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马化腾的一个决定 差点把腾讯杀死

    热点聚焦 2016-12-19
    我们都知道,腾讯的两大护法是QQ和微信,基本承包了腾讯所有业务的流量入口,为腾讯的游戏、视频、金融等多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绝对扛硬的流量支持。在这个方面让互联网大佬马云都羡慕不已,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2001年马化腾曾做过一项决定差点将QQ扼杀,如果当时的QQ没了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腾讯。亿卓智库2001年2月,QQ的日注册人数突破百万,对于当时的腾讯,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成本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于是马化腾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第一次推出QQ的变现方案——注册收费。腾讯利用技术手段限制了QQ号的注册数,并引导人们通过168声讯台和手机短信注册,于是免费的QQ注册就变成了需要付出1元成本的QQ注册。这个决定瞬间引起舆论的不满,甚至有记者发文表示,如果没有谁能够狙击腾讯的话,垄断可以滋生一个企业无止境从用户身上剥夺利润的欲望,并呼吁网民“抵制腾讯收费行为”。这一次基本上完全将腾讯推至了用户的对立面,但马化腾在骂声之下依然坚持了收费策略,并表示,腾讯不会被骂死但肯定会因找不到盈利模式失血至死。马化腾做这项决策的目的是让腾讯活下来。但这项决策却给腾讯招徕了不小的麻烦,引来群狼的围攻。在其发行月费2元的QQ行时,一家叫做郎玛的创业公司在腾讯后方发起狙击,推出支持聊天的免费UC客户端,在三个月内成功的拿下了800万注册用户。之后又出现了网易泡泡、搜狐我找你、263的E话通、雅虎通、新浪了了吧、TOM在线的SKPYE等三十多款即时通讯软件,这些通讯软件似乎是针对QQ的一次全面围剿。都是以免费的形式而存在。这下让马化腾真正意识到了QQ收费过猛产生的危机,以至于之后的20多个月里都在考虑怎么应付竞争对手,终于在2003年6月,马化腾在QQ三周年之际放弃了之前的坚持,让QQ重回免费之路。这段经历普遍被称为是腾讯的一次“歧途经历”,虽然给腾讯带来了不小冲击力,但这也让马化腾及其团队逐渐在流量的变现中探得了一些经验,既然不能在已经给予的免费之路上突然变卦,那么就用新的服务去吸引有更高需求的用户,所以后面的各种钻成功的切入了市场。也许是出于QQ的教训,目前腾讯的所有业务基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基本的用户需求都是免费的,如果你想要拥有更高阶位的体验,你就得掏钱,而这个钱会让你花的心甘情愿,如现在的腾讯视频、QQ音乐等。
  • 过去20天,我是如何在病中被股东赶下CEO职位的

    热点聚焦 2016-12-09
    导语:其中,余小丹复盘了自己所做出的错误决策,比如盲目增大市场投放、引进高管过程中考察不全面、忙于对外融资对团队不足等。下文是空空狐CEO余小丹发布的一封公开信。简单介绍一下空空狐,它是继“闲鱼”、“转转”之后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主要用户为女性,运营方式选择了电商+社区。成立于2014年4月,产品9月上线。其中,余小丹复盘了自己所做出的错误决策,比如盲目增大市场投放、引进高管过程中考察不全面、忙于对外融资对团队不足等。而整篇文章的价值并不在于一个创业者最终出局的狗血剧情,而是完整呈现了一个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与市场环境、资方、管理团队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以下为余小丹公开信全文。我是少女丹,开始写这封公告的时间是2016年11月30日,距离我昏厥被送往急诊的11月10日过去了20天。这期间我知道了一些朋友对我的留言关心,我现在还在治疗中,但不是绝症而且也没有生命危险,恢复健康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不尽快跟大家报个平安的话,我会惴惴不安。发生的事情密度非常高,我注意力集中会加剧头痛所以也就支撑得起每天写一点,发出来的时候应该至少是几天后了。如果只写概况,也许会有很多问题,来回回答会很累,所以我尽量在这里写完,前面是基本情况,后面是细节。基本情况11月10日的晚上,我在家处理公司的事,发邮件和微信,中途接了几个电话。后来我知道了,我在中途昏倒在地板上,全身抽搐,头持续向后撞击,发出类似哭喊的声音。等我睁开眼睛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头很重,意识模糊,试图站起来,也站不起来。距离我最近的医院是「和睦家医院」,我被送去了和睦家医院的急诊,立刻照了脑部CT并拿到了结果,以下医生我按见到的顺序用ABCD来标注。