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262亿美元收购领英

    热点聚焦 2016-06-14
               昨晚,有消息称,微软宣布将以2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25亿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最大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领英)。微软方面随后向记者确认了此事。      根据协议,微软将以每股196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股票,此价格较该股上周五收盘价溢价50%。微软表示,计划发行新债券为此项交易融资,并预计此项交易将使其2017财年剩余时间的每股盈利减少约1%。      微软方面表示,收购之后将会继续保留LinkedIn品牌、文化和独立性,双方预计这笔交易将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LinkedIn创建于2002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3亿,每个《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领英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中国本土互联网巨头BAT、华为、中兴、联想以及海航等公司。同时也包括IBM、英特尔、微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目前,公司首席执行官由JeffWeiner担任。在本次收购之后,原LinkedInCEO杰夫·韦勒(JeffWeiner)仍保留CEO职位,并向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汇报工作。    截至发稿,盘前微软股价跌0.35%报51.3美元,而领英股票盘前大涨48.71%报194.89美元。      领英于2011年纳斯达克上市前的几年中,微软曾经多次试图收购它。最初微软的报价约为5亿美元,在上市之前的几个月内报价提高至20亿美元。对于收购的原因,知名互联网学者李易认为,作为曾经的软件巨头,微软在互联网创业潮袭来之时,没能抓住机会转变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微软不停地在收购各种企业,主要是由于内生创新力不足,不得不通过收购一些具有创新基因的公司来为自己增加市场竞争砝码”。      微软收购领英消息一出,不少人认为262亿美元的价格有点不值。对此,李易表示,262亿美元的出价要高于领英目前市价30%,但从目前社交网站的市场情况来看,Facebook是微软收购不起的,因此领英是最好的标的。
  • 王思聪最新赚钱方式 分享知识是门多大的生意?

    热点聚焦 2016-06-06
    知识就是力量,八卦也能变成财富。一夜之间,互联网的大风又刮向了问答社区。王思聪、章子怡、李开复……他们的隐私、经验、知识就这样轻松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当知识跟钱靠的那么近,突然火爆的分享知识社区一下子走到了岔路口:小清新的知识社区要开始收费了吗?靠明星隐私打响名头的平台能长久吗? 一切都是未知数,但知识经济的风帆已经升起。王思聪的“隐私”让分答意外走红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知识网红的赚钱速度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过。上周末,王思聪现身知识分享社区“分答”接受网友提问,每个问题标价3000元。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王思聪回答了32个问题,其收入截至6月5日已经飙升至20万元。从投资理念到择偶条件甚至大尺度的生活隐私,王思聪的回答相当坦率,不仅圈粉无数,还顺带让“分答”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其实,分答是果壳网旗下5月份上线的一款付费语音问答产品,最早以“在行”为名,前不久开通了付费语音问答功能“分答”。继王思聪公开择偶条件和风流旧事后,章子怡也加入了付费语音的行列,谈论她的育儿经。“影后”赚钱的速度也不慢,8个问题挣了2万,但由于章子怡“多聊孩子、偶尔聊老公,看心情聊其他”的设定,她的回答并没有获得王思聪般“口无遮拦”的效果。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在短短一周时间里,还有张泉灵、蒋方舟、马伯庸、六神磊磊等众多名人大咖相继开通了分答,虽然这些名人的回答在其特定的领域更有针对性和服务性,但问题的单价却亲民的多。“它跟任何东西都有关,除了知识。” 对于“分答”的一夜走红,PingWest品玩在文章中如此评价。易观国际新媒体分析师马世聪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出于对分答付费分成模式的认可和新社交互动方式的好奇,大量网红、明星涌入分答平台,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支撑起了分答目前的火爆。