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LinkedIn联合创始人:5年内510万人将失业,包括白领

    热点聚焦 2016-05-31
    LinkedIn联合创始人艾伦(Allen Blue)今天我们身处于这样的世界之中:Airbnb自身不拥有一套房子,但它今年在全球190个国家提供了超200万套房源,超所有国际酒店集团的总和;Uber等分享出行服务的兴起,使Yellow Cab等传统出租车公司陆续申请破产;Kickstarter平台的优质项目能从几万名支持者那里筹集到数千万美元,抵得上一笔风投的数额。同时,人工智能催生了无人驾驶汽车,自动撰稿机器人,金融投资机器人,推荐最佳疗法的医疗机器人。一方面我们看到更多商业机会和岗位兴起,另一方面,似乎人类也在失去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劳动阵地。商业,经济,工作机会与能力建设,都将迎来巨大变革。人:如何为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好准备?世界经济论坛联合LinkedIn于近期发布了一份题为《未来的工作》的报告。报告称,我们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纳米技术,3D打印,生物科技等技术创新的叠加将变革全球经济形态,且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其中,510万份工作岗位将在未来五年内伴随着变革的劳动力市场而消失,包括部分白领工作。计算机,数学,建筑,工程相关的200万份新的就业机会将会涌现。作为个人,在快速变革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该如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当前最热门的领域仍是未来的就业方向吗?如何解决大学专业与未来职业不匹配的现象?LinkedIn联合创始人艾伦(Allen Blue)接受腾讯全球创投研究院(IGV)专访时表示,首先,要考虑所学技能能否实质性地帮到未来的公司,比如大数据能力,可能未来每家公司都会雇佣一名数据科学家,就如同十几年前软件工程师那样,到现在仍有需求。其次,专业技能要与“软”技能相结合,说服力,情商,社交和合作能力等,这些比纯粹的编程等硬技能需求更大。第三,在这个硬技能不断迭代的时代,快速学习能力显得尤为关键。艾伦称,如果“能力更新”在过去是加分项,那么未来,这将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全球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的背景下,LinkedIn构建了全球第一张经济图谱,绘制出大家的工作,技能,学校,公司与雇主需求间的匹配图谱,让数据动态交织在一起,消除人才技能与岗位需求间的错配,为全球30多亿人对接机会。比如纽约市,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都利用LinkedIn数据来识别当前和未来工作需求的技能,这个洞见将帮助专业人士发展他们所需的技能,从而巩固区域经济。内容:每个个体都是“内容生产者”这是一个内容变革的年代,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去年数字领域的收入增速超147%,而老牌传媒巨头《纽约时报》却只有17%。现今内容生产方式变了,内容分发渠道由原来的垄断转为开放,生产内容的成本也大幅下降,所以在国内外,类似今日头条、赫芬顿邮报这类开放式内容平台逐渐兴起。同时,海外大型科技公司也利用平台优势,改变新闻传播渠道与模式。Facebook先推出Instant Articles服务,后又推出实时新闻聚合应用Notify;苹果推出新闻类聚合应用Apple News。在国内,今年被称为内容创业的元年。不仅有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及英威诺等个性化推荐信息分发平台,利用算法,向用户更精准地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腾讯的企鹅媒体平台,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进一步推动了自媒体和媒体领域的变革。正如企鹅智酷在《众媒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的,组织崩溃,平台重塑,个人崛起,一场彻底改变媒体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巨大浪潮正席卷而来。作为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网络,LinkedIn拥有3亿用户,它如何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艾伦向腾讯全球创投研究院分享了过去十年,LinkedIn在内容媒体领域的布局。