急诊值班医生A告诉我脑部有一个阴影,是什么不清楚,他不是专科医生,建议明天跟神经内科的专科医生确认。第二天,见到了神经内科医生B,医生询问了发作的详细情况,哪些症状有,哪些没有,然后确认了以前有没有这样的发作,我说从来没有过,这是第一次。诊断这是「痫性发作」,但具体脑部什么原因引起的,CT片不够,需要做核磁共振MRI和脑电图EEG。感谢她的费心协调,当天就做了脑部增强MRI(MRI with contrast)。做完MRI在等结果,护士告诉我医生给她们打来电话,让我不用回门诊找她了,医生会过来找我说。半个小时后,医生来了,把我带到休息室,跟我说她已经看了传过去的MRI片子了,看起来是有一个肿瘤。她停了一下,看着我。我说,知道了。那么这个肿瘤可以怎么处理?她接着说,大概率是良性的,手术就可以,不用立刻做可以观察它长大的速度。我问,是开颅手术吗?她说,是的。到此我知道了目前全部的信息,跟医生道谢后,我接下来的要做的就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好的医院,分别诊断,然后尽快做完检查。北京神内神外科最好的医院应该是「天坛医院」,但这所公立医院非常繁忙,另一个信息是其中有一部分「天坛医院」的专家也在和天坛医院合作建立的医院「天坛普华」出诊。为了快,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在这两所医院来回。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家C看完当前资料诊断结果如下。医生B认为肿瘤的地方医生C认为是囊肿,好消息。这次「痫性发作」的原因他认为不是这个地方引起的,有脑膜炎的可能,坏消息。有明显「海马体变异」,坏消息。完成检查需要住院7-14天。做了肿瘤检测目前最先进的PET/CT技术。做了腰椎穿刺,取了脑脊液送去「协和医院」检查,测了颅压高于正常值较多。然后连续抽了十几管血,结果还没有完全出来。12小时脑电图接着24小时脑电图,都没有抓到能证明癫痫的特征波棘波。检查结果是由「天坛医院」和「协和医院」共同出,现在已经拿到大部分。剩下的顺利的话也会在两周内拿到了。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家C、天坛普华三位医生会诊看了已经拿到的这部分材料,四位都是神经内科的医生。目前的结果总结起来是:单次痫性发作。初期判断跟癫痫反应类似,但两次脑电图都没有抓到癫痫的特征「棘波」。因此判断为急性发作,器质性原因不明,情绪性诱因是当天情绪激动。总结起来:暂不能诊断为癫痫,如果再次发作需立刻住院。海马体病变。可能是导致这次痫性发作的器质性原因,如果之后不引起其他并发症就不处理。左侧有囊肿。颅压250,高于正常值90-180较多,原因不明。照我的理解,神经内科医生的意见认为是不发作就休息,再次发作就住院。另外等得到全部检查结果后我也会递交给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如果剩余检查结果没有跟之前的结果相悖,那么就可以确定:目前不用动手术。10号这天昏厥我完全没料到,由于毫无准备被吓到了。其他的,医生告知我脑部肿瘤也好,剧烈头痛快一周不能起床也好,发现新的脑部问题也好,身体上不太舒服,但我心情上一直平静。有一部分原因是心里隐约知道。往回倒几个月,我每天书包里就背着一包药,周围的好些人发现我不仅完全放弃了喝酒,我开会前喝咖啡的习惯也停了。去医院的频繁程度就像零件轮番报废的机器人,好多次都是拿了药就从医院直接去工作地点。有投资人发现我比以前瘦了很多,并且脸色苍白,其实就是因为我很痛。六月份时其中一个肿瘤指标高于正常值3倍,根据我有限的医学知识也知道这有可能提示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什么事都没有。了解这一年我病情的医生催促我住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拿了药就走了。我也很想停下来解决一下身体的问题,不要再连夜工作透支了,但我当时觉得比较负责的方式是,把融资解决后保证公司资金充足,然后再找到合适人选替代我做CEO,不合适的人员辞退和补位处理完毕。然后我就去住院。在10日之前,我竭尽全力做着这些事。10日的突发病倒后,接连发生很多事,其中最容易猜到的,就是在确认我不是装病而是真的病倒了,因而短期没办法管理公司的时候,我的公司会易主。看起来我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持有一家市场估值2-4亿的公司超过60%股份。在病倒前,公司发放工资的钱已经不足,另外,由于用户使用支付宝交易需要手续费,而空空狐是由平台方来垫付这笔费用,已经支付金额200万,现在是在用用户的交易流水金额来周转,如果用户集中提现,那资金链必定出现危机。我跟股东提过,就算是让我拿持有的所有股份作为交换,只要对方能保证我的员工的工资和社保公积金不受影响,用户能正常提现,我愿意接受。在听的人看来,这也就是说说而已,谁会放弃。10日病倒后,除了「员工和用户的利益不受损」,「我要安心治疗不再受到刺激」也加入了我的目标清单。现在我已经接受了一切针对我的苛刻条件,执行的律师说这是他负责修改过的最伤感的协议,但换来了公司正常运行。