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宝大改店铺体系,好商家的春天来了?

    热点聚焦 2025-04-24
    01真实体验分后,淘宝迅速更新店铺体系继上周刚刚宣布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后,淘宝这次终于对店铺体系下手了。 4月22日,淘宝宣布升级并重构现有店铺体系。调整的大方向有三点,其一,是面向消费者,根据他们的使用习惯对店铺框架进行全面简化,让消费者逛店更清爽、找内容更方便。 具体来说,淘宝将全面简化店铺框架,取消顶部的“推荐”“宝贝”“分类”等标签栏,以店铺底部导航栏作为核心逛店路线。根据店铺导航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快速找到相应内容,从而节省时间。其二,是面向商家,根据不同类型及行业商家特点,推出四大店铺框架及分行业定制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为各类商家提供针对性店铺运营方案,帮助商家提高店铺运营效率。 对于知名品牌,淘宝将增加黑金标认证,支持这类商家个性化定制店铺首页,以此强化品牌权威性与专业度。 对于中小品牌,淘宝将优化店招区和印象页的布局,增添天猫榜单等平台背书和优质店铺标签,以经营差异性与口碑数据,帮助消费者精准筛选优质店铺。对于特色商家,淘宝将强化店铺特色信息透出,并且升级新品页功能,上线“系列新品”模块与“新品日历”预告系统,让这类商家更高效地触达目标客群。对于产业带商家,淘宝将提供极简店铺框架,仅提供首页、宝贝、直播等信息,同时将在这类商家的店铺印象页嵌入厂房实景信息与采购直播入口,通过场景化展示提升用户找货效率与供应链透明度。在上述四大店铺框架之外,淘宝还将针对不同行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机制。此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商家,就可以根据自身运营现况,对店铺进行精细化调整了。其三,则是基于新的店铺框架,围绕消费者口碑、店铺经营特征、榜单荣誉等平台背书三方面,全面优化“店铺标签”机制,加大优质商家店铺标签的公域透出。我们一一来看,在消费者口碑方面,淘宝会重点展示店铺人气、转赞评、销量、粉丝会员等消费者相关内容。店铺口碑越好,就能获得越多、越优质的标签,从而将好口碑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新生意。在店铺经营特征方面,淘宝不仅将提供“原创设计师”“中华老字号”“10年老店”等店铺类型标签,还将提供“日式家居店”“法式复古风”“百元好店”“大码MM”等个性化货品标签。此外,还将展示一个全面呈现店铺服务水平的服务标签,店铺服务越好,获得的标签也就越好。在平台背书方面,淘宝将提供天猫榜单、淘宝神店榜、天猫金妆奖等平台背书标签,让有实力的优质商家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这些重新优化的店铺标签,将会在店铺首页、搜索、推荐等多个核心场域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平台给优质商家提供更多流量扶持,帮助他们被更多消费者看到、收获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可见,从店铺真实体验分,到店铺框架、店铺标签,淘宝近期集中对店铺进行了系统性重构。好商家分数更高、标签更好、流量更多,商家运营也将在新的店铺框架下更聚焦。一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淘宝拥有电商行业最强的店铺心智,商家也将淘宝天猫店铺作为经营主阵地。此次通过对店铺进行系统重构,淘宝天猫将进一步帮助优质品牌与商家在淘宝实现增长。02坚持“扶优去劣”战略,以良币驱逐劣币店铺的一系列改革背后,是淘宝正迅速推进“扶优去劣”战略的落地。近年来,伴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与监管的持续收紧,电商行业顺利度过“粗放式增长”的阶段,逐步迈向了合规化、精细化、品质化,行业生态持续向好。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终究还是会有一些心怀不轨的商家踩踏平台红线,挤占正常商家的经营空间,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深耕电商行业多年的巨头,淘宝很清楚,只有切实维护好优质商家的利益,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购物体验,打造一个健康的平台生态。为了实现这一点,淘宝不断重构与聚焦,坚定“扶优去劣”战略,以良币驱逐劣币。一方面,淘宝不断给予优质商家各种扶持,另一方面,也对“无货源店群” “AI假图”“虚假评分”等行业顽疾出重拳整治。 今年年初,淘宝天猫打响开年第一枪,为今年的“增长战役”定好方向,公布了一系列惠商举措。 首先,淘宝天猫为商家投入更多现金与流量激励。投入超百亿促商家生意增长,并扶持新商家,单商家最高可获得250万元的激励;升级流量机制,创造更多日销场景,从而加大商家产品的日常曝光度。其次,升级商家权益保障。平台完善“仅退款”机制,加大对异常订单的识别和拦截力度,返还异常订单推广费;强化商家沟通,搭建服务商认证赛道。然后,是降低商家的成本、提高商家的利润。淘宝天猫升级“退货宝”降费政策,预计全年能为商家节省60亿;取消天猫年费,扩大降佣、免佣、返佣覆盖面,减轻卖家的负担;优化AI工具,确定性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最后,是优化商家营商环境。