艾伦称,内容层面最早的探索始于2007年;两年后,内容出身的杰夫·韦尔纳(Jeff Weiner)以总裁身份加入LinkedIn加速了相关领域的布局;2010年,公司推出LinkedIn Today(LinkedIn Pulse的前身),一款通过算法推送新闻的产品;2012年,LinkedIn收购了一家以PPT内容分享著称的网站SlideShare。而发力移动端新闻阅读跟LinkedIn斥资9000万美元收购新闻资讯应用Pulse密不可分。同样在2013年,LinkedIn还推出了一款名为“影响者”的产品,邀请像维珍集团董事长Richard Branson,通用电气公司总裁Jack Welch,《赫芬顿邮报》创始人Arianna Huffington等有影响力的名人撰稿分享。但LinkedIn并没有只聚焦职场精英人士,普通用户也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和分发者。如果你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你可以分享相关文章以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作为个人简历的一部分,让你全方位展示自己,让好机会主动找到你,即所谓的“被动求职”。为加速执行其内容线路图,LinkedIn前不久还收购了一家内容分发初创公司Run Hop,提升用户Feeds的互动性。基于你关系链中的人,你关注的人,LinkedIn会在Pulse应用上推送你所感兴趣文章,视频等内容。尽管很重视内容,但艾伦也强调了一个更基本的立场:LinkedIn本质上是一家社交网络公司,媒体永远只是主业务线的一部分。他表示,LinkedIn创立之初,“设想先构建一家社交网络公司,不断拓展网络,直至形成超级网络之后,在这个架构上,顺势融入各类业务,现在的内容业务线只是其中的一个板块。”商业:探索美企入华新模式十几年前,多家知名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尝试闯入中国市场,很多都铩羽而归。兵败原因虽各自细节不同,但大多不超出本土团队权力不足,管理层决策滞后。没有考虑中国市场和文化的独特性,将美国模式简单复制等问题范围。近年来,美国新锐科技企业入华浪潮重新开启。以LinkedIn, Airbnb为代表的企业,开始采用更灵活的方式,与中国本地有影响力的伙伴合作,对接资源和人才,并在政策和公共关系层面获取更接地气的支持。领英中国由LinkedIn,红杉中国和宽带中国共同出资筹建的合资公司;Airbnb入华背后是宽带资本,红杉中国,GGV资本的身影;而很多海外游戏公司入华,则会选择与腾讯等公司合作。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类似领英中国这样的合资互联网公司,入华前期借助LinkedIn的品牌效应,确实可以积累可观的目标用户,但要进一步占得中国更广泛用户和市场,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本地化产品思维和文化理解力。例如在中国,目前移动端趋势已相当明显, 但包括领英中国在内的一些跨国产品,移动端体验却不尽人意——在LinkedIn整体框架下针对中国市场的小修小补,似乎总是缺少了点什么,始终无法做到更充分的本地化。但中国快速变化的市场似乎又容不得继续等待。LinkedIn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本身曾是一名创业者(之前创办团购网站糯米网,被百度收购),他希望能帮助LinkedIn走出一条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模式。2015年上半年,沈博阳率领本土团队独立研发了一款移动端职场社交APP“赤兔”。当他拿着作品向总部汇报时,LinkedIn首席执行官Jeff Weiner坦言,他看到了做这事的风险,但更意识到不做这事可能的后果。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最终,总部破例同意“赤兔”这款产品独立运营,与领英中国产品平行发展。“赤兔”于2015年7月正是上线,用户可以线上沟通,建立社群,并通过线下活动强化关系链。与国内其他职场社交产品“脉脉”,“猎聘会约”等相比,“赤兔”现阶段似乎更重在社交,并未凸显招聘功能,其商业化模式也尚不明晰——但无路如何,这总是走出了一步新棋。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VC警告:创业公司没有“高增长”是活不下来的

