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以为农村淘宝只卖货?现在阿里想全面改造农村

    热点聚焦 2016-08-15
     导语:农村淘宝项目启动已近两年,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之后,其模式也完成了从1.0到3.0的转变。 阿里巴巴又造了个节日。  在此之前,阿里已经有了天猫的双11和双12、淘宝的造物节以及针对农村的年货节四个节日。而现在,农村淘宝又有了个节日——乡村文化节。不过与之前相对商业化的节日不同,乡村文化节的设立似乎更有点公益的气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将其定位为:连接城市文明和乡村文化的载体。  农村淘宝项目启动已近两年,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之后,其模式也完成了从1.0到3.0的转变。而在覆盖了内地29个省300个县之后,阿里巴巴不再把目标局限在买货卖货送货的电商之上,而是要集中阿里内部以及社会资源,从教育、医疗、金融、文化等层面再造农村。  从1.0到3.0  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在2014年9月IPO之后确立的未来三大战略之一。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启动农村淘宝的千县万村计划,要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从而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千县万村计划启动之后,农村淘宝进入1.0的代购时代。通过设立村级服务站,农村淘宝希望以村级服务站作为终端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农村购物问题。而在服务站的选择上,也是以选址为中心,从乡村里的小卖部入手,主要工作就是帮村民代购,通过佣金提成来激励店主。  由于起初对农村市场了解还不够深入,1.0模式也是一种试错,农村淘宝很快就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1.0模式中的合伙人,大多是经营小卖铺的当地人,只是兼职从事农村淘宝,难免存在不主动、守株待兔的心理。”孙利军在回忆起1.0模式时坦陈道。而且以选址为中心也就必然遇到辐射范围的问题,虽然村中有农村淘宝业务,但稍远一些的自然村就无法覆盖服务,相对被动。  2015年5月,阿里巴巴启动农村淘宝2.0模 式——村淘合伙人计划。而农村淘宝的工作重点也从以选址为中心转变为选人为中心。通过招募思维灵活、熟悉网购的本地人,尤其是返乡青年,把兼职的小卖部转 变成为专业化的农村淘宝合伙人,以解决专业化程度不够的问题。这种模式下只要村里有一个站点,就有能力主动辐射周边地区,让服务覆盖更广。除此之外,村淘 合伙人模式启动之后也激发了众多当地人和返乡青年的创业热情,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根据阿里方面公布的数据,在2.0模式启动的当月,全国农村淘宝合伙人中就有20位月收入超过5000元,最高的月收入1.6万元。到2015年10月,也即农村淘宝一周年之际,5000元以上的合伙人比例已接近10%,收入过万的合伙人有10多个。而据孙利军透露,到今年6月,全国月收入过万的合伙人比例已超过8%,达到近2000人左右。  不过2.0模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有了稳定的收入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淘合伙人变得浮躁,在感恩和服务农村上做得不够”,孙利军对新浪科技说道。在他看来,农村淘宝的初衷并不单单是让合伙人富起来那么简单,而是希望通过众多合伙人服务农村,激发农村的发展潜力。  而8月8日首届农村淘宝乡村文化节的启动,也正是3.0模式开始的标志。  从三张网到三个中心  在1.0和2.0时代,农村淘宝与众多电商在农村战略上基本一致,强调买货卖货送货。而农村在基础设施上存在的短板显而易见。  “在政策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互联网人才培养与应用这三方面助力农村淘宝的发展,织好这三张网,农村淘宝将大有可为。”孙利军在农村淘宝2.0启动后曾如此说道。他将农村淘宝2.0发展的关键归结为三张网:天网、地网和人网。  天网,即政府的支持。从省到村,各级政府推出相应的政策来支持村淘落地。地网,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流和信息渠道的打通。主要是菜鸟网络来搭建村淘物流网;人网,即人才建设。一方面是村淘合伙人,另一方面是吸引和培育更多懂互联网和电商等新经济的人才。  根据阿里巴巴2017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披露的数据,在农村淘宝启动接近两年时间里,已经覆盖29个省300多个县17700个村。阿里巴巴方面也将这几个数字视为农村淘宝在地方政府协作、基础渠道搭建、合伙人招募这天地人三网建设基本完成的标志。  在3.0模式启动之后,农村淘宝的战略重点也将从三张网转向三个中心。根据孙利军的介绍,三个中心即生态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和文化公益中心。  在生态服务中心上,村淘点承担的职责将不再是购物和卖货这样简单,而是接入阿里系从电商、金融、医疗、教育到文娱的全部资源,实现整个服务体系的下沉。  