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劲波挺二手交易:“转转”一定比淘宝闲鱼赞

    热点聚焦 2016-05-30
    【亿邦动力网讯】5月30日消息,自去年年底,58集团CEO姚劲波亲自代言公司旗下产品“转转”后,这个二手交易平台很快受到关注。截至目前,转转已经上线半年,其发展情况如何?日前,姚劲波在贵阳向媒体披露了转转的发展近况及发展思路,更自信地称“用转转卖二手物品,一定比在闲鱼(亿邦注:闲鱼是淘宝旗下二手交易平台)卖得快”。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据亿邦动力网了解,58同城在去年11月正式上线“转转”,姚劲波称,集团实际早在前年就开始准备该产品。“我们很少做独立的应用,一旦做了,就不会做到一半就扔掉,会花大力度把它打造成每个人都能用到的平台,而且我们完全放弃PC端。”为了解决二手C2C模式中的信任问题,转转主要采用的是支付担保。对于特别高额的产品,58同城将进行官方鉴定。姚劲波称,58同城不担心转转变“重”,除了线上,转转未来可能会在线下做一些工作。此外,姚劲波称,为了保证C2C的真实二手交易环境,转转严禁商户类卖家“混入”平台。一旦判断是商户,立刻屏蔽。“只要是商户,就有可能把不好说成好,而且一定会加价。”据他介绍,目前转转的卖家最多只能发布一件商品,要卖第二件,必须等第一件卖出去。“如果一定要涉及B类商家,我们希望是自己来做。”姚劲波暗示,未来转转有可能会涉足自营B2C,做一些高价值产品的二手商品销售,例如相机。他表示,目前这一类的二手交易在线下已经比较成熟,线上则有“蜂鸟”这一类的平台。亿邦动力网注意到,目前转转已经上线了“转转优品”,主要针对手机品类,产品全部由58同城鉴定,并做担保,如果买家买到产品一周内不满意,可以退款。姚劲波称,由于转转目前主要还是在IT类媒体宣传,所以用户大多集中在白领人群,卖方人群更多。“过去中国人用二手物品的习惯没有养成,越往后走,频次会越高。现在有各种促销类活动,双11、618,每个人都拥有了太多东西,生活太复杂。二手交易在物资稀缺的年代不会发达,而在物资丰富的时代会蓬勃发展,所以我判断未来会发展很快,而且一定会比闲鱼快,因为我们整个58、赶集都会帮助展现。”姚劲波向亿邦动力网表示。不过,对于转转目前的平台商品数量、交易情况,姚劲波表示还不方便透露。除了转转,姚劲波还介绍了58集团旗下包括58到家、58影业等子业务的情况。姚劲波称,目前在58到家业务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家政业务,这也是58集团历史上最有优势的领域。此外,同城速运和美甲方面,58到家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不过,姚劲波强调,58到家不可能像滴滴打车一样“一夜爆红”。“有的行业是天然会慢一些的,滴滴打车的司机,本身不需要太多培训,而到家类的很多服务,非常不标准,劳动者需要培训和教育,所以我们没有寄望发展很快,这是一个十年的计划。”而对于近期成立的58影业,姚劲波称,58集团是消费类的公司,一直有大量的广告投放业务,因此涉足影业主要是想尝试更深层次的合作,但不一定会自己去拍影视剧,“不会耗费我们太多的精力。”
  • 湖南成立微商诚信联盟 曝光举报违规微商

    热点聚焦 2016-05-30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微商从业人员已突破1000万大关,随之而来的是,虚假宣传、质量难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5月26日,湖南师大商学院牵头筹备成立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微商)研究中心,行业内专家学者、企业、政府部门及媒体人士齐聚一堂,就消费者权益如何保护、政府部门如何监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熟人交易模式导致维权难【案例】 长沙全职妈妈柳英在朋友圈中做起了“卖卫生用品”的生意,起初她只进了几百元的货,打算卖不出去就自己用或送人,没想到,广告发布不到一个星期,产品都卖光了。第二个月,柳英就花费数万元升级为二级代理,手下的代理也发展到了二十多人。柳英坦承,客户几乎都是自己的熟人,或是熟人介绍的熟人,因为产品是女性刚需,销量几乎每月都在增长,现在每月的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 【专家发声】  探讨会上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由116.8亿元跳跃增长至9406.6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31.8%。微商从业人员更是发展到上千万。“尽管很多人对朋友圈里的营销行为感到厌恶,但微商确实改变着大众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从事电子商务研究的李蓉丽老师作为女性,对此感触颇深。她说,微商由于是在朋友圈卖东西,都能算得上是熟人,所以一般不需要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是打款到自己的银行账户里。而社交平台对通过朋友圈、粉丝群等“熟人交易”的卖家身份基本未进行实名信息审核,对交易信息保存也没有明确要求,因此,发生消费纠纷时,往往导致售后服务和消费维权难。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广告违法问题突出【案例】 今年2月,浙江象山的老倪膏药被工商部门罚款80万元。行政处罚信息中显示,该公司销售、宣传的“老倪膏药”其实为电极贴片,因为涉嫌未经审查批准发布医疗器械广告、发布虚假广告、冒充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在2015年12月17日被立案调查。 其产品零售价每盒150元,总代理进价为50元,其实类似产品在工厂的贴牌出厂价大部分只要一二十元。【专家发声】“在朋友圈发布产品广告恐怕是最简单、直接的推广方式,但一些化妆品、面膜类产品,消费者很难判断其产品质量。更有不少微商涉嫌变相传销,对于产品的来源渠道没有任何保障,也没有出示相关的产品证书。”与会专家及嘉宾一致认为,以微商现在的规模,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让人期待的是,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已发文表示,很快将会开展2016网络监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互联网虚假广告,其中就包括当下大热的微商广告。 卖假货,数额大可入刑【案例】 今年初,杭州一名全职主妇何某因为在微信朋友圈售卖假冒产品,面临判刑。何某去年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卖包,于是成了朋友的代理。何某通过自己的两个微信号,在朋友圈转发各大名牌包包、手表和高档化妆品的信息。然后,她再把顾客的需求发给朋友,由朋友直接发货给买家,何某赚取差价。半年间,她在朋友圈销售假冒商品价值共计11万元。2013年12月,公安机关在何某住处查获了假冒LV、CHANEL等24件商品。