我病得突然,昏倒前都在高强度的工作,股东和离职高管刚开始不相信我会突然病倒,直到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确认了。在病中,我出去参加了一次会面,强打精神出去的原因回想起来很伤感,当时我只有出现在现场这一个办法,才能避免他人以我的名义去借钱……签署了0对价转让股份协议后,股东担心我病好以后会反悔,因此跟代表我的委托人反复确认。现在我好一些了,意识也清醒,就对股东说一下:我签署的合同我就会遵守。以下是细节以11月10日为分界线。10日之前的内容是背景介绍,关于公司是干什么的、我平时在干什么、股东和离职高管在干什么。11月10日之前有些朋友知道我,是因为工作宣传出现在电视节目上面,我是一家小公司的CEO,但具体是干啥的,我自己很少在微博说。一方面是因为在电视媒体这些地方为公司宣传嘻嘻哈哈的我已经精疲力尽了,微博我想做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关注我微博的朋友并不是我产品的核心受众,所以从现实层面上来说也完全没必要。小部分早期关注我的粉丝是知道的,我创立的就是「空空狐」,女生用的二手交易平台,2016年业内比较权威的第三方统计机构「易观中国」发布的二手平台排名,前三的是阿里集团旗下的「闲鱼」、58赶集集团的「转转」和「空空狐」。各位可能在微博上看到过我们投放的广告,男生的话,如果用过「闲鱼」,那也容易理解,就相当于女生版的,交易衣服、包包这些闲置的。这是我的团队2014年9月发布的产品。这是个毁誉参半的交易平台APP,被喷的常见情况是一个用户被另一个用户坑了,平台方却只能通过平台上双方的聊天记录订单记录来判定,而平台以外的证据,比如微信聊天记录我们没有能力判定真伪,因此可能被认为偏袒了买方或者卖方。这种被骂是很正常的,也是作为平台应该承受的。另一种常见情况是,用信用卡套现被判定为异常用户后,会加入灰名单,这些用户申请提现之后会被冻结然后延期提现。正常用户仍然是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提现。信用卡套现的人不能及时套到现,就组队发帖,大意就是「平台空空狐拿钱跑路」,负面新闻也许可以引起大量用户恐慌,平台就可能顾忌名声或者融资提前跟他们妥协。两种情况基本覆盖了空空狐的负面新闻类型。从资本价值来说,公司估值从第一轮5000万,到第二轮2.8亿,到第三轮进入资本寒冬,也就在3-4亿之间。第一轮是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领投的,第二轮是上市公司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领投,红杉资本、源码资本等机构跟投的。两年前刚开始跟风险投资机构打交道的时候,看到身边风险投资机构跟其他公司签了Term Sheet(投资框架协议)最后反悔,导致这些公司错过跟其他机构的谈判机会,我都觉得惊讶。因为投资框架协议仅单方面限制公司接触其他投资人这一条有法律效应,对投资人没有限制,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投资机构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我第二轮融资的时候,公司和投资人签署完具有双方约束法律效应的SPA(正式投资协议文件),一起给媒体提供了融资信息后,投资款最终照样没到齐。如果问我,既然都有法律约束,为什么不能让签署协议的股东打钱?而且我这件事从来没有公开说过。为什么呢?因为太危险了。诉讼,就算真的有希望,需要的时间是几个月还是一年没人能预测,在那之前公司很可能就没有资金运转了,所以我至今还没看到有人敢这么做。除此之外,这样做本身就意味着跟股东公开撕破脸。引用股东源码资本的合伙人曹毅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跟我说的话:「你还想不想在圈子里混了?你公司还想不想以后融资了?」我的诉求很明确,就是业务已经汇报了,公司快没钱运转了, 你们的钱啥时候打?如果有什么疑虑的话,是毁约吗?确定毁约的话直接告诉我,不要反复开电话会议找理由了,已经几个月了,我们得明确废弃之前的合同,我才能赶紧寻找投资人给公司续命啊。要不然公司有上一轮的投资合同束缚,股东应付投资款又不到账,就连新一轮投资人问我们上一轮的确定的融资额到底是多少都不能回答,上一轮投资没结束的情况下,下一轮没办法进行。好几次快要发不出工资,我焦头烂额为了钱到处跑,但同事们并不知道有这么多次危机,因为无论如何我还是按时在每个月10号发出了,没有耽误过。从去年8月份接下来的一年,公司的投资款到底会到账多少,我也不知道,因此预算起伏变化。股东先是催促我快速增长业务,也就是增大市场投放花钱,几个月后改成告诉我停掉市场投放,是停掉噢。如果我这次仍然这么执行,那么就相当于放弃接下来的融资了。之前一轮的投资款还没有到账,又损失掉下一轮融资的希望,这样谁来负责呢。当我这样回问股东的时候,没有得到答复。最后第二轮的投资款加起来总共3400万,并且按照这个数字重新修改了协议。此前红杉投资人介绍了闲鱼的运营负责人季诺来空空狐担任COO,周亚辉支付给COO 300万,这笔钱由于是周亚辉直接支付给COO的,公司账面上没有呈现。但钱是算在投资款里。也就是说,公司运营实际收到的钱是3100万。