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方案曝光 主要分4阶段

    热点聚焦 2016-05-24
    一直牵动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神经的专项整治方案终于曝光。昨日,一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在业内流传,引发关注。由于网传的是电子版,加之没有落款,文件真实性成为焦点。昨日下午,南都记者从广东一位监管人士那里求证到该方案的真实性。据此份经南都记者求证确实由国务院发文的整治方案,对于当前包括P 2P、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在内的互金行业提出了明确整治方案,其中特别提到,对于互金行业将采取严格准入管理,为了防止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监管盲区,方案多次提到对互金要采取“穿透式”监管。“若按监管的要求,90%的P 2P平台存在违规行为,必须进行整改或者被清除出去。”广东互联网金融行业副秘书长朱明春昨天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一年期整顿将分四个阶段4月14日国务院召集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随后,互金行业陷入监管风暴来临的阴影中。但由于方案迟迟未对外公布,业内尽管风声鹤唳,各家平台均不敢轻举妄动,但监管的每一个动作无疑都牵动着行业敏感的神经。智能理财平台神仙有财CEO惠轶表示,在风险爆发与监管升级的大环境下,P2P网贷经历了一场信任危机,整个行业进入到必要的调整期,业务开展处于相对低谷。根据这份方案,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将被分为4个部分:第一阶段为开展摸底排查,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本地区清理整顿方案,2016年5月15日前向领导小组报备,此阶段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分别对牵头领域或本行政区域的情况进行清查;第二、第三阶段为实施清理整顿和督查和评估,时间到2016年11月底,要求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对牵头领域或本行政区域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和业务活动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同时进行自查;第四阶段为验收和总结,要求对各领域、各地区清理整顿情况进行验收,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准入:未取得资质不得开展业务南都记者留意到,在专项整治中,此前一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采取备案制的监管思路出现较大变化,方案提出要“严格准入管理”,要求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内文同时强调“互联网企业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不得依托互联网开展相应业务,开展业务的实质应符合取得的业务资质。”据悉,对于未经相关有权部门批准或备案从事金融活动的,由金融管理部门会同工商部门予以认定和查处,情节严重的,予以取缔。方案同时要求,凡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选择使用上述字样的企业(包括存量企业),工商部门将注册信息及时告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工商部门予以持续关注,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强协调沟通,及时发现识别企业擅自从事金融活动的风险,视情采取整治措施。从各地看,年初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省市的工商部门先后停止“投资类”、“互联网金融类”等企业注册登记。新联在线副总经理陈智诚对南都记者表示,从方案看,尽管具体标准未明确,但未来,P 2P等互金平台可能要走牌照制或者准入制,但具体标准未明。红线:不得设资金池、不得放贷在此次方案中对于亿卓P2P和股权重申多条红线,包括: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发放贷款,不得非法集资,不得自融自保、代替客户承诺保本保息、期限错配、期限拆分、虚假宣传、虚构标的,不得通过虚构、夸大融资项目收益前景等方法误导出借人,除信用信息采集及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业务外,不得从事线下营销。