是源于阿里的文化——“因为相信而看见”。10年前不知道什么是云计算,一直坚持到阿里云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大云。同时蒋江伟也是幸运的,中台技术正成为阿里云输出的招牌。如今阿里正在内部进行一场中台化革命,支付宝小程序正在打通淘宝、高德、天猫、饿了么等诸多平台,统一阿里各项能力对外输出。对外中台能力,正在帮助阿里获取云计算以上的PaaS层业务。例如,海底捞曾借助阿里中台技术,在短短一个月内重写所有APP架构,新的APP接入阿里的会员、支付、营销等能力。除去中台能力输出,阿里云2.0正在进军物联网领域,这些都是阿里智能云未来更大的宏图。如果蒋江伟能够顺利实施这些目标,那么蒋江伟也许能在未来接任,如今张建锋担任的阿里CTO职位。在2013年阿里卸任CEO一职后,2019年10月马云将卸任最后一个阿里职务——阿里董事会主席。《道德经》中写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如今,花名风清扬的马云,也正在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退休从事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身后已经发展10年的阿里合伙人制度,将帮助阿里走向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