    热点聚焦 2016-05-31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Jeff Bussgang,Flybridge Capital 的普通合伙人。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如今资本寒风猛刮的情况下,各大创企纷纷选择先保命再说,但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绝非长久之计。创企必须找到获得高增长的道路,让创企、风投、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重新开始,这才是对大家都有益的做法。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不少撰稿人都撰文阐释了混乱的融资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企业家们是时候将工作重心从发展转移到盈利上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赞同这种观点的,在过去的好几个季度中,我也一直在如此劝诫我认识的企业家们。但是我担心的是,我们是不是将这种观点宣扬地太过火?以至于企业家们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路?也就是说,企业家们并没有学会理解、鉴别发展带来的真正的价值,因此他们选择了打持久战的一条道路。眼下我们的行业中兴起了一种流行的得瑟方式,说自己是一家成立15年、一夜成功的创企。我想说,打持久战的问题在于,成功并不总会带来“风险回报”,而靠风投撑起的整个融资模式,其内在就在于能够带来风险回报。那么,什么是“风险回报”?如何定义一家风险资本机构是成功的呢?我们基本依靠两个衡量标准:1。现金投资的资本回报率为3倍以上;2。内部收益率15%以上。你可以说这些衡量标准怎样怎样,但它们已经在行业内部存在几十年了。这些衡量标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资金一旦投出就会被绑住很多年(也就是说不是流动的),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这种投资方式风险是比较高的。因此,你必须将非流动性溢价以及风险溢价算入其中。为了让投资组合中的投入资本获得3倍以上的收益,你必须要有几个成功的投资项目收益在10倍以上甚至更高。不管在哪一种投资组合中,你的大多数项目都将是失败的——即那些让你受损或在无数年艰苦工作后才回本的项目。但是,只要你有那么几个回报率在10倍以上的成功项目,那么你的整个投资组合就可以说是成功的。Fred Wilson(硅谷顶尖风险资本家和著名的博客作者)曾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他回忆了USV的第一次融资,那次投资使他40%的投资组合公司损失了所有资金;然而,由于他们成功投出了5家回报率20倍以上的公司,因而他们最终的结果仍然非常卓越。如何才能获得风险回报?要想获得10倍甚至2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公司就得光速发展。怎样才能叫光速发展?请看下面的图表。图表中有三家初创公司,这三家公司第一年的营收都是100万美元(注意:一家创企获得年100万美元的营收通常需要花费2-3年时间)。接着我们制定三个不同的成长速率——100%,50%和25%。那么在接下来的6年里,发展最快的公司将有机会获得风险回报。以营收率增长6倍来计算,该公司的年营收将达到6400万美元(从公司规模和发展速率来看,这是较为合理的推断),估值则达到近4亿美元。假设这家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2000-3000万美元的资金(通常需要经过2-3轮融资),早期投资人的交易后估值为4000万美元,那么好了,一家回报率10倍的公司就诞生了。最后,如果第三家公司的年增长率只有25%,那么你的公司铁定会损钱——而且是一大笔钱。这类公司由于发展缓慢,可能估值只能达到投资资本的2倍——760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你每投1美元进去,只能拿到20美分的回报。好,现在我们来认真思考一分钟。连续6年成长率100%,这样你才能拿到10倍的资金回报。假如公司在6年间的成长率只有50%——虽然以其他标准来衡量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好看了——那么其营收增长就是在4倍左右,估值在4500万美元左右。这样算来,投资人基本能拿回自己的钱。接下来,我们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发展速率是会变的。一个创企,通常初期成长会更快,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发展速率的分母越来越大,公司的成长肯定会慢下来。我要说的意思很清晰:风投资本家和企业家们如此关注公司成长是有原因的。为了获得风险回报,风投们需要创企每年的成长率高于100%。如果一份投资组合里的几家公司没能达成这一目标,那么就无法产生风险回报。而如果没人能够带来风险回报,整个系统也就会随之崩溃。上述关系揭示了风投和企业家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风投们总是会自然而然地催促企业家们加速公司成长,好让公司获得10倍以上的回报,这样他们的投资组合才能算是成功的。而企业家们总是小心翼翼,希望公司按照正确的节奏发展,不烧冤枉钱,不丢客户和员工。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还是要专注于打造能够产生真正价值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公司能够带来实际的利润。但我们也不要忘了,要想获得丰厚的回报,我们的企业需要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里发展地非常快。下次如果再有人叫你放慢脚步,你就想想我说的话。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未来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保持爆发式增长

