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光裕归来,能救国美吗?

    热点聚焦 2020-06-28
    今日晚间,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0年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刑罚执行机关的报请,依法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黄光裕重出江湖,在他没有参与的这段岁月中,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零售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美从电器零售的引领者,变为跟随者。昔日的“教父”,如何再创神话,国美又当如何自救?曾经的“商业教父”随着黄光裕出狱的消息传出,港股国美零售、港股国美金融科技应声大涨。更能看出黄光裕“商业教父”地位的是,每次传出黄光裕减刑的消息,资本市场都会迎来一阵骚动。1986年,17岁的黄光裕在珠市口东大街看上一家国营服装门店,地理位置好,服装品质也好。黄光裕用3万块钱租下了这家门店,名字还叫“国美服装店”。因为“国美”这个名字,会让人与“国”字头产生联想,能产生种天然的信赖感。但店铺里,除了服装,还增加了当时紧俏的家电品类。没想到,家电的利润很快超过了服装,黄光裕干脆直接将名字改成了“国美电器”。彼时的黄光裕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要在商界乘风破浪了。1991年,黄光裕将带有“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打到《北京晚报》中。而在那时候,普遍认为卖出去的东西才要等广告。这一次广告实验,让“国美”这一品牌很快家喻户晓,更让诸多品牌效仿,黄光裕的名字也在圈子中被更多人熟知起来。时至今日,“买电器,到国美”这句话,仍会在很多人口边。1993年,黄光裕24岁,少年意气风发,他开始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聚集开设连锁店,抢占市场份额。一路走来,黄光裕几乎没有遇到对手,2006年,国美以52.68元的价格收购了永乐电器;2008年,国美再以36亿元的价格将大众电器揽入阵营。这期间,哈尔滨黑天鹅、深圳易好家、武汉中商、江苏金太阳、陕西蜂星等电器企业也纷纷被国美收入囊中。一时间,市场上只剩下国美和苏宁两家对峙。另一方面,黄光裕在2004、2005、2008年三度登上胡润百富榜首富,其中个人财富最高时达到450亿元。彼时,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等人还没有进入大众的视线。黄光裕曾经说,“不要登胡润榜单,谁上谁出事儿,”没想到一语成谶,“商界教父”在2008年的巅峰时期从神坛跌落。杜鹃接棒,还一个更好的国美?2008年,黄光裕突然被拘押,2010年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两年时间中,国美内乱,成为从疯狂进攻到防守的转折点。黄光裕离开国美之后,陈晓成为国美董事局主席,“黄陈之战”开始,黄光裕妻子杜鹃从幕后走到台前。杜鹃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婚后进入国美集团,负责国美上市公司事宜。相较黄光裕的外向和霸气,杜鹃更为温和内敛。董明珠曾评价杜鹃才是真正外柔内刚的女子。2008年重回国美后,杜鹃显示非凡的魄力,力邀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重回电器圈、联合董事会成员结束“陈晓”时代,让国美的实际控股权再回到黄氏家族手中。2010年,国美内乱结束,但营收已经跌至苏宁的74%。此时,国美再次开启“规模开店”的模式,以替代陈晓时期的注重单店效益的打法。国美提出,未来五年专注门店网络扩张,要在2014年实现门店翻番。此时,国美面临的已经不仅仅门店数量和营收落后与苏宁,还有未知的线上渠道探索。这时,京东主打的3C数码线上购物已经初见规模,苏宁也开始尝试线上业务。2012年,杜鹃主导国美收购库巴网,随后推出国美在线,国美努力追赶电商兴起的步伐。在线业务给国美带来的是2013年实现净利润8.92亿元,扭亏为盈。杜鹃很努力,但仍赶不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经过“3C大战”之后,国美开始跌出第一梯队,京东强势崛起,苏宁依靠自建平台并同阿里联手巩固地位,天猫淘宝也在悄悄布局3C。之后的国美像疲惫的追赶者,不再是引领者。国美探索新零售、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但没有一项成为亮点。2016年,杜鹃再度主导国美战略转型,拓展家生活的家庭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等新业务模式,但仍未见起色,国美和苏宁的差距越来越大。2019年,国美零售的营收仅为594.83亿元。