你睡了,你的问题还在为你赚钱!“你睡了,你的问题还在为你赚钱!”在果壳网CEO姬十三的设计中,分答的“偷听”功能实现了让提问方和回答方都可以持续不断地赚钱。偷听者花1元就可以听到答案,提问者和回答者因为有人“偷听”也能继续平分这部分收入,而“分答”则要从提问方和回答方的所有收入中提取10%作为服务费。在分答走红之前,知乎已于今年5月16日开通实时问答功能“知乎Live”。近日,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知乎Live分享创业经验,门票价格为499元一张,一共开放了200个名额。正式分享期间,李开复回答了近30个问题,最终获得了10万元收益。当天原定一个小时的分享,也因为参与者热情高涨,最终从晚9点一直持续到近10点半才结束。付费阅读更是先行一步,自媒体们则是直接受益人。腾讯称,“千乘计划”自媒体平台实施一个月来总阅读量超过1.5亿,输出文章超过10万篇,已经开始兑现500万的现金奖励。微博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微博上垂直领域专业作者已经达到230万,覆盖47个行业,其中月均阅读量超过10万的作者在微博获得收入超过2亿。微信公众号文章底部的“打赏”功能也已经越来越受到作者欢迎。尝试会员收费的罗辑思维B轮融资后获得了13.2亿元的高估值。创始人罗振宇表示,“不是内容值钱了,因为内容太多了,是人变值钱了。”付费问答也是一种消费升级?“知乎开始帮助用户变现,并不意味着之前站内的问答产品逻辑存在bug,或者这一形式会对知乎的根基有影响。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情。” 知乎创始人、CEO周源表示,此前5年,知乎在没有物质激励的情况下,大量用户仍然长期愿意在知乎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跟见解。这些用户并不是完全靠兴趣,没有收益,只不过这个收益没有那么直接和具象化。“他们收获高质量的人脉,结识有共同兴趣,从事相同职业的朋友,接到Case,找到合伙人、工作等等。他们在回答时对自己答案的梳理,也是消化知识,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 周源表示,这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需要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来完成消费决策。“知乎live和分答是知乎、果壳对于内容盈利的探索。”马世聪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知识变现的第一受益人虽然看起来是王思聪、李开复这样的名人,但其实也是平台在资本的要求下对盈利性的必然追求。能盈利的社区平台对投资者而言也更有价值。“把知乎引入进来非常有意义。我们必须在社交群里产生内容。”搜狗CEO王小川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搜狗投资知乎后,日均搜索请求达5000万,搜索频次增长了80%。然而,能靠知识赚到钱的“马太效应”却越发明显。在分答上,能够靠回答问题一夜暴富的人不是明星就是网红,相比之下,普通人的赚钱速度就慢的多。运营成熟的自媒体更是如此。根据新榜数据,今年3月份微信排名前500的公众号阅读数总和高达67.4亿,平均日流量约2.2亿。而微信官方此前公布的微信公众平台日流量大约在30亿,公众号数量超过1500万个。也就是说,前500个公众账号每天占据全部流量的8%左右,剩余的1500万个公众号分享剩下的92%。
  • 直播+电商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绕过BAT的另一个机会 ​

    热点聚焦 2016-06-04
    如日中天的直播业务,正在与不同互联网行业结合起来,形成“直播+”经济。直播+娱乐已很成熟,PC时代的9158做到上市,移动端的陌陌直播业务上线一年不到,已成主要营收来源,直播+娱乐吸金能力可见一斑。直播+营销被许多综合类直播平台所看重,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在美拍等平台砸钱做营销,取得不错效果。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则是“直播+电商”,通过直播卖东西被坊间热议,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直播+电商是绕过BAT的另一个机会,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直播+电商是一个伪命题,更别说要绕过BAT了。不看好直播电商的大抵有两种逻辑:一是直播+电商效果不好。直播+电商,本质就是电视+电商,即所谓的T2O模式(TV to Online)模式,连电视这么强势的媒体都玩不转,更别说直播。眼下直播+电商带来销量很困难,销量是电商的终极目标。二是直播只是宣传方式,跟文字、图片等没有本质区别,而电商的商业本质并没有变化,过去并不存在着文字+电商,图片+电商的说法,“直播+电商”只是一个伪概念。对于上述两种逻辑,笔者均不以为然。电视媒体做电商不成功,与直播+电商能否成功并无必然联系,直播看上去确实就是“互联网电视台”,但移动互联网让它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电视,还有关键要看谁来做这个事情。