此次乡村文化节也首先从教育入手,淘宝教育联合华尔街英语、果壳网、中国美术学院等教育机构将为农村淘宝所覆盖的乡村学校提供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课 程,丰富农村教育资源;阿里健康将联合农村淘宝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未来实现医疗服务更多落地农村;蚂蚁金服也一直在推动旗下的信贷、保险等业务深入农村。 而在未来,阿里旅行、阿里通信、特色中国、1688等阿里系17个项目都将探索通过农村淘宝逐渐在农村落地。  而在创业孵化中心和文化公益中心上,村淘合伙人将转变为服务者,成为阿里巴巴为乡村提供购物、创业培训和支持、文化娱乐、公益等服务的执行终端。  对于中国的电商企业来说,农村既是巨大的商机所在,同时又有着落后和空心化的现实。要发掘农村,则必须首先培育农村。而农村淘宝通过近两年的村点铺设,通过三个中心,农村淘宝将集合阿里内部以及社会资源,从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层面改造农村,也即是孙利军所说的——“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资源的接入,农村淘宝要成为现代文明输入农村的接口,为农村提供和城市一样的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建设。”  农村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相结合的想象空间  农村电商和全球化同为阿里巴巴未来的三大战略之一。而实际上,两者相结合也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今年4月,应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邀请,孙利军和来自河南的农村淘宝合伙人王茜一起来到瑞士日内瓦的UNCTAD总部大楼发表演讲,向工作人员介绍了农村淘宝的发展经验。而来自埃及、印度等国家的官员则表示希望来中国参观农村淘宝并交流学习。埃及经济发展部部长甚至当场邀请孙利军到埃及农村交流,期望与阿里巴巴合作促进当地农村发展。  实际上,马云此前也曾表示,农村淘宝的发展模式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世界多国元首的关注。“我在达沃斯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多个国家元首进行交流时,大家都认为,如果村淘能成功,就意味着将来孟加拉国、印度、南美洲等很多国家都有可能复制这一模式。”  在今年6月的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马云谈到全球化时曾称:“我们在中国市场以外至少还需要12亿人口。”而相信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或可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今日关注(2016年8月15日)

    热点聚焦 2016-08-15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1.奥运中国:截至北京时间15日5时30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已获得14金13银17铜,在奖牌榜和金牌榜暂列第3名。2.广东省食药监局发消费提示:勿食感官异常小龙虾。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3.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河北、湖北、内蒙古、江西、新疆、北京等17个省区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4.河北专科招生“冰火两重天”,有90所院校投档线超过本二录取控制分数线,近六成院校出现“生源荒”。5.海口:电子警察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驾驶人将被罚款扣3分。6.陕西印发方案,提出9月1日起,工商登记将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已实施“三证合一”的企业,无需重新登记。7.黑龙江省近日发布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压减炼钢产能610万吨,相当于该省炼钢总产能的1/3。8.四川省卫计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老人就医“绿色通道”。9.滴滴或遭遇反垄断审查 部分司机将被清退合并之后,滴滴面临诸多后遗症,比如双方因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所带来的水土不服以及可能发生的反垄断调查。继商务部公开指出没有收到滴滴与优步中国的合并申请后,8月9日下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官方微信上发布了业界专家崔东树的一份分析报告,作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明确表示“滴滴与优步的合并不利于中国出行的改善”。据悉,滴滴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不规范及不合格的相关司机进行裁员,以期增加通过监管层审查的可能性。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10.外卖O2O竞争加剧 饿了么推自创版“竞价排名”黑商户风波还未平息,饿了么再度陷入“强制门”。饿了么以星火计划为由头,强制要求商户在线支付营业额的5%作为技术服务费,以此换取商户在平台排名星级的提升。如果商户不加入星火计划,有可能面临关闭其店铺风险。11.小米将在印度新建两家工厂 归属富士康负责小米将在印度新建两个工厂,建设工作由富士康管理负责,并且工厂归富士康所有。小米印度主管Manu Jai表示,公司正在与各州政府洽谈,以确定土地及其它问题。小米印度主管Manu Jai曾经表示,小米与富士康合作,不会以合资的形式建厂,但是两家企业之间会有一些财务安排。在印度建立工厂,工厂归富士康所有,同时负责运营。不过,该工厂只能专为小米生产产品,不能用作生产其他产品。 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整编 