股权众筹平台不得发布虚假标的,不得自筹,不得“明股实债”或变相乱集资,应强化对融资者、股权众筹平台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股东权益保护要求,不得进行虚假陈述和误导性宣传。那么,上述要求会让哪些平台面临被整顿的可能性呢?“若按监管的要求,90%的P2P平台存在违规行为,必须进行整改或者被清除出去。”广东互联网金融行业副秘书长朱明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仅资金池、不承诺本息保障、不得进行资金错配三项,就让大多数的P2P平台面临被整治的风险。广州e贷联合创始人朱青山表示,关于不得发放贷款这一现象,尽管大部分P2P平台都已回归信息中介的定位,但也有少部分平台,如活期产品的P2P平台,会有发放贷款的嫌疑。陈智诚表示,方案中指出,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资金账户、股东身份、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意味着自融、资金流向不清晰、税务等问题都将全面暴露,目前的P2P平台大部分都要先开始内部整改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生常谈的问题外,方案对于P 2P特别指出,P 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未经批准不得从事资产管理、债权或股权转让、高风险证券市场配资等金融业务。此举被解读为将导致不少平台备受考验。“现在大部分P 2P平台都是用债权转让模式运作的。”陈智诚表示,债权转让模式成为主要模式的原因在于,如果让借款人独立在平台发布融资需求的话,主要是工作量太大,而且时间太长,对于实际业务影响比较大。目前的平台中,特别是车贷、个人信贷、消费金融,都是以债权转让运作。跨界:严禁“首付贷”性质业务除了对平台划出红线,方案还注意目前房地产、私募等行业通过互联网运作存在的问题。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利用P 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特别要求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此外,对于部分平台通过互联网将私募发行的多类金融产品通过打包、拆分等形式向公众销售提出明确禁止。“互联网对金融进行了创新式的改造,但这个过程中,不少平台通过互联网打合规擦边球,在业内非常常见。”陈智诚表示,这些行为在方案中均被明令禁止。而除了不同行业打擦边球的跨界产品将成为整治对象外,互联网金融中涉及到的集团化风险也被方案提及。根据方案,同一集团内取得多项金融业务资质的,不得违反关联交易等相关业务规范。按照与传统金融企业一致的监管规则,要求集团建立“防火墙”制度。对此,陈智诚认为,某些多牌照金融集团原来可以通过在P2P挂保险资产等方式,实现相对合法的资金通道,现在随着集团“防火墙”制度的建立,估计将会受到较大影响。重点整治措施1、“穿透式”监管思路明确南都记者从方案中看到,为了防止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监管盲区,方案多次提到对互金要采取“穿透式”监管。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对于互金的监管将打破“身份”的标签,从业务的本质入手。不管一家创新金融机构的名称、标签是什么,模式有多创新,按照穿透式监管原则,它的每一步行为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监管条例去约束。据悉,按照此前的分类,股权众筹归证监会管、网络借贷平台由银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业务则由保监会来管。方颂指出,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速度而言,监管总是滞后的,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互联网金融机构中各种金融业务的交叉、混业也给以机构监管为主的监管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穿透式监管透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看清业务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甄别业务性质,更有利于监管快速地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2、建立“重奖重罚”制度从方案看,配合专项整治,还将建立举报和“重奖重罚”制度。