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心优选等五家社区团购企业被顶格行政处罚650万

    热点聚焦 2021-03-04
    3月3日,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其中,除食享会被罚款50万元之外,其余四家社区团购企业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针对市场监管总局的行政处罚,橙心优选回应称,已经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通知,我们高度重视,真诚接受,将对所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全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悉,2020年下半年,部分社区团购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大量开展价格补贴,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0年12月中下旬,市场监管总局直接对5家社区团购企业立案调查。经市场监管总局调查,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这五家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社区团购企业,存在以下行为:一是通过巨额补贴,存在以低于进货成本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等4家社区团购企业为抢占市场,利用资金优势,采取直降、发放优惠券等形式补贴,致使大量商品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如计入运营、仓储、物流等成本,实际销售收入远低于商品成本,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构成了低价倾销行为。二是利用价格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前述5家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存在利用标示虚假的原价、折扣,谎称降价等方式诱骗消费者购买;存在未明确标明价格比较划线价含义等价格违法行为。上述行为属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七条和《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所指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构成了价格欺诈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依法对5家企业低价倾销、价格欺诈行为,共计处以罚款65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应对疫情冲击、提升购物体验、改善供应链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各大互联网平台企业大举进入社区团购市场,秩序不规范、操作不合法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一是采用不正当手段挤压线下社区经济市场,容易造成秩序混乱,影响社会稳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资金、流量优势进军“社区团购”,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争夺市场,会给小商贩、社区便利店等线下社区经济模式造成冲击,带来明显负效应。二是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存在“烧钱抢市场、垄断后提价”的不正当竞争倾向,容易损害消费者权益。短期看,相关企业竞争前期实行“补贴”策略时消费者确实能以较低价格获得短期实惠。但占领市场后,相关企业很可能大幅抬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三是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社区团购平台普遍存在巨额补贴、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以及部分社区团购平台采用价格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等问题。上述行为严重侵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坏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市场监管总局表示,社区团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米袋子”“菜篮子”为主,这些基本民生商品价格上涨,容易引发经济社会动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区团购市场监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企业行为。对社区团购企业价格行为进行监测,并依法开展调查。2020年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出台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直指巨头“低价倾销”“垄断”“杀熟”等市场无序扩张等问题。以社区团购平台“低价倾销”为例,其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扰乱市场价格体系,使供应商利益受损。在资深零售人、联商网专栏作者孙裕隆看来,社区团购目前主要是通过大力度补贴获取流量,对产业链商业生态产生了破坏与扰乱,而这种破坏与扰乱对产业链的负面影响直接会导致商业生态进入恶性竞争,阻碍消费产业链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新规的出台无疑会对社区团购发展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零售商和品牌商已经受到了影响,零售商超进店率进一步下降,低价倾销使得品牌商价格渠道受损。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告诉《联商网》,社区团购会对传统零售业和新零售业态造成冲击,完全颠覆了以往所有零售业态以门店销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门店的销售功能被省略,只剩提货功能。由于流量焦虑,巨头们难以割舍社区团购这一高频消费场景入口,而以此为入口,巨头们便能牢牢掌控来自下沉市场的流量,这对线下商超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企查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社区团购披露融资金额高达171.7亿元,同比增长356.3%,创下了历史新高。日前有消息称,叮咚买菜正考虑于今年赴美上市,该公司正就上市事宜与顾问合作,此次IPO将筹资最多3亿美元;橙心优选、兴盛优选也正在进行超过30亿美金新一轮融资。(往期回顾:再获资本青睐,兴盛优选或将估值80亿美元)此次顶格行政处罚是否会让资本停下“烧钱”的脚步,社区团购的终局会去向何方,我们将持续关注。来源:联商网
