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风靡的快手和转型的传统媒体人们,关于短视频创业,还有什么是你需要知道的?

    热点聚焦 2016-07-18
     内容创业持续膨胀,短视频成了热门掘金点。7月,今日头条副总裁林楚方离职创业,想回归内容领域做短视频项目,在今日头条之前,林楚方曾出任总裁的壹读传媒就曾相继推出音频、视频产品,自然也很了解视频的想象空间。 媒体人入局和快手的风靡 短视频带来的刷屏级别的消息,除了超级网红papi酱外就是媒体人的接连入局和短视频分享平台“快手”毫无征兆般占领了三四线城市。 转过身来创业的林楚方并非第一个看中这个领域的媒体人,从2014年至今,不断有媒体人步入浪潮中。 今年6月,《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何伊凡成为“今日排行榜”创始合伙人和首席内容官,这个项目以短视频为主,进行行业达人的IP孵化; 今年5月,《东方早报》社长、澎湃新闻CEO邱兵转型短视频内容创业; 2015年8月,原蓝狮子总编辑王留全创立“即刻视频”,在初创期拿到1300万天使投资; 2014年9月,《外滩画报》前主编,《上海壹周》杂志创始人徐沪生,离职创办“一条”。 短视频的发展前景被公认。今日排行榜的何伊凡向虎嗅介绍:“视频、音频是内容传播的趋势,之前我在杂志社对此方面就很感兴趣,但是这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和专业技能配合,现在的平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我有特别懂视频的合伙人,也操作过网生节目,另外我们愿意在视频上投入。”尽管和并不愿意把自己的“今日排行榜”称为短视频方向,但他们的确是以视频为主,进行行业达人孵化。 还有更多非媒体人创办的项目迅速填充进这个市场,其实早在2013-2014年,因为美拍、秒拍的问世和成功,短视频就曾迎来过一波创业高潮,期间诞生了趣拍、魔力盒、玩拍、可见、秒视、开眼等项目。 而迅速蹿红、影响力仍在持续的超级网红papi酱,让这种内容载体在普通人中引爆出更多影响力,还引来无数模仿者,这些人并非要创业,更想借此出名来获得满足感,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 2011年上线的快手,是国内最早的短视频平台之一,但直至今年6月才因一篇颇有争议性的《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被广为知晓。不少平日里自诩为互联网与科技圈内达人的读者,表示“这竟是自己第一次听说这个软件”,尽管其官方宣称已经突破3亿的用户量以及1000多万的日活。 尽管已经迎来一波波创业高潮,这个市场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做平台还是做内容产出? 按其不同的内容生产方式,短视频创业项目可大致归为两类:UGC内容聚合平台or PGC内容生产方。 平台型更易形成短时间内的轰动效应 UGC平台天生有很强的社交属性,美拍、秒拍、小咖秀都集中在这种逻辑层面,它们之所以成为爆款,一是因为对于秒拍和小咖秀来说,微博注资带来了非常多的明星资源以及背后的超大流量,二是美颜、滤镜和超级简单的制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因为参与门槛低,能很快获得大量用户并且驱使他们在其他社交平台上进行自觉转发。这也是为什么说第一波短视频增长浪潮建立在微博和微信之上。 而从小咖秀到快手,一个全民对口型甚至明星都一起闹起来,另一个让普通人发现原来自己可以离一名网红如此之近于是一哄而上,都在网友之间形成一种病毒式传播。这也只UGC带来的意义,过于高冷的PGC显然难有此等待遇。 也有垂直在美妆、旅游、财经、美食、音乐、体育等某一领域的平台,比如美妆视频分享平台小红唇,用户自行上传视频,或讲解化妆步骤、技巧,或说下自己对某件护肤品的使用心得,这些短视频为小红唇带来了流量,并引流给自己的电商业务,最终形成闭环。 这种垂直领域的短视频更多时候是其他业务的先行军,短视频成为一种展示形式、一种获客手段,特别是电商业务,网购已经来到了粉丝为王阶段,网红、短视频、直播都是积累粉丝的方式。 专业团队生产、筛选视频的方式正受到资本追捧  和单个网红的个人发展路径不同,内容生产团队对视频的专业性、策划性要求更高,他们往往对内容格调要求很高。像一条、二更这样的应用是典型的内容生产商,团队自己制作视频内容,然后铺渠道发放。一条主打生活、文艺、潮流,二更覆盖文化、艺术、美食、时尚、旅游、公益,总的来说就是有格调懂生活还有艺术气息的视频。 除了一条、二更,还有很多生活方式类短视频项目,比如即刻视频、三顾、一人食、量子频道、企鹅和猫、日日煮、刻画等。今年3月,二更获得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5月,即刻视频获得1000万天使轮;7月,一条完成 1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它在去年6月刚刚获得数千万人民币B轮。 这些项目由于自己流量的局限性,往往对于第三方平台有很大依赖,但是为什么在初创期就能得到投资机构的信赖?