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 小米自建线下店遇阻

    热点聚焦 2016-06-06
    在一片唱衰小米的声音中,小米出手买下了微软1500项专利,并获得了1000多项交叉专利许可。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这是小米很重要的一次尝试,是小米国际上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小米主动变化的体现,合作成功则进一步加强了小米的信心。”主导此次合作的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表示。在新的突破性技术出现前,手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显然仍是供应链和渠道。IHS Technology 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小米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除了在市场上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公司在盈利能力,供应链管理,线下渠道建设和专利储备等方面有了新的挑战。小米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CEO雷军已经自己亲自管理手机的供应链,公司也找了王翔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国际合作。王翔此前为高通大中华区总裁,2015年6月份加盟小米。想来彼时,在印度因专利遭受挫折的小米就有了解决专利短板之心。而其另一个短板——线下渠道的建设,则似乎没有那么容易。大量购买专利应对知识产权挑战专利是小米之痛。虽然一再扬言要进入印度市场前三,却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8项专利,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面临法院“临时禁令”。比印度市场更让小米痛苦的是,在巴西市场因为专利问题而直接退出。不仅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有专利支撑,而且国内群雄逐鹿也需要专利支持。华为近期已在中美对三星发起专利诉讼,而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诉讼,则早就打得不亦乐乎,对小米虎视眈眈已久的华为、中兴,对小米发起专利战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小米不想坐以待毙,通过收购提升高品质专利储备就是必然选择。IHS Technology 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小米这次收购微软的专利主要还是为了将来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做准备,此外要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未来海外上市,小米都必须有足够多的专利应对这种挑战。此外,小米年初还从芯片公司英特尔购买了很多专利,王阳称,这也在为下半年推出采用小米自己开发的手机芯片的智能手机做准备。据悉,下半年,小米的中低端产品线中至少将有一款(红米)手机采用自主研发的芯片。长期来看,这将帮助小米继续压缩红米产线的成本,更好地把握出货节奏,同时给Qualcomm、MTK两家芯片供应商施加压力。目前小米大约有200名 - 300名的关联人员在参与自有芯片的研发。在谈到自主造芯的可能性时,王翔向媒体表示:“小米归根到底还是互联网企业,是一家做智能硬件的互联网企业,并以打造全球最重要的互联网企业为终极目标。小米会在此基础上做战略布局和部署。但任何一个企业,又无法从头到尾去做所有事情,所以合作是必要的。不过,如果小米想做(芯片)的话,现在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无法满足渠道商胃口自建线下体验店而在线下渠道方面,小米则似乎比较被动。OPPO、vivo的逆袭,说明在当下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线下渠道仍然发挥着有力的作用。而看到这一形势的众厂商也纷纷布局线下。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小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和渠道的关系。“小米的门店能不能按照1999的价格把手机卖出去?如果加价,粉丝们恐怕不乐意,如果不加价,线下的成本只能自己承担。小米自己的小米之家可以不要利润,但是其它合作的渠道如果拿不到足够的利润分成,能不能尽力推产品就得打一个问号。”