方案指出,针对互联网金融违法违规活动隐蔽性强的特点,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制度,出台举报规则,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设立举报平台,鼓励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等多渠道举报,为整治工作提供线索。推行“重奖重罚”制度,按违法违规经营数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对提供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强化正面激励。方颂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即将上线,设立的互联网金融举报平台,除了给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一个举报的窗口外,一些较大规模的非法集资案件,也需要群众提供线索侦破。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3、强化资金监测方案要求,加强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资金账户及跨行清算的集中管理,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资金账户、股东身份、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严格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落实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存管银行要加强对相关资金账户的监督。在整治过程中,特别要做好对客户资金的保护工作。陈智诚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资金账户、股东身份、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意味着自融、资金流向不清晰、税务等问题都将全面暴露,目前的P2P平台大部分都要先开始内部整改了。方颂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来源都比较容易调查清楚,问题主要是资金去向,到底钱流到哪里去了,资金去向应该是未来监管的重点。不过对于银行存管的问题,不少平台认为短期推进较为困难。朱青山表示,由于银行存管的推进受限于多方,不是P2P平台单方面能决定,目前确实还有不少平台暂时无法做到资金托管。
  • 5000亿元的婚嫁市场能诞生几个独角兽?全在这份婚嫁O2O报告里

    热点聚焦 2016-05-24
    国内狭义婚嫁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800亿虎嗅网研究小组经过测算发现,当前国内狭义婚嫁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800亿元,如果计入酒水消费等项目规模超5000亿元,并且这一刚需市场未来还会保持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统计婚嫁市场规模和相关数据分析时,我们只取用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纱礼服、婚宴四大核心产业情况。有的研究把婚嫁过程中的旅游、珠宝消费等算入行业总体规模中,认为目前这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但我们认为婚嫁行业还不够成熟,而旅游和珠宝领域均有成熟品牌出现,婚嫁企业不足以把婚嫁过程中的旅游和珠宝消费留存在本行业中,因此本次统计不做纳入。整合在即,独角兽若隐若现婚恋十亿级市场,已经出现世纪佳缘这样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而婚嫁5000亿市场,却没有一家美股或A股上市公司。未来,一定会有若干家独角兽级以上的公司在这里涌现。虎嗅网研究组认为,对投资者而言,整合在即,前景不明,正是给未来独角兽型企业下套的好机会。对从业者而言,需要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进入和控制细分市场、兼并扩张、增加投入、增加市场占有率、阻止新进入者……你有得忙了。行业生态从乱战走向诸侯割据过去,中国婚企数量多,规模小。