  • 结束了12年的亏损,开始盈利的京东营收增幅却一直下滑,坎坷路上有这些喜与忧

    热点聚焦 2016-08-12
     8月10日消息,京东集团于美股盘前发布2016 Q2 财报,几个关键数据显示如下:本季度京东集团实现营收652亿元,同比增长42%,GMV总额1604亿,同比增长47%,净亏损1.32亿,亏损同比减少74%。 喜:亏损收窄与新业务拓展 持续了十二年的亏损状态让京东的造血能力饱受诟病已久,仅2014年和2015年,京东就先后巨亏50亿和94亿。而本季度亏损的同比锐减着实让刘强东松了一口气。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本季度京东的经营利润率为1.1%,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值仅为0.4%,这意味着京东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增强。其次,则是京东对于京东金融和O2O等新业务投入的资金成本降低,这则是由于京东金融已经在今年上半年拿到了196亿元的独立融资,相关收入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除此之外,根据京东CFO黄宣德的解读,本季度京东财报“其他收入”的表现超出了预期,是因为广告收入的表现得到了提升,加之金融、O2O业务方面的布局,京东对于新业务的拓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忧:营收减速与高层动荡 与亏损得到遏制等利好消息相对应的,是营收和GMV增幅下滑。事实上,近年来京东营收增幅一直保持下滑趋势,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速下滑,远低于2015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速57%,而相比2014年Q4的73%营收增速则为大幅下滑。而本季度GMV同比增幅47%也低于上季度同比增幅55%。 在营收和GMV增幅持续下滑的背后,首要原因是京东目前仍然过于依赖3C和大家电业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电脑产品出货量同比下滑6.3%,2016年Q1出货量同比下滑13%,即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目前这一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同时,标准化的3C、家电产品的购买频次极低,毛利率很低,也严重影响到了京东的营收。 其次,沉重的自建物流模式历来与京东的亏损有着直接联系,而在带给京东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余,自建物流系统也严重影响到了京东的毛利率,数据显示,京东自建物流系统亦为开放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而开放平台业务的成本包括带宽、服务器、网站运维及人员薪酬等,这意味着京东直营业务的成本还要加上采购成本,两类业务的毛利润率直接相差了一个数量级。 而和今天的财报一起公布的另一项人事任命则更加耐人寻味,京东商城CEO沈皓瑜不再担任京东商城CEO,将移居美国转任京东集团国际业务总裁。而目前和京东海外有关的业务只有两块,一块是全球购,应该隶属于商城体系,这块业务非常重要,涉及到保税仓和招商等事宜,业务负责人不可能移居海外,另一块业务是海外事业部,这个部门几乎没有动态。由此可见,沈皓瑜的调动几乎可以看作离职。 事实上,京东的高层近一年多来动荡不安,仅2016年上半年就有近10位高管离职,同时,则是刘强东旧将徐雷的启用和旧爱龚小京的归来,后者更是引来业界的引论纷纷。这在凸显了京东集团用人困境的同时,高管的出走,或许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对于集团信心的下滑。 困苦,坎坷远不止此 其实,京东的喜悦背后固然是某些方面的进步,但其财报上未体现的忧患远不止上述问题。 比如,为解决过度依赖3C和大家电业务问题,京东也曾对服饰、日用品等非标品类虎视眈眈,在2015年刘强东曾公开将服饰定义为京东的GMV增长担当,更曾放话称要在五年内让服饰成为京东商城第一大类目。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京东的服饰品类野心很快遭遇沉重打击。根据京东2016 Q1业绩报告显示,京东直营业务和第三方平台销售GMV增幅分别为50%和63%,而以服饰为主的一般商品类别增幅仅为48%,相较2015 Q4的92%增幅速度下滑近半。而在2016年被京东定义为“追赶双十一”的618周年庆中,总参与品牌数量不超过400个.更让京东显得落寞的是,同期天猫的中国服饰电商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 非标品类业务拓展失败的深层原因,首先在于以3C产品起家的京东给人的“电子产品贩卖商城”印象根深蒂固,其主流用户群体也是18~40岁的男性用户,想要在短时间内满足符合服饰类商品时尚快消的需求,获得主流女性用户的认可无异于痴人说梦。其次,京东上频发的假货问题也始终困扰着更多品类对京东的信任和入驻。 