认为直播是宣传方式的,说的其实是直播+营销。如果阿里巴巴等巨头接受了直播+电商,就完全不一样了,直播不是宣传方式,而是电商的基础设施,如同购物车、商品图片一样,不可或缺。直播+电商解决用户的购物痛点直播+电商是什么?通过直播来售卖产品或服务、支持交易,就是直播+电商。先来看看传统电商有什么痛点。相对于传统提袋购物而言,电商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缺陷是,通过互联网得到的信息,对于购物决策总是不够的。比如买衣服、买化妆品、买房买车,用户需要更全面地了解才能做出消费决策,亲临现场再加上有人讲解,体验会好很多,而传统电商是做不到这两点的。电商第二大痛点是缺乏社交行为,人们足不出户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却少了机会跟亲朋好友聚会逛街的机会,购物,是一种社交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购物之后往往会消费聚餐、电影等服务。这些年,人类一直在努力去攻克电商的痛点。衣服不能试穿?有在线3D试衣间、免费试穿服务。缺乏讲解?蘑菇街等导购平台的达人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值得买这类网站的崛起,都表明导购的重要性。买房不想去现场看?有基于VR的样板房,让你身临其境......这么多解决方案,有的确实解决了问题,比如上门量尺,免费试穿,然而成本很高;还有的则是技术不够成熟,体验没做到位,比如在线3D试衣间、AR购物、VR样板房,还有完善的空间。现在,直播+电商来了。它完全或部分解决了电商用户的一些痛点:1、基于视频你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或服务,视频信息维度比图片文字丰富无需赘言,直播则确保你看到的视频并未经“修图”,它是真实的,看房、看车,视频均是最好的信息承载方式;2、通过主播们的讲解示范、回答问题这类互动形式,直播解决了“讲解”这个导购问题。用户购买大件、重决策商品,比如家电、家居、美妆时,往往有很多问题,商场都有导购员耐心地解答,直播可实现类似的体验;3、相对于传统电视购物的“我说你听”而言,直播是即时互动的,你可以问主播问题,你还可以跟看直播的人一起通过弹幕等方式交流,所以直播电商,有一些社交属性。关注某个明星、关注某个商品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购物,已经有一点“陪逛街”的感觉,大家一起买买买,而传统电视购物,以及所谓的T2O,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可否认,对于用户而言,通过直播来了解商品,时间成本更高。然而,如果看直播能够更有效地决策,整体决策效率实际上是变高了,况且对于长决策商品而言,时间本来就要花很多。还有,因为网红、明星们参与到直播电商之中,直播购物成为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时间不是问题,我们去逛街,往往是毫无目的地闲逛,节省时间不是首要考虑的。直播+电商不会增加商家成本商家关心的是,直播+电商,是否会降低投入产出比。如果更多的付出能够带来对应的销量,商家是愿意投入的。对于商家而言,直播+电商有以下好处:1、更全面地传递了商品信息,促进了用户的有效决策:商家不断提升商品信息呈现能力,帮助用户决策,视频正在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形式,Amazon对一些商品就上线了360°的动态视频。直播让商家可更多维度地呈现商品信息。2、讲解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降低了售前咨询的负担:过去每个小二都要跟每个潜在客户聊天,这是电商的主要人力成本之一。现在通过直播,召集一定数量的潜在消费者一起观看讲解,等于售前服务从“一对一”到“一对多”了,这样来看,售前咨询效率反而提高了。3、直播让电商有了“叫卖”的能力,提高了销售效率:菜市场、超市、街边地摊,都会有人叫卖,就算不叫卖也会有个喇叭。这些人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因为叫卖能吸引关注,起到促销作用。直播,就有叫卖和促销效果,可提高销售效率。4、通过聚集人气营造团购氛围,进而提高转化效率:商家通过网红、明星、促销等方式,聚集大量人气,营造出类似于团购的氛围。“氛围”很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店铺的灯光、背景音乐、商品陈列等等都至关重要。直播营造的氛围,对商家销售商品是有利的,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团购:不是通过限时的降价促销形成,而是通过直播聚集人气实现。2015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联手湖南卫视搞晚会,与直播电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互动性和个性化差一些。5、网红和明星的成本只是暂时的,电商直播走向平民化:诚然,眼下许多电商平台的直播,邀请明星、网红和达人去做讲解员成本是很好的,不过这是暂时的,为的是养成习惯和聚集人气,未来的直播,可能会“小二化”,商家自己能做直播。