据花海阁创始人海风讲述,仅北京一地就有超过2万家的婚庆公司(包括路边作坊),很多婚企、工作室的年营业额在两三百万,很多个体户的流水甚至在百万以内。目前,婚嫁企业尚未有A股上市公司,以上海新三板上市企业花嫁丽舍为例,根据2015年8月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9229.75万元,不足上海婚嫁市场份额的千分之五,更遑论全国市场。婚企市场过去呈零散化的原因有:第一,本地化重服务,婚礼要在家庭所在地举办,方便亲朋好友出席,这把全国5000亿婚嫁大市场切分到无数个城镇中去,重服务属性需要大量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为大规模扩张增加了难度;第二,产业链长,信息不透明,存在潜规则,难于融通,进一步把诸侯国似的小市场,再次切分成到若干细分领域中,降低了从业企业的市场天花板;第三,企业规模不大,利润不足,存在恶性价格竞争和后期捆绑消费的不良现象,阻碍行业发展;第四,新人需求多样,消费能力不一,进而再次切分市场份额;第五,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专业人员不足,难于支持大规模扩张的人员需求。当前,互联网带来透明便捷高效的信息沟通,再加上资本的助推,婚嫁企业进入整合期。部分优质企业一方面提供价格透明、流程规范的服务,建立自身品牌,引导行业风气,另一方面尝试突破婚嫁服务的地域性限制,向更大范围扩张和布局,拉升所处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和企业本身的估值。具有品牌价值的企业的招牌正在被擦亮,区域性的龙头企业若隐若现。预计2年左右,全国婚嫁市场会形成十几个诸侯国式的大区,在每个大区里都有少量龙头企业出现,这20%的龙头性企业会占据所在地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婚嫁行业生态从乱战逐渐走向诸侯割据局面。市场这么大,这么分散,新人需求多样,品位和消费能力不一,使得婚嫁市场不可能一家通吃,这里不仅给有野心和地位的企业留有发展空间,对于新进创业者而言,如果定位精准,有技术或人员优势,一样有机会。机会在哪里?国内婚嫁O2O产业图谱现在收集已公布融资企业和部分知名婚嫁企业情况,进行分类,形成产业图谱如下图。根据图谱中的企业规模可以看出,发展良好的有三类,分别是:线上综合性平台、线上和线下婚纱摄影企业、重资产型婚礼会馆与婚礼策划企业。1. 线上综合性平台:竞争激烈、价值不足未来会留存下数一数二的企业,亿卓智库成为全国性的婚嫁服务入口。BAT和大型投资机构均有布局,竞争激烈。获得融资的企业比其它领域多,腾讯有美团点评结婚、百度有糯米、阿里有婚伴、红杉投资到喜啦、百合网投资小两口婚博和婚礼大亨等,都在试图争抢全国性婚嫁平台入口的数一数二名额。同时,线上平台还要面临线下平台和自营服务商家向一站式服务转型的竞争,如婚博会、婚礼商城、金夫人等。目前线上平台的发展有限,在全国婚嫁交易中所占比例不高,难以承担产业整合入口的责任,更多是资讯汇集的作用。一是因为对于大宗消费结算,目前用户对线上交易的信任度不足,难以形成闭环;二是平台大多在延续以前高频低客单快决策的传统平台玩法,海量信息、竞价排名,对质量控制呈弱势,婚嫁是低频高客单高信任度长决策周期规模不经济的领域,不同于餐饮和出行的用户消费心理,需要更高的品牌价值和信任度。从美国情况看,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80%的美国新娘通过The Knot实现了自己的完美婚礼,The Knot拥有网站、杂志、书籍和电视节目,提供海量有关婚礼的时尚创意和紧贴潮流的实用性建议。中国婚嫁线上综合性平台的梦想就是让绝大多数的婚需消费者以自己为入口,但中国的商业环境与美国大为不同,仅仅通过创意和建议,解决不了用户的痛点,还需要从优选商家管理和服务品质保障入手。从另一低频高客单高信任度长决策周期规模不经济的领域——房产交易情况看,像婚嫁领域一样,在美国1-2家的大型平台垄断着入口,买卖双方有交易需求都会首先到平台登记,然后有经纪人(相当于婚礼管家)出面提供全程服务,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因为撮合信息,所以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这种平台的生态有一个背景,那就是有成熟的准入资格和信用体系建设。回看国内房产中介,在北京,链家拥有60%的二手房交易份额,其中近70%的客源来自于链家网,这意味着,北京一半以上的二手房交易用户会打开链家网查询信息,以链家网为入口。2014年与国内最大的房产撮合交易平台搜房网决裂后,链家的线上获客能力不减反而有突飞猛进的增长,是因为其早就在布局,自2001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的资金做IT建设,同时搜集真实房源和真实报价呈现在链家网上,吸引用户关注。既然有关部门没有建立起行业准入资格和信用体系,这是问题,也是有野心的平台型企业的机会,特别是对低频高客单重决策的服务领域。 