电商业务拓展的失利仅仅只是一方面,即使在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系统方面,其也绝非高枕无忧,物流体系的搭建是一个可复制性比较高的项目。相比较而言,阿里在推出菜鸟物流之后,让市场看到了一个更加良性的生态体系,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与其把菜鸟视为物流公司,更应该说它是物流平台。菜鸟提供基础技术服务,结果是提供了跟京东一样的物流能力,甚至更强,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菜鸟会在未来两年内爆发。反观京东,则因为物流体系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局面—--坚持自建物流则摊子越铺越大,成本几成无法承受之重;提高包邮门槛则会降低早年精心培育的用户体验,为用户所诟病抛弃。       未来,且行且珍惜 就目前来看,京东金融等新业务的独立融资成功和提高包邮门槛等虽自打脸但见效于降低成本的业务改革,在短期内的确帮助京东做到了遏制亏损甚至有望盈利。但是除却电商业务局面难以打开之外,京东未来之路仍将面临更多问题。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互联网企业未来的角逐将更多的取决于技术因素,能否通过技术来整合产业链,提升整个商业效率和效能的能力,或许将成为决定胜出者的关键。以京东日常对标的亚马逊为例,后者的营收远低于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但市值却超过沃尔玛千亿美元之多,资本市场的看好毋庸置疑。而亚马逊的研发支出所占营收比例超过10%为第二大支出,京东的这一数据仅为2%左右。 除了研发投入较低,缺乏高科技产品之外,京东的创新能力也难以撑起大局,比如其选择直接关掉了拍拍,而不是提供3C和大家电领域的二手货交易服务,这一服务在业界分析人士看来,既是一项用户服务,又可能成为核心业务护城河,京东却无道理的弃之如敝履。因此,京东想要真正解决上述忧患困苦,在未来走的更加稳健,必须要在当前传统业务增长放缓的局面下,找到未来的增长引擎在哪里,希望京东能且行且珍惜,早日意识到这一点。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阿里交出了一份优秀财报 但仍需解决一些问题

    热点聚焦 2016-08-12
     导语:在这份光鲜的财报背后,依然能够看出一丝隐忧:基石业务电商活跃用户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业务仍处投入区且业内好手众多。 即便以挑剔的眼光来看,阿里巴巴集团在2016年8月11日晚交出的财报也堪称优秀: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9%达到321.54亿元人民币,旗下中国零售平台(天猫+淘宝+聚划算)收入同比增长49%达到233.83亿元。虽然净利润同比下滑77%,但阿里巴巴集团去年同期财报中包括了剥离阿里影业获得的247.34亿元非经常性收益,刨除该数字后净利润仍为正增长。 不过,在这份光鲜的财报背后,依然能够看出一丝隐忧:基石业务电商活跃用户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业务仍处投入区且业内好手众多。更要引起阿里巴巴注意的是,一些攻击者正试图在阿里巴巴的关联业务上找到突破口,对它提出挑战。 电商业务的天花板 从阿里巴巴集团成立开始,电商业务就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坚固基石。 数据显示2015年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额(GMV)达到2.95万亿,而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零售平台贡献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了8370亿元,同比增长24%。即便在京东强势崛起的今天(根据财报显示,线上交易额为947亿元),阿里巴巴电商的老大地位依然十分稳固。 不过,它正在受到外部环境(用户数量)不如意的困扰。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显著放缓,但得益于中国电商整体渗透率不高,阿里上市后始终维持用户数量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零售平台全年净增加7300万活跃用户,每个季度都能获得超过1500万用户左右的增长。 而根据最新财报显示,目前中国零售平台的年活跃买家达到4.34亿人,较前一季度的年活跃买家数量净增仅有1100万人。对于商家而言,所在平台用户规模庞大,对商品的销售自然有利。而对于阿里而言,用户数是一切的基础,依靠庞大用户数,才能保持电商业务的高速增长。 目前阿里巴巴用户增长的四大来源为: 一、移动用户 得益于智能手机的高速增长与普及,阿里巴巴可以迅速向三四五线城市和乡村进行普及,因为这些地区的消费者首先触网的工具往往是智能手机而不是PC; 二、跨境电商 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生活质量上升,以及国内某些行业发展不均,让国内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和出境购买以及一般外贸相比,跨境电商吸引消费者能力很大; 三、农村电商 物流能力提升以及农村智能手机普及,村淘是阿里巴巴近两年发力重点; 四、商超品类 快消品、生鲜、商超类这些高粘性的商品。 