虎嗅曾经转载娱乐资本论的文章,分析生活方式类短视频项目接二连三拿到融资的原因,除了短视频这个大趋势之外,它们贴近生活,而生活用品,也是导电商最便捷的一个领域,而能将承载的内容和信息量更快的传播和实现广告变现,这是投资者最希望看到的。 而不管UGC还是PGC,内容本身都很重要,在这个创意不嫌多的时代里,怀揣精华内容的人想要进来不是没有机会。但这类创业项目难在如何成为头部内容资源,这个路径并不好寻找。而且即便成为了头部内容,也还面临商业变现和如何不断翻陈出新的难题。 UGC陪跑难出专业网红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借短视频的东风成为专业网红,其实很难。 有了短视频制作软件,比如美拍秒拍及一众自带拍摄能力的短视频平台,人们渐渐发现视频的生产工具不再专业化,只要有个手机就能搞定。然而猎奇吐槽也好扮丑搞笑也罢,又或者鸡汤还是卖萌,想要短时间内输出具有引爆性质的内容很难。 而且工具型的产品本身就是漏斗,“形式”本身在便于用户生产内容的同时,也局限了内容的表达。 就像知乎网友徐戈所说:别看视频短,一个精品的背后往往是看似粗糙实则环环相扣的算计。不信你去看一下papi酱的视频,其中字幕,视频镜头的切换有多频繁,做过视频的都知道光是剪片子就是个体力活。当别人粗制滥造,专业化的工具意味着高一个维度的巨大优势圈里人不会不知道,而且有些细节的实现不专业还真不行。 他们很难成为头部内容,如果想靠系列视频来做持续引爆,没有团队和资金支持,全凭一腔热血对抗观众越来越高的期待,讲真,基本没戏。 这些人的尝试和努力无疑成就了他们所在的平台。五道口的快手大厦很显眼,走出地铁口一眼就能看到,曾经很穷的快手终于被养的越来越胖,这要归功于平台上用户的生产力。很多人分析并不会冒出一堆papi酱,但对于平台来说有内容带来流量就好,管他是papi还是酱呢。 关于变现方式和未来 各类平台都希望抓住这波行业浪潮进行变现,同其他内容创业项目一样,短视频的商业化想象空间目前集中在广告和电商层面,并且与网红孵化、粉丝经济、打赏模式均可很好结合。 除了这些惯用手段,也有一些项目想要通过品牌IP化来变现,比如二更在今年1月出版首部IP作品《陪你说一世晚安》,创始人李明也曾和媒体透露他们在筹备拍摄自己的电影;今年4月份上线的刻画视频,也在创立初期就推出了版画售卖,创始人苗炜还认为短视频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电视节目。另外,短视频项目趣拍向虎嗅透露,他们目前在做一个与短视频平行的业务——趣拍云,就像很多给直播送水的项目,这个业务是用来为短视频提供云服务。 这些商业化手段都在不断尝试中,但比起图片和文字类产品,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短视频是离钱最近的媒体。 回过头来看,短视频越来越能体现出UGC在突发事件上的及时性,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而它的发展或许也会和长视频一样,平台争抢头部内容的版权,就像热门电影电视剧之于优酷乐视爱奇艺,说不定内容生产商和网红将会在一定时间的流动期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做最后的落脚。 华兴资本研究发现,头部内容选择大平台外的新应用,最关注的是其需求能否完善、高效、有经济效益的满足,而不再考虑该应用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可以肯定的是,达到百万级别的粉丝数量的头部内容已经可以形成较大的商业价值。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华为、T-Mobile、诺基亚上演专利诉讼“三国杀”

    热点聚焦 2016-07-18
    导语:T-Moblie主要供应商诺基亚,在同一法庭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指向华为3项专利侵权。中国兵法《三十六计》中有一个相当精彩的智谋——围魏救赵,诺基亚为解救华为在美国起诉的运营商客户,似乎也搬出了2300多年前孙膑的计谋。在连续两次对三星发起诉讼后,7月5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庭对美国四大运营商之一的T-Mobile发起专利诉讼。华为认为T- Mobile侵犯其4GLTE相关通信专利,并拒绝与华为达成专利许可协议。7月13日,T-Moblie主要供应商诺基亚,在同一法庭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指向华为3项专利侵权。7月16日,华为在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回应中表示,诺基亚曾要求将诺基亚对华为的起诉与华为起诉T-Mobile案合并处理。而结合诺基亚表述的起诉理由可以判断,此次对华为发起诉讼,诺基亚有明显地保护其主要客户——TMoblie的意图。诺基亚的加入,也让这场原本简单的侵权诉讼战变得充满了变数。华为同时表示,华为过去10年投入400亿美元研发经费,华为起诉T-Moblie只是为了保护这些巨额投入所取得的成果而已。诺基亚起诉华为是“围魏救赵”?据悉,华为早在2014年就曾联系TMobile方面,希望就4G专利授权以及签署非披露协议的事宜同其进行谈判,但一直到华为今年决定起诉前,谈判始终陷于停顿。