虽然雷军年初宣布将全力拓展线下渠道,但从目前来看,小米的线下渠道止步于自建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由于小米的产品还是追求性价比,无法给渠道商足够的利润空间(通常要十个点以上),小米还是在通过开小米之家自建线下渠道。”王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事实上,线下渠道不是想做就能做。一加手机线下战略的夭折就是前车之鉴。一加科技确认,将关闭全国线下体验店,保留北京和上海的官方自营旗舰店,而这距离济南体验店开业仅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其工作人员此前表示,“确实是打算先不开了,但应该会过一段时间,因为利润不高。”一加手机一直紧跟国内手机厂商高性价比趋势作风,导致产品利润微薄。业内人士分析,线下渠道的高昂成本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手机市场,是一加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原因。雷军也认识到了小米进军线下,必然也会遭遇和一加类似的问题,他说,线下销售成本比线上高很多,定价都非常贵。“我们现在就想试一试像我们这样性价比的机器能不能在线下销售也很火。因为线下基本是1000元的成本卖到2000元,2000元的卖到4000元,甚至6000元。我们还需要尝试卖小米的渠道赚的钱能不能养活自己这个渠道。”小米今年的目标是建设50家小米之家门店。然而小米之家即使达到50家,也只是中国百万人口城市数量的三分之一,小米之家今年尚无法覆盖中国广大的手机用户数量。“小米之家的目标是每年50家店,将来二线城市覆盖完,再往三线城市开”,王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来看,小米线下店都是盈利的。在王阳看来,小米的百货店模式效果不错,“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做的非常好,甚至有些消费者因为买了很多米家的其他产品开始用小米手机。”
  • 直播+电商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绕过BAT的另一个机会 ​

    热点聚焦 2016-06-04
    如日中天的直播业务,正在与不同互联网行业结合起来,形成“直播+”经济。直播+娱乐已很成熟,PC时代的9158做到上市,移动端的陌陌直播业务上线一年不到,已成主要营收来源,直播+娱乐吸金能力可见一斑。直播+营销被许多综合类直播平台所看重,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在美拍等平台砸钱做营销,取得不错效果。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则是“直播+电商”,通过直播卖东西被坊间热议,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直播+电商是绕过BAT的另一个机会,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直播+电商是一个伪命题,更别说要绕过BAT了。不看好直播电商的大抵有两种逻辑:一是直播+电商效果不好。直播+电商,本质就是电视+电商,即所谓的T2O模式(TV to Online)模式,连电视这么强势的媒体都玩不转,更别说直播。眼下直播+电商带来销量很困难,销量是电商的终极目标。二是直播只是宣传方式,跟文字、图片等没有本质区别,而电商的商业本质并没有变化,过去并不存在着文字+电商,图片+电商的说法,“直播+电商”只是一个伪概念。对于上述两种逻辑,笔者均不以为然。电视媒体做电商不成功,与直播+电商能否成功并无必然联系,直播看上去确实就是“互联网电视台”,但移动互联网让它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电视,还有关键要看谁来做这个事情。认为直播是宣传方式的,说的其实是直播+营销。如果阿里巴巴等巨头接受了直播+电商,就完全不一样了,直播不是宣传方式,而是电商的基础设施,如同购物车、商品图片一样,不可或缺。直播+电商解决用户的购物痛点直播+电商是什么?通过直播来售卖产品或服务、支持交易,就是直播+电商。先来看看传统电商有什么痛点。相对于传统提袋购物而言,电商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缺陷是,通过互联网得到的信息,对于购物决策总是不够的。比如买衣服、买化妆品、买房买车,用户需要更全面地了解才能做出消费决策,亲临现场再加上有人讲解,体验会好很多,而传统电商是做不到这两点的。电商第二大痛点是缺乏社交行为,人们足不出户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却少了机会跟亲朋好友聚会逛街的机会,购物,是一种社交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购物之后往往会消费聚餐、电影等服务。