我们建议平台建立准入测评机制,并提供行业培训,考查商家的服务能力,限制接单数量,尽快提升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能力,以适应婚嫁用户高客单重决策高质量的消费要求。线上综合性平台企业案例之“美团点评结婚事业部”腾讯系。2016年1月,美团点评合并后,腾讯等共同注资33亿美元,占股30%以上;2015年2月,腾讯、淡马锡等共同在点评H轮融资中投入8亿美元,占股约25%;2014年2月,腾讯旗下Huai River公司在点评G轮融资时投入4亿美元,当时占股约20%。2009年,点评开始涉足结婚、亲子、家装,2013年,正式成立结婚事业部。结婚是点评网的一个服务版块,提供摄影、婚庆、礼服、婚宴、首饰等13个结婚上下游子行业的一站式服务。目前结婚版块已经覆盖全国91个地级市,含528个县市,12 万家结婚商户,与其中近万家业内顶级商户达到深度合作状态。结婚用户日访问量70万,平均每天为每个商户带去6.3个潜在结婚用户。商业模式和最新动态如下图:线上综合性平台企业案例之“婚礼纪”2016年4月获复星昆仲、祥峰、经纬3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2年成立。一站式互联网结婚平台,业务覆盖本地婚礼服务、婚车、婚品、旅拍等婚嫁全产业链。目前共有3 万余家商户入驻,商品的SKU超过60000个,累计用户超过800万,日均活跃用户50万, APP日均启动次数近200万次,App端活跃用户平均每日开机次数4.2次。平台平均的客单价约5千-6千元。商业模式和最新动态如下图:2. 线上和线下婚纱摄影企业:有机会成长出若干独角兽企业,但权重不够、难以撬动全产业链从新人的消费习惯看,摄影与婚纱结合紧密,甚至有两项消费融合的趋势,二项加在一起全国市场规模有900亿,占婚嫁核心消费的18%。婚嫁服务有地域属性,需要在一座座城给一对对新人提供面对面服务。全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744个市。把这900亿平均到每座城市,再细分到每家企业,份额就少之又少了。这是过去整个婚嫁产业没有强势品牌出现的原因之一。互联网的信息公开和高效沟通,让优质摄影企业的覆盖面增大,有成长为独角兽规模企业的潜质。具体扩张的方式有两种:过去认为,影楼是婚庆转化的最佳土壤。根据《2006-2007年中国结婚市场发展调查报告》,超过90%的新人在结婚时会选择婚纱摄影服务。讲师智库客群精准,摄影、订婚纱礼服之后,紧跟着有婚礼策划、婚宴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认为,以婚纱摄影为入口,整合婚嫁全产业链的服务不符合实际,因为权重不够、难以撬动。中国婚纱摄影和婚纱礼服加在一起仅占全国核心消费的18%,在一线城市婚嫁核心业务消费占比尚不足7%。新人们会因为选择了某个婚宴场所而接受其配套服务,或是因为看中了某家婚礼策划而放心把婚礼交给他们去策划布置。很难想象因为选择了哪家婚纱摄影,就把结婚琐事全权交给他们的。像金夫人这样打造多个品牌的集团性企业例外,因为其有专门的婚礼策划品牌入口。而且旅拍成为趋势,婚纱摄影服务时间点有后移迹象。即部分新人选择蜜月旅行时拍摄婚纱照。3. 重资产型婚礼会馆和重模式婚礼策划公司:全产业链整合入口,唯重模式不破将我国全国婚嫁消费结构、和我国一线城市,及日本、美国的情况分别做对比,发现中国在婚宴上的花费占比远远高于其它两国。在我国一线城市,婚宴消费在核心业务中占比达78%以上。新人决定结婚后,排上日程的最重要一项就是订婚宴场地。因此,酒店饭店在婚嫁环节有强大的话语权。根据业内人士反馈,酒店和饭店办婚宴,按惯例一般会收取1000-10000元不等的进场费,还会收取25%左右的流水返点。婚宴用时长,占用场地大,降低了饭店的翻台率,如果合理加价收取补偿,可以理解。估且不考虑各家酒店饭店加价的合理性,目前现状的一个不良结果是形成了内部关系网,销售人员手握资源,场地优先给关系户使用,滋生了黑箱操作,限制了婚礼策划企业的正常竞争和异地扩张,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那么酒店饭店有没有决心去除行业不良环节,提高透明度,改变婚嫁行业?目前还没发现典型的此种趋势的颠覆。原因有:第一,餐饮企业本身涉及的产业链条很多,婚宴只是一条。如果因为服务的用户有办婚宴的,就去做婚礼策划;那么有婴儿宴的,是不是要去做百日宴策划;有办丧宴的,是不是要去做葬礼策划。第二,即使因为反腐,高档宴会减少,酒店饭店为做生意,有意包揽所有宴会策划,可婚嫁产业链很长,向全产业链做延伸时,餐饮企业就要做得比较深入,婚礼是重服务轻运营高体验的领域,又苦又累,环节复杂,不易操控。第三,一家酒店饭店的服务规模有限,市场份额太少,需要整合其它酒店饭店的资源才能扩大规模,而这种整合需要对婚嫁消费的深度理解,一般酒店饭店不具备。婚礼策划企业则有强劲动力和强势表现,要越过酒店饭店对其的控制。突出的做法二种:第一,全包或半包酒店的婚宴项目,如婚派。