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次德国工业4.0考察 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热点聚焦 2016-05-31
    近年来,工业4.0受到全球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我国制造企业的企业家和高管更好地理解工业4.0,学习德国企业的优秀实践,连续组织了四次德国工业4.0考察,我们到底学什么?  除了三次参观汉诺威工业展之外,还考察了20多家不同类型的德国企业,包括全球五百强制造企业(奔驰、宝马、西门子、大众等)、行业领军制造企业(通快、Festo、Homag、Playmobil、WIKA等)、行业隐形冠军制造企业(施迈茨、纽卡特、迈科、Sigel等)、工业软件企业(SAP、MPDV、abas、Seeburger等)、软件实施服务商(SYCOR)、质量检测与认证服务机构(TUV SUD)、供应链平台运营商(SupplyOn)和实验室(SAP未来工厂实验室)。每次带队考察,我自己也会有很大收获。  工业4.0还是一个“将来时”。除了我国少数几家过度宣传的企业给自己贴上了工业4.0标签之外,其它国家还没有哪个企业宣称自己已经实现工业4.0。预计到2030年起,才会有最优秀的制造企业开始步入工业4.0。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那么,到德国考察工业4.0,究竟考察什么?学什么呢?  1、学习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在德国看到了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并联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增材制造与切削加工结合在一台设备的混合制造、增材制造技术与工程仿真和拓扑优化技术结合等主流趋势,以及RFID、AGV、自动化立体仓库、机器视觉、虚实融合、个性化定制、预防性维修维护、增强型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是实现工业4.0的支撑技术。工业4.0的实现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果。德国企业不是盲目地追求自动化、无人化,而是追求人机协作;常规的固化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替代,需要处理异常,以及灵活性的工作还是由人完成;追求柔性的自动化,而不是刚性的自动化。  2、学习德国企业专注的定位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我们考察的很多企业是百年以上的家族企业。他们坚持不上市,专注于自己从事的领域,不断扩展生产规模,执着创新,做到全球领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比如通快集团在激光加工领域形成从激光器、激光设备、数控系统、自动上下料到CAM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三维高速激光加工;  HOMAG(豪迈集团)是全球木工机械行业的成套设备领先企业,也是提供机电软一体化解决方案;Festo(费斯托)专注于气动技术和电驱动领域,还开发出仿生鸟等创新智能产品;施迈茨专注于真空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翘楚;abas软件则专注于为行业隐形冠军提供管理软件,通过平台化、可配置,支持移动应用和灵活的部署方式而赢得了众多德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信赖。  3、领略德国企业对工业4.0的探索与实践  SAP与Festo、博世等主流企业合作,建立了工业4.0的示范生产线。通过展示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的制造过程,将RFID数据采集、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等技术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应用,通过现场展示让我们感受到工业4.0时代制造模式的变化。  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应用MES系统和RFID,实现了多种工控机产品的混线组装,对于人工工位,实现了防呆设计。SAP非常强调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MPDV软件则强调MES平台在实现工业4.0中纵向集成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MES4.0的理念;  TUV SUD非常强调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互联,以及解决工业安全问题;Seeburger则强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从而实现工业4.0的横向集成;而在欧洲最大的第三方供应链平台SupplyOn上,多家主机厂和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可以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供应链协作,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协作效率。  4、学习德国制造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以人为本  我们考察的德国制造企业都根据产品的制造工艺,充分考虑了生产设备、检测中心、入厂和出厂物流仓库的合理布局,以及在制品中转库的合理设置,通过不同颜色的料箱表示下道工序的缺料情况,从而实现拉式生产,降低在制品库存,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  同时,大量使用U型布局的生产或装配单元。Festo的组装设备实现了尺寸的标准化,便于灵活替换。在纽卡特,一个行星齿轮减速机的总装由一个工人在U型装配单元上完成,然后自己进行质量检验。对人的充分信任是基于工人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德国制造企业都是按工作时间发工资,没有一家企业是计件工资。  5、感悟德国工业的强盛之道  德国建立了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优秀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学院,成为高级的技师。奔驰汽车的高管都是来自自己的职业学院。我们考察的德国制造企业有学徒制度,师傅带徒弟。  德国在高端装备和工业自动化领域,有众多优秀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和群体优势。在考察过程中,我感觉到,不论是企业高层还是工人,他们的心态平和,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企业。我们此次去参观德国的管理软件实施商SYCOR,他们不仅展示出专业的实施服务方法论,而且非常强调真诚服务、微笑服务。  德国人信奉的准则是:最优秀的产品需要手工打造。因此,在高端定制的产品上,反而会有更多的手工制造工艺。德国企业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蓝色的天空下,在绿色的原野上,制造企业正在践行绿色制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借鉴之处。  考察德国企业,根本目的是帮助我国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借鉴德国制造企业的经验,少走弯路。在每次考察过程中,我们常常组织考察团成员之间的交流研讨,使企业家能够真正看明白、理解透,然后思考如何能够为我所用。
  • 创业者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众创空间?