在淘宝模特等职业之后,电商行业会出现大量的“专职直播员”,为商家提供专业直播服务,可能颜值高,可能口才好……这就相当于实体店的导购员,成本会比明星、网红和达人低很多。直播+电商,短期内,确实需要较大投入,许多案例表明,这种投入取得了可观的回报:5月底,吴尊在淘宝直播推荐奶粉品牌“惠氏启赋”产品,60分钟带来120万人民币的销量,单品转化率高达36%,明星+直播的转化率很赞。聚划算、菠萝蜜、网易考拉等平台的直播尝试,以及罗振宇等个体网红的直播卖货,在转化率上均可圈可点,直播不能带来销量的说法,站不住脚。传统电视购物时代的“直播”是稀缺资源,电视台的时段寸土寸金,成本居高不下,正常的商品一般承担不起,只有毛利非常高的商品比如保健品,才能玩儿电视购物,或所谓T2O。现在,直播资源本身不再稀缺,带宽是较大的成本支出,微博CEO王高飞公布的数字是每个直播用户每天要2元带宽成本,但相对于电商用户的获客成本而言,这并不算高。哪些产品和服务适合直播售卖?根据上述讨论,能确定这些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非常适合做“直播电商”:1、无法到现场却要决策现在,跨境电商平台纷纷试水直播,就是因为用户在购买进口货时不能到当地、信息不对称,又要做出决策,直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看直播就更能了解进口商品。旅游这类服务的决策,你去现场之前是不了解的,你也不可能去现场了解,直播将会风靡。项目投资时的决策,你在股权众筹这类平台看项目,不去现场了解多少还是会打退堂鼓,借助于直播,你能更了解项目。2、重视过程消费的产品在过去,我们为“结果”消费,吃鸡蛋不会关心下蛋的母鸡。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过程”,吃鸡蛋,还要找到下蛋的母鸡和了解下蛋的过程:关心食材的种植过程,关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关心食物的烹饪过程,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有了直播,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过程”,消费过程,比如通过直播看餐厅的后厨,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还能了解食品的烹饪全程。C2B时代,长尾经济兴起,越来越多的个体将会成为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人们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多是因为这个人,这类电商同样适合直播电商。3、要体验需讲解的重决策买房买车、买化妆品、买家电,许多场景,我们都需要多方位了解产品或服务,需要专业的讲解做出购物决策,这类产品非常适合做直播电商,眼下,美妆等领域的直播电商正在兴起。4、适合团购的产品和服务直播电商就是一种新形态的团购,它聚集人气在一起之后,向群体售卖某一个或某几个产品(服务)。因此,过去在团购尤其是限时团购中表现较好的产品和服务,非常适合做直播电商。正如团购容易打造爆款一样,直播+电商同样会是爆款生产机。最大的实物类电商聚划算的尝试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吴尊通过直播卖了120万元的奶粉,柳岩在聚划算直播叫卖六款产品:枣夹核桃卖出2万多件,在观看人数12万人的基础上这个转化率很高。聚划算,以及主打限时特卖的唯品会,都会成为直播电商的重量级玩家。直播+电商的最大难题是技术直播+电商与电视购物,T2O模式,以及视频购物都不是一回事儿。直播+电商的爆发,已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1、天时:眼下的中国,网红经济火热、直播内容风靡、移动网络普及、消费升级加速,这为直播电商创造了很好的大环境,几年前,所谓T2O模式,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2、地利:直播+电商不再是电视台或视频网站这些“媒体”主导的项目,而是主流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在大力投资的新兴业务,主导者从媒体变为电商平台,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扎根于电商平台的直播电商,在基础的用户和商家体系上,能提升商品(服务)与人的连接效率,火是必然。3、人和:电商平台通过直播提高商品(服务)与人的连接效率,并且构建流量闭环,这是电商平台梦寐以求的,淘宝2016年三大战略中,内容化、社区化这两点都是想要构建流量闭环,将注意力留在平台。对用户而言,直播有利于购物决策,让电商购物变得更有趣。对商家而言,直播电商提升了转化率、增加了销售额。大家都能得到想要的,为直播电商创造了“人和”的条件。现在不需要讨论直播电商会不会爆发,而是要讨论去还存在什么难题。直播+电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我看来,最大难题是技术,就是如何让用户直播时购物体验更好的技术,如何将直播与电商结合得更顺畅,增加转化效率。1、语音技术:在主播讲解时说到某个商品时,就能出现商品链接,用户可方便地加入购物车,眼下还没有直播平台做到这一点。