苏宁同期则收入2703.15亿元,净利润达110.16亿元。国美营收规模只在苏宁的五分之一左右。如何救国美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给零售圈造成了一波小热点。5月23日,京东集团也宣布战略投资国美零售,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就是黄光裕要归来的前奏。黄光裕回归能让国美重振往日辉煌吗?是业内最大的期待。除了电商对手之外,老对手苏宁也已经不单纯只是“电器城”了,线下门店苏宁易购广场在朝着商业地产的项目方向发展,线上的苏宁易购已经是全品类布局。《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线下渠道家电市场份额中,苏宁占比为 17.9%,国美占比 8.5%;线上渠道方面,京东占比22.39%、苏宁易购占比18.09%、天猫占比11.72%,国美的份额仅为4.88%。而财报显示,2019年国美零售销售收入同比下滑7.57%,利润亏损达25.9亿,现金流为81.87亿元,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点,债务资金为151亿元。国美在渠道、销售量、现金流和品牌方面在市场中已经接不占优势。这也国美与拼多多、京东合作的原因,黄光裕要借“东风”。归来的黄光裕面临着流量红利见顶、供应链模式变革、消费习惯改变等诸多不确定,只能用手中还有的牌借“势”。对于拼多多和京东来说,国美依然拥有庞大的线下渠道和物流优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国美线下门店超过3000家,拥有三级物流网络和大件送装能力。此外,国美线下门店中县域店总数超过1026家,收入占比提升至7.07%。对京东和拼多多还说无疑是重要的线下补充。在促成合作后,国美的线上销量和曝光度都将提升。但是,国美如何在借势后自强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而不是成为“电器经销商”,才是黄光裕真正的难题。文章来源:donews
  • 快手的隐忧:走入拼多多式困境

    热点聚焦 2020-06-23
    百亿补贴投入,给快手带来了什么?打穿用户圈层或是其一。尽管早在2018年快手就已经入局电商,并打造出了以散打哥、辛巴等为主的直播带货样本,但这更多流转于快手的老铁圈层之中。即使现在直播带货风头正盛,占据大众心智的可能更多是薇娅、李佳琦,而不是带货能力不输二者的辛巴。在微博热搜回来的第一天,作为快手电商代言人,张雨绮在快手直播带货首秀便以“快乐源泉张雨绮”的话题登上热搜榜首。再加上董明珠、丁磊、华少等企业家和明星的加持助推,无疑让更多人知道了快手电商的存在。与此同时,快手电商生态阈值也得以拓展。借助下沉市场起势的快手,长久以来,呈现出的是用户购买能力不强、低价白牌商品主导的消费基因,高客单价优质品牌在此难以扎根。而618一役,则一定程度上分解了快手固化多时的电商结构,消费分级下的不同消费需求可以在此得到满足,高低线消费能力也都可以在此聚合。董明珠抖音带货“翻车”,转向快手却拿下3.1亿成交额;丁磊、华少、张雨绮带货首秀从7000万到1.74亿再到2.23亿的数字攀升,皆是例证。对快手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为自身品牌上行赋能。所以补贴为底联合明星、企业家以及京东、寺库电商平台的直播带货,都是以“品牌+品质”双轮驱动行进。同样崛起于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曾在2019年618通过对苹果手机百亿补贴活动吸引到了五环内用户,实现二次增长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定的用户品牌心智。这为有着相同需求的快手提供了样本参照。而今年加入百亿补贴大军的快手,其策略打法本质与拼多多并无差异。所以,正向效应显现之后,拼多多面临的补贴后时代的用户留存等问题,恐怕很快也会在快手上演。一、野蛮生长到快马加鞭“去中心化“是宿华创建快手以来一直所秉承的底层设计理念。受益于公平普惠的流量分配原则,快手用户积累了强大的私域流量和粉丝信任度,这直接催生了快手电商基因的形成。即使粉丝数量有限的账号,只要积累起了忠实粉丝,也能通过直播带货进行变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粉丝只有百位数的“三一重工”在快手直播卖货,1个小时卖出了31台单价35万以上的压路机。在2018年双11前举办的“快手卖货王”活动中,快手首次秀出了自己的电商肌肉:快手红人散打哥以一己之力10小时卖出1.6亿。此时,关于短视频电商到底怎么玩平台和大部分红人还都处于观望摸索状态中,快手原生达人已经靠直播带货在平台掘到了第一桶金。这也是快手真正参与到电商购物节的开端。经过2018年电商基础工具的建设,2019年快手成立了电商部门,在这一年的618、双11也都能见到快手的身影。但对如何做电商业务这件事上,快手态度颇为游移。电商部门想要做大GMV,但却没有得到宿华和程一笑的认可。快手电商运营负责人白嘉乐曾表示,“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收入或销售额,是保证消费者利益和满意度。