    热点聚焦 2016-05-31
      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诸多蓝海,互联网消费金融就是诸多蓝海中最为广阔的一片。进入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更是成为各大金融平台争夺的重心,电商巨头的扎堆推出业务一度推热这片领域。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250亿元,相比2014年的103亿元增长142%;预计2016年将达680亿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之下,消费金融将如何发展?还有哪些机遇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未来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保持爆发式增长势头  对于2015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142%的增长幅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居民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升级,以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的逐步认可,未来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保持爆发式增长势头。由于授信模式与消费闭环的制约,导致消费信贷自身发展不平衡,基于真实消费背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优越性。“电商平台更贴近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消费品更为灵活多样的定价和支付模式,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预期的商品交易模式。与之相比,传统消费金融建立在银行的统一管理之上,其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差。”曹磊表示。  从市场来看,除了传统的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企业已经纷纷扎堆进军消费金融市场,电商、分期网站、P2P平台均有涉足。离我们生活最近的阿里、京东、苏宁、生意宝等电商巨头,也基于庞大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分期贷款业务,如基于淘宝、天猫的蚂蚁金服“花呗”、基于京东商城的“京东白条”,还有基于苏宁易购的“任性付”等。  消费分期网站的覆盖范围则更广阔,涉及大学生、租房、购车、旅游、教育等众多人群和领域。而作为互联网金融最活跃的一部分,P2P网贷也加入了消费金融的厮杀之中。目前拍拍贷、惠人贷、积木盒子、小牛在线、银客网等数十家平台均已布局该业务。  预知未来当先知过去,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前世今生”  1.0时代:最开始的消费金融起源于传统的线下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的信用透支消费。在过去数年,传统商业银行围绕着信用卡的消费金融竞争异常激烈,随处可见各大银行的信用卡推销员满大街的跑。通过数年时间的积累,传统消费金融已经涵盖到了购房、旅游、医疗、汽车等多个领域,他们在线下消费市场已经构建了绝对的领先优势。  2.0时代:真正将消费金融推向高潮的是互联网,通过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很多平台都开始发展自己的线上消费金融。过去,消费金融基本上已经被银行所垄断,与大多数的创业者们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通过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更多的创业者看到了消费金融的市场机会,最开始的就是以电商等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平台兴起,不过由于这类消费金融威胁到了银行的生存空间,他们也打响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击战。  