这些年,人类一直在努力去攻克电商的痛点。衣服不能试穿?有在线3D试衣间、免费试穿服务。缺乏讲解?蘑菇街等导购平台的达人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值得买这类网站的崛起,都表明导购的重要性。买房不想去现场看?有基于VR的样板房,让你身临其境......这么多解决方案,有的确实解决了问题,比如上门量尺,免费试穿,然而成本很高;还有的则是技术不够成熟,体验没做到位,比如在线3D试衣间、AR购物、VR样板房,还有完善的空间。现在,直播+电商来了。它完全或部分解决了电商用户的一些痛点:1、基于视频你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或服务,视频信息维度比图片文字丰富无需赘言,直播则确保你看到的视频并未经“修图”,它是真实的,看房、看车,视频均是最好的信息承载方式;2、通过主播们的讲解示范、回答问题这类互动形式,直播解决了“讲解”这个导购问题。用户购买大件、重决策商品,比如家电、家居、美妆时,往往有很多问题,商场都有导购员耐心地解答,直播可实现类似的体验;3、相对于传统电视购物的“我说你听”而言,直播是即时互动的,你可以问主播问题,你还可以跟看直播的人一起通过弹幕等方式交流,所以直播电商,有一些社交属性。关注某个明星、关注某个商品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购物,已经有一点“陪逛街”的感觉,大家一起买买买,而传统电视购物,以及所谓的T2O,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可否认,对于用户而言,通过直播来了解商品,时间成本更高。然而,如果看直播能够更有效地决策,整体决策效率实际上是变高了,况且对于长决策商品而言,时间本来就要花很多。还有,因为网红、明星们参与到直播电商之中,直播购物成为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时间不是问题,我们去逛街,往往是毫无目的地闲逛,节省时间不是首要考虑的。直播+电商不会增加商家成本商家关心的是,直播+电商,是否会降低投入产出比。如果更多的付出能够带来对应的销量,商家是愿意投入的。对于商家而言,直播+电商有以下好处:1、更全面地传递了商品信息,促进了用户的有效决策:商家不断提升商品信息呈现能力,帮助用户决策,视频正在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形式,Amazon对一些商品就上线了360°的动态视频。直播让商家可更多维度地呈现商品信息。2、讲解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降低了售前咨询的负担:过去每个小二都要跟每个潜在客户聊天,这是电商的主要人力成本之一。现在通过直播,召集一定数量的潜在消费者一起观看讲解,等于售前服务从“一对一”到“一对多”了,这样来看,售前咨询效率反而提高了。3、直播让电商有了“叫卖”的能力,提高了销售效率:菜市场、超市、街边地摊,都会有人叫卖,就算不叫卖也会有个喇叭。这些人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因为叫卖能吸引关注,起到促销作用。直播,就有叫卖和促销效果,可提高销售效率。4、通过聚集人气营造团购氛围,进而提高转化效率:商家通过网红、明星、促销等方式,聚集大量人气,营造出类似于团购的氛围。“氛围”很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店铺的灯光、背景音乐、商品陈列等等都至关重要。直播营造的氛围,对商家销售商品是有利的,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团购:不是通过限时的降价促销形成,而是通过直播聚集人气实现。2015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联手湖南卫视搞晚会,与直播电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互动性和个性化差一些。5、网红和明星的成本只是暂时的,电商直播走向平民化:诚然,眼下许多电商平台的直播,邀请明星、网红和达人去做讲解员成本是很好的,不过这是暂时的,为的是养成习惯和聚集人气,未来的直播,可能会“小二化”,商家自己能做直播。在淘宝模特等职业之后,电商行业会出现大量的“专职直播员”,为商家提供专业直播服务,可能颜值高,可能口才好……这就相当于实体店的导购员,成本会比明星、网红和达人低很多。直播+电商,短期内,确实需要较大投入,许多案例表明,这种投入取得了可观的回报:5月底,吴尊在淘宝直播推荐奶粉品牌“惠氏启赋”产品,60分钟带来120万人民币的销量,单品转化率高达36%,明星+直播的转化率很赞。聚划算、菠萝蜜、网易考拉等平台的直播尝试,以及罗振宇等个体网红的直播卖货,在转化率上均可圈可点,直播不能带来销量的说法,站不住脚。