    热点聚焦 2016-05-3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浪的涌现,“众创空间”遍地开花、模式迥异,创业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众创空间尤为重要。按照对创业企业的服务阶段和专业服务能力不同,众创空间可分为:创意阶段、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及成熟阶段,创业者处于不同的阶段对于众创空间的选择也有所区别:  创意阶段  创业者对于创业环境和氛围更为看重,便于找到创业灵感、合伙人等创业要素,因此,拥有众多创业人才、项目、技术的资源型众创空间应为该类型创业者的首选。  种子阶段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创业者对控成本、找人才视为首要因素,因此,低成本、高便捷并拥有人才背景的高校型众创空间为处于此阶段创业者的最佳选择。  创业阶段  创业者对于资金的需求有所增加,能够找到具有良好的创业投资机制和基金管理模式的投资型众创空间对于初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有利。  成长阶段  创业者对于创业服务的要求更高,因此,平台型众创空间的一站式的保姆服务是这个阶段创业者要考虑的因素。  成熟阶段  对于已经具备成熟项目、产品、团队的创业者而言,产业环境尤为重要,专业众创空间具有产业基础,便于企业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助力企业发展。  创业形态千差万别,众创空间作为支持创业创新的空间和服务载体,空间功能和服务重点也不尽相同,创业者在选择众创空间时要有所侧重,适合自己的众创空间将会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加速前行。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在京召开:云计算大数据加速发展

    热点聚焦 2016-05-31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5月18日~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承办,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创新专委会(WFEO-CEIT)作为协办单位,ZD至顶网、计世资讯、锦囊专家协办,大会主题为“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9位院士和200多位专家在全体大会和专题论坛上作报告,三天共有超过15000人次听众参会。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主持大会开幕式,南开大学校长、WFEO-CEIT主席龚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林润华分别主持全体大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  怀进鹏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引发了信息产业的变革,也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已经从技术导入期进入到应用普及的新阶段。他强调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云计算在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双创”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技术、标准、应用、安全、人才等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云计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院士领衔四大主题 海内外专家同台交流  演讲嘉宾权威、话题紧扣热点是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主题演讲的最大亮点。本届大会全体会议演讲内容共分为四个Session部分,每个部分的主题分别为:VISION远见、PRACTICE实践、INNOVATION创新和FRONTIER前沿,每个部分都由学术界著名专家作为Session主席,负责内容把关。Session主席包括南开大学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副主席龚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的多名委员和业界专家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分别就云计算、智能驾驶、大数据与智慧城市、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和IT架构思考等话题作主题报告,来自海外的《大数据时代》作者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教授、《驾驭大数据》作者Bill Franks、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当选主席Mike Hinchey、荷兰首任政府CIO Maarten Hillenaar、荷兰Eindhoven城市CIO Jaap Haenen、机器学习领域国际学术带头人杨强、英国伯明翰大学首席教授姚新等在大会上作演讲。此外,来自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集团,以及微软、英特尔、百度开放云、京东云、西安西咸新区、三未信安、数人云、华三、浙江大华、深信服、华云数据、青云的企业专家代表也在大会上报告了最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进展。  同时,华硕、星河互联、博云、云英、EasyStack、华为企业云、IBM、Juniper、寄云科技、SAP、江南天安、UCloud、新致云、用友和易云等公司也参与本次云计算大会的专题论坛。Akamai、梭子鱼网络、倍尔诺、北方工业大学、会畅通讯、达沃时代、Gooxi、浪潮、象云、Microsemi、SmartX、SpeedyCloud、思序软件、乌云异步社区、中国信息安全、天特信息、国鑫恒宇、志凌海纳、全端网络、以及滴滴出行和IPIP.NET等公司和机构在本届大会展示了创新技术和最新云服务。  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一年一度的云计算大会是中国云计算发展的风向标。据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秘书长林润华介绍,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国内云计算的生态系统已经建立和形成,产业发展有所突破,标准制定步伐加快,行业规范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这些有利因素,推动中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2015年中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并呈加速发展之势。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也是电子信息科技发展和信息社会需求到达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激增、计算资源动态复用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网络的普及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云服务商、各类SaaS等所提供的公共云服务,越来越被广大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所接受,建立起新型信息化模式。