  • 海底捞神话破灭时

    热点聚焦 2021-03-03
    人们不再仰望海底捞。当食品安全危机、涨价风波以及最近的摄像头事件频频发生在这家餐饮巨头身上时,《海底捞你学不会》塑造的动人形象,日渐黯淡。更直接的是,在疫情冲击下,海底捞去年业绩下降了九成,跟百胜中国没法比,差点就要沦落至亏损烤鸭全聚德身旁。根本原因在于,公司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门店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建立在运营效率提升的基础上,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不断下滑。2020年,船大难掉头的海底捞,遇上了疫情“黑天鹅”,直接从顶峰跌落。意识到危机,大象转身缓缓开启。高层调整、减员增效自上而下,公司也在火锅之外,积极探索新品类。只不过,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看到效果。业绩下滑九成疫情对餐饮行业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新房装修的需求顶多延迟不会取消,看电影还能有报复性消费,酒店业甚至还能寄希望于自己成为隔离酒店。但是,去年过年没吃到的海底捞,今年大年初一也不可能吃两顿。于是,在海底捞(06862.HK)2019年创下营业收入265.56亿元、净利润23.45亿元的业绩纪录之后,2020年上半年急转直下、亏损近10亿,虽然令人吃惊,却并不让人感觉意外。2020年初一个多月的门店关闭,对于上半年营业收入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当3月1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业盈利警告,还是令行业和市场感到震惊。去年,海底捞净利润同比下降90%,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对餐饮消费的影响,以及公司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兑损失2.35亿元。悲观预期之下,最近半个月,公司股价愣是跌去20%,昨日报收68.50港元/股。盈利预警发布后,花旗公开表示对业绩失望,目标价55港元,对应20%的下跌空间。全聚德虽然预计亏损2.40-2.64亿元,但那毕竟是上一代传统中餐企业,海底捞身处中餐最适合标准化的火锅门类,自然要把对标的目光投向百盛中国(09987.HK)这样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百盛中国旗下虽然必胜客品牌多有拖累,但公司上下应对疫情变革得力,总收入下滑了6%,就算剔除资产重新计量导致的收入,主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下滑也不到两成。上市后虚胖作为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海底捞的跌落为何如此猝不及防?因为,上市之后,海底捞的业绩增长,更多地依靠着门店数量的扩张,而不是旗下火锅店运营效率的提升。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海底捞旗下餐厅数量分别为273家、466家、768家,2018年上市当年门店数量同比增长了70.70%,次年同样增长了64.81%。早年被海底捞奉为圭臬的翻台率等指标,已然松动。公司此前曾长期把平均翻台率(次/天)维持在5,到2019年却跌至4.8,去年上半年特殊情况跌至3.3。同店销售额增长率,由2018年的6.2%,跌至2019年的1.6%。一味追求规模,甚至直接成为运营效率的拖累:新开门店战略性亏损,超过公司老门店的消化能力,就会引发反噬。虚胖的海底捞,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店越开越多,运营效率不见提升,公司各项硬性支出如门店租金、员工成本等都在不断增长。最终持续走弱的单店盈利能力,在2020年疫情的夹击之下,给公司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以最显著的人力成本为例。很多人难以相信,海底捞已经成为一家拥有10万名员工的企业。为了这102793名员工,2019年公司付出了79.93亿元的成本,较上年增长了59.3%,员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0.1%,提升了0.5个百分点。船大难掉头。10万名员工,即便门店不开业、翻台率下降,也得照发工资,一天超过2000万元。大象转身狂飙突进带来了问题,但海底捞的门店扩张步伐并未减缓。即便优秀如海底捞,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压力,作为千亿上市公司,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即便2020年上半年的行业环境如此严峻,公司仍然新开了173家火锅店,高于2019年上半年的130家。截至2020年6月底,海底捞餐厅数量达到935。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餐厅数量多了近200家,公司旗下员工总数却在2020年6月底下降至92179人,半年时间减员10614人。门店数量逆势扩张之外,公司终于在海底捞火锅之外,扩张新品类。一方面,公司2019年以来通过行业并购,斥资数亿元,陆续将冒菜品牌优鼎优、中餐品牌汉舍中国菜以及海外中餐品牌Hao Noodle收至麾下。另外,海底捞在新品牌上的折腾不遗余力,接连试水北京的“十八汆”、四川成都的“捞派有面儿”、河南郑州的“佰麸私房面”、陕西西安的“新秦派面馆”,去年9月又在北京知春路附近开了两个新品牌“饭饭林”和“秦小贤”,在网红餐饮的道上一路试探。内外交困之下,海底捞终于在2020年启动了最大规模的高层人事调整,四位执行董事,除了创始人张勇和施永宏,换了一半。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才30岁的公司超级APP事业部总监高洁,出任公司执行董事,成为这艘千亿大船的四大舵手之一。高洁2015年才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先后担任游戏策划、电商运营,2016年8月进入海底捞担任总经理办公室助理1年,后在香港海底捞及澳门海底捞干了3年,2020年8月回归总部出任超级APP事业部总监并进入核心管理层,有如神助。不知道这背后,是不是潜藏着海底捞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野心。来源:联商网
  • 品牌出海:这四大技能一定要学会!

