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私服地下产业链:低门槛 从业者称一年轻松赚百万

    热点聚焦 2016-10-17
    导语:私服泛滥背后,是近年来我国游戏市场规模的飞速增长。成本低廉、回报丰厚,游戏私服屡禁不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条游弋在阳光背后的游戏私服地下产业链已非常成熟,在行业内则成为公开的秘密。所谓“私服”,是指未经版权拥有者授权、非法获得服务器端安装程序之后设立的网络服务器,本质上属于网络盗版,其结果是直接分流了运营商的利润。一位网游私服二级代理商在被记者问及收入状况时,直言年赚百万以上并不太困难。私服泛滥背后,是近年来我国游戏市场规模的飞速增长。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125亿元,2014年为1108.1亿元,增长了近10倍。据行业第三方机构估算,国内私服市场规模已达合法网游规模的1/7,这也意味着其市场规模在150亿元以上。年赚百万不难?小斌是一款流行游戏的私服二级代理商。“如果你确实想做私服,相信我,这个行业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很多。”10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一个QQ群联系上小斌。他说,“我们会提供私服服务端,同时帮助搭建该私服的官网,并定制一个登陆客户端,价格在500元;再加上一些游戏中所需要的装备、VIP称号等,总价为900元;你自己再去租一个服务器,就可以招揽生意了。”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到一名在重庆经营服务器托管、租用业务的罗姓人士电话,拨通后对方表示,目前在重庆高防服务器站点租用一般的服务器的月均价格还不到千元。 “你要投入的成本很低,算下来不到2000元,但是如果你宣传、推广都能跟上,做得好一个月流水能上10万元,年赚百万元都是有可能的。”小斌说。“即便你对游戏、电脑一窍不通,也可以做。”小斌说,他还能提供“一条龙服务”,即私服架设、服务器托管与租赁、技术维护、推广等,“你只需要出钱,整个价格在6000多元/月。”值得一提的是,记者通过网络搜索“私服一条龙”,也出现了上千个结果,其所提供的服务与小斌所描述类似,实为真正的“零”门槛。 “游戏私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包括私服开发、代理、经营以及广告发布、提供支付平台等环节,分工明确。”常州市公安局办公民警此前在接受《法制时报》采访时曾表示。运营成本非常低网友“丿刀川”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咨询时介绍,在整个私服产业链里,最关键的部分是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搭建,这两个端口需要游戏的“源代码”。不过,游戏源代码寻找起来非常容易。记者在多个交易平台上,便发现不少游戏源代码的推广。此外在“游戏咖啡屋”等技术爱好者论坛上,叫卖某款游戏源代码的帖子也比比皆是。 “现在市面上的《热血传奇》源代码已比较廉价,如果你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低只需要付出几百元就可以开设一个自己的《热血传奇》私服。”小斌说。记者调查发现,在众多网游私服中,《热血传奇》的私服就占据半壁江山。通过QQ搜索有关私服的群,跳出来的搜索结果有一半以上以“传奇”为群名称主体。值得注意的是,被“私服”叫价不足千元的源代码,游戏公司在其身上投入的研发成本则可能是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级别。据Technavio公布的数据显示,知名游戏厂商任天堂2015年的研发投入达5.2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达10%以上;创业板上市公司昆仑万维2015年年报则显示,其在报告期内的研发人员为330人,在总人数中占比44.47%;研发投入为930.59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5.2%。“私服寄生于官服,可以说是零研发成本、零推广成本。”重庆一家游戏研发公司的从业人员表示。不过,由于低门槛,私服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不完全统计,在巅峰时期全国有近千家运营商同时开设《热血传奇》私服,目前也有几百家仍在运营。“这个行当越来越难做,毕竟这是法律禁止的,另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成本也水涨船高。”从业两年多的私服代理商小炎(化名)表示。中豪律师集团重庆事务所韩小蕾表示,私服因其高利润回报和相对较低的惩治力度,一直未得到根本遏制,目前国家也正加大力度实施这方面的管控。
  • 三星手机“爆炸门”:迟到了47天的召回网民买账吗?

