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游戏须有版号 才能上架中国区App Store

    热点聚焦 2016-07-01
    6月30日,一些苹果应用开发者收到苹果公司通知,称App Store将遵照广电总局通知,新移动游戏必须办理版号,否则7月1日后不能上架。上架需要“版号”“游戏版号”是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相关游戏出版运营的批文号的简称。此事缘起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7月1日起,未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对已经出版的移动游戏的升级作品及新资料片,视为新作品需重新审批。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广电总局对移动游戏治理的开始。积极方向是,先审批再上线可以治理不良游戏内容,但另一方面,此规定对中小型游戏内容提供商影响较大,部分评论认为,小规模的游戏公司将面临洗牌。作为App分发平台,苹果公司App Store也必然会受到影响。App Store后台公布的《苹果致中国地区开发人员的一封信》表明,7月1日起,新移动游戏需要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批才可发布。对那些已在App Store上架在售的游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规定是在10月1日之前再次提交审核。也就是说,目前旧游戏还有三个月审核期。对用户的影响7月1日,新游戏无版号将不能上架。而10月1日后没通过审核的游戏也有下架可能。但对App Store来说,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中有大量国外开发者(或开发公司)游戏,如果没有版号,他们的游戏也有下架可能。苹果公司相关人士对新浪科技确定了“致开发者一封信”之事,同时表示,目前正在研究解决外国开发者游戏上架的办法,但其他信息暂无。代理公司的生意此规定一出,行业内已经产生负责游戏审批的代理公司。甚至已经购买了搜索引擎推广。在百度中搜索“游戏版号”,前两条均是代理公司推广内容。代理公司甚至提到:““不成功不收费”7月1日无备案各平台下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游戏的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以及付费转化率增幅均超过20%,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玩家全年支出有望达到30亿美元。这仍是一个巨大市场。新浪科技询问了部分中小游戏公司,他们中部分人表示,代理公司目前要价1-3万元,“这价格算是合理”。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硬件利润不足5元?坚果广告要拯救手机中间商

    热点聚焦 2016-06-30
    【亿邦动力网讯】6月29日消息,亿邦动力网获悉,移动广告精准投放又添新军,海南坚果创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瞄准移动广告市场,通过与鼎开互联等手机技术提供商合作积累受众,为广告主提供手机广告的精准投放。据悉,坚果广告会展现在记事本、天气预报等手机系统自带功能中,基于大数据分析,将不同性质的广告展示给对应类型的手机用户。坚果创投创始人刘晓曦表示,移动广告精准投放尚属一片蓝海,“中国大部分品牌安卓手机平均每台的硬件利润不足5元,中间商都在寻求更多收益方法,除却预装软件给厂商带来的一次性收入以外,能带来长尾收益的广告提成已经成为中间商最关注的方向之一。”亿邦动力网了解到,不同于推送、弹窗等传统形式的硬植入广告,坚果广告有精准、用户感知度低两点优势。“坚果广告是手机自带软件的原生广告,用户不会有被打扰的感觉。”坚果广告运营负责人介绍,坚果目前为厂商带来的收益周期长达3~6个月。“所谓的精准投放,主要基于对多方面数据的分析,一是从手机技术提供商处得到的硬件及销售数据,二是用户操作软件的行为数据。”上述负责人解释道,就好像使用粉红色手机的用户基本可以被断定是女性一样,手机的价位、外形等信息都可以丰富平台为广告受众的标签,让数据分析和投放更有依据。资料显示,大数据分析营销公司坚果创娱成立于2015年12月,总部位于海口,致力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目前,百度、腾讯等广告联盟都已与坚果广告达成合作,一点资讯、京东金融、唯品会、泰康人寿等也是其客户。
  • 英国“脱欧”后 竟选择“加入”京东