传统电视购物时代的“直播”是稀缺资源,电视台的时段寸土寸金,成本居高不下,正常的商品一般承担不起,只有毛利非常高的商品比如保健品,才能玩儿电视购物,或所谓T2O。现在,直播资源本身不再稀缺,带宽是较大的成本支出,微博CEO王高飞公布的数字是每个直播用户每天要2元带宽成本,但相对于电商用户的获客成本而言,这并不算高。哪些产品和服务适合直播售卖?根据上述讨论,能确定这些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非常适合做“直播电商”:1、无法到现场却要决策现在,跨境电商平台纷纷试水直播,就是因为用户在购买进口货时不能到当地、信息不对称,又要做出决策,直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看直播就更能了解进口商品。旅游这类服务的决策,你去现场之前是不了解的,你也不可能去现场了解,直播将会风靡。项目投资时的决策,你在股权众筹这类平台看项目,不去现场了解多少还是会打退堂鼓,借助于直播,你能更了解项目。2、重视过程消费的产品在过去,我们为“结果”消费,吃鸡蛋不会关心下蛋的母鸡。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过程”,吃鸡蛋,还要找到下蛋的母鸡和了解下蛋的过程:关心食材的种植过程,关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关心食物的烹饪过程,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有了直播,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过程”,消费过程,比如通过直播看餐厅的后厨,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还能了解食品的烹饪全程。C2B时代,长尾经济兴起,越来越多的个体将会成为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人们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多是因为这个人,这类电商同样适合直播电商。3、要体验需讲解的重决策买房买车、买化妆品、买家电,许多场景,我们都需要多方位了解产品或服务,需要专业的讲解做出购物决策,这类产品非常适合做直播电商,眼下,美妆等领域的直播电商正在兴起。4、适合团购的产品和服务直播电商就是一种新形态的团购,它聚集人气在一起之后,向群体售卖某一个或某几个产品(服务)。因此,过去在团购尤其是限时团购中表现较好的产品和服务,非常适合做直播电商。正如团购容易打造爆款一样,直播+电商同样会是爆款生产机。最大的实物类电商聚划算的尝试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吴尊通过直播卖了120万元的奶粉,柳岩在聚划算直播叫卖六款产品:枣夹核桃卖出2万多件,在观看人数12万人的基础上这个转化率很高。聚划算,以及主打限时特卖的唯品会,都会成为直播电商的重量级玩家。直播+电商的最大难题是技术直播+电商与电视购物,T2O模式,以及视频购物都不是一回事儿。直播+电商的爆发,已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1、天时:眼下的中国,网红经济火热、直播内容风靡、移动网络普及、消费升级加速,这为直播电商创造了很好的大环境,几年前,所谓T2O模式,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2、地利:直播+电商不再是电视台或视频网站这些“媒体”主导的项目,而是主流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在大力投资的新兴业务,主导者从媒体变为电商平台,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扎根于电商平台的直播电商,在基础的用户和商家体系上,能提升商品(服务)与人的连接效率,火是必然。3、人和:电商平台通过直播提高商品(服务)与人的连接效率,并且构建流量闭环,这是电商平台梦寐以求的,淘宝2016年三大战略中,内容化、社区化这两点都是想要构建流量闭环,将注意力留在平台。对用户而言,直播有利于购物决策,让电商购物变得更有趣。对商家而言,直播电商提升了转化率、增加了销售额。大家都能得到想要的,为直播电商创造了“人和”的条件。现在不需要讨论直播电商会不会爆发,而是要讨论去还存在什么难题。直播+电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我看来,最大难题是技术,就是如何让用户直播时购物体验更好的技术,如何将直播与电商结合得更顺畅,增加转化效率。1、语音技术:在主播讲解时说到某个商品时,就能出现商品链接,用户可方便地加入购物车,眼下还没有直播平台做到这一点。比如,通过语音口令帮助用户快速购买,在主播公布语音口令之后,用户可通过App“喊出”口令,进而获得优惠、购买商品。这让用户在直播中有消费欲时购物更便捷,提升了转化效率、丰富了互动方式。