平台首创账号诚信体系,打击羊毛党;将“退货宝”与淘宝大促解绑,新增价格设错保障机制,同时明确各行业纠纷处理标准,让商家经营更加没有后顾之忧。整体看下来,淘宝今年的发力方向十分明确,就是要优化平台规则、强化惠商政策、保护商家权益。在电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淘宝这一系列“扶优”举措,无疑是给广大优质商家送上了一颗定心丸。而在“去劣”方面,淘宝今年以来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今年3月,淘宝宣布将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严打店群重复铺货等乱象。所谓店群重复铺货,是指一些商家开设多个店铺出售同一批商品、进行大量铺货、恶意同行抢占流量的行为。这扰乱了平台商业秩序,也让消费者深受困扰。淘宝严打重复铺货店群,能在很大程度上驱逐劣质商家,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后不久,针对“AI假图”乱象,淘宝再出重拳。据了解,一些不良商家会用AI生成的图片来代替产品图,由于AI假图存在明显的失真,这类商家的产品因此存在比较严重的“货不对板”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为了打击这种不良商家,淘宝在商品信息质量分相关规定中,新增了主图中关于真实感的规则描述,明确表示不能出现明显AI合成质感的图片。 更重要的是,近期淘宝又对虚假评分开刀,通过推出全新的“真实体验分”帮助好商家不断跑出来。4月中旬,淘宝天猫发布“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在公告中,淘宝天猫表示,要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店铺口碑和消费者体验的评价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体验分”将与搜索、推荐、营销、广告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优质商家能够因此获得更多关注,相应的,劣质商家也将“原形毕露”。 毫无疑问,在“扶优去劣”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当平台为商家破除发展障碍、提供高效的增长路径,优质商家的潜力和动力就能得到释放,不合规、不诚信的低质商家将被淘汰,从而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循环。淘宝这一系列调整,是希望树立一个指挥棒,让商家与平台共同做好产品与服务。电商存量时代,只有那些坚持打磨产品和服务品质、给消费者优质购物体验的商家和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这对于平台、商家、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淘宝所做之事的意义,还在于为整个电商行业起到示范的作用。淘宝作为电商领域的风向标,它的重构与聚焦,或将推动电商营商环境的改善,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持续性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届时广大电商商家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文章来源:电商派Pro 千帆
  • 微信小店可分享到朋友圈了

    热点聚焦 2025-04-24
    对微信生态敏锐的用户已经发现,微信小店已可正式分享到朋友圈了。这距离上次内测,才不过短短半月。如下图,即是见实的小店分享到朋友圈的截图。这一消息,也得到了行业多位从业者的确认。在过往时间中,图文、视频内容会更多享有分享到朋友圈的权限,如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如今给微信小店开放朋友圈,无疑被业界认为是给小店、推客业务带来巨大的推动价值。只是不知道,何时能在财报数据上体现出来。相比之下,部分小程序也有分享到朋友圈的权限。不过,问题也是在于“部分”。即一些行业和商品是被限制分享,一些商品只能通过转化为图片+二维码的方式分享等等。而小店的这一功能,则是更为便捷、直接打开商品最终页进行浏览、购买等。如果要说隐忧,则是目前用户分享到朋友圈的动力在减弱。以公号为例,许多自媒体从业者发现,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因此带来的阅读量等占比逐年下降。某种程度上看,更便利于市场和运营、推客等人群。文章来源:见实(公众号ID:jianshishijie)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已覆盖全国166城

    热点聚焦 2025-04-24
    据京东黑板报宣布,4月22日,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覆盖166个城市。距4月15日,日单量突破500万单仅过去了一周。3月1日京东外卖正式上线,当月24日日单量突破100万单。据悉,京东外卖推出百亿元补贴优惠,覆盖所有餐饮门店,每天可抽最高20元餐补。同时推出服务保障,外卖订单超时20分钟,京东免单。用户可通过京东App首页顶部“秒送”频道进行下单。此前京东宣布,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5万名提高到10万名。文章来源:联商网
  • 不卷了!电商平台集体取消“仅退款”?