【专家发声】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销售金额在25万元以上的,则属于“数额巨大”,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卖家就算明确表明自己的商品是高仿,不存在欺诈行为,但其售卖假货,这一事实仍然属于违法行为”。在企业家代表、长沙秀之明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张越看来,微商之所以比正规网店更多“乱象”,主要是因为其门槛低,一些商家的产品没有经过正规流程检验,也不需要纳税,监管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比较“宽容”。“许多消费者,包括微商自己都根本不知道监管方是谁,消费者也往往不会为了几十上百元走法律渠道保护自己的权益。”张越表示,作为卖家应该意识到,微商也受法律制约,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尽量从正规的微商渠道购物。躲避监管,平台应担相应责任【案例】 2014年国家出台新消法,约束网络销售的种种行为,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很多开网店的业主。“目前的网络平台加强了监管,更加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如“7天无理由退货”、“打击仿冒商品”等举措一度让网店业主小王萌生退意。当微信的商机出现后,她发现,很多从前在网络中结识的网店业主纷纷转移到微信,因为微商是依靠个人信用在熟人圈中做生意,只要商品质量得到认同就不会出现恶意投诉,同时即使出现纠纷也不会面临处罚。【专家发声】在探讨会上,有专家就提到了“微商躲避监管”等现象,甚至出现打着微商的幌子进行“微传销”。调查显示,目前主要是一些减肥类产品、化妆品以及各种无钢圈内衣、膏药、针灸贴等产品。专家指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微信、微博、陌陌,只要社交平台经营者为平台上的卖家提供了服务,平台就应该承担部分责任,为消费者负责。记者注意到,在最新出台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义务和责任。记者注意到,从2015年3月起,微信官方开始对微商进行打假,建立起品牌维权平台和用户举报机制。部门行动全国网络交易监管系统6月底上线在探讨会上,湖南省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处长贺然表示,互联网只是营销手段和方式,线下的法律法规是完全可以适用于互联网交易的,但局限在于,由于线上交易的封闭性与私密性,政府部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基本做不到事前监管。不过,这一局面将有望得到扭转。据悉,由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发了“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一期)”,目前已进行了跨省联网测试。今后,消费者在网购时无须访问政府官网查找企业信用信息,而是在访问网店时就能在浏览器上自动获取该网店相关信用信息,包括是否受过行政处罚、是否被列入异常名录等。预计该系统将于今年6月末正式上线运行。
  • 京东农村电商李贺明:以自营自有实现农业三优

    热点聚焦 2016-05-27
    5月26日消息,京东集团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电商精准扶贫协调人李贺明在“2016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交流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实践分享》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京东正在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道路,特别是县域领导发展。将特色馆自营平台、自有平台,以及线下平台整合起来,最终实现三优,优品、优派和优价。据悉,2016中国(贵阳)电子商务大会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贵州省发改委、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据了解,本次交流会以“新使命、新视野、新动力”为主题,国家发改委、贵阳市政协以及来自河南、广州、南宁、成都等地相关领导参加了互动交流,同时来自河南保税集团、支付宝、京东、敦煌网、海尔集团等电商企业代表均出席分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李贺明:各位领导好!农村电商是这两年领导非常关注的,特别是今年第三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正在进行当中。我本人从事农村电商工作有两年多时间了,真心感受到我们在农村或者说在农业电商方面,我们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很多的需求。比如说在农村的市场里面,我们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有什么样的需求,或者说不匹配。首先从需求侧来讲,农民的购物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结婚、生子、建房等等。但是从供给侧来看,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很严重,保证农民买到物美价廉和货真价实的产品,是政府、企业的责任。进口方面我们农产品进口年年增长,价格也是年年走高。在农业方面我们成熟的消费者也是真正存在的,国内农业生产“十二年连增”。那关于县域供给侧改革涉及到第一个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服务,第二个是农民扩大种植农金,第三个是农资产品和购买渠道。京东农村电商3F战略,第一个是优质商品服务双下乡,第二是产品数渠道进城,第三个是金融农资技术全生态。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第一个在工业品下乡领域,我们在全国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国1400个县,设立了县级服务中心。截止到目前我们在20万的行政村建立或者是招募了我们的乡村推广员。我们大型家电的物流配送、售后维修能力已经能够覆盖这1400个县,将近38万的行政村。未来农村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的印象就是多、快、好、省。当然,不仅仅下乡的是产品,还包括服务、售后、维修、配送、安装,所以说叫优质商品服务双下乡。第二个是设立一县一馆一县一电700家,是京东自有品牌、生鲜自营冷链物流的全国布局。城市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印象是新鲜安全、品质到家。