购买软件、硬件,搭建数据中心,搭建应用系统的传统信息化模式,将向采购云服务的新模式转变,使得信息服务更加社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云计算创新创业活跃,成果初步显现  云计算大数据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方向,近些年来全国各省市涌现出许多技术创新项目和大量初创企业。创新创业成果不仅将极大完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生态链,也将为中国云计算大数据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为了更好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创业健康发展,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联合各地云计算大数据相关联盟机构自2016年3月启动了“2016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创业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统一评审标准,邀请云计算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作为评审专家,在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地区展开。最终共有来自8个地区的近200个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创业项目参选。  经过各地区评审专家严格评选,共有49个地区优秀项目进入全国总评选,最终11个项目荣获“2016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创业评选——总评选优秀技术创新项目”,分别是: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融合架构云服务器、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云制造创新研发项目、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国产商用密码技术的云服务密码机、北京翰云时代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翰云数据库、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FaceChanger个人隐私云存储安全平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的信令大数据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应用、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的网易七鱼、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政务云解决方案、成都盛思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DCSS安全云桌面系统、深圳市云之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互联网通讯PaaS平台、重庆誉存企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集成与挖掘技术的企业征信系统。  10个项目荣获“2016云计算大数据创新创业评选——总评选优秀创业项目”。分别是:数聚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道、北京蜂巢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基于Beacon网络的场景移动营销平台、北京蜂鸟视图科技有限公司的室内空间信息资源库、深圳市经常科技有限公司的经常云视频平台JCCloud、广州市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Zerocloud、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云存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电话公证平台、安徽天斯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V印自助云打印、成都数联寻英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的首席数据官、数位无限软体股份有限公司的CloudFusion多云与混合云管理平台 、莫比网格运算股份有限公司的10倍速基因分析云平台。  云计算大数据助推 前沿技术到达临界点  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机互动、量子计算、脑科学、机器智能等领域因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在短期内将出现技术突破。  量子计算是将计算能力革命性提升的全新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演讲中以此来阐释量子信息技术的无限前景:“量子计算机性能与电子计算机性能的对比,犹如电子计算机与算盘计算能力的对比”。英国伯明翰大学首席教授姚新则就人工智能的构建体系展开深入思考,他认为在脑计算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考虑生物脑演化过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知青以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案例分析和预测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北京达闼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国家围棋队领队华学明、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北京驭势科技公司创始人吴甘沙、IBM大数据及认知计算首席科学家苏中等专家还圆桌讨论了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等交叉融合发展的未来。  以“技术融合,应用创新”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继承以往大会成功经验基础上,更加注重全球视野和技术融合实践,参会者规模、演讲内容质量再次实现突破,成为每年一度中国云计算大数据交流合作的最重要平台。
  • 创客教育的下一站在哪

    热点聚焦 2016-05-31
          近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来自上海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的专家学者就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的主题展开探讨。同时,以冠生园为代表的企业界与院校通力合作,首届“冠生园杯”全国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制度的有效建设。  大学作为创新创业人才输出的载体,如何进行创业学院建设?怎样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三创”人才,成为双创教育的热门话题。  平台——大学是个实验室  创新创业教育风起云涌,各种政策与服务在风云际会中各显高下。高校作为双创细胞最活跃的载体,正在着力进行创业学院的构建。虽然国家宏观上制定了许多相关创业学院的机制,但未必适用于每所学校。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表示:“大学就是一个‘实验室’,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尽可能回避弯路。”那么,哪些好的体制机制建设能有效服务创业学院?