2、图像技术:在主播展示某个商品时,或到达某个地方时,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探测对应商品,进而给用户推荐,便于用户下单,实现真正的边看边买。已有创业团队尝试在视频上实现类似技术,比如你看到《欢乐颂》里面刘涛的衣服不错,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其加入购物车下单,如何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直播结合起来,是接下来的难点,要做到实时识别并不容易。3、VR技术:直播+VR结合将是大势所趋,VR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多维、生动地了解世界。之于直播电商,有了VR(虚拟现实),或AR(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商品信息,或者跟人互动了,比如戴上头盔你到达一个虚拟的商场,里面有导购员(主播)正在讲解,一群人在围观(社交),这种一种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淘宝愚人节发布了BUY+计划就是类似理念,阿里巴巴还宣布要做VR内容平台,打造VR交互技术,直播+VR+电商打通,为时不远。4、开放平台:眼下电商巨头都在尝试直播电商,但都是平台邀请网红或明星小试牛刀的玩儿法,并没有将直播电商开放给平台上的商家。直播电商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其未来一定会开放给商家。一方面,平台组织的直播活动,商品可接入获取订单,比如网红戴了某个耳环,直播界面就会自动出现商家商品。另一方面,商家可在商品页面接入直播能力,自己邀请达人,或者自家小二、专职主播上阵来做主播,承担起促销+导购的角色,未来登陆淘宝进入店铺或商品,你可以选择看直播。技术问题的解决是时间问题。就算语音、图像、VR技术短期内不会成熟,但通过语音口令等方式,还是可以让直播与电商的融合变得更加顺畅,进而提升用户的直播购物体验,直播+电商,未来可期。
  • 百度计划在五年内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汽车

    热点聚焦 2016-06-03
    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今天表示,百度计划在五年内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出生的小孩长大后就不必考驾照了。网路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百度已经在北京和芜湖的公共道路以及位于上海的一个封闭测试区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在《华尔街日报》于香港举办的Converge科技大会上,王劲表示,他希望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汽车能在中国的10个城市进行测试,以适应不同的天气、道路和交通状况。王劲还表示,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的竞赛对百度和谷歌(微博)母公司Alphabet来说意义重大。“目前的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对任何竞争者来说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空间,”王劲说道。“我认为没有谁能控制这一领域。”王劲说,无人驾驶汽车如何跟道路上的其他汽车——包括由人类司机和机器人司机驾驶的汽车——进行通信仍然是一个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在目前,无人驾驶汽车遇到交警招手示意时仍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然而,他认为自动化汽车的最大好处是增进交通安全,提高出行共享率。王劲称,中国93%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为失误造成的。百度愿意跟打车软件公司合作,百度已经投资了Uber和Uber中国,但也不排除会跟Uber的国内竞争对手滴滴出行进行合作。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落后于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王劲希望中国能跟随潮流,修订法律,并会逐步地为无人驾驶汽车改造基础设施。他希望百度能在多个国家同步推出其无人驾驶汽车。当谈及百度汽车的设计风格时,王劲表示,为了照顾那些希望享受开车的乐趣的用户,百度的第一批无人驾驶汽车将安装方向盘。
  • 当今八大热门科技 中国已走到哪一步了?