这也是继5月起诉三星专利侵权后,华为在美国发起的又一起专利诉讼案件。值得注意的是,对美国运营商发起专利诉讼,对华为来说,称得上是标志性事件。早在2014年,T-Mobile仍在指控华为意图窃取其测试机器人技术。该起诉案受到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时引发了大规模讨论,但此时诺基亚的参与让该案变得更复杂。作为T-Moblie主要供应商的诺基亚,在上述美国同一法庭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3项专利侵权诉讼。诺基亚称华为在2013年授权协议期满之后,拒绝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并继续在美国销售侵犯诺基亚专利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包括Nexus6p、荣耀 5x、P8lite等近年来华为在美国销售的主要手机与平板电脑。从诺基亚的表述看,这一行为有明显为客户解围的动机。在向法院解释管辖权问题时,诺基亚称,“德州东区法院理所应当的对华为有管辖权,因为不久之前华为刚刚在这家法院起诉过我们的客户。”诺基亚进一步表示,除许可谈判,诺基亚还提供了进行仲裁的建议,希望通过仲裁来确定合适的许可费率,甚至可以避免华为与T-Mobile之间的专利诉讼。华为的回应也证实了这一点。7月16日晚间,华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诺基亚曾要求将其对华为的诉讼加入华为对T-MobileUSA的起诉案,并将此专利侵权指控与华为所发起的诉讼合并处理。由于诺基亚起诉华为的专利与华为起诉T-Mobile的专利主题完全不同,法庭责令诺基亚将其诉讼请求与华为和T-Mobile之间的专利诉讼案分开处理。华为方面对记者表示,此次对TMobile的专利起诉,只是出于对巨额专利投入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在过去10年中,已投入400亿美元进行研发和相关知识产权的开发。在谈到与诺基亚的这起诉讼时,华为方面则表示,华为和诺基亚之间曾存在交叉许可协议,华为希望在更新协议中与此前的条款保持一致,但诺基亚拒绝了此提议,华为将采取必要措施就诺基亚提出的指控进行辩护。通讯巨头频频发起专利诉讼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日渐扩大,通讯巨头对手机企业发起的专利诉讼也越来越频繁。这其中华为的转变最大。从2016年华为在专利运营的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出,投入了巨额研发费和专利费用的华为,在专利费用变现的战略上在逐渐进行改变。2016年1月14日,华为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爱立信签署了全球专利许可协议,市场对此测算,华为要向爱立信支付30亿美元的专利费用。任正非对此事却十分欣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与爱立信签署协议,我们买到了一张通往世界的门票。”随即,市场爆出华为开始向苹果收取专利费;今年5月和7月,华为集团和华为终端公司连续两次起诉三星公司,涉及专利从通信协议延伸到手机软件开发技术;7月5日,向T-Mobile发起诉讼。此前,华为在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回应中提到,华为对三星的诉讼,是华为主张一系列被侵权专利中的一件。由此来看,华为在全球市场收取专利费用的脚步没有停歇的意思。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分析指出,华为起诉T-Mobile显然出于商业目的,而作为T-Mobile主要供应商的诺基亚为T-Mobile出头,也是出于商业目的,专利只是实现各自利益的工具。华为越来越会利用专利作为开拓市场工具来谋取更多商业利益,华为在通讯专利的崛起可以保证其即使不能进入美国市场,一样可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充分利用美国对专利保护的机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作为新进巨头,华为要获得公正对待还需要经历漫长过程,诉讼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诺基亚的角度看,尽管把诺基亚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又把被广泛看好的Here地图业务出售给宝马、奥迪、戴姆勒三大德国汽车厂商,但在2015年斥资156亿欧元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后,已成为通信设备行业内主要玩家,在专利储备方面,百年历史的诺基亚有数万项通信专利储备。这对诺基亚来说,是不小的财富,2013年微软花了22亿美元,仅仅取得了诺基亚这些专利十年的许可。今年7月12日,诺基亚还宣布和三星公司续签了专利许可协议(仲裁之后),诺基亚声称在续签之后,今年其专利许可收入能够达到每年9.5亿欧元。诺基亚显然不会让自己手里强大的专利武器束之高阁,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寻求潜在的可许可对象,从接连向三星等企业发起诉讼的案例来看,行业内有观点认为,诺基亚很有可能朝着专门靠打专利官司的方向发展。4G通信与手机终端研发专利同样实力雄厚的华为与诺基亚此次关联复杂的专利纠纷是否将上升到更打多的诉讼连锁,尤其值得持续关注。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支付机构实名认证仍存破绽 微信问题多