除此之外COO年薪税后200多万,税前公司支出的钱超过全公司的所有人的工资总和。COO的薪资支出超过全公司总和,支出太不合理了,因此我每次都要回答未来投资人对薪资结构的质疑,而且以后引进的其他高管怎么办,薪资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所以我早晚得按照高管的市场薪资把这个支出降到合适范围,比较保险的方案是,在公司新融资到账后,再决定COO的降薪,这样即便有离职风险,也不影响全体员工的稳定性,这个职位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补位。跟计划不同的是,融资还没敲定的时候,资金已经很紧张,如果这种时候给COO降薪,最大的可能就是COO离职,而离职进而证实了公司资金危机,那么也许等不到融资谈妥就员工动荡投资人退缩了。如果不降薪,下个月的工资发不出来了。没有哪个方案是好的,我选降薪续命。那段时间,除了跟投资人,我几乎完全不说话,实在太累了。白天去投资机构开会,晚上更新机构不断新增索要的业务数据文件到凌晨。基础数据、留存分析、复购分析、融资后市场计划、预期用户增长根据、财务预测……COO没有提前跟我说,直接邮件抄送HR要离职。这时候公司正在查处信用卡套现,一边联系支付宝提供我们监管的记录,另一边第三轮融资已经见完所有合伙人,数据尽调也做完了,到了最后阶段。11月10日11月10日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10号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我的个人存款全部垫付公司支出以外,员工的工资缺口45万是我前一天晚上飞回重庆借的。为了不延迟发工资,还没来得及赶回北京我就先把借的钱打到了公司账户上。COO是除我之外唯一一个没发工资的,其他同事的工资都发了。第二件事,COO打电话给我。由于借的钱不够,把我和COO从发薪名单里面去掉,先发其他基础员工的工资,我和COO的工资在公司融资到账后补发。几分钟后,我就接到COO的电话,但这一次威胁我也没有用了,其他员工的工资是我个人借钱发的情况下,当时没有钱发给他。接着COO说,让我立刻给他盖章办离职证明,要不然就在公司闹。高管离职我得通报董事会,通过了才能给COO办,我没有权力独自同意,两个董事,红杉的董事郑庆生我今天就可以联系到,但另一个董事昆仑万维的董事周亚辉据说在美国,可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我把这个情况说了,COO在电话笑着说你骗谁呢你盖个章就行。这个电话挂掉就一直打进来,我把详细情况写成文字汇报给董事会,红杉董事郑庆生很快有了回复,「不要影响公司融资,给COO开离职证明让他走。」周亚辉没回复。我打电话回公司执行这个决定。在当晚7点左右,我昏倒失去意识,被送到急诊。11月10日以后不知道突然什么时候又会失去意识,我委托了一位创始员工代我执行公司的事。第二轮领投的股东「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提出,由「昆仑万维」接手「空空狐」,承诺是由「昆仑万维」给公司注资500万(签署协议并派遣指定CEO任职后即注资200万),保证员工社保公积金正常缴纳和用户的提现正常不受影响。条件是创始人将股份无偿转让给「昆仑万维」,最后创始人的股份由60%多变成10%。这显然不是一个像之前两轮那样的正常估值的融资,但我已经没有什么谈判的筹码。摆在我面前的路有三条:1. 把老股东的投资款要齐。不可能。要了一年都没有要齐,何况在公司困难的情况下,股东就更不会到账了。2. 第三轮新投资人的融资打入公司。虽然到了最后阶段,但负责以后业务规划的创始人突然生病了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复工,这种消息足以让融资泡汤。3. 先借钱把危机撑过去。维持公司人员开支和用户正常提现大概需要200万,这个数字也许借得到。但这之后仍然要把第三轮的新融资打入公司,如果办不到,那之前借的所有钱也就都白费了。拿到第三轮新融资现在出现的变数,就是我生病了。如果告诉新投资人我几个月后就会好,就会回到公司,一方面这么说完全没有根据,另一方面员工的公积金在当月25号之前必须交上。员工的五险一金一旦断掉,公司里计划购房购车的员工该怎么办?所以我没有再去借钱。当时有人提出只需要借钱把公司这段撑过去,然后即便低价出售公司,3亿的公司也得卖个几千万,我的收益也是过千万,而提出方案的人也想从中分得利益。我拒绝了,说拒绝都不够准确,应该说是以关系破裂为代价阻止了这个做法。对我来说,公司既然都要易主,我自己有钱当然比没有好,但是这个方案如果失败,员工的五险一金就断保了。以前我跟投资人争执,从不会跪下低头。但这次我负担着整个公司员工的利益,在这种时候,我是很干脆的跪下的。接受「昆仑万维」的条件是当时最稳妥的办法。基本已经讲完了。11月28日,转股协议签署、新CEO接任、公司注资200万。在合同最后签署之前,周亚辉把由「昆仑万维」接收股份改为由他个人来接收,所以在工商变更后的「空空狐」的90%股权持有者变更为周亚辉。我丧失董事会席位,因此接下来实际上给我剩下的10%股份也是可以通过类似这次的远低于市场估值的融资来稀释到0.1%或者更低,所以这个股份就相当于没有。