在包销协议中甚至签定对赌协议,无论场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都要支付给酒店相关的费用。这要求婚礼策划企业对目前订单量和一段时间内订单增量的准确评估和管控,以满足企业品牌建设和成长的需求。第二,自建婚礼会馆,提供包括婚宴在内的一站式婚嫁服务。如上海的罗曼园、花嫁丽舍。此种模式投入大,而且婚宴有淡旺季、工作日和周末需求的巨大差异。为了提高重资产环节的使用效率、增加收入,婚礼会馆横向扩大业务,除经营婚宴外,也经营其他商务和家庭宴请。这种扩张适用于人口数量基数大、消费能力强的大型城市。在向其它城市扩张时,此类企业在尝试管理输出、酒店合作的方式。策划+婚宴,目前全国有4000亿市场份额,以北京和上海两地为例,每年新人在这两块的支出总额均超过20亿。并且定酒店位于婚嫁消费的早期。开始早,有话语权,完成有能力成为撬动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婚嫁服务的入口。近两年婚嫁行业开始出现进入股权交易市场的企业,但凤毛麟角,在婚礼会馆和婚礼策划领域有二家:新三板上市企业花嫁丽舍、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花海阁,花海阁虽然不自营婚宴,但却是一家以抢占酒店见长的运营型婚企。婚礼会馆企业案例之“罗曼园”创立于2002年。重资产实业,婚嫁一体化服务高级婚礼会馆。在上海有近20家会馆。积累上万客人。近三年保持每年100%的增长速度。2013年服务于1000对新人。2014年服务于近2000对新人。2015年服务于近4000对新人。平均每对新人的消费额在10万以上。商业模式和最新动态如下图:师傅临终时传授的最后一招——做好口碑获客途径的熟人推荐和门店一看即明,渠道主要指通过线下合作伙伴(杂志、报纸、电视、婚博会等)和线上平台(美团点评、百度、婚礼纪、到喜啦、企业自建网站微博微信等)获客。想像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渠道的导流效果应该持继增长。但根据优质商家调查发现,渠道获客能力在2012年经历了一个高峰,占比达到60-70%,之后有回落。原因是,2012年互联网团购火爆,爆款的推出,给婚企带来更多的客源。但由于婚嫁是一次性消费,爆款拉来的用户没有二次消费的需求。而没有团购时,婚需消费者仍会做刚需性消费,对价格不敏感。因此,之后爆款的玩法逐渐淡出婚嫁市场。随着业务的成长,品牌商家中来自熟人推荐的获客占比持续增长。这体现了品牌的价值。近些年,网络营销成本翻着翻地提高。根据业内人士反馈,百度2012年购买一个关键词的费用是几块钱,现在是70-80元;点评2010年前后网站排名前3的营销费用是8千,现在8万。几年时间,大平台的营销费用涨了10倍以上,这增加着新进入者的难度,也警示着长时间浸润在行业中的老牌企业,要追求高利润,靠蒲田式的高营销成本方式,不可持续。可持续之路是建设品牌,用品牌实现用户召集和利润的高溢价。
  • 支付宝大肆入侵加油站 今年合作数量将达3万座

    热点聚焦 2016-05-24
    5月23日消息,在超市、便利店、餐饮等消费场景疯狂刷脸后,现在支付宝又开始“入侵”加油站了,不少车主可以选择在线上为加油卡充值,也可以在加完油之后,选择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功能完成付款。亿邦动力网获悉,目前,全国有1400多座加油站与支付宝合作实现手机支付。据支付宝方面预计,这个数字将在今年年内提升至30000座,平均每天新增159座。据悉,支付宝的合作伙伴讲师智库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也涵盖壳牌、BP、道达尔等外企。其中,今年3月份,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与中国石油达成战略合作,由支付宝将为中国石油提供融汇了大数据和精准营销的服务,包括油卡充值、油站扫码付款、会员管理等。目前,中国石油在浙江、河北两省的加油站已经全部可以在线下使用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功能。在线上缴费方面,支付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的加油卡充值业务。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上关注相应的服务窗之后,绑定石油卡,就能在线完成充值业务。此外,据支付宝方面介绍,支付宝还可以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独有的站级清算能力。油企可以通过全面的数据更精准地掌握各地加油站的运营情况、趋势,从而优化资源分配、站点布局。
  • 阿里大数据四维打假显真章 IACC反目惧怕中国质造崛起

    热点聚焦 2016-05-24