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钟晓敏提出建立长效扶持机制,对于风险投资基金和校友创新创业种子基金投资的创业项目进行跟踪辅导,并及时主动解决其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西南财经大学则加强八门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经济型、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此外,还通过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数学、英语分层分类教学。  “我校自虚拟学院成立前就已围绕创新创业建立了相关制度,转正成为有具体独立职能的创新创业院校后,专门印发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和学生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文件。为了贯彻国务院规定,我校针对实施意见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上海金融学院创业处处长应小陆谈道。  多元系统的体制机制下,部门协调并非易事,原有的体制机制已然维持不了现今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唯一出路,而教育将是创新行之有效的助推工具。  衔接——通识教育渗透理想主义  “学校的各类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课,都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与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共同构成完整的有机课程体系。”教育部这一要求对我们高校意味着什么?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教师参与,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全”成为教育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高等教育要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那么,通识教育该如何衔接创新创业教育,值得高校深思。  复旦大学教务处长徐雷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达成的目标,无非是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理念都具有很强的贯通性,强调思维的训练,人格的养成,以及实训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精神塑造与能力培养,两者十分契合。通识教育理念渗透了理想主义灵魂,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远比创业重要,创新成果彰显个人能力,这就涉及到个人能力如何形成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认为:“个人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输入的信息仅有专业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坚守通识教育理念,进行人格塑造和情操培养。”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就成立了通识教育学院,2013年又牵头成立了川渝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联盟,实现学生互换,教师互派,以及优质讲座的同城共享。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人才,是因为教师不够专业,还是学生不够勤勉?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教?教什么?成为在建或是已建成的创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瓶颈。广东财经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重点指出,创新创业课程不仅包含专业课程,综合应用课程,还要深度引入通识教育。这对怎样结合专业进行创业课程构建,是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思变——热闹中不迷失人才培养方向  “反复修改的创业计划书,还是不能得到投资人的青睐”“不知道参加的是什么比赛”等各种沮丧的话语是许多大学生创客参赛后的反馈。各种创业大赛看似带来颇多机会,但大学生创客还是屡屡受挫。所谓的计划书在比赛过程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在这种热闹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到底能得到怎样的成长和收获?为了实现学生的创业梦,学校应该如何加强对创业人才的培养?  “企业导师的遴选是个难题,导师名气小了,学生觉得分量轻;导师名气太大,却无暇顾及创业指导。什么样的人才能恰到好处地参与到创业指导这一环节呢?”中央财经商学院党总支书记葛建新说,“要从专业特色出发,向学生推荐那些能基于真实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人做导师,非企业家也行。”  一些大学生创客忙于创业忽视了专业学习,导致知识含量不够,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创业只能“地摊化”。重庆工商大学创业学院院长饶光明指出,专业是成就创业梦想的第一基础,要依托专业来创业。所以,院校还是要以专业课程为重,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其次,在创业孵化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仿真创业平台,实现虚拟和现实相结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创业过程。校企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将会输出更多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而甄别合作企业,树立合作理念,务必成为学校严把质量关首先考虑的问题。  创业基础课是创业院校不断推进的课程,一直在完善修正,仍是问题连连。问题到底出现在哪?成为创业学院发展的困惑。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方式,“教学”还是重在教,有些教师有超强的就业经验,但不能与创业经验混为一谈。  教师大多是学院派,有些与时代接轨性强的事物还落在学生后头,何谈创业指导。如何快速弥补教师创业经验的不足?天津财经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立艳说:“师资培训是件大事,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思维进行规范。去年,我们对天津市14所高校的师资做过培训,效果显著。”江苏财经大学利用暑期组织KAB创业师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数十位老师均获得了KAB的讲师资质,并选择一批有潜力的年轻骨干作为重点持续培养对象,意在打造一支中青年创新创业教师双师型队伍,通过与社会导师紧密合作,提高院校创新创业水平。  “我们根据知识、能力和思维这三个纬度的素质要求,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梳理,梳理出与双创教育有对应关系的28门课程,创业需要了解的会计知识、银行知识等在课程中都有涵盖。我们会重点打磨这些课程,以服务双创人才培养为主干,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上海财大副校长刘兰娟说。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