股权、董事会席位我都不需要,我离开后,公司应该按照员工入职时间计算创始员工的期权。这个后来被模模糊糊的绕过去了,方式就是告诉我们写着创始员工入职时间的员工协议找不到了……我尽力了。「空空狐」还在,部分员工离职,新派遣的CEO已经接管公司一段时间。如果接下来公司被出售,我剩下的股份有「一点点」的可能性变现,那不论多少,我都不要,全部按照当初的比例给创始员工补偿他们。这三年里,我犯了不少错,承受不住股东压力盲目增大市场投放、引进高管过程中考察不全面、忙于对外融资对内把控团队不足……每一个错误环环相扣走到了现在的失败。但我也成长得比以前任何时间段都快,这三年是我和世界交涉的一个开始,未来我还有很多想实现的事。我不再是CEO,也没有存款和房子,暂时回到父母家里休养。谢谢关心我的各位,我身体在恢复,Westworld第一季也看完了。
  • YC Demo day 第一日精选

    热点聚焦 2016-08-25
     又到了全球最负盛名的创业孵化器的学员展示成果的时候了。美国时间2016年8月22至24日,Y Combinator将举办2016年夏季班的成果演示。其中第一天共演示了44个项目,涵括了消费、软件开发工具、硬件、安全、O2O等领域,我们从中挑选出了下面这几个项目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各位创业者能够从中寻找到灵感。 Aptonomy:安全巡逻无人机 在基础硬件性价比大幅改进的背景下,无人机终于迎来了民用市场的大规模应用,在农业、能源、地产建筑、快速响应、新闻、执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2013年YC曾孵化出做无人机操作系统的Airwave,当时无人机相关的初创企业还不是很多。不过这次YC Demo Day第一天就冒出了3个做无人机的公司。其中包括了用无人机配合地图软件帮助农民提高产出和效率的的Raptor Maps;利用计算机视觉及深度学习技术创建实时3维地图,并可检测周围对象,从而帮助无人机避免发生碰撞的Iris Automations;利用无人机进行安全巡逻的Aptonomy。 Aptonomy这个初创企业的优势在于抓住了无人机和安全这两个热点主题。通常的安保工作由安保摄像头与安保人员来共同维持。但摄像头无法阻止入侵,安保人员活动范围有限,也不可能时时都能盯住大批的屏幕,所以在熟练的入侵者眼里这些安保体系形同虚设。 为此Aptonomy提出了做“飞行安保”的口号,他们以做航拍的DJI S-1000+无人机为基础,配置了一个新的飞行控制器,并用了第二台计算机来控制昼夜摄像头、强光照明以及扬声器等。 此外,Aptonomy还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及导航系统,这套系统可帮助无人机避免建筑密集地区的障碍物,实现低空高速飞行,同时还能自动检测人类活动,并具备脸部识别能力。 控制人员只需在浏览器上打开地图,指定巡逻点,无人机即可飞赴目的地执行巡逻任务,而且在发现电池电量低时,无人机还会自动返回充电站自行充电。 可以想见,有了这样一位飞行安保,组织的保安工作将会安全高效许多。不过Aptonomy无人机的安全如何保证呢? Skylights:空中VR娱乐 又一个交叉结合出来的创新点。空中飞行是一段无聊的旅程,为此航空公司会在座椅靠背安装屏幕播放内容来为乘客解闷。但这些装置会增加经营困难的航空公司的成本,飞机自身的重量,以及乘客自身的狭迫感。现在好了,Skylights自己开发了一套VR头戴装置和软件,乘客佩戴头盔之后就可以在巨大的虚拟屏幕上观看2D与3D电影了。目前Skylights已经与4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在100多条航线上安装了自己的系统。身为前航空高管的Skylights创始人希望,这个虚拟现实的空中娱乐能够成为航空公司的差异化优势,从而帮助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商业客户。不过你可能会问,都是头盔,为什么乘客不可以带自己的VR装置上飞机呢?因为普通的消费者VR头盔很笨重。而Skylights的头盔是专门针对固定观影而不是游戏设计的,所以更轻便,大家也愿意佩戴更久。 Mentat:帮申请工作的app 找工作是个痛点。没人喜欢申请工作的繁琐,这需要绞尽脑汁写好简历,然后一家家投递到不同的公司和网络,再经过一轮轮的面试。很痛苦的过程。现在Mentat 打算帮助求职者做完尽可能多的事情。简历审核、申请提交、面试协调,这些事情Mentat 统统帮做了,求职者只需要提供必要信息然后就面试就好了。 这个痛点果然很痛。目前该公司的收入周增长率达到了40%,上个月就已经有7万美元进账。现在Mentat正在纽约市立大学开展试点,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500万美元的经常性收入。 其实Mentat的点子可以推广到很多方面,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个人助理,如果有人能够帮忙把一些脏累活搞定的话,出点钱无所谓的。 Flex:现代卫生棉条 耿直妹傅园慧在里约奥运对自己游不好的大胆解释打破了禁忌,也树立了中国人的新形象。