    热点聚焦 2016-07-18
    导语:由于未全面落实实名认证、未执行限额规定、未按照相关交易验证等违规行为,微信支付因为被质疑违规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非银行支付机构新规实施半月有余,各家支付机构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抓紧落实。不过由于未全面落实实名认证、未执行限额规定、未按照相关交易验证等违规行为,微信支付因为被质疑违规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其他支付机构落实情况又如何?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各家支付机构在落实过程中情况不一。微信显示实名却提示未认证业务不实名也能转账体验过程中身份信息相同却难以完成实名认证用户能否知道自己有没有实名?怎样进行实名操作?不实名有什么后果?带着这三个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了多位用户的微信支付实名经历,发现微信实名认证在每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名认证。在采访中,多位用户表示,在微信页面上了解到的信息是“之前在微信支付添加过银行卡的用户都是实名用户,即使之后解绑,也已经完成实名,无需再绑卡”,很多用户据此以为自己已经实名。但事实上用户在“支付管理”栏目中显示“实名认证”、“已认证”的字样,才算完成实名认证。“不过,微信实名认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读者王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吐槽了自己的微信实名认证经历。在得知自己并未实名之后,王女士开始主动进行实名认证,而微信支付实名认证的体验让王女士很是无奈。王女士按照微信支付的实名认证步骤进行绑卡操作之后,依然未显示实名,腾讯客服称,她的微信账号处于被查封状态,而王女士表示,处于查封状态的微信账号依然可以发微信,支付账号也可以正常进行转账、支付等操作。奇怪的是,当王女士进行账号解封时,系统又显示账号没有被查封。几经周折,王女士的微信支付终于显示已经实名认证。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张先生的微信实名认证整整耗费了3天时间。张先生在7月14日的操作中,绑卡页面虽然显示为“银行卡信息和预留信息相同”,但是却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张先生多次致电腾讯客服,客服均不在线,语音提示等待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多次反复之后,张先生把问题提交给了在线客服。直到第二天,张先生收到的回复是“微信版本未更新到最新版本”。更新之后,张先生再次绑卡,和上次同样的银行卡信息,这次却显示“信息与预留信息不符”,这令张先生哭笑不得,张先生从银行处得知,要想查询银行卡预留信息,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实名认证一事就此搁浅,然而让张先生意想不到的是,在7月16日晚上,微信支付竟然显示实名认证成功。对于微信支付实名认证,不少用户和王女士、张先生有同感,不显著的认证提示和操作指引、变来变去的操作信息反馈、糊里糊涂的认证经历。对于微信支付坎坷的实名认证经历,张先生无奈道,“口头上支持政策,技术上却并不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未实名认证对于微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并未有影响,红包、转账、理财等功能均可使用。虽然央行新规规定,Ⅰ类账户的余额支付限额为终身所有交易1000元,但张先生表示,自己未经实名认证微信支付时单日可交易金额远超于此。随后北京商报记者注册了一个未实名账号,通过该账号进行收取红包、转账,甚至购买理财产品都未受到影响。不实名未有影响,实名认证操作过程繁琐,对于微信支付用户来讲,并不存在进行实名认证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微信支付的实名认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央行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实名认证时,需要通过外部渠道对用户进行身份基本信息验证。