去年6月,国有大行工行正式揭牌国内银行业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试图整合全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全面发展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全线上的消费信贷业务。另一家国有银行建行也不甘示弱,通过“善融商务”实现了电商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根据消费者的交易行为、物流信息与贷款额度相关联。  除此之外,很多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打造自己线上消费金融平台。  3.0终极时代:对于纯线上消费金融平台来说,与银行直接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京东金融旗下白条非常聪明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开始与各大银行达成合作,开启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金融时代。同时,他们也开始全面进军线下,并打造自己的线下消费场景,做起了信用贷款业务等;京东金融还在“白条”的信用评估基础上,推出了现金借贷产品“金条”;未来“金条”业务有望和银行合作,共同带动消费资金供给。  线上线下结合仍是大势所趋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由此看来,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于传统银行来说,他们缺乏线上消费场景,但对于线上消费金融平台来说,他们又离不开银行的支撑,未来二者之间的结合则能够把整个消费金融市场蛋糕做得更大,并刺激和带动整个国内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到,这一趋势目前基本已成为行业共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次发布的报告也具体分析出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将呈现出如下趋势:商店购物功能消失,扮演“展示场景”功能、预授额度需扩大,可享即时贷款服务、生物特征具有授信贷款信息,简便贷款流程、一站式购物平台无缝衔接购物与消费金融平台、虚拟钱包使现金使用率下降、形成金融生态系统,使各方共赢、信贷产品加速线上化、场景化等趋势。
  • 我们是如何一步步从“反标题党”变为“标题党”的

    热点聚焦 2016-05-31
    摘要: 在这个会写字的人都有公众号的全民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在昼思夜念如何炮制“标题党”,信息过载已经变成了“标题过载”。《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福克纳:谈谈私人生活》《怀特:再到湖上》、《黑塞:童年轶事》......在看惯了朋友圈里一二十字转发中那些想要拽你点开的“过度热情”的标题之后,这些一副“冷漠脸”、高冷端、装的标题是不是反而满目清凉、如沐春风?这些散文(如今只有鸡汤文、吐槽文、图文夹杂文,散文是什么o(╯□╰)o),选自一本前一阵在豆瓣上被重新发现的《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当然,颇为反讽的是,如果不是“标题党”,这篇名为《被一套中学时买的二手书吓呆了……》的日记也不会收获1800次推荐,15000次喜欢(按照微信公号的度量衡,又一篇10万+诞生了)。而这本1997年的“古董书”转眼间就在孔夫子网上卖断货,在淘宝上被炒到了105一套——一篇标题党让一本“反标题党”的书一飞冲天跻身“爆款”,没有比这更能映衬出我们对“标题党”既爱又恨,身体沉溺而嘴上逃离的纠结内心了。其实这本选集并无出类拔萃之处,也并非什么大家之选,在90年代的书店里应该触目皆是,之所以让如今的网民“如获至宝”,无非是在标题党重口味的百般刺激味蕾几近麻木之后,一见清爽的小葱豆腐则喜出望外而已。至于作者的脑洞——凭这一套书中的目录,每天推荐一篇,是不是足够创造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公众号?放心吧,虽然足够有深度,但阅读量绝对惨淡如冬日斜阳。就问一句,你在朋友圈多久没有看到这种风格的标题了?终日“埋食”朋友圈的人可能已经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其他类型的标题吧。就像在某些年轻人眼中,出生之前的世界是一片荒原一样。那本散文选就是在荒原上捡到的一块“天外飞石”。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标题党是网络上一小撮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个人目的网民们的自发性组织。