    热点聚焦 2025-04-24
    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将进行重大调整,这一备受争议的机制或将成为历史。4月22日,淘宝、抖音、拼多多、快手、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集体更新售后规则,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该消息也引发了网友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目前,各平台正在对修订后的方案公开征求意见。01  “仅退款”时代终结早在去年7月,淘宝天猫曾率先松绑“仅退款”规则,打响行业“反内卷”第一枪,其后京东、快手等电商平台相继进行规则优化。如今,淘宝方面表示,按照消费者、商家权益的最新规则,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对于消费者在收货后的不退货退款的售后申请,平台将不主动介入,而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同时,淘宝天猫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构建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让真实体验分成为消费者未来重要的购物决策依据。淘宝认为,这将进一步推进“扶优去劣”的核心战略,让平台运营逻辑开展深度重构。预计于4月30日生效的京东售后规则中,去掉了“仅退款”“退款不退货”等类似表述。京东提及修订退货、退款场景下的处置规则,意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及商家自主经营,进一步优化消费者与商家自主协商解决问题中的责任分配。拼多多则进一步支持商家与消费者通过自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售后问题,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售后申请。同样,拼多多将售后规则中的“仅退款”替换成了“退款无需退货”,与现有规则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如果用户提交退款无需退货申请后36小时内,商家逾期未处理,拟修改规则变更为“平台将视实际情形判定是否支持退款给用户”,而非当前采取的“系统将默认商家同意该仅退款申请并自动退款”做法。抖音将规则中的“仅退款”替换为“退款处理”,充分支持商家与消费者自主协商解决售后问题,非必要不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售后申请。快手电商则表示,为切实保护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权益,优化各方责任分配,进一步保障商家自主经营权,平台在最大化支持商家与消费者通过自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售后问题的同时,对相关退货退款情形的处置规则予以进一步明确。可见,此次各电商平台在进行“仅退款”规则修订时,都将调整重心聚焦于平衡商家利益、减少平台过度干预等方面,实现从“被动介入”到“自主处置”的模式转变,从而赋予商家更大的经营自主权。02  回归良性竞争“仅退款”是指消费者无需退货即可直接获得退款的规则。2021年,“仅退款”由拼多多引入国内电商平台,2023年底至2024年初,淘宝、抖音、京东、快手纷纷加入“仅退款”阵营。虽然,“仅退款”本质是平台在用户体验、商家利益与自身生态健康间的动态平衡,但事实上在实践中却经常被滥用,甚至出现一些职业“薅羊毛”群体,会恶意利用该规则获利,让不少商家利益受损。此前有报道称,有农产品商家每月需处理200多笔仅退款订单,损失超过总收入的10%。“电诉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报告》显示,在近1000位消费者问卷调查样本中,有25%的人会因“薅羊毛”而使用“仅退款”服务,18.75%的人会根据商家处理情况选择是否使用“仅退款”。“仅退款”被滥用,也加剧了电商行业低价“内卷”,商家为填补恶意退款的损失,不得不压缩成本、牺牲质量、降低价格以规避风险。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6家电商平台,通报其“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并从优化协议规则、提升规则透明度、保障商家自主经营权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今年3月,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指出,“仅退款”规则曾经让不少商家谈之色变,电商生态确实一度比较紧张。取消“仅退款”对电商行业是一个正向的影响,因为该规则普及后不仅没有为行业带来发展促进作用,反而由于商家担心所有平台开启强制仅退款的霸权动作,激发了商家与平台的对立情绪,普通用户也因为仅退款适用于全品类而产生了更多的“羊毛党”,“仅退款”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普通用户占小便宜的行为,从而损害平台、损害商家利益。在他看来,取消“仅退款”,能够强化商家与平台的对等关系,减轻“对立”。也让普通用户在购物时更加理性,不会因为“仅退款”而冲动购物,消除占商家便宜的不良购物心理和习惯。而商家也需要不断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将退货的比例降至最低。03  “反内卷”刚刚开始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商行业不仅存在“仅退款”争议,“价格战”、“直播乱象”等问题也频频出现,除了平台的主动调整外,相关立法监管也在趋于完善。今年1月6日,抖音推出九条商家扶持政策,包括年内将在直播与短视频场景中免佣、推广费自动返还政策、优化算法机制、严打恶性竞争、强化商家沟通等措施;随后在1月9日,淘宝天猫则在商家服务大会上宣布“上新”数十项营商环境优化举措,保障商家权益。4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明确将全力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对直播电商行业进行穿透式监管,提升“线上发现、线下追查,线下发现、线上管控”的联动作战能力,有效治理直播电商领域乱象。同时,加快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完善直播电商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平台经营者、直播间运营者等主体责任。对于电商行业如何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庄帅也总结了三个行之有效的经营思路:一是改变垄断的经营目标,以开放、品质为导向进行良性竞争;二是改变盈利模式,从流量变现转变为以仓储物流、技术等服务收入为核心;三是与相关部门共同强化平台监督和平台治理;四是加大公益和行业教育的投入。“电商平台除了商业利益的考量之外,还需要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他也强调,放眼未来,平台必须持续平衡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商家才能走得更长远,相信随着更多平台加入到机制创新的行列,中国电商将继续进入增长快车道。写在最后当前,电商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桥梁,电商平台需要主动平衡多方利益,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培育共生共赢的行业生态。从盲目“卷低价”到主动“反内卷”的转变,不仅是电商平台对自身核心优势的重新审视,更是推动行业从无序走向良性、健康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更有利于公平经营环境的重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