    热点聚焦 2021-03-02
    导读:2月的口罩,3月的额温枪,4月的熔喷布,5月的头盔,6月的自行车,7月的纺织,8月的小家电,9月的小型挖掘机,10月的万圣节装饰,年末的圣诞季……这是2020年我国外贸行业呈现出的忙碌与繁荣。根据艾媒数据显示,预计我国2021年仅仅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可达12.7万亿级别。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投资者随着国内消费品赛道的日益强盛,中国人口红利也趋于稳定,那么更多的品牌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进军海外市场,中国也就逐渐从原来的世界加工厂,慢慢转变身份,成为了世界投资者的角色。历年的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年度排名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科技公司的强势进军,联想海外收入占比72%,华为和中兴海外占比分别为58%和47%。中国品牌的全球观念已经开始启蒙,随着中国品牌通过收购和营销活动在海外市场持续扩张,这种态势还在持续发展。防疫物资也好,DTC(Direct To Consumer直面消费者的营销模式)精品站也罢,各种运营玩法层出不穷。面对2021年广阔的海外市场,品牌们又会如何构建自家的护城河?又有什么筹码抓紧这次品牌出海的大蓝海时代呢?扎实的品牌力——华为说到中国出品牌,这几年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华为,不得不提。在消费市场,品牌力的威力时刻左右着顾客的选择。乔布斯曾说过:让你的消费者轻而易举的记住你是谁,能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道出了品牌建设的重要价值,在商业战争中,品牌里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得有多远。从华为近几年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华为一直在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不依赖供应商,打破低端生产走量的逻辑,自主创新自立门户的决心下,品牌坚决要冲击C端市场,向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方向全面转型。在不断加大研发后们陆续推出大屏、长续航、高性能、安全Mate系列,一路挺进高端手机市场。这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进入高端化的起点。从这时候起,消费者购买高端手机时除了苹果三星,还多了一个华为。逐渐认清国际市场的华为,产品线战略更加清晰。Mate主打商务高端、P系列主打拍照高端年轻化路线、nova对标年轻市场、畅享主打性价比,每个系列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Mate 系列和P系列近两年,只要新品发布都能激起全球热爱电子消费品的粉丝高潮,让世界惊叹中国手机制造的精良水准。比如Mate20系列就曾获得2019年MWC展会的“最佳智能手机”奖,这是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手机品牌。产品力直接决定了品牌力的好坏,产品力是品牌力的基础。华为消费者业务能在几年之内如日中天,与公司重研发、重技术的基因息息相关。华为在通信行业奠定了国际龙头地位,打败国际巨头登顶行业。也才招致了各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重磅打击。试水手机业务造就了华为信号方面的先天技术优势,重研发更是成为华为终端的本色。这让华为终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2月22日20点,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布了新款折叠手机Mate X2。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虽然经历了美国的多轮制裁,但在全球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华为还是活过来了。在重重压力之下,华为积极拓展全新业务,涉足汽车、煤炭、养殖、运输多个领域,但任正非业再三强调,华为不会多元化发展,所有领域的拓展都在技术的拓宽,主要还是聚焦电子系统和软件计算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期待华为这样的中国品牌能够越挫越勇,用超强的品牌力穿越周期,始终成为经典。国际的传播力——Sheln 时下,越来越多细分品类开始萌生了全球化品牌的趋势。快时尚跨境电商 SheIn 2020 年营收接近 100 亿美元(约合 653 亿人民币),这也是公司连续第八年应收超过 100% 的增长。全球最大广告传播集团WPP、凯度与谷歌发布《2020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报告》。华为、联想、阿里、字节跳动、小米等品牌位居前列,而上榜一家时尚企业99%的国人都没听过,但却在海外市场火爆异常。SHEIN(排名13),一家主打女装的跨境快时尚品牌,来自南京,全球活跃用户超2000万。目前SheIn在全球的应用下载量排名远超H&M,Zara等快时尚品牌,2020年估值超过150 亿美元。其崛起之势,达到极致。▲Sheln海外官网2008年,Sheln成立于南京,初期主要依靠第三方平台如亚马逊、ebay等出货。2011年,Sheln开始聚焦快时尚女装领域,并利用KOL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国际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为品牌引流。Sheln当时的流量全部来自于KOL引流,投资回报率高达300%。网红流量过气之后,Sheln又开始尝试电视广告、Youtube开屏页等传统广告方式。宣传的重点从打折卖货变成了打造全新生活方式,营销的目的从提升销量,变成了品牌塑造。一旦品牌开始建设,Sheln开始陆续获得融资,对品牌的营销之外,团队也开始大力度建设独立电商站点。2010年推出西班牙网站,直攻Zara大本营。