    热点聚焦 2016-06-02
    引力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这些当今世界的前沿科技,也是中国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北京召开。“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会场内外业界权威人士,了解中国在这些热门科技上的最新进展。热点1:引力波技术背景:2016年春节期间,一个充满“宇宙感”的科技名词“引力波”火了。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宣布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之际证实了引力理论的最后一项预言。它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开启了观测宇宙的一个新窗口。中国进展:目前,中国多支科学家团队正积极推进引力波探测和研究。2008年,中科院成立了空间引力波探测论证组,开始规划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的发展路线图,目前已形成空间太极计划工作组。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说,如果太极计划进展顺利,其引力波探测卫星组将于2035年前后发射,届时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卫星将同时在空间独立进行引力波探测,互相补充和检验测量结果。热点2:虚拟现实VR技术背景:带着专门的游戏头盔,玩家就能够如时空穿梭般进入战争现场,子弹在耳边飞过、炮弹在身边炸裂;借助眼镜、手套等专门设备,医学院的学生可以进行模拟手术……VR--即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娱乐、工业制造、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均表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目前,虚拟现实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点。中国进展: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领域列入“战略任务”部分的内容。目前,我国已有华为、乐视、暴风科技等一大批企业涉足VR行业,游戏、旅游、地产销售等领域已开始尝鲜VR。热点3:可穿戴设备技术背景:佩戴智能手环,在夜晚起床时灯将自动亮起,出门时不再需要手动关闭电视、空调;通过心率监测耳机、传感器鞋垫,人们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加了解……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孔令胜说,可穿戴设备不只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实现强大智能互联功能。全球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今年1季度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比增长67.2%。中国进展:“无论是研发还是商业化水平,我国都与国际水平持平。”孔令胜说。在此基础上,也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处,如促进亲子沟通的智能手表等。据了解,目前小米公司、歌尔声学等一批国内企业开始进军这一领域。全球知名调查机构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可穿戴市场零售量为1810万台,同比增长321%。热点4:智能机器人技术背景:今年3月,智能机器人AlphaGo对战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获胜后,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更加浓厚。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公司智能机器人不断升级,应用越来越广泛,据市场调查公司“风险扫描”数据,去年底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已有855家,总估值超过87亿美元。中国进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跟全世界接轨。”全国知名语音识别公司Nuance全球副总裁韦德曼说,“我相信,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未来会有很多应用出现。”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我国智能机器人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产品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小鱼儿科技推出自主研发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小i机器人”能同时应答服务100个客户,对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能达到毫秒级,得到广泛应用。热点5:无人驾驶技术背景:城市中将建造一个巨大的交通共享网,只要拿出手机就能随时呼叫无人驾驶汽车服务;交警能精准判断每一辆汽车去向,更有效地管理交通……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或将到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显著优势在于便捷和安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是传统汽车行业的“涅槃重生”。目前,英国、德国等已批准无人驾驶汽车路测,都在积极布局产业。中国发展: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最终状态为无人驾驶)已纳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目前,百度、腾讯、乐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已在不同程度上进军无人驾驶领域。热点6:量子通信技术背景:量子通信是利用光子的量子状态加载并传输信息。“从原理上来说,量子通信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说,由于能保证用其加密的内容不可破译,芯片后门、光缆窃听、“棱镜门”等窃听与黑客攻击等困扰将轻松解决。目前,欧美、日本等国家正加大量子通信的投入,考虑推出空间量子通信计划或建设量子通信干线。中国进展: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潘建伟说,未来量子通信可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连接实现城际量子网络、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最终构成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据了解,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将于2016年下半年建成,属世界首例。热点7:石墨烯技术背景:它是目前已知最薄的材料,甚至薄到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应用它的显示屏可以薄得像纸一样;它比金刚石还坚硬,“像衬衣一样的防弹衣”不再是天方夜谭……它就是被许多专家称为“改变21世纪的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在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说。目前,英国、美国、韩国等多国正着手推动石墨烯产业化。中国进展: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在全球率先启动了石墨烯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我国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不少企业已推出石墨烯产品,如石墨烯电子纸显示屏、石墨烯自发热内暖纤维等。热点8:氢燃料电池技术背景:设想,有一天每辆汽车不是加油而是加氢气,排放的都是水,世界环境无疑将有大的提升。近年来,氢燃料电池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外部分氢燃料电池汽车已逐步走向市场。中国进展:今年4月,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和《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发布,提出了15项重点创新任务,包括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先进储能技术创新等。在我国,氢能源有轨电车、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等产品已陆续问世,不少关键技术正在突破。“目前,东岳集团与奔驰等公司签约联合开发量产氢燃料电池膜,预计2017年产品上市,该项目对我国占领燃料电池研发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山东东岳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唐军柯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