在这个阶段,我们是可以接受GMV的短期下降的。在做好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时候,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妥协和让步的。”在618、双11的动作上,快手也远没有现在大张旗鼓。已经运转三年的淘宝直播,直到双11前后借助李佳琦、薇娅才实现出圈,淘宝直播内部人士表示,在此之前,直播部门并不受重视,没有人想到直播卖货会爆发,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或许在直播撑基底的快手,这也是很多人的态度。疫情导致的线下商业停摆,让直播带货真正走向舞台中央。一向被看作电商基因弱于快手的抖音也强势入局,并将GMV定到了2000亿元。快手很多方面已经落后抖音太多。如果在优势项电商上再被抖音超车,以后只会越来越被动。无论是直播带货所表现出的强大势能,还是对手抖音的咄咄逼人,都让快手加速了直播电商的步伐。二、直播电商新变量“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这种最直观的方式,跨过层层中间商,直接将性价比最高的源头好货带给快手老铁用户,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电商平台的主要特色之一”。去年10月,关于快手推出的“源头好货”,白嘉乐如此表示。“源头好货”“策略主打”“货源地,一件也是批发价”。源头货主打性价比,比较符合快手用户的需求,主播们也可以通过薄利多销赚取利润。但由此建立的用户低价心智并不利于快手电商的长期发展。低客单价的源头货,对于快手GMV的抬升显然比不上品牌商家,另外,快手这几年一直在通过广告投放、流量明星合作来拉拢看不上自己的一二线用户,而源头货不仅无法满足该群体的需求,可能还会带来劝退反作用。快手需要品牌完善自身的电商基础设施。像供应链的补足,更需要品牌背书提升商品和服务价值,实现客单价提升、一二线用户流入、自身品牌上行的目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快手在今年的618为何百亿补贴极力打造品牌心智了。动辄千万上亿的带货成绩背后,无数一二线用户开始拥抱快手。虎扑直男在网络上分享抢购iPhone11的心情,职场女精英用上了快手直播间买来的鱼子酱精华。只是补贴过后,他们还会回来吗?拼多多至今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补贴不停时。招商证券报告指出,头部品牌为了维持自己的溢价能力,并不愿意通过降价获得流量,降价会影响品牌的调性及毛利率,不利于品牌塑造,以及消费者心智的养成,根据招商证券报告显示,降价带来的流量小于同样在阿里巴巴投入相同费用带来的流量。一旦补贴停止,用户消费就会失去动力。因此,在头部品牌上,拼多多选择与品牌授权商合作,他们会比品牌方对降价换流量的接受度更高,但货源质量却难以保障。在今年的618中,有消费者表示,在拼多多上买到了两三年前的护肤品;也有人买到了假的戴森吹风机、椰子鞋。相比之下,快手可以依靠内容抓手来沉淀这些高端客群。像周杰伦等越来越多明星的入驻、MCN的合作,快手与抖音内容趋近相同,使高线用户的留存变为可能。假货问题同样困扰着快手。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位从业多年的日韩代购认为辛巴直播间售卖的一款兰芝气垫,能卖到119元,90%是假货。上述情况只会让平台的努力付之一炬,与京东、寺库、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合作虽然可以补短板,但快手的电商野心绝不会止于此。最新消息称,字节跳动已经成立了电商事业部。据悉,电商事业部将负责抖音等内容平台上,直播平台、电商中台产品、运营、平台规则、品牌商务等上下游链路工作。抖音小店是其重点发展的产品,希望在抖音上再建一个电商平台。这大概也是快手的希望所在。三、狭路再逢和抖音一样,快手也在努力拉拢品牌。3月份,快手商业化发布“品牌掌柜计划”,美的、自然堂、森马、巴拉巴拉、美特斯邦威等成为首批入驻的优质品牌。根据此计划,品牌可获得从曝光到品牌授权的优质好货、专供优惠价格、更灵活的分销模式和运营指导等扶持政策。4月,快手电商联合商业化又开始面向全球公开招募食品、美妆、鞋服等领域的优质品牌和品牌服务商。「DoNews」注意到,像百草味、自然堂、森马、巴拉巴拉等品牌不仅选择了快手,还入驻了抖音小店。有品牌商告诉「DoNews」,他们现在主要以抖音为主,对于快手尚处于摸索中。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玄德表示,对品牌来说,直播这个场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直播带货,它是一个品牌升级的过程。通过直播的方式把品牌影响力融合在一起,第二是给品牌带来新客,第三才是销量,即讲的是“品、效、销”。这也是很多品牌所看重的。而抖音作为品牌青睐的营销阵地,也可以一站式串联起“品、效、销”。相形之下,快手的原生基因特点及用户群像,使其在品牌心中分量轻于抖音。经过长时间的内容深耕,品牌已经在抖音积累了可观的粉丝,销量转化也更顺畅。