      近日,国际反假联盟(IACC)暂停了刚入会不到一月的阿里会员资格,随后阿里巴巴就此事发表了声明,表明了“有没有IACC,打假都在进行”的态度。同时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SYB讲师郑俊芳也首度公开了“四维打假”模式回应质疑,据了解IACC之所以在一月间从拉拢阿里到反目暂停其会员的矛盾做法,主因是部分奢侈品牌联合对阿里的抵制,在这背后绝非阿里打击假货不力这么简单。   四维打假比线下三十年总和还多  阿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正视假货问题,并多次升级打假机制,利用大数据驱动的四维打假获得前所未有的成绩,而被IACC暂停会员资格远不是阿里对打假的努力不够,背后另有原因。从打假态度和实际成果来说,阿里以一己之力大大扼制假货的横行。用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的话说“现在阿里一年打掉的假货,比线下各种打假活动三十年打掉的总和还多。”  就在IACC风波期间,阿里携手LV跨国打假,在迪拜搜出6万件假包,协助警方查收涉嫌假LV、假CK等假冒奢侈品6万余件。阿里之所以能有如此实力重拳出击打假,皆因借助自身大数据优势为基础的“四维打假”结束了传统的“人盯人”打假的模式,从“线上追踪”“线下定位”“权利人共建”“24小时全年无休”四个维度全方位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身为全球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在打假上绝对动了真格。阿里目前有2000多名员工专职打假,核心成员300多人,1万多名小二参与其中。仅2015年,阿里在全国范围内分析挖掘出活跃可疑售假团伙就达3518个,并绘制了这些团伙的线下分布地图。在当年9月阿里还与浙江警方合作,开展为期3个月的“云剑行动”,抓捕犯罪嫌疑人300名,涉案总价值达8.16亿元。从2014年开始阿里开始发布打假报告,已成为警方精准打击线下犯罪团伙的重要依据。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阿里在打假方面自开始就一直从未停止,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有路易威登、惠普、博柏利、三星、宝洁、微软等542个品牌加入了阿里巴巴的诚信维权机制。因此,IACC对阿里的暂停会员举措,绝对非因打假这么简单,背后原因甚至涉及到中西方两个新旧经济体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  IACC暂停阿里资格背后另有原因  2016年因为阿里加入的缘故IACC在中国得以大火,IACC是全球最大的反假冒侵权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目前有250多个会员,其中很多是国际知名品牌。双方蜜月期很早就开始,2013年IACC就与阿里签订谅解备忘录,随后双方开展了市场安全项目(MarketSafe Program),为IACC会员建立侵权商品“快速下架机制”。今年4月,曾把ebay等电商平台多次拒之门外的IACC,以新设立的“一般会员”(general member)的会员新类别把阿里纳入进来。  要知道,IACC所谓的一般会员是只有打假义务,却没什么权限,在联盟中不能担任任何领导职位,也没有投票权,却要承诺和IACC密切合作,加入后就连旗下子公司也要一起打击假货。阿里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以如此低姿态的加入本应该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在阿里得到一般会员资格后,先后有美国轻奢品牌Michael Kors、法国大牌Gucci和美国珠宝品牌Tiffany退出IACC,至于私下表示不满的公司占比约在10%。甚至发动媒体跟进以匿名信的方式挖IACC总裁的“小道”丑闻胁迫,导致IACC总裁和董事会不得不低头做出让步。  阿里以一般会员身份加入IACC,对于各大奢侈品牌打击假货只有利,为何许多会员会坚持反对阿里加入?并导致IACC暂停阿里会员资格,我认为背后原因主要有三:  原因一:阿里全球化,中国假货无孔不入累及阿里遭抵制。阿里巴巴2016财年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超越沃尔玛,跃升成为世界最大零售平台。截止到2013年年底,淘宝、天猫上就已有900万卖家,面对如此大的卖家基数,难免有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售假货者,水至清则无鱼,在快速发展和打击假货间阿里必然不能采用一刀切手段,这给了一些造假企业利用阿里大平台获取不正当得利的空间,给予了IACC口实暂停阿里会员资格。这一问题即使ebay同样存在,只不过阿里屡屡被拿来做枪使受抨击。  原因二:中国打假机制不成熟,阿里虽然依靠四维打假成绩斐然,却依旧难以一己之力解决所有问题,虽然阿里打假一直在路上,却不可能做到绝对不出任何纰漏。