不过许多中国人居然还不知道来例假还可以正常游泳,这也难怪,因为很多人都还没听说过卫生棉条这个东西。实际上这个东西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还是老样子。现在有人要对此革新一下了,Flex发明了一种针对女性经期的圆盘状轻薄型的阻血品,效用可以发挥12小时。按照创始人的陈述,这种佩戴轻便舒适的现代卫生棉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在经期,呃,嘿嘿嘿的几率,达23%。 相应的,Flex采用按月订购模式(20美元/月),目前已经开始接受预定,据称已获得价值7万美元的订单。此外,Flex还收购了一家做类似产品的竞争对手,FDA许可和专利申请工作也在加快进行中。 Joy:一站式结婚解决方案 结婚是人生大事,是好事,是令人高兴的事,但也是麻烦事,甚至比前面的求职还要麻烦得多。选婚纱礼服、定酒店、定宾客、搭配饰品、摄影师、请柬、座位卡、礼物、布置、祝酒词……想想都要头大。Joy于是做了一个网站工具,帮助新人管理从订婚到度蜜月的一切事务。跟其他的婚庆服务类似,其结婚软件包也提供了照片集、宾客管理、恋爱故事、婚庆信息等东西,但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助手来提供定制化设计,以及各用于更新信息的app,还提供了工具让宾客可以上传照片并在婚礼上通过大屏幕分享。目前已经有150对新人在使用Joy的工具。 Raptor Maps:无人机+地图助力智慧农业 无人机即将颠覆未来,农业就是无人机大有可为的领域之一。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用途可以包括监控灾害,收集作物健康与产量方面的实时数据等。Raptor Maps做的就是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知道,农场面积很大,通常农民很难知道哪一片区域的产量最高,一般的做法是各个区域选择一小块作为样本来进行产出比较。但是实际上不同的区域土壤、地形、农药甚至气候都有区别,小块样本并不具备代表性。 Raptor Maps的做法是利用无人机、地图和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传感器来进行作物情况分析并对收成情况做A/B测试。通过Raptor Maps的分析,农民可以获知不同种子、肥料以及农药对产量和作物质量的影响,从而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和农民的利润。Raptor Maps的收费为100美元/英亩,目前已经在麦当劳、Costco的合作农场开展了付费alpha试点。今后,Raptor Maps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还可以卖给有需要的第三方。 Scale:接通人力的API Amazon Mechanical Turk(土耳其机器人)想必不少人听说过。这是Amazon开发的一个API,通过它可以在一批群众中调用到特定的人来完成计算机难以完成的事情。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群体智慧或者众包、威客。但是Mechanical Turk存在有品质控制的问题,此外一些企业的业务流程是无法通过它的API调用来外包出去的。再者,Amazon本身已经太大了,大到难以与一些初创企业合作。问题就是机会。针对这些,初创企业Scale自己做了一个连接任务供需者的API服务,关键的一点是它可以方便地让企业把自己的核心流程和任务外包出去,让自由职业者完成预约日程安排、内容调整、录音文本编译等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它对初创企业的友好性让很多人力有限的公司都采用了它的服务。比方说Houzz把自己的房产清单交出来让人帮去重和排查价格不匹配的地方,Teespring用Scale来对UGC内容进行调整和分类等。其周增长率达到了40%,毛利率超过了50%。 Exponent:用一种语言开发iOS、Android和Web版本 智能手机时代是开发者的噩梦。要想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你的应用往往需要做出iOS版、Android版和Web版。这些不同的版本往往需要不同的开发工具和语言,对于人手有限的团队来说,既缺乏全面的技能,也很难一下子推出那么多个版本。Exponent试图简化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做出了一个以原生app框架React Native(Facebook、Airbnb及沃尔玛均使用该框架)为基础的开源软件,开发者可以只需利用熟悉的JavaScript语言即可开发出iOS、Android app(Web自然不必说)。这项服务本周刚刚推出了beta版,感兴趣的可以去他们网站看看。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从迎合到拒绝 创业者为何纷纷摒弃“90后”标签?