来到快手,意味着一切从0开始。快手的头部主播对于帮品牌带货的态度可能也会成为影响品牌抉择的因素。据了解,快手的头部主播都更愿意带自己的工厂货,后者能把价格做的更低,利润空间更大。有数据统计显示,以辛巴、散打哥、二驴等为首的快手六大家族主播总粉丝占到5个多亿。仅辛巴、散打哥家族粉丝就已经超过1个亿,手握平台巨大流量,他们不断创下平台新的带货记录。6月14日辛巴回归首秀,实现了近13亿的成交额。在快手发起的明星、企业家直播卖货活动中,也都配备了几大家族的主播。目前品牌入驻快手,需要这些头部主播带货来实现高转化率,头部主播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工厂货,而一直帮助品牌带货。当然这最终可以通过新的主播扶持来解决。而快手真正的挑战还是来自于老对手抖音,正面交锋的他们,也会掀起电商翻滚的浪潮。文章来源:donews
  • 辛有志辛巴联手芒果TV 合力打造“芒果学院网红训练营”

    热点聚焦 2020-06-22
    6月19日下午,芒果TV2020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不少待播剧和综艺纷纷亮相。辛选创始人辛有志受邀出席,并被聘为“芒果学院网红训练营院长”。据芒果艺人经纪中心总经理张晓雪介绍,芒果学院将设艺人创造营、网红训练营、未来科创营三个板块。其中,即将推出的《超级学徒》是全国首档网红进阶团综,聚焦时下最火的直播电商行业,最有带货主播潜质的选手们将在导师团的专业指导下,通过为期3个月的“带货直播实战pk”,争夺“芒选”全民首席带货官的出道位。辛有志是最受行业关注的电商主播之一,也是辛选创始人。据公开资料显示,辛有志辛巴在快手上拥有5000多万的粉丝,2019年双十一期间曾创个人佳绩21亿+销售额,2019年整年经由其个人线上所销售的金额达133万,被誉为直播电商行业领军人物。日前,辛有志辛巴回归快手开播,直播带货10分钟成交1.4亿,32分钟成交额突破2.5亿,带货5小时成交额突破10个亿,整场直播销售额定格在12.5亿元,刷新直播电商行业最快破亿、最快破10亿的销售纪录。文章来源:donews
  • 疫情期线下教育机构纷纷转战线上 线上加线下或成互联网教育新趋势

    热点聚焦 2020-06-19
    “刚高兴没几天,孩子就又放假了。”6月17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学生家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学校重新启动“空中课堂”,在她看来,暑假在即,短时间内孩子或将继续通过网课进行学习。不过,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家教育机构看来,疫情让更多学生和家长认识了解了网课。那么疫情之后,网课的高效便捷以及疫情期间形成的用户习惯,大概率将使网课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长期平台。“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将我们的线下学校迁移到了线上。”英孚教育中国区企业事务部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企业事务官柳尽染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认为,互联网+教育的下半场,线下和线上的教学不应互为割裂,而是高度融合。”谈及线下教育机构布局线上的现象,VIPKID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疫情期间部分线下教育机构纷纷转战线上模式,但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该负责人援引研究机构数据表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2.96亿,在线教育市场仍旧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通过这段时间的用户习惯培养,精细化运营,之后发展会更加迅速。“我们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及强互动性相比起大班课等传统模式,还是更受家长认可的。”VIPKID方面表示。“即使没有疫情,今年在线教育也会迎来爆发期。”在网易有道副总裁、有道精品课总经理罗媛看来:“2019年的暑假,大家就已经发现有很多人开始上网课了,这个行业本来就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罗媛对《证券日报》记者强调,只不过疫情的到来,让这一速度变得更快。线下机构加速转向线上教育3年内超不过线下疫情正在加速线下教育机构布局线上的过程。据悉,英孚教育早已全体复工。当下,部分线下培训中心尚未复课,但在线下中心停课期间,英孚教育提供了“英孚线上精品小班课”这一线上教学替代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受影响。