这些纰漏被IACC一些会员借题发挥,造成阿里被暂停的命运。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的假货销售额在2500-6000亿美元之间,中国为重灾区,中国作为新经济体在打假方面积累不深,尚未构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的打假机制,阿里可以做到自身能力的极致,却无法抗衡庞大的造假利益链,近年来阿里已经摸索出同官方联合共同打击假货的模式出来,相信未来会做的更好。  原因三:国际奢侈品牌借势打击阿里,抹黑中国质造。此前,阿里与各地政府合作推出“中国质造”项目,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扶持代加工厂建立自主品牌,扭转国货“无品牌,就冒牌”的恶性循环,从源头上解决中国泛滥的假货问题。自2015年4月“中国质造”项目启动以来,全国已经有135个重点产业带、5000多家工厂企业入驻,日均销售已达4000万元以上。  近些年,阿里选择加入IACC等于为自己多戴了一个紧箍咒:“一般会员”没什么权限,却承担无限义务,究其根本就是为了打造全球品牌形象,为国货走向全球搭桥铺路。根据IACC规则其董事会对一般会员资格一年一审,如果阿里安全渡过年审则为其品牌大大加分。然而众IACC会员恐惧阿里渡过这一年,惧怕阿里积极履行职责改善了自身全球品牌形象,在阿里一年审核期限到期前用退会和操控媒体逼迫IACC同阿里反目,即扼杀了阿里全球品牌打造战略,又抹黑了中国质造,亿卓智库因此得以维护自身暴利。简单的说把阿里抹黑,就可以阻断中国质造借势阿里全球自强的路径。  从阿里打假地图谈打假为何这么难  阿里打假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2014年首次公开阿里的大数据打假模式,并在近期公布了依据大数据分析的假货地图。熟知阿里历史的都清楚,马云领导下的阿里野心不在一城一池,而是构建一种商业生态,近年来阿里打假成绩放在阳光下接受社会检阅正是证明。然而打假已经是全球性问题,涉及到官方、企业、平台甚至消费者多层次,打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打假之难远超普通人的想象,即使超高要求的美国军事设施也难逃假零件的渗透,而涉及社会商业的打假则更加难上加难,包括eBay和阿里等电商平台,打假之所以如此之难原因有三:  首先:电商购物新消费形态带来的打假新挑战;2015阿里双十一交易额912.17亿,交易订单数以亿为单位;2014年eBay Deals从感恩节到网络星期一五天内销量达7400万美元,日交易订单数以千万计。电商购物存在着与线下购物截然不同的特点,各国都在寻找打假的有效手段,这给予电商平台打假造成很多困扰,这不仅仅是阿里的问题,而是全球电商平台都要面对的困扰。  其次:全社会打假体系的构建缺失,打假涉及诸多环节,现行中国仅靠阿里联合官方难以彻底解决。从部分城市为了经济短期数字纵容造假,到很多网民虚荣心作祟知假买假,打假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工程,如何盘活假货流通所有环节一起抵制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仅靠平台自身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最后:国货品牌意识欠缺,依靠造假赚快钱正在毁坏中国质造的形象。近些年崛起的小米帝国是个正面例子,如今小米以品牌为资本打入印度和美国市场。现今是品牌商业时代,缺乏品牌意识和建设的国货已陷入“无品牌,就冒牌”恶性循环,只有学习小米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才可以扫掉造假大国的耻辱帽子。让国货以品牌为资本抢夺市场,冲击暴利的国际奢侈品牌市场,完成游戏规则的限制者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的身份转变。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骄傲,阿里一度成为全球排行第二的互联网公司,它的遭遇是中国近些年纵容假货的恶果,也是中国质造抬头下国际市场担心恐惧意识使然。中国假货虽然是重灾区,但这个锅不该阿里背,而阿里凭借使命感,做到了自己该做的甚至远远超出自己责任范围。IACC对阿里反目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全球的一个教训,虽然这逼迫阿里要更加努力的打击假货,但对于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商业,挫折将激励国货的自强,相信随着中国基因的阿里在全球的强大,将为中国质造的飞腾提供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