    热点聚焦 2016-08-18
     导语:“90后创业”一度成为创业和资本环境一片大好的形势里的完美创业故事,“天才少年”、“霸道总裁”、“商业天才”似乎随处可见。 “4年前的今天,我懵懂无知地注册了一家公司,尝试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4年过的跌宕起伏,也有过几次转型,实现了一些梦想,也辜负了一些希望。不知道前路有多精彩或艰难,只知道我尚有一个努力前行不服输的团队,和一颗热血的心。”6月6日,尹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如此写到。 今天,距离一起唱宣布停摆已经过去5个多月。 2016年2月3日对于尹桑来说是个难熬的日子。当时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四处散发着欢聚的喜气,尹桑却通过一封内部邮件宣布了项目停摆的消息。“写那封信肯定也很痛苦,因为我做了三四年了。我当时想着,这就等于是帮自己开追悼会了。”尹桑后来回忆说。 停摆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资出乎意料的不顺利。当时尹桑已经与一家投资机构在条款、估值、融资额上达成一致,只差双方在投资协议上的签字。不料,投资方以对一起唱现金流有顾虑为由,决定投资暂缓,而彼时尹桑已经信心满满地采购了一大批硬件设备,将账上仅剩的现金花的干干净净。“后来证明是判断失误”。 尹桑的好友,同样在当时被称作90后创业者的脸萌CEO郭列在后来谈及此事时笃定地对腾讯科技表示,尹桑不会因为这件事(指的是项目停摆)就不做了,他还会继续创业。 事实的确如此。现在,一起唱公司员工已由顶峰时期的600人缩减到170多人,只保留了最核心的产品、研发、设计师,继续寻求融资的同时还实现了盈利。 “90后创业”一度成为创业和资本环境一片大好的形势里的完美创业故事,“天才少年”、“霸道总裁”、“商业天才”似乎随处可见。 从某种角度来讲,它更像一把放大镜,年轻创业者身上独有的特质被无限放大,成为投资人看好的焦点,比如更早接触移动互联网,快速接收和消化新的信息,思维多变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深谙年轻一代的新消费需求等。而当其中的某些创业者被负面缠身时(比如神奇百货、超级课程表等)这种特质又反过来成为了最大的杀伤武器和可能引发项目失败的导火索。 两年后的今天, 当童话故事开启了剧情并不是那么美好的番外篇,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90后创业者”不过只是资本和创业者为了粉饰自己而“创造”的标签。 疯狂的创业环境回归理性 2014年,孙宇晨决定回国创业。 以他的经验来说,当时凭借90后这个身份在中国很难拿到风投,绝大多数投资人会觉得90后不是很靠谱。因为当时90后刚刚走出校园,更重要的是缺乏管理方面的经验。 不过很快,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改善。中国互联网创业那时开始变得炙手可热,无论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引来的大批寻梦者、各类创业沙龙和路演上侃侃而谈的创业者、每天奔走在数个项目间的投资人,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创业孵化器、新锐投资机构,这些无一不印证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 人们对90后创业者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关注——尽管此前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过很多激励措施,希望以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它从来没有像过去两年那样被如此放大过。 随后,孙宇晨所创办的锐波科技顺利拿到了IDG和信中利的千万美元投资。“如果这个事情(创业)不是在今天发生,而是5年前,可能就没有这样的钱(资金)。现在的确是创业比较好的时代,给了年轻人机会做自己的事情。”孙宇晨那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脸萌创始人郭列,一起唱创始人尹桑,礼物说创始人温成辉,神奇百货创始人王凯歆,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等逐渐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他们在公开场合的一言一行甚至成为年轻创业者学习的榜样。1994年出生的罗勇林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在那段时间里,他疯狂过也浮躁过,他甚至会每天都想着超越余佳文和温成辉。 然而,当时带着梦想在这里前仆后继的创业者并没有发现,光鲜亮丽的背后,更多的是没来得及被人问津就宣布以关闭告终的创业公司。随着浪潮过去,人们对于90后创业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理性。 对此,浅石创投合伙人郑毅对腾讯科技表示,现在回过头看,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的投资环境过热,催生了很多原本不具备创业条件和基础素质的年轻人出来创业。 