    热点聚焦 2016-10-14
    导语:“三星电池门”事件在经历了47天后,对用户说了声“建议您关机停用”。苹果:“我出7。”华为:“我出9。”三星:“我出炸。”苹果:“要不起”。华为:“要不起”。这是在三星手机接连被曝出爆炸后,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如今,被网民“恶搞”成“手雷”的三星Note7,终于迎来了它的结局。10月11日,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全球停止销售Galaxy Note7智能手机,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全部此系列手机,共计190984台,包含2016年9月14日公告首次召回的1858台产品。至此,“三星电池门”事件在经历了47天后,对用户说了声“建议您关机停用”。不满百日就被宣告“死亡”截至2016年10月12日,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有关三星爆炸的相关舆情信息共计246497篇,其中新闻57004篇、App新闻22070篇、论坛22053条、纸媒816篇、微博原文26132条、转发52309条、微信41266篇、博客8829篇、视频2160条、外媒4656篇,其他9202条。其讨论量与热度持续不断。此款负面新闻缠身的智能手机,“问世”还不足百日。8月26日,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三星Note7发布会郑重召开。据媒体报道,惊艳的舞台效果充斥着整个发布会空间,“有所感,有所为”的主题名称也用悬浮字幕的效果在现场进行了展示。不过,就在中国大陆发布会举行的前两天,韩国知名手机论坛却发布了多张疑似Note7爆炸的图片。9月初,全球曝出至少有35起三星Note7爆炸的报告。9月2日,韩国三星电子在首尔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将召回全球范围内发售的Galaxy Note7智能手机,并对已经发售Galaxy Note7的市场要求停止销售,其中包括美国、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市场却被排除在外。韩国三星电子这种歧视性的政策,立即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不满。该话题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三星此前发布的歧视性政策更是受到众多中国消费者谴责。9月14日,三星被中国质检总局约谈,随后宣布在中国召回1858台Note7手机。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前加拿大投资银行统计,在2015年三星智能手机的销量占据全球总销量的23.96%,苹果公司排名第二占全球总销量的17.2%。而在2014年,三星一度拿下了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作为三星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中国仅召回1858台手机,不少网民认为,三星的诚意不够。“三番五次推卸责任,三星一点没大企业的担当”,诸如此类评价,不胜枚举。消费者的心不能“召回”在舆论压力之下,三星的举动却令人困惑。此前,针对为何中国的Note7不大规模召回,三星(中国)给出的理由是,“9月1日起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的国行版本,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而不在此次更换范畴,中国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随即,就有中国消费者声称,自己的Note7有“爆炸”的情况。对于有中国消费者站出来曝光的案例,三星于9月19日发布一条声明称,“通过三星电子研究所、品质检测部门对该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损坏是因外部加热导致。”该声明一出,引发舆论场的二次高潮。在随后三星发的另一则声明中,则解释该声明没有完全考虑消费者感受,对此向消费者道歉。而其言外之意,众人皆知。直至10月11日,深陷“爆炸门”的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全球停止销售Galaxy Note7智能手机。这一迟到的召回,网民还会不会买账?纵观舆论场,对于三星此次的“爆炸门”的处理结果,不少网友认为这件事最终处理得当,维护了我国消费者的权益,但仍有网友表示在归还消费者公道上,三星这次有些迟到。中青舆情监测室截取2000条网民意见,抽样分析发现,超四成网友对三星此前按国家区别对待、售后区别对待的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其中,多数网友表示对该品牌好感降低。近两成网友感慨,自己很喜欢三星这款手机,三星召回产品,处理得当,但是其质量存在问题,对此表示很遗憾。此外,也有近两成网友表示,在对问题产品的处理上,应该不分国界,国产商品若有问题也该严加处置。就在中国的消费者以为三星Note7事件已结束时,10月13日,媒体报道,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宣布召回和停止销售之后,三星Note7手机在北京市场仍然有售,且三星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召回行动已经进行了一个月之久,而在中国市场的召回细则迟迟没有出台。记者发问道:三星公司是否正在研究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特殊召回政策呢?从全球召回不包括中国,到全球停止销售不包括中国,再到宣布在中国召回之后又迟迟不采取行动,三星公司的这一系列行为,真的是像它的道歉声明中所说的那样,“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佳的产品和体验”吗?iPhone7也“炸”了?三星宣布全球停售Note7之前,10月10日,一则有关郑州男子购买的iPhone7炸裂的视频在网络传播。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该视频中手机炸裂的原因仍有待考证。“讲道理,男人在视频里说他脸都被爆炸划伤。为啥距离爆炸屏幕最近的内部零件还没有看到明显的伤痕”,有网民指出了疑点。不过更多的网民希望像苹果这样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公司认真对待,“希望早日公布检测结果,并判断是否要召回该类产品,毕竟对手三星已经负责任地开始召回Note 7了”。与此同时,呼吁国民支持国产机的声音此起彼伏:“华为!你崛起的时刻到了!”安全问题,本无国界之分,无论哪国的产品都该本着质量第一为原则服务好消费者。然而在此次“三星电池门”中,面对处理问题产品时,三星集团带有地区差异性的系列举措,的确让人费解。如今三星手机召回不再“歧视”,但三星因此前的举动,已在中国不少消费者心中倒下了,苹果会重蹈覆辙吗?