“我们各地的中心也在谨遵各地相关规定审批流程逐步复课”。英孚教育方面表示。紧急转向并非易事。“这其实在技术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柳尽染告诉记者,“但我们最终以最快的速度克服了这个难题。”为了将线下课程的教学互动最大程度还原,英孚教育做了很多尝试,如线上教具升级、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制等。确保每个环节的体验都可追踪、可追溯、可分析、可改进,考虑到每一个和家长学生的关键接触点,做好全链路服务设计。技术问题也一度成为新东方在疫情初期面临的挑战。新东方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疫情期间,新东方100多万学员全部转移线上,几万名线下教师变成了线上老师。据介绍,“新东方云教室”的研发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原计划经过两到三年的试点、反馈、完善后,再应用到全国各地的学校教学中。但一场疫情加速了这个过程。“疫情初期,云教室平台原本无法承载巨大的学员数量,但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云教室的稳定承载量就提升到了100万人”,新东方方面表示。在新东方看来,这次疫情下的线上转型,也在人才、技术和组织等层面,为新东方OMO战略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东方力争通过1年时间,在科技层面跨入最强行列,做到可以和所有教育领域的技术平台竞争。此外,四季教育方面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作为疫情前以线下为主的公司,在此次疫情下绝大多数线下学员都转到线上。因为疫情的突发性,刚开始在直播设备、直播教育、直播课教师出现紧缺,但仅在48小时之内,公司最终克服困难解决了上述问题。疫情期间行业发力线上教育的转向也给了英孚教育新的启发。在柳尽染看来,教育机构想要生存,决不能只是简单地追逐流量和热门概念,而是真正致力于提升学习体验以及教学品质。“线上教育以及线下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下半场会进一步高度融合。”柳尽染谈到,“例如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5G,实现线下和线上的融合式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等”。“在线的增长速度肯定会比线下快,但是在3年之内应该不会超过线下”。新东方方面表示,部分家长也会选择在线学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以及村镇地区,但线下的面对面教育对孩子来说也非常必要。未来线上和线下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互为补充。行业终将洗牌中小教育机构最难熬“教育行业肯定会出现洗牌。”新东方方面告诉记者,未来的格局会向两种方式集中。一种是全国性的大公司,至于哪些机构能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全国性靠谱大公司,还需要时间来证明;第二个是地方性品牌教育机构。“生存压力最大的是中间那些中小教育机构。”四季教育同样认为,有些教育机构是靠预付费进行扩张的,储备现金流会比较少,受疫情影响会比较大。在四季教育方面看来,疫情期线下授课暂停,将来如果出现退费可能导致挤兑,并进一步引发机构倒闭。“此次疫情中,四季教育之所以能够及时全面推出线上课程,也归功于公司拥有健康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四季教育方面强调。对于很多线下教育机构而言,他们烦恼或许在于学员的流失、高昂的租金成本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现金流压力。而对于英孚教育而言,该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则是外籍教师资源无法正常履职的问题。“1月23日武汉封城及国内各地实施防疫一级响应时,正值中国新春佳节放假前夕,英孚的外籍员工有一部分已开启休假离开工作地。”柳尽染对记者回忆到,“此后,疫情发生,部分外籍教师选择提前离职不再返回;部分外籍员工则因航班取消、入境政策等无法入境返回工作岗位。新教师的招聘也变得非常困难。即便能够达成入职意向,新的工作候选人也往往会由于所在国政府机关因疫情服务中断或停摆,不能取得办理申请工作许可与签证的相关文件,进而难以取得来华工作资格。”而这同样也是三盛教育面临的难题,三盛教育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当下正在关注外教的留存管理和新学年外教的到岗问题,密切关注国外考试、各国签证和出入境等政策的变化。文章来源:艾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