创业者:从迎合标签到拒绝标签 两年时间过去,当时的“90后创业者”已经褪去稚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们看淡“90后”标签,更愿意以纯粹的创业者来定义自己,在公司经营和团队管理上也更游刃有余。 曾经打造过两个爆款产品(脸萌和Faceu)的郭列一直保持低调行事,尽管已经在今年3月完成了美图公司领投的B轮融资,但至今仍没有设立公关团队,郭列本人也不会主动寻求媒体曝光。直到今年Faceu再次刷爆朋友圈时,人们才又开始注意起这个外表瘦削的男孩。 在从2013年底产品上线到今天的近三年时间里,郭列和团队经历过很多“坑”,这让他从早前对“90后创业者”的沉迷中清醒过来,并开始反思如何做一个更合格的CEO。 2014年4月脸萌上线,成绩最好的时候,脸萌曾长期占据App Store排行总榜第一名。公司的顺利发展让郭列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结果在团队扩充和人才筛选上开始显得过于急功近利,对团队中的老成员包容度也明显不够。为了迎合外界给他的“90后创业者”定义,郭列甚至以年龄作为招聘的重要标准。“当外界给你打标签的时候,你就想迎合这个标签,所以往往就会犯一些理想主义的错误。” 另一个“坑”是,脸萌的爆红让郭列一度盲目自信地以为Faceu三个月就能上线,事实上这款产品用了团队一年时间,中间还不断推倒重来,这段经历让他意到稳扎稳打和正确自我认知对团队的重要性。 经历过波折的他发现,创业本身与年龄无关,即便他曾经认为“90后创业者”是公司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但如今看来年龄并不是一个可以拿出来讲的点。 标签本身的意义远没有创业中的经历重要,对于孙宇晨来说也是如此。 曾经有一个晚上,孙宇晨和团队成员一起算公积金,他第一次感觉到作为管理者要承担很多责任。“我感觉的确是在一瞬间长大,心理年龄至少提了20岁。后来我慢慢也不看重年龄了,公司创业一年半,做管理的时候自己觉得也慢慢没有90后的标签了,就是非常成熟,正常的管理者去管理。”孙宇晨说。 投资人:与年龄相比 更看重创业者本身 当时在所有的知名投资机构里面,IDG算是最追捧90后的,一起唱、脸萌都是当时主推的项目。2014年8月,IDG在北京开办了一场“IDG 90后创业者基金启动仪式暨90后创业者媒体见面会”,这笔基金规模1亿美元,用来支持90后年轻创业者以及围绕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的创业者。 当时到场的郭列、尹桑、孙宇晨,和V直播创始人刘靖康、Segment Fault创始人高阳、POI互联网在线教育创始人夏鹏晔、Teambition创始人齐俊元等十多位88后创业者。那天,不大的场地被媒体、投资人、寻求合作者围的水泄不通,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名片塞进这些年轻人的手中。 为何如此青睐90后,IDG中国的老大熊晓鸽(微博)曾经如此解释,90后创业者的时代已经到来,投资和支持他们,就是抢占行业先机和制高点。 然而当时并不是所有投资机构都如此看好90后创业者,比如另一家老牌投资机构经纬创投从2012年左右就开始关注年轻创业者,但投委会对于这类项目一直显得比较消极。 至于IDG对90后创业者热捧的原因,一位前IDG投资经理对腾讯科技这样解释,当时李丰(现峰瑞资本创始人)在IDG内部有一点内部创业的状态,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 大的环境背景是,2014年到2015年期间开始越来越多成熟的VC投资人正在脱离原有的投资机构成立新基金,比如曾投资了神州租车、易车集团、人人网的刘二海离开君联资本自立门户创办了愉悦资本;原经纬创投中国基金投资董事胡海清和原陌陌运营副总裁郑毅联合发起成立了早期风险投资基金浅石创投;原IDG合伙人李丰宣布单飞与林中华等人合伙成立峰瑞资本…… 与上一代VC相比,这些新成立的VC有更加充裕的募资环境、更多可选择的创业项目,同样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部分人需要获得市场的关注度,也需要重新定义一些所谓的‘竞争优势’”,郑毅对腾讯科技表示。而在当时来看90后创业者在基金的竞争上算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当后来被问及如何看待当时所投的90后项目时,IDG资本副总裁张海涛对腾讯科技表示, 脸萌的郭列做的非常好,在协同办公这个领域,Teambition齐俊元已经胜出,Bilibili也胜出了,我们投90后创业者的成功几率并没有因为他年轻,就比整体的成功率低。 “其实当时IDG还是很理智的,真正投给90后创业项目的资金很少。”那位IDG的前投资经理对腾讯科技表示。据说这笔基金投资的90后项目截至目前至少达到了28个,但1亿美金花出去多少钱,却不得而知。 如今,在创业泡沫逐渐褪去的背景下,多位投资人对腾讯科技表示他们早已理性地对待年轻创业者。通过与90后创业者的接触,他们发现其中的确不乏对某一领域有着真知灼见且有商业头脑的年轻人,至于年龄标签,他们已经不再看重。 就在上周,郑毅刚刚见完一名90后海归,郑毅明显感受到他对中国网络电影的理解和观察是可靠且到位的。“他能看到问题,并且有野心,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郑毅也会考虑更多问题,比如年轻创业者是否高估了自身能力、低估了即将面对的挑战,以及能否管理好团队、整合多种资源。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