2012年推出法国网站,2013进军俄罗斯,2014意大利网站上线,2015阿拉伯开通网店。在资本的不断加持之下,Sheln销售连连翻倍。善用社交媒体是Sheln的最大强项,这家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快时尚公司,利用网络红人在国际社交平台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并且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上都建有官方主页,目前其Facebook粉丝高达千万,并且拥有极高的粉丝粘性。迅速抓住移动端开发、维护、推广使得Sheln在APP推广上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目前,ShelnAPP实现了1亿的下载量,活跃用户达到4000万。用户数超越沃尔玛、eBay,排在了美国市场购物榜第2名。Sheln主打快时尚低价格,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并在发展过程中及时转型为更高溢价的品牌方向,出色的品牌运营传播能力值得大家共同学习。全球的创新力——安克创新这里要介绍一家深耕国际电子消费的隐形冠军——安克创新。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电子商务公司,起家在湖南。主要从事自有品牌的移动设备周边产品、智能硬件产品等电子消费品。通过旗下移动电源品类不断出圈,俘获海外消费者的青睐。公司品牌业连续蝉联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TOP 10。公司全线产品实现自主研发、设计和销售,现如今安克创新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全球电子消费知名品牌商。安克创新一直专注产品创新,在充电器系列、无声音频系列和智能穿心系列产品中均有出众的创新布局,公司发布的自主专利技术,甚至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变革。▲图源信达证券安克创新也已经从最早的亚马逊跨境电商销售实现了全球全渠道销售。产品不断推陈出新,2020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高达2.67亿元,同比增长30.44%,公司优异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大力扩张新品品类。公司新品的频发,销售渠道的完善、品牌壁垒不断加深,全球业绩有望不断创造新高。如果说消费电子是一片大海,深海市场是手机、PC等等,而浅海就是安克所处的这些小品类中。浅海里面也有无穷的机会。智能的数据洞察——字节跳动如果字节跳动的海外布局是桩火药桶,TikTok就是最强引爆点。根据 App Annie 数据,2020 年 TikTok 美国安卓用户的月均使用时长最长,达到了 21 小时,同比增长 66.67%。其中印尼市场增长最快,由 2019 年的 2.9 小时增至 12.3 小时,同比增长 324%,这与 TikTok 2020 年在印尼的投入程度增加有很大关系。从月活跃用户增长角度来看,在 App Annie 统计的 16 个国家社交类 App 突破应用榜单中,TikTok 在 14 个国家榜单中名列前茅。其中,在美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德国、英国位列第一。在TikTok 上风靡全球的,不论大明星憨豆先生还是泰国小学生,他们在TikTok上用亲身经历证明:文娱本身有着很强的共性。文化差异会影响内容创作本身,但人性总是相通的,肢体搞笑是全世界通行的幽默方式,歌舞展示是具备跨国界属性的文化载体,甚至人性底层中“欲望”更是有“全球吸引力”。TikTok的强悍之处在于技术、打法和商业模式。“技术出海”是TikTok全球出击的关键。从产品维度看,技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聚拢大量创作者并进行物质激励,纵观字节跳动这几年来的出海历程,始终坚持“产品线出海”的大方向,在此之上,字节跳动对外输出技术、资本与商业模式,形成不同于其它企业的出海策略。正如张一鸣所言,字节跳动的全球化战略是“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结语不论是深海、浅海领域,品牌出海都需要建设自身强大的品牌力,同时打磨一套自己的国际环境传播法则,专注创新和变革,再加上强大的数据洞察和数据分析能力。相信更多的中国品牌还在路上,稳扎基本功,深海、浅海都无惧。文章来源:联商网
  • 联商周报:苏宁易购或将易主 SKP入驻呼和浩特

    热点聚焦 2021-03-01
    联商周报:本周零售圈(2.22-2.28),SKP入驻呼和浩特,首次进军三线城市;前中南商业总裁韩石确认转战旭辉;万象城入长沙,要与IFS一战高下?物美12.57亿获深圳福田商地,用于总部建设;永辉或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所有超级物种;苏宁张近东控制权或生变,接盘方已有眉目……商场2020全国主要商场“店王”业绩排行榜出炉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监测统计,全国42家零售商贸企业旗下的店王2020年总销售额超2100亿,同比增长约8.65%。24家商场业绩同比得到了增长,其中17家商场实现了双位数增长,12家业绩出现了下滑,6家基本持平。在不同店王类型中,购物中心店王24家,2020年共实现销售额达1307亿,同比增长14.08%,12家百货店王共计实现超638亿销售额,同比也得到了2.23%的增长,6家奥特莱斯店王总业绩不到200亿,同比下跌2.2%。韩石加盟旭辉,任商业副总裁兼商管总裁2月26日,旭辉集团于官网宣布,韩石加盟旭辉商业,担任旭辉商业副总裁兼旭辉商管公司总裁,并主持旭辉商管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旭辉表示,随着韩石的加盟,目前已拥有超过237万平方米项目储备以及多个一线城市明星项目的旭辉商业,未来有望在更高层次迎来加速发展。根据计划,旭辉商业到2023年将布局50座商业综合体,覆盖中国主流城市。弘阳集团:内部尚未收到蒋达强提离职消息2月26日市场消息称,蒋达强将辞任弘阳集团总裁,下一站,大概率进入房地产上游的大型金融资管领域。针对上述消息,观点地产网咨询知情人士获悉,弘阳内部尚未收到正式提离职的消息。去年以来,弘阳集团已经出走2位总裁,包括去年11月离任的行政总裁张良,以及今年1月底离任的行政总裁何捷。