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这是数年之前的“门户纪”时代《标题党白皮书》中对于标题党的定义。请注意里面的几个关键词:一小撮、自发性组织、严重夸张……以及这份史料喷薄欲出的那股轻蔑之意。然而,就在几年之后,我们对“标题党”的感情已经悄然由厉转温,由嗤之以鼻到孜孜以求,原因说来简单:因为门户时代制造标题党的是一帮经常在评论区被“问候全家”的小编,而在这个“会写字的人都有公众号”的全民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在昼思夜念如何炮制“标题党”。《手把手教你怎么制作10万+微信标题》、《标题党的自我修养:病毒式内容传播背后的科学原理》、《半年做出3600篇10万+,他是如何做到的?》……这些速成秘籍你一定见到过,而且人人甘之如饴。我们不再以标题党为耻,反而正在以不会做“标题党”为耻。当然,到这里“门户纪”时代的标题党定义要重新改写了——不是朋友圈里“一小撮”不转不是中国人、男默女泪等欺骗感情的低劣标题制造者,而是将标题作为唯一赌注、将吸引点击分享作为第一追求的人。当《人民日报》及少数纸媒还在几年如一日痛心疾首地呼吁媒体自律与网民自觉,“请刹住标题党这股歪风邪气”,标题党已经悄然从旁门左道升级为常规操作,成为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日常。标题党也早已甩干净身上的“脏水”,褪去贬义色彩。再像过去一样继续给标题党扣上“一小撮”的帽子,然后诉诸道德律令口诛笔伐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是到了不逃避不自责、不意气用事地正视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标题党这件事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泥潭,满眼标题党的世界尽头又会是何种光景呢?请容许我扛上鹤嘴锄,穿上工作服,来一趟双手沾满“比特泥”的考古之旅。从“朋友圈纪”向上回溯到“门户纪”、“纸媒纪”,来看看标题是如何在历史流转中不断嬗变,演化成今天这幅面貌的。学过新闻史的都知道,大众商业报纸在诞生之初就是以“标题党”的面目登上历史舞台的,在报纸的“街头兜售年代”,报业大亨普利策和赫斯特掀起了比拼谁的标题更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大战”,甚至不惜拦截外交信件、煽动美西战争、促成总统谋杀。在熙来攘往、人流匆匆的街头,一份报纸能否售出全系于标题是否足够耸动到令人驻足。试想一下这三个标题:《宋教仁被杀害》、《宋教仁被袁世凯杀害》、《宋教仁被袁世凯派的杀手杀害》哪一个更能让路人情绪一触即发?这不禁让我想起在火车站地摊报纸上被“杀害了”无数次的刘德华,以及《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的知音体。按照新闻史的写法,“人咬狗”的黄色新闻街头横溢、泛滥成灾之后,开始出现了严肃新闻与低俗新闻的分野,媒体开始进入分众时代。当报刊亭和送报人取代了街头叫卖的报童,当人们习惯了就着牛奶面包“批阅”新闻,当有了稳定的订户、明确的读者群与可以测算的阅读量,《纽约时报》、《时代》、《生活》、《纽约客》的记者不用在文章的标题上挖空心思。如果说街头报童和如今的朋友圈一样,售卖的是单条“爆炸性新闻”,那么“负责报道一切”的《纽约时报》售卖的就是对当日纷乱世事的一份package,一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新闻curation(新闻筛选),一个稳定可信赖的信息过滤器。既然已经有了媒体品牌的背书,单篇文章就不需要花枝招展地博取眼球了。作为一份报纸/杂志中的一部分,它要符合这首交响乐的主旋律,与媒体的风格相符(试想一下“知音体”出现在《读者》,或者“公号体”出现在《三联生活周刊》的第78页)。在知乎还没出现《阅读一份报纸/杂志是种怎样的体验?》这种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抓紧回顾一下即将永逝的纸媒余味。在由编辑指挥演奏的这首交响乐中,标题只是其中的一件乐器,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当你打开一份报纸,无论是版面顺序、版面位置、占用版面大小、标题大小、有无摘要等视觉元素都抢在标题之前给你留下印象,指挥棒引导着你的阅读次序、视线流向、停驻时间。而当你翻开一本杂志,就仿佛期待满满地坐在了餐桌之前,等待着一场处心积虑的宴席。一开始的言论、专栏、漫画就是让人渐入状态的开胃菜,而重磅封面专题就是端上来时桌子都会震颤不已的主菜,接下来是满足你各种口味的分别栏目,杂志之杂(宴席之丰富)正体现于此。最后则是让你去腻清口的生活、娱乐、体育专栏等水果甜点。杂志的世界里,标题不过是每道菜端上来时撒上的花色点缀,大厨们更煞费苦心的是菜品的选择与搭配、上菜的顺序以及张贴海报(封面)。