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在身份验证过程中,客户只需按支付机构的要求在网上填写并上传相关信息即可,并不需要本人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不过,用自己的银行卡进行实名认证的张先生,却被告知身份信息与银行预留信息不符,要到柜台查询。快钱绑卡支持银行有限用户分类管理不明显随后北京商报记者体验了支付宝、京东钱包、百度钱包以及快钱钱包。在快钱钱包的页面,注册登录后,会弹出补全身份信息的弹窗,需要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绑定银行卡,不过可绑定的银行卡只支持部分银行,只有16家银行的借记卡支持以及20家银行的信用卡。支付宝在使用余额、转账时会有实名认证提醒;打开京东钱包,在“我的银行卡”可以看到实名认证的提示,实名认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已绑卡实名认证以及绑定新卡实名认证,点开已绑定新卡实名认证,点下一步输入手机验证码便可完成实名认证,之后需要设置手机密码。同时,打开百度钱包,在首页看到实名认证的提醒。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登录百度账号之后,开始了实名认证,先是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之后绑定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最后需要进行身份证验证,提交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不过,在体验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办法》要求支付机构根据验证信息的完善程度将账户种类分为Ⅰ、Ⅱ、Ⅲ三类账户,通过不同的验证渠道可以享受不同的交易限额。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家支付机构对用户分类管理的信息并不明显,如支付宝-账户详情-身份信息中,在绑定银行卡后虽然显示已实名,但是仍要求“进一步完善身份信息,可享受更多服务”,在上传完成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并审核通过后,用户并不能明确感受到信息完善后的变化。支付机构检验渠道有待完善落实规定尚需时间像微信支付实名认证不顺畅的过程,究竟是什么问题?有用户质疑,会不会是支付机构内部系统在更新过程中出现了bug,才导致认证混乱。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微信支付在7月15日的凌晨2点30分至4点20分,进行了系统升级,零钱暂不可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实名认证涉及到绑卡和上传身份证等操作,客户提交申请后,后台审核确实需要时间,不过时间长短要看企业自身准备的充足程度,主要是相关检验渠道是否通畅。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在上传身份证后,不同的支付公司审核速度确实不尽相同,一些支付机构大概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审核,有些则屡屡出现故障。“一般情况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很难同时获得所有银行的银行卡检验数据库,所以理论上绑三张不同银行的卡就算Ⅱ类户了,但有可能用户绑定的这张银行卡所属银行未对该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放相关权限,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效渠道,所以有时候可能需要绑定多于三家银行的卡才能通过验证。此外,有效的验证渠道不限于绑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话费充值,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还有还信用卡等都是有效渠道。”薛洪言解释道。不过,除了用户体验之外,如果在《办法》下发半个月后,仍然存在账户分类不明确、未认证转账、理财正常购买等违规行为,会否被处罚?有消息称,央行已经受理了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豫甲实名举报微信支付的书面行政举报书,并将对收到的支付结算违法行为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在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看来,监管层有可能对微信进行处罚,不过部分支付巨头在做业务方面,总有擦边球。另有专家也认为,落实规定需要一定的时间。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刷屏的“柏拉图”被封 微信陷入选择性执法争论