通过这些形式帮助地方的农特产品在网上展示、销售以及后期的物流、仓储和城市的终端配送,这个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网络。我们能够做生鲜,因为我们建立了三张网,一个是大型产品的物流网,一个是针对农特产品,特别是生鲜产品,我们建立了生鲜冷链网络。未来我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咨询,把农特产品和生鲜做更好的匹配。第三个是农资和金融方面,我们已经与全国200多家大型的农资企业开展合作,同时我们将产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卖农资产品,我们也为县域农民提供农资的咨询服务。截止到目前我们授权设立64个农资服务中心,提供很多的服务。在金融方面去年跟四川仁寿开展合作,今年在河南、黑龙江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最后,我们要打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短板,农民没有知识,我们提供技术培训,没有资金,我们提供资金支持。我们将我们的物流系统向上游进行延伸,将我们的生鲜网络建成之后,这就是冷链运输渠道。将我们的特色馆自营平台,自有平台,以及线下平台整合起来,最终实现三优,优品,优派,优价,这就是京东对于未来互联网+现代农业,特别是县域领导发展。我们正在走在这个路上,未来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县域的朋友,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探讨这个模式,谢谢大家。
  • 探营跨境电商体验店 电商牵手老字号

    热点聚焦 2016-05-27
    北京的跨境电商消费进入新阶段。风格多变的陈列,颇具互联网化青春活力的店面设计,加之夺人眼球的海量进口商品。这个5月,在北京东西南北四大区位的核心商圈,一场关于跨境电商促销+体验的活动已经悄然拉开大幕。在这里,纯正的进口商品不再是价格高得让人瞠目结舌,消费者更能够近距离体验方便、快捷的跨境电商消费。跨境电商首次组团落地纯正的进口商品去哪买?是不是进口货就比国货贵?哪些外国商品最抢手?税制改革后,哪些跨境商品值得购买?对于这些公众关注的话题,为期3个月的“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活动将给出答案。作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的全国最大消费城市,北京对于新消费模式的尝试也走在前列。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将从5月29日开始,持续至8月30日。在这场全民体验跨境电商的大型促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可以在北京东西南北四大区位全面接触跨境商品,在逛街的同时亲身感受世界各地特色商品。同时,借助本次活动,国内优质跨境电商企业也首次组团落地。目前,跨境电商体验店逐步成为北京商业新的业态创新点,北京市百货大楼、北京卓展购物中心、苏宁云商等,都开始进行跨境体验店尝试。京东全球购、中粮我买网、苏宁海外购、聚优澳品、林德帕希姆、寺库网、时光一百等不同业态的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将进驻西单大悦城、in88、世贸天阶、爱琴海购物公园、首开·福茂等商场。据悉,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由北京市商务委主办,北京商报社承办、16区商务委协办、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在线下,跨境电商企业将在自家平台上开设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活动专区,将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一网打尽。眼见为实亲历跨境消费诞生于熟人代购的跨境电商,发展至今至少十年时间。2014年7月,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及海关总署的《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正式落地后,在税收上给予跨境电商优惠措施,此后,各种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买手制、平台入驻和B2C三种模式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市场的主流模式。据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活动为让消费者在实体店感受跨境商品和服务,做出新的尝试,即活动中每个商品都会搭配一个二维码,消费者现场扫码即可下单,购买的产品同步配送。感受跨境商品的同时,本次活动还将举办多场路演。其中,在西单大悦城等核心商场,参与活动的跨境电商企业高管将现场推介商品,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正宗海外商品。传播新的理念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主题。跨境电商企业还会在活动现场与消费者互动,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母婴、保健品、进口食品、奢侈品等举办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资源对接电商牵手老字号除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购买欲,国产好货“走出去”也是2016北京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的一大初衷。据活动组委会方面介绍,持续3个月的体验季将举办跨境出口电商与国内优秀制造企业的对接会,为小笨鸟、敦煌网等出口电商与国内老字号、制造业品牌商,以及国内大卖场等搭建平台,推动跨境消费的双向互动,促进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128家,是商务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分两批(2006年、2011年)认证的,其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饮、医药、服装鞋帽、工艺品、金银珠宝等行业。总体来看,中华老字号的“走出去”步伐的确有所加快,体量也在不断放大,但与普通企业相比,中华老字号企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据组委会介绍,本次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季针对上述痛点,让出口跨境电商企业与国内老字号企业进行资源对接,期待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