我曾经连续半年做过《经济学人》的文章翻译,最令我头疼不已的就是其风格鲜明、言简意深、精妙绝伦的双关语标题,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阅读理解的“圣杯”,绝对要结合文章、文化反复琢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译者管鑫的《经济学人双关语解析》系列)。为什么即使搬到了互联网和iPhone上,《经济学人》依然敢玩让人云里雾里的双关、隐喻?如果不是出自杂志,有几位公号编辑敢把那篇“爆款文”起《惊惶庞麦郎》这样让人一脸黑人小哥“???”的标题?就以风格20年如一日的《三联生活周刊》为例,它最近几期的封面标题分别是《男孩的目的》、《苏维埃人的“二手时间”》、《我们为什么会变胖》、《魏泽西事件追问》、《网红,泡沫之巅?》。这样“平平无奇”的标题如果出自公众号小编的笔下,肯定被老板分分钟打回重写并教做人——但是出现在三联的封面上就成了一种有品牌和历史在背后撑腰的style,更不用说《经济学人》背后有170多年的洞察力在撑腰,简直睥睨一切。在纸媒的谱系中,它们和《知音》可谓是天上地下的两极,标题也是云端高冷和趴着接地气的两极。前者讲求高度凝练概括(这当然是作者意志和编辑意志的体现,《经济学人》甚至有自信文章不署作者),后者是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在标题把亮点、爆点甚至起承转合都和盘托出,然而又犹抱琵琶撩人入内。只要看一下国内媒体编译外媒文章时如何“标题通俗化”,就能看出它们的底气不足,在纸媒谱系中的滑落。提到标题党,门户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标题党制造机。新闻门户这种“中国特色”相当于一种采撷白花酿成蜜的“网络报纸”,虽然比纸媒更加海量、快速、时时更新。只要匆匆扫视一下几大门户的新闻首页,就能明白为什么小编宁可全家挨骂也要拼死标题党了。在门户首页上,一条新闻的露出只剩下了标题,再也没有版面、位置、板块大小来做视觉引导,甚至除了几条要闻,其余的新闻都是一样的字号、一样的长短(做过门户小编的我只能说:“太反人性了”,这可不只是削足适履那么简单)。而且,这些新闻被从来源中抽离了出来,《南方周末》可能和死对头《环球时报》左右并列,来源自身的style被“消毒干净”,然后像罐头中的沙丁鱼一样被标准化处理,再打上门户自己的烙印。不像纸媒中标题和正文同时显示一览无余,流量就是生命线、工资条的小编只能通过“标题的艺术”(围笑脸)来吸引读者点击入内,page view+1,标题是他们唯一能摆弄的指挥棒,当然要用尽全力去舞弄。由于来源无限多元、海量、快速、时时更新,门户基本上放弃了curation,放弃了成为信息筛选器的可能,只拼读秒和标题的下限。所以几大门户傻傻分不清楚,网易所谓的“有态度”还不是常常被无节操的小编一遍遍打脸?带给读者的是一目十行的快感和快感过去之后的空虚——如同原始人,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而死。最后,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朋友圈这个“万物奔至目前以娱我”个人网络中心。在这里,我们不仅像微博那样批阅奏章,我们还纵览亲友行踪哀乐,传播飞短流长。当然,我们还在这里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成为传播链上的平等一环(微博上只有大V才能成为传播节点)。对于公号来说,贡献了80%流量的朋友圈就成了生死存亡的主战场。在这里,再也不会有街头叫卖扰你心乱,再也没大厨为你精心烹制信息大餐,你再也不用特意跑到会引发“密集恐惧症”的门户去主动“觅食”。在这里,只有朋友分享的状态,晒娃照、旅游照与黯然伤魂的深夜自语交织在一起;在这里,流动不息的是情绪的河流,公号文章也不过是这条河上的一艘艘小舟,出现在自拍和自嗨之间。在这里,你看到同学国外旅游晒照的嫉妒可能会影响你看下一篇文章的心情。在这里,一篇文章能走多远只看它能跨越多少圈以人为投石的涟漪(费孝通先生所谓的“差序格局”),能撬动多少人心中那个随手一转的情感开关——无论是标榜、控诉、宣示(《致贱人》)、求认同。在这里,你看到的只有被脱离了语境、脱离了发布者,脱离了curator独自“求生”的标题。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100000+的标题都大同小异,完全被泯灭了个体风格,完全看不出发布者是谁,因为为了在不同年龄层、阶层、性别的人群中无障碍传播,就必须诉诸大众感情、趣味的“最大公约数”。必须不能有隐喻、不能抽象凝练,不能有专业术语,必须晓白如话易于口口相传——我们又回到了农村之中串门走家传播谁家八卦的时代。这样,我们就在朋友圈看到了越来越长、越来越像“一句话新闻”,越来越像拍案惊奇回目的标题。标题越来越喧宾夺主地“剧透”正文,挤满了二三十字标题的朋友圈让我们越来越不堪重负,只求快速划过。信息过载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标题过载”。最终,一小撮人逃向了槽边往事、小道消息、正午故事这样不走标题党、有自己的style的个人公号、品牌公号,更多的人逃离了文字,逃向了无法被标题“剧透”和hack的视频。成就了papi酱这样一个全民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