    热点聚焦 2016-07-18
    导语:微信这块肥沃的流量之地正被许多公司绞尽脑汁地追逐,然而微信看似严苛却并不明确的规则往往会让这种努力付之东流。微信这块肥沃的流量之地正被许多公司绞尽脑汁地追逐,然而微信看似严苛却并不明确的规则往往会让这种努力付之东流。7月16日上午,名为“柏拉图app”的微信公众号开发了一款性格标签测试产品,用户在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App之后,可以进行测试。这款应用鼓励用户把最终测试结果分享到朋友圈,短短几个小时,这个小游戏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有未经证实的网络截图显示:柏拉图内部人员透露,这次活动让“柏拉图app”微信公众号在几个小时内就吸引了几百万粉丝关注。应用本身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根据ASO100的数据,从7月16日零时开始,这款应用在iOS渠道上的社交免费榜排名上,已经从150名开外快速跃升到了前10名。但好景不长,中午12点左右,该公众号显示被微信封禁,而制作图片的链接,也因诱导分享被屏蔽。微信给出对应的解释是,如果微信公众帐号有发布签类测试行为,包括发布新年签、大学测试、星座测试等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将视情节对违规公众号进行删除关注用户(粉丝)及封号处理。“因为公号被封掉了,现在还在申诉阶段,如果太多媒体发声,担心公号不知道能否正常回归。”柏拉图App相关负责人以在申诉期保持静默为由,拒绝了界面新闻的采访。现在很难用量化的数据说明柏拉图的这种玩法对于微信用户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困扰,如今的微信更多是凭人工和直觉去界定用户分享的内容是否对微信生态带来负面影响。易到用车CEO周航曾在给微信团队的信中说,微信浮层涉及诱导分享导致的被屏蔽,完全是个万能借口,没具体标准、完全不公开、不透明,黑箱操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柏拉图App在应用商城的介绍是一款聊天交友软件,在昨晚之前一直不算是一家特别起眼的创业公司。市面上也有许多像柏拉图这样的产品,已经将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营销推广作为一种重要的流量导入和品牌曝光方式,因此他们普遍都会绞尽脑汁想出能够在微信上进行分享的活动。然而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模糊的规则界定往往让微信更像是一块布满地雷的肥沃之地,在营销上如果稍有不慎,公司此前的所有努力都会迅速夭折。从微信诞生以来,这款国内最大的社交产品经常遭遇的争议也正是在于:对于开放资源的利用规则界定模糊以及对腾讯系公司开出绿灯。柏拉图的账号被封只是一个案例,微信的规则用法已经在竞争对手的产品上屡试不爽。2014年5月底,微软推出了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这款机器人登陆微信平台后,以微信用户的形式呈现互动,并收获了许多微信用户关注。腾讯却在6月1日当天发表了关于封杀小冰的公告。腾讯方面称,封杀小冰的原因在于“涉嫌泄露用户信息”。阿里系的应用被微信限制最为严重。早在2013年,微信针对阿里巴巴的封锁活动就已经开始。当年7月,微信开始封杀平台上的淘宝店链接;11月,又封杀了阿里旗下IM软件来往的分享信息。2015年初,支付宝推出了春节红包活动,其中增加了红包分享到微信和QQ的功能,开始入侵微信红包的势力范围。然而这个入口很快就被腾讯方面关闭,以至于后来支付宝又再次推出了红包口令。令人印象深刻额的还有微信对于Uber的封锁,以及对腾讯系产品滴滴打车的开放。从2015年3月开始,Uber微信平台上的官方账号以及多个地方账号陆续被封,微信官方称Uber违反了公众账号运营协议,具体是“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2015年12月,多个运营Uber粉丝团的公众号均被永久封禁。微信方面表示,这次封禁依然是因为“公众帐号存在恶意营销、诱导分享以及借助收集用户信息牟利的行为”。而就在几天前,易到用车CEO周航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份以《弱者也有权利发声》为题,致马化腾的公开信,事件的原因在于易到发布专车比价推广页面,但微信以浮层诱导分享为由,将此页面的微信朋友圈的连接被屏蔽。每一次,微信似乎都以保护用户体验这样冠名堂皇的理由讲封杀行为讲得圆满,但一个可以轻而易举击破腾讯这个逻辑的证据在于,微信对于腾讯系产品营销管理的区别对待。正如周航致马化腾的信中所说:“滴滴正用着与优步同样的方式在微信里畅行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