  • 监管部门连发七文:合规性成互联网金融企业“生死劫”

    热点聚焦 2016-10-14
    导语:前后下发的方案数目之多、涉及的部门之广、影响的范围之大都是极为罕见的,也难怪有人直呼,“互联网金融迎地表最强监管”。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与此同时,一行三会以及工商总局等相关部门密集下发了配套方案,对各自对应的领域进行大规模集中整治。前后下发的方案数目之多、涉及的部门之广、影响的范围之大都是极为罕见的,也难怪有人直呼,“互联网金融迎地表最强监管”。连发七文最先下发的是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即前文提到的《实施方案》,随后,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等多部门相继发布了各自领域的整治方案。目标是形成中国总体互联网金融整治报告,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专项整治工作需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事实上,《实施方案》早在今年4月14日得到批复与印发。当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往前追溯,在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了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各类业态分由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于最新发布的这一系列整治方案,广东互金协会会长陈宝国对新浪科技表示,整治方案表现出了监管政策的延续性,对监管责任主体、监管红线、资金存管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更为细化、可执行性强。重点整治领域“整治就是要落实要求让监管到位。目前整治工作已经取得摸底排查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进行相应的分类整治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对新浪科技表示。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隐患主要集中在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领域,《实施方案》也自然把上述领域作为重点整治对象。1、P2P网络借贷针对诟病最多的P2P网络借贷领域,整治的重点还是要落实网络借贷机构信息中介定位,禁止网络借贷机构突破信息中介职能定位开展设立资金池、自融自保、发放贷款等违法违规活动。国家对于网贷的关注度可以说是最高的,去年年底,网贷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2016年8月24日,堪称最严网贷新政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落地。从国务院办公厅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再到银监会印发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内容上并无太大变化,但对银行存管却强调多次。财经问题专家王亚宏表示,P2P行业监管趋严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进行专项整治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2、股权众筹证监会等15部门昨日联合发布了《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互联网股权融资活动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整治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以“股权众筹”等名义从事股权融资业务、以“股权众筹”名义募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平台上的融资者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股票等八类问题,并明示了六类禁止行为。近期,互联网股权融资活动比较活跃,出现了一些市场机构打着“股权众筹”或“众筹”名义误导投资者、涉嫌公开或变相公开发行证券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这不是第一次将互联网股权融资活动纳入整治范围,早在2016年4月14日,证监会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证监发〔2016〕29号)中国,就明确了对互联网股权融资的监管。3、互联网保险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显示,监管落在互联网保险的三个乱象:一是销售宣传存在误导性;二是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违规销售;三是无证经营。因此,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整治重点是互联网高现金价值业务、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跨界开展业务及非法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4、房地产金融《实施方案》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不得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收紧调控的大背景下,严禁众筹买房和首付贷这类暗箱操作的给楼市加杠杆的行为。5、第三方支付三方支付领域的整治重点是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以及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第三方支付领域已实行业务许可,对于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机构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这个领域,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无证经营。主要涉及:一是无证经营银行卡收单核心业务,典型的如“二清”。二是无证经营网络支付业务,如“大商户结算”、开立类支付账户的电子钱包。三是无证经营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三大类。从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与案件特征上看,无证经营支付业务危害日益严重。不仅仅是客户的资金安全,还涉及到支付信息安全以及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除了以上五大领域之外,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行为也是整治工作重点开展的的对象。“穿透式”监管本次下发的多个文件中,反复强调的一件事就是要实施“穿透式监管”。穿透式监管已然成为金融监管领域的一个新名词,对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信息披露更进一层。特别是在资产重组,定向增发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穿透式监管的意义更加显著。在拍拍贷CEO张俊看来,实施“穿透式监管”也就意味着监管和整治工作将会以平台从事的具体业务性质来定性,许多打着“智能投顾、科技金融”旗号的平台,虽然改名不叫P2P,但并不能规避监管和整治。当前,市场监管趋严,加强信息披露能够增加行业透明度。加强穿透式核查能够规范市场秩序,以便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在今年3月25日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挂牌仪式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谈及互联网金融监管时就提到了“穿透式”监管。他表示要透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看清业务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甄别业务性质,根据业务功能和法律属性明确监管规则。合规性成“生死劫”《实施方案》特别指出,要打击非法,保护合法。明确各项业务合法与非法、合规与违规的边界,守好法律和风险底线。对合法合规行为予以保护支持,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除此之外,一行三会外加工商总局要成立分领域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相应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对各项业务合法合规性的认定标准。“2017年一季度,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将进入收官阶段,可以预见,整个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不合法合规的平台会被逐渐淘汰,行业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可期。”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表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合规性调整是2016年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基调,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势必将迎来行业洗牌的提速。
  • 明天起北京未实名手机卡只能打进不能打出

    热点聚焦 2016-10-14
    导语:根据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电信近日发出的公告显示,明日(10月15日)起,未实名制的手机卡将被分批实施单向停机,即只能打进不能打出。10月14日消息,根据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电信近日发出的公告显示,明日(10月15日)起,未实名制的手机卡将被分批实施单向停机,即只能打进不能打出。今年7月份,三大运营商北京分公司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的公告》,公告称,对于未实名手机卡,2016年10月15日起,电信企业将依法暂停通信服务。通知发出2个月后,三大运营商再次对实名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北京移动仍有100余万未实名号码未实名,北京联通有80万左右号码未实名,北京电信则有35万号码未实名。9月份,三大运营商再次发布公告,10月15日起,将分批对未实名电话进行单向停机,即只能打进不能打出。对于11月30日前仍未实名登记的号码,则将采取既不能打进也不能打出的“双停”措施。早在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做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未实名的用户没有进行信息补登,运营商可停止其通信服务,并要求通信企业确保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