比如,通过语音口令帮助用户快速购买,在主播公布语音口令之后,用户可通过App“喊出”口令,进而获得优惠、购买商品。这让用户在直播中有消费欲时购物更便捷,提升了转化效率、丰富了互动方式。2、图像技术:在主播展示某个商品时,或到达某个地方时,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探测对应商品,进而给用户推荐,便于用户下单,实现真正的边看边买。已有创业团队尝试在视频上实现类似技术,比如你看到《欢乐颂》里面刘涛的衣服不错,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其加入购物车下单,如何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直播结合起来,是接下来的难点,要做到实时识别并不容易。3、VR技术:直播+VR结合将是大势所趋,VR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多维、生动地了解世界。之于直播电商,有了VR(虚拟现实),或AR(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商品信息,或者跟人互动了,比如戴上头盔你到达一个虚拟的商场,里面有导购员(主播)正在讲解,一群人在围观(社交),这种一种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淘宝愚人节发布了BUY+计划就是类似理念,阿里巴巴还宣布要做VR内容平台,打造VR交互技术,直播+VR+电商打通,为时不远。4、开放平台:眼下电商巨头都在尝试直播电商,但都是平台邀请网红或明星小试牛刀的玩儿法,并没有将直播电商开放给平台上的商家。直播电商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其未来一定会开放给商家。一方面,平台组织的直播活动,商品可接入获取订单,比如网红戴了某个耳环,直播界面就会自动出现商家商品。另一方面,商家可在商品页面接入直播能力,自己邀请达人,或者自家小二、专职主播上阵来做主播,承担起促销+导购的角色,未来登陆淘宝进入店铺或商品,你可以选择看直播。技术问题的解决是时间问题。就算语音、图像、VR技术短期内不会成熟,但通过语音口令等方式,还是可以让直播与电商的融合变得更加顺畅,进而提升用户的直播购物体验,直播+电商,未来可期。
  • 除了“互联网女皇”报告 BAT对自家“领地”是怎么看的

    热点聚焦 2016-06-03
           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Mary Meeker)周三晚间发布了2016年《互联网趋势》(Internet Trends)报告,其中大篇幅描述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中提到,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88亿人,网民在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产品上花费的时间,占到了日均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的71%。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女皇”的报告中,关于中国互联网的看法和预测源自于也许更懂中国的高翎资本。  相比于他们,作为业务覆盖范围最广、拥有最多中国用户、还占据用户最长时间的三大巨头,BAT可能更懂中国移动互联网。  更何况,除了自己本身的产品外,BAT近几年又进行了大量投资,几乎快把中国互联网变成自己“一亩三分地”。新浪科技通过梳理BAT最近发布的SEC文件,发现中国互联网“国王们”,其实对自己的“领地”也谈了不少看法。  腾讯:出行团购及旅游等盈利下滑明显 不得不和对手整合  1、2015年通讯和社交网络依旧是占用时间最长和最具渗透力的智能手机活动,并逐渐成为相关内容发现的媒介。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2、搜索查询显著地向移动端转移,搜索及应用商店仍是重要的内容发现工具。  3、网络购物在非一线城市迅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量保持稳健增长。  4、网络广告活动明显地由个人电脑转移至移动端,尤其在如社交网络效果广告、视频贴片广告及新闻服务的信息流广告等领域增长显著。  5、用户对电影、电视连续剧及音乐等数字内容的付费意愿不断增强。  6、中度 、重度智能手机游戏,以及个人电脑游戏特许权转移至智能手机,提高了游戏行业收入。  7、2015年,出行、分类信息、团购及在线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竞争越趋激烈,推动用户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下滑或亏损。因此,该领域的多间领先公司与竞争对手整合,并带来一波并购浪潮。  8、从线下到线上(O2O)的交易量增加,连同个人对个人的移动支付交易的兴起,推动了在线支付额的大幅增长。  百度:智能化将是互联网金融的进阶方向  1、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迅猛,带动商业与服务创新,逐步受到投资者青睐,中国之外的国际化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战略的新征程。  