    热点聚焦 2016-06-30
    6月30日消息,英国“脱欧”导致英镑汇率大幅下跌,刺激了中国消费者对英国商品的购买热情。亿邦动力网获悉,京东集团近日在英国伦敦举办了海外招商会,京东全球购英国馆同时上线。京东全球购总经理、副总经理与Santander、Tencent及Zitra等代表共同庆祝英国馆上线据悉,英国馆主打保健品、食品、美妆、母婴、体育用品等品类,涵盖Aptamil、Jo MaLone、L.F.C.、Heinz、惠氏、BURBERRY、YOOMI、Vitabiotics、JRE、GOLD COLLAGEN等多个品牌。京东全球购总经理邱煌表示,英国馆是京东在年中开设的一个重要国家馆,吸引了英国各个领域的知名品牌。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进口商品的需求正在飙升,而英国馆将成为展示英国商品质量、时尚和可靠性的窗口。京东全球购方面表示,英国馆为英国商品提供了一个直达中国消费者的通道。英国的品牌商无需在中国建立独立的电商网站和专业团队,就可以在中国完成推广、销售、营销、物流和交付等环节。目前,已有包括Marks&Spencer、Clarks、利物浦等英国品牌登陆京东全球购。目前,京东全球购已经运行了韩国、美国、欧洲、澳洲、香港、新西兰、日本、加拿大和台湾等多个国家地区馆,并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澳洲和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海外仓。据亿邦动力网了解,英国“脱欧”事件对全球时尚产业造成了负面影响。英镑的疲软将使服装零售业的成本提高,Burberry、Tata Steel UK和Beggars等企业纷纷表示,留在欧盟才能使英国企业更好地进行商业扩张,获得更大权益。相对的,“脱欧”事件却让“英淘”趁机火了一把。京东全球购上的英国商品在近期销量猛增。英国牛栏婴幼儿奶粉4段销量环比增长4倍;Burberry女士淡香水销量环比增长1.5倍。同时,各大英国海淘网站纷纷以汇率变化为卖点做促销,海淘贝、极客海淘和什么值得买等网站均在脱欧当天推出了相关专题。
  • 阿里健康吸金业务屡被叫停 招致亏损扩大?

    热点聚焦 2016-06-30
    政策红利和流量红利双失灵风险的背景下,互联网医药正在急需新的业绩支撑点。日前,阿里健康发布2016财年业绩,截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本财年收入5660万元,同比增长90.3%;亏损1.916亿元,较上年扩大135.9%。在外界看来,阿里健康2015年业绩大跌与其唯一能贡献营收的业务被叫停不无关系。此前,食药监总局已公开叫停阿里健康的电子监管码业务,同时被叫停的还有药品第三方平台网上销售试点。阿里健康营收和亏损双双大增阿里健康将业绩下滑原因归结为:去年有一笔甲骨文的一次性付款,导致公司上一财政年度录得7040万元的一性次收益。扣除这部分之后,阿里健康2016财年的亏损增幅为26.4%,且26.4%的亏损增长主要是因为新业务推进而产生巨额支出。从公告行文抽丝剥茧可以发现,阿里健康在过去一个财年中已经明确了其业务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医药追溯体系和医疗网络。不过,前两个主要业务方向,目前都已遭遇政策风险。医药电子商务的方面,广东、上海、河北等地食药监局纷纷暂停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追溯体系方面,则由于药房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关停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2月,国家局发文暂停去年1月要求药品全链条覆盖电子监管码的规定。尽管阿里健康目前已经推出能够兼容前系统的新第三方追溯平台,并被合作方抛出了涨价方案。但由于政策尚未明晰,医药工业企业和商业公司大多还在观望。而众所周知的是,阿里健康集团收入的绝大多数均来自追溯体系和医药电子商务。不过,资深电商分析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医药领域的开放预计还是一个缓慢和谨慎的过程。在他看来,市场在理解阿里健康时,不能简单地以狭义的医疗或者医药去看待它,而是应该以广义的医疗或者说大健康去看待它。医药O2O成医药电商重要发力领域南都记者注意到,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业务被“卡”,医药O 2O正在成为医药电商平台的重要发力领域。京东最近就已宣布正式整合推出面向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流通渠道的“京东医药B 2 B分销平台”,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自营非处方药(O T C)及健康保健产品的“京东大药房”业务。依照京东的设想,“京东医药”将联手行业合作伙伴,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切入、以药品交易为核心的互联网医药生态体系,以期重塑传统医药流通环节,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品类医疗医药服务平台。京东医药的竞争对手阿里健康,其实也于今年5月发起了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联手65家连锁药房欲共同推动医药O2O业务向纵深发展。目前,其“一分钟诊所”已在甘肃金昌落地,为联盟成员的线下药店提供店内的线上医师服务能力。此外,为了对冲前两块业务方向的风险,阿里健康还试图在医疗网络领域发力。通过家庭医生为入口、网络医院为载体、影像中心等为工具,搭建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据阿里健康负责人透露,目前,其已经面世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包括: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共同建设的网络医院,已入驻北京市安贞社区、常州市天宁区等全国十几个城市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服务平台,以及联手鱼跃等智能医疗设备厂商,为消费者提供的慢病管理服务。今年3月,阿里健康宣布入股华润万东旗下万里云,开展面向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为建立医学影像数据平台未雨绸缪。这方面最新的动向是在本月22日,阿里健康正式与保定市卫计委签署《保定市网络医院合作框架协议》。此外,阿里健康也开始涉足健康保险业务。4月,阿里健康宣布协同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太平、太平人寿、鱼跃科技等企业一起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从事互联网健康保险相关的业务。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相关医疗大数据应用或迎来政策窗口期与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业务待遇不同的是,医疗大数据应用则正在迎来政策的“春天”。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将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以及医疗信息化等细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