SKP入驻呼和浩特,首次进军三线城市近年来,SKP开始大规模复制,一路南下,先后落地西安、成都、昆明、杭州。近日,在呼和浩特两会上,一则重大商业信息引发了各界关注,呼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将启动SKP旗舰店项目。实际上,据“蒙马财经”消息,早在2016年,金宇集团曾发布消息,要建设内蒙古SKP旗舰店项目。如果此番SKP入驻呼和浩特,实属首次进军三线城市。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三线城市呼和浩特的高奢消费市场能否养活SKP,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新世界百货中国:中期净亏损2.03亿港元2月25日,新世界百货中国公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1.31亿港元,同比下降16.9%;同店销售下降15.3%,去年同期下降12.4%;期内亏损2.04亿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1.42亿港元。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经营29家百货店及购物中心,覆盖南北两个营运区域共17个城市。上海巴黎春天虹口店及武汉时尚广场分别于2020年4月及2020年7月关闭。未来,集团将深化多平台线上布局,推动数字化升级转型,加快线上线下融合。领展超27亿收购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2月24日,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公告称,公司将以27.72亿元收购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的股权,该收购将于3月份完成。据悉,领展会以内部资金及融资安排支付这项收购,并拟局部对冲这项投资可能涉及的汇价波动。且此次交易完成后,上海七宝万科广场的零售管理人将维持不变。在完成此次收购后,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将由领展与珠海市懋德诚投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有,而后者由中国招商银行及万科集团之关联人士所拥有。传大规模裁员,宝能:信息不实,常规调整2月24日,针对网上流传的宝能大规模裁员、停发年终奖、停缴社保等信息,宝能集团予以回应称,该信息不实。其表示,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是宝能集团经营管理的常规举措。据了解,昨日有媒体曝出,宝能集团进行较大规模裁员,首先从宝能城发和宝能物流开始。其中,宝能物流已经有数位高管离职,也包括总裁吴浩风。宝能物流没有拿到项目贷款的产业项目全部停工。嘉里、GIC联手60亿摘上海浦东综合用地2月23日,上海浦东新区浦兴社区Y000901单元02-01A地块正式出让,最终被嘉里建设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联合体竞得。根据出让信息,此次出让地块起拍价60亿182万,最终成交价60.1382亿,嘉里建设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联合体以微弱溢价打败了陆家嘴集团联合体。地块用途包含住宅、商场、写字楼,地上建筑面积25.2万㎡,可售商品住宅4.55万㎡,办公面积6万㎡,商业面积18.4万㎡。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预计2024年初正式开园2月23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目前,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的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工作,项目设计、建设等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内开工建设,2024年初正式开园。未来,上海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度假区之一。据介绍,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位于金山区枫泾镇,将融合中国、上海文化以及江南特色的元素,打造带有故事主题的沉浸式主题乐园。百盛2020年销售下降20.8%,净亏损2.5亿2月22日晚间,百盛发布2020年全年业绩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所得款项总额(含增值税)为112.25亿元,同比下降20.8%,同店销售下降18.7%,整体销售毛利率下降至15.3%,经营利润为3.49亿元,同比下降26.5%,母公司所有人应占亏损为2.50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2.22亿元。截至2020年末,百盛集团在中国28个城市运营管理40家门店(包括概念店Parkson Beauty)、1家金狮广场和2家百盛优客城市广场。亚洲最大免税城预计将于2022年中开业近日,亚洲最大免税城——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免税商业综合体地上钢结构主体框架封顶。工程封顶标志着主体结构完成,之后将进入幕墙、屋面、装饰装修等施工阶段,预计于2022年年中正式开业。项目位于海口市西海岸新海港东侧,总占地675亩,建设用地485亩,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米,由六个地块组成,是涵盖免税商业、有税商业、高档办公、高端酒店、人才社区等业态的大型国际免税综合体建筑群,旨在打造中国商业项目的新标杆、世界旅游零售的新名片。快消永辉或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所有超级物种2月25日,据界面新闻报道,超级物种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铺,具体关闭时间暂未确定。不过,永辉超市官方否认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称超级物种的部分闭店属于正常的业态调整。