在这些领域,阿里巴巴在争夺用户方面都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移动方面的红利也所剩不多,目前阿里来自移动的用户已经超过七成;跨境电商方面遇到多个垂直电商、京东、网易考拉的强势挑战,同时还要面临政策摇摆;农村电商、商超品类仍处于投入期,物流成本高,以京东为代表的自建物流电商更容易触达。 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活跃用户增长势头的下降仍未对阿里巴巴造成致命影响,这是因为单个用户的购买正在上升:截至2016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第二季度来自中国零售平台的每用户平均年营收为人民币202元,高于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1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第二季度来自中国零售平台移动用户的每用户平均年营收为人民币140元,高于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6元。 新兴业务可期 在此次财报中阿里巴巴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在季报中披露GMV数据,未来将转变成每年一次在年报中披露,马云还曾经表示:“GMV从来不是我们的核心指标。” 在大洋彼岸的亚马逊,以电商业务起家,但却被人称为技术公司,这是因为在电商业务之外,亚马逊的触角伸向多个领域。此次进一步淡化GMV数据的背后,或许正是阿里巴巴从电商公司向科技公司转变的重要一步。 从数据来看,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能够为其支撑两千亿美金的市值,但这仅仅是阿里巴巴的下限,包括大文娱、云计算、菜鸟、高德、蚂蚁金服在内的诸多“新引擎”才能主导未来阿里巴巴的上限。 此次阿里巴巴的季报按照业务矩阵呈现业绩,分为中国零售平台、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及创新项目和其他业务组成四大业务矩阵,也让阿里巴巴的这些未来引擎们展示更加充分。 在所有矩阵中表现最好的自然是阿里云,在连续多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后,本季度云计算业务收入达12.43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156%,付费客户数则同比上升119%至57.7万户;数字媒体与娱乐版块的营收为31.35亿元,同比上升286%,这归功于优酷土豆业务的并入,以及UC浏览器移动增值服务的提升;包括YunOS操作系统、高德地图、钉钉等在内的其他业务版块收入为人民币5.35亿元,同比增长30%。 不过进一步的现实是,这些新兴业务目前仍然无法盈利。 根据财报显示:云计算业务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人民币4.39亿元,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人民币1.58亿元;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人民币18.53亿元,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人民币9.96亿元;创新项目和其他业务的运营亏损为人民币15.72亿元,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人民币8.87亿元。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或许正处于一个虚弱期,在最近的一两年间,用户数量增长以及单用户购买或许将遇到瓶颈,而新业务的盈利现在还看不出端倪。 菜鸟仍未说明 在本次财报中,阿里巴巴对菜鸟、口碑等业务进行了进一步披露。财报显示,作为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菜鸟网络业务进展迅速,平台日均处理包裹4200万个,是其他自营电商物流公司的十多倍。 不过或许这么简单的数据无法打消投资人对阿里巴巴和菜鸟之间关系的怀疑:自今年5月31日以来,做空阿里巴巴股票的数量已经增加了29%。 在此前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20-F年报中,阿里巴巴集团表示,该调查始于今年年初,调查目标包括“双十一”的数据、业绩数据合并的策略和操作方法,以及关联方交易。这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在会计操作中将菜鸟网络视为“权益法投资对象”。 一位阿里的批评人士认为,阿里拥有菜鸟物流47%的股份,每天能为阿里运送三千多万的包裹,阿里居然不把它算进去。根据会计准则,当母公司作为子公司产出的主要受益者,可以帮助公司来巩固业绩的时候,必须把子公司的数据算进去。一些会计专家则表示,去年,阿里巴巴为菜鸟网络贡献了60%的营收,在阿里的帮助下,菜鸟网络的货运总量非常惊人。 阿里除了自己拥有菜鸟网络47%的股份以外,阿里巴巴与许多其他公司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有利于拉升菜鸟物流的股价。例如,阿里有银泰33%的股份,银泰子公司拥有菜鸟物流的股份,银泰被阿里收编以后,银泰前董事长沈国军成了菜鸟物流的CEO;根据复星国际年报的数据显示,复星集团拥有菜鸟物流10%的股份,复星集团拥有阿里旗下网商银行25%的股份,网商银行是蚂蚁金服的子公司。 阿里巴巴表示这些做法是符合会计准则的,并承诺将会在发布第一财季财报时提供“更清楚的提供各项业务的信息。” 不过从目前的财报来看,仍没有关于菜鸟的进一步数据显示。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