2、互联网公司未来应该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互联网金融、无人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上。  3、移动旅游、移动团购和移动出行领域是移动生活服务增长的主要来源。  4、支付业务的推广不仅是培育用户粘性的重要工具,也是连接线上线下(O2O业务)的桥梁。  5、金融服务诉求呈几何级数增长,而智能化将是互联网金融的进阶方向。  6、随着行业互联网化的进程深入,将会带动中长尾应用根据场景不断裂变,向着垂直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应用发展。  7、当前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放缓,但服务和消费行业在国家推进‘互联网+’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增长显著、前景广阔。  阿里巴巴:投资与内容并行  1、未来数字经济的变革,将很快会从消费环节走向整个供给环节。  2、现在的媒体形式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未来两年内移动的信息流,短视频、直播将会成为产业风口,尤其是后两者。  3、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的增量市场正在减小,但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整个媒体产业还在快速发展,未来的影响将由人数向时长转变,并在三年内数据翻番。  4、随着逆城市化时代的到来,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有望成为高端网购人群增长的潜力地区。  5、中国有6.88亿互联网用户,其中6.2亿用户通过移动端上网。75%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在40岁以下——互联网是未来,因为年轻人在用它。  6、2015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会有149%的复合年增长率。  7、DT时代,数据日益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数据驱动创新、数据驱动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数据安全问题是摆在政府、行业、企业面前的巨大挑战。  8、如果VR市场发展成熟,在未来娱乐产业的内容中,VR将占据40%。  “互联网女皇”:中国在按需服务方面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  1、中国的资本总量目前出现了放缓和投资减速的迹象,但总的来说,过去6年的资本总量要高于前30年  2、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88亿人,同比增长6%,低于此前一年的7%。  3、2016年4月,每个用户日均移动互联网上使用时长为200分钟。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的产品,占到了总时长的71%,其中微信占35%,QQ占10%。  4、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强劲增长点主要来自于广告、商务、旅游业、金融服务、按需服务,发展趋势经常要好于美国。     5、2015年,中国在线广告花费在整体广告花费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2%,美国为39%。在线广告增速首次超过了电视广告,预计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6、2015年,中国零售商前两名都是电子商务零售商,阿里巴巴占据零售市场总份额超过了6%,京东接近3%。美国前七的零售商中,只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仅排名第五,所占份额不到3%。  7、中国电子商务呈现出社交化的发展趋势。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微信用户中,超过31%的用户会通过微信进行电子商务购物活动。  8、中国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群体,也是2014年出境游花费排名第一的国家。  9、中国移动支付拥有很高的渗透率。2015年,支付包用户超过了4.5亿,交易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  10、中国在按需服务方面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年化按需交通服务次数达到了40亿次以上,同比增长了4倍,占到了全球的市场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