近年来,超级物种也在不断求变。目前北京、上海、福州都已经在去年陆续试水了超级物种生鲜集市业态,不过永辉官方对该业态的规划目前暂无更多披露。截至发稿前,据永辉生活APP显示,超级物种在全国6个城市拥有24家门店。消息称钱大妈今年上市钱大妈确定今年上市的决策级别和确定性是非常高的。除了已知的钱大妈内部高层此前已经频繁就上市事宜的准备论证之外,来自钱大妈主要几个投资方的态度也是一致认可。其中,多个机构及相关人士都明确表态了对钱大妈上市的必要理由。截至目前,钱大妈总共完成了5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19年12月近10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京东旗下资本追投,光源资本担任FA。钱大妈在2020年实现全年1000家门店展店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带给投资人未来迎来高增长期的业务预期。目前,钱大妈全国门店数在3000家。百果园已确定将于创业板挂牌上市百果园已敲定将于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证监会网站文件显示,百果园已经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目前正处于第一期的辅导工作中。随后投资界向百果园求证,对方表示“以公开信息为准”。走过20年历程,百果园累计完成至少8轮融资,集结了一支豪华的投资队伍,背后浮现天图投资、中金资本、深创投、中植资本、基石资本、源码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超20家VC/PE机构的身影。中百集团再获政府补助2561万元2月22日晚间,中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1年1月1日-2月21日,累计收到政府各类补助资金共计2561万元(未经审计)。据悉,本次所获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将增加中百集团2021年度税前利润总额。加上此次补助,疫情至今,累计获得政府各类补助资金共计2.8亿元(未经审计)。中百集团指出,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该年度关闭和改造门店较上年减少,资产处置及损失减少,利润总额较同期增长。友阿股份315将上线国内首个“家庭超市”2月22日,友阿股份宣布其智慧新零售战略升级的新落地项目——“家庭超市”。据悉,该项目将于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上线。友阿将通过湖南IPTV电信电视植入友阿微店的创新模式,构建全国首个“家庭超市”服务平台,让友阿的商品和服务快速深入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770万IPTV电信电视用户家庭,进一步促进企业的人、货、场的数字化、智慧化。在“家庭超市”合伙人计划中,友阿又提出了“与顾客共享收益”的零售模式——这在中国零售业历史中尚属首次,同样是该企业智慧新零售战略转型中研发出的新概念。盒马自有品牌“日日鲜”将覆盖全品类 2月22日消息,盒马自有品牌“日日鲜”将从上海开始扩充品类,实现生鲜全品类覆盖,并推行至全国。截至2020年底,盒马“日日鲜”已拥有达400种商品,品类也从蔬菜、牛奶逐渐扩充到了水果、肉禽蛋及其3R产品线。目前,盒马已经形成了自有品牌商品体系,包括盒马蓝标、盒马工坊、盒马日日鲜等品牌。物美12.57亿获深圳福田商地 用于总部建设2月20日,物美南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2.57亿竞得位于福田区福中路与金田路交汇处东北角地块。地块紧邻深圳市民中心、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少年宫等地方。这是一宗商业用地,土地面积约4499㎡,建筑面积9万㎡,准入行业类别为“以建设采购、集散、代理、分销、配送中心为基础的现代分销和批发体系”。此次物美在深圳福田区拿地,也意味着于两年前福田区与物美控股集团签署的多点公司总部、物美南方总部、百安居南方总部落户福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落地。电商苏宁易购或将易主,接盘方已有眉目2月2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其拟筹划本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转让比例20%-25%,股权受让方属于基础设施等行业。按照其说法,根据拟转让股份比例,预计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今早,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公司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根据深交所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股票于2021年2月25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苏宁易购2020年营收下降4%,亏损39.12亿2月26日晚,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4.59亿元,同比下降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的净亏损为39.12亿元,同比下降139.75%。快报显示,2020年苏宁易购实现商品销售规模4163.15亿元,同比增长9.92%,其中,线上平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60%,线上销售规模占比近70%。四季度,苏宁易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5%,云网万店平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33.67%。唯品会Q4营收358亿,净利润增33.4%2月25日,唯品会发布了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第四季度净营收达358亿,同比增长22.5%,GMV达593亿元,同比增长25%。按照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长67.7%;按非通用会计准则,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33.4%。至此,唯品会连续实现33个季度盈利。本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数同比大增37%至5300万,订单量同比增长30%至2.273亿。快手原副总裁赵丹阳收受巨额贿赂被捕近年来,反腐已成为互联网企业重要工作。2月24日,有媒体爆料称快手前副总裁、社区内容研究院负责人赵丹阳因收受贿赂,且金额“十分巨大”,离职后于2020年9月被逮捕。快手方面回应情况属实。根据快手公司内部通报邮件,赵丹阳时任下属李磊、徐娟也因长期恶意骗取公司财产,数额较大,涉嫌犯罪而被警方逮捕和刑事拘留。同时,赵丹阳被逮捕后不久,快手原内容评级部,武汉中心负责人也因收受多个供应商贿赂,数额较大而被警方带走。抖音内测团购,字节、美团正面交锋?近日,抖音APP内测“优惠团购”功能,形式上类似于美团的到店团购。目前主攻有两大板块,美食餐饮和酒店民宿,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开通。2021年,抖音本地生活的“无边界”拓展,已是箭在弦上,日活6.5亿的抖音是否在订单增长方面,也有每天一个“小目标”?据接近字节的人士透露,除了借鉴美团外,抖音后期或将打造类似于58同城的本地生活平台。阿里称Lazada尔丁离职是假消息2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Lazada品牌商城负责人和Lazada泰国业务负责人,曾担任天猫服饰总经理、奢侈品事业群总裁的刘秀云(花名尔丁)将于元宵节前后离职,其离职后的下一站是抖音电商部门。阿里巴巴就此回应,这是假新闻。随后,尔丁也在朋友圈表示:刚听说自己要去抖音,还挺新鲜。我在新加坡Lazada很好,谢谢各位的关心。YY即将全面融入百度,百度副总裁正式接管近期,百度副总裁、移动生态用户增长部总负责人、互动文娱平台总负责人曹晓冬正式接管YY,“以新老大的身份进入YY全员群,并在广州设立个人办公室。”YY高层黎强(化名)表示,曹晓冬代表的是百度总裁办,欢聚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莹继续担任YY业务COO并向曹晓冬汇报。YY核心管理团队不变,百度派人接管的模式基本完成。随着欢聚集团创始人李学凌在YY的淡出,百度新委任的负责人到岗,YY即将全面融入百度,成为百度直播业务新的倚重。天天快递转型同城配,苏宁物流:确有此事2月23日,记者从部分加盟商中获悉,天天快递总部公司于2月22日向加盟商发出一封名为《迎难而上,创新应变——致天天快递事业合伙人》的通告。据内容显示,未来,天天快递将聚焦最后一公里,为B端商户提供中高品质服务,为C端消费者提供同城配的优质体验。对于通告提及天天快递战略调整一事的真实性,苏宁物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回应确有此事。品牌国美零售预计2020年净利润亏损超65亿2月26日,国美零售发布盈利警告公告称,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23%-29%,全年净利润亏损初步数据为65-72亿元。2019年同期净利润亏损为25.9亿元。国美在公告中提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预期约为100亿元,资金较为充裕,对持续转型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业务充满信心。目前,国美在全国拥有超过2800家实体门店,所有门店均采用“一店一页”的线上线下运作模式,会员数量超过2亿人,社群数量达100万。高瓴资本减持良品铺子或为增大调仓空间2月26日,良品铺子预披露第三大股东高瓴资本的减持计划。公告称,高瓴资本因自身资金需求将减持部分股票,减持股票数量将不超过2406万股,计划减持比例不超过6%,价格按照市场价格交易。有行业人士认为,高瓴资本此时发布减持计划是代表不看好良品铺子,其实未然。从一级市场进入,在企业上市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从而获取投资收益属于正常市场行为,不单单是良品铺子,高瓴资本在很多早期投资项目上市后,也出现过卖出操作,而后又买入。Tims咖啡中国完成新一轮融资,红杉领投2月26日,Tim Hortons咖啡中国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腾讯增持、钟鼎资本跟投。Tims咖啡计划将本轮资金用于门店拓展、数字化基础建设及品牌建设等领域。2021年计划新增200家以上咖啡馆,包括标准店、Tims Go和主题店等多种门店形态,未来几年内在全国开设1500家咖啡馆的计划仍保持不变。30倍罚款终身禁业,化妆品市场迎最强监管2月25日,记者从广东省药监局官网获悉,为加强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督管理,广东省药监局发布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此《规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主要适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规则涉及9类化妆品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对当事人违法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应综合考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给予不同处罚。30倍罚款、终身禁业,被业界称为最严处罚规则。据了解,广东省因存在大量化妆品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药监局监管的重点与法规政策创新的“先行者”。名创优品2021财年Q2净利环比增长70%2月25日,名创优品公布2021财年第二财季(即2020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名创优品总营收为22.98亿元,环比增长11%,同比下降18%;毛利为6.4亿元,毛利率为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及汇兑损失后,调整后净利润为1.5亿,环比增长约70%;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达到7%,同比增加123%,环比增长46%。名创优品在2020年累计新增门店达303家,海外业务新拓展至冰岛和葡萄牙两个国家。据悉,名创优品将推出“X-战略”,以实现多元化经营,并将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新零售平台,孵化更多子品牌。雅诗兰黛9月关停旗下彩妆品牌Becca2月25日上午,雅诗兰黛旗下彩妆品牌Becca在其网站和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疫情及各类挑战已超出了我们的业务所能承受的范围,我们不得不做出心碎决定:2021年9月底关闭Becca品牌。”截至9月,Becca品牌的产品将继续在网上售卖,直至售罄。同时,由于Becca一直与多家心理健康组织进行公益合作,品牌也在声明中表示,将在其剩余时间继续兑现公益承诺。江南布衣中期纯利4.64亿,同比增长7.8%2021年上半财年,江南布衣实现总收入为23.15亿元,同比增长8.4%;纯利4.64亿元,同比增长7.8%。江南布衣方面表示,收入的增加主要由于零售网络的升级及在线渠道收入的持续上升。按品牌来看,上半财年JNBY的实现入为13.19亿元,同比增长8.2%,占总收入比重为57%。三个成长品牌CROQUIS(速写)、jnby by JNBY和less合计实现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9.6%,占总收入比重为41%,新兴品牌POMME DE TERRE(蓬馬)、JNBYHOME等实现收入0.4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2%。苹果CEO库克获8亿年终奖2月25日,据苹果线上股东大会上发布的文件显示,鉴于苹果上个季度超出预期的销售表现,苹果CEO蒂姆·库克获得100万股苹果股票的奖励。苹果的股东们表决同意了公司管理层的薪资奖励方案。据此方案,库克将得到100万股苹果股票的奖励,其中包括了33.3万受限股和最多66.6万绩效奖励股。年终奖价值1.2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8亿元。时隔4年麦当劳再次“变装”时隔四年,麦当劳再一次从包装下手,用时尚、潮流元素让品牌焕然一新。一改以前“红黄为主”的华丽色调,走起“极简风”路线,还融入“插画形式”,将菜单视觉化。品牌老化是所有老牌餐企的致命难题,麦当劳也同样在难题的漩涡中。4年后对产品包装的全新设计,其实目的在吸引热爱新潮、追求趣味的90后、00后消费主力军。除了产品、门店,麦当劳把落脚点放在了包装的创新设计上,而新包装成了最好的撬动利器。新一轮进口美妆入华潮来了!2月23日,天猫国际公布《2021天猫国际资费标准》,调整了对入驻商家收取的保证金与技术服务费年费。此前,天猫国际对美妆行业商家按特殊类目收取保证金,金额为15万-50万元不等,最新的标准则将美妆行业从特殊类目中剔除。这代表,美妆行业商家或将按基础标准收费,费用在5万-30万元之间,无疑将大幅度降低商家资金压力。再按照天猫国际最新的商家资质标准来看,不再限制开店主体公司为海外或港澳台实体公司,显然将为海外中小美妆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开放闸门。乐乐茶盯上咖啡赛道,豆豆乐首店进驻上海近日,乐乐茶新咖啡品牌豆豆乐首店已在上海白玉兰广场正式营业。从门店设计和产品外观来看,豆豆乐相较于乐乐茶更为简约。当前门店内的产品仅是咖啡品类,包含脏脏系列、经典意式、甄选原产地咖啡豆系列等浓缩咖啡、冲煮咖啡,定价区间为15-28元。在业内人士看来,乐乐茶此举也是希望为品牌做增量市场,而新品牌能否“扎根出圈”关键还是在于是否具备明了的差异化特征,否则难以应对品牌扎堆、消费者需求提升迅速的咖啡市场。老字号同仁堂集团总经理高振坤被查2月22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援引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披露,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近年来,不管是入局健康新零售开卖中药咖啡,还是跨界开养生厨房,老字号同仁堂依靠新营销颇为出圈,但多元化扩张存隐忧,内部管理问题凸显,这从此前的“蜂蜜门”事件中可一窥端倪。上任不足两月,拉夏贝尔董事长张莹辞职2月22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1年2月21日收到董事长张莹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调整工作安排,张莹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不过张莹继续担任公司董事、总裁等职务。同时,公司于2021年2月22日召开董事会选举董事吴金应为公司董事长,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根据此前拉夏贝尔公告,张莹于2021年1月11日接任拉夏贝尔董事长一职,截至目前辞职,任职时间不足两月。Gap拟退出英国和欧洲市场 仅保留线上业务近日,有消息称,美国服饰品牌Gap将于7月退出英国和欧洲实体零售市场,仅保留线上业务。但目前正面临与房东的争执。报道称,Gap已提出要在7月之前支付租金,但只能以较低的利率支付。对于目前面临历史上租金缓慢的房东和许多租户拒绝支付房租或希望转为基于营业额的交易的房东来说,这将是一个主要问题。Gap集团将向电商和非商场线下门店结合的商业模式转型,预计到2023年,公司80%营收来自这一渠道模式。内忧外患,面包新语退出西安市场近日,面包新语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因面包新语西安加盟商严重违反特许经营合约,并由于其经营及管理状况出现问题,导致闭店。公司多次提出违规警告,因其未能及时整改,故向其发出书面解约函。实际上,这并非面包新语首次陷入关店风波,近年来面包新语众多城市门店均已关闭。然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也意味着面包新语规模骤减,还将损失内部加盟带来的品牌使用费用收益。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