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涨薪,又是董监高增持,董明珠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热点聚焦 2016-11-28
    导语:除了董事徐自发增持,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已经连续3日增持。筹划半年之久的收购重组方案告吹后,格力电器接下来一系列动作如何解读?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持股变动数据显示,11月24日格力电器再获董事徐自发及其子女徐伟、配偶韩凤兰集体增持,三人通过竞价交易合计增持78.48万股,增持金额合计2074.22万元。其中徐自发增持57.53万股,韩风兰增持20.7万股,徐伟增持2500股。除了董事徐自发增持,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已经连续3日增持。11月21日、22日和23日,望靖东通过竞价交易分别增持2.48万股、5900股和12.51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23.01元/股、23.27元/股和24.77元/股。望靖东3天累计增持15.58万股,增持金额为380.7万元。格力电器在如此敏感的时刻,董事增持肯定会引发外界关注。11月27日,望靖东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称:“这个不解释,不方便讲,怎么讲都不合适,外界都会各种解读。”格力电器刚刚经历一场收购搁浅。1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宣布收购珠海银隆并定向增发的重组方案告吹。这一方案先是10月28日未通过股东大会表决,此后又筹划修改收购方案,但最终格力电器还是宣布,因银隆董事会不同意修改后的方案而告吹。面对这种结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投了赞成票。从11月17日复牌至今,格力电器股价一路上涨。11月25日格力电器股价单日涨幅为3.22%,收盘价为27.23元/股。复牌至今,格力电器累计涨幅已达23.8%。就在外界猜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是否会就此作罢,从此告别汽车梦,一心一意搞空调的时候,格力电器却公布了系列举措。除了原因不明的董事增持,董明珠推出了全员涨工资计划。这一举措更是被外界解读为“焦土政策”,用于抵御可能出现的野蛮人入侵。11月24日,格力电器发出《关于公司全员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的通知》,通知表示:“格力人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人均效率,为与劳动者共享创新成果,提升员工幸福感,经公司研究决定,现对全体员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并明确了通知实施时间为2016年12月,发放对象为所有“入职满三个月的员工(特殊议薪人员除外)”。目前格力电器有员工7万多人,若全员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则意味着格力电器每月将多出7000多万元的支出,每年至少要多支付8.4亿元薪水。有分析认为,董明珠此时全员涨工资并非简单的经营行为,经营行为中的涨工资一般都不会全员涨薪“分猪肉”,此举乃是为了鼓舞员工士气,增加公司的团结和向心力。原本董明珠想借助定增收购重组提高在格力电器的持股比例,但无奈重组告吹,股权分散的格力电器分分钟可能遇到“野蛮人”入侵。资料显示,格力电器目前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仅持股18.22%,第二大股东为持股8.91%的京海担保。而这两大股东占据着格力电器全部6名非独立董事席位,其中4名来自格力集团(1名刚刚辞职),2名来自京海担保。董明珠本人持有0.74%,位列第十。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9月30日,格力电器账面货币资金余额972亿元,现金流充沛。根据海通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特征,1,低估值、高分红、现金充沛;2,中等市值、高ROE(净资产收益率),半数公司的ROE在10%以上;3,股权分散,被举牌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占比中位数为21.8%。从这些特征上看,格力电器完全满足险资举牌条件。有财经人士分析:从纯粹的财务投资角度而言,险资举牌格力是不错的选择,但若以控股为目的,那么不确定性将会比较大:成本最低135亿元,最高则高达470亿元。可见的是,在宣布收购珠海银隆的计划搁浅前后,格力电器也的确迎来了一大波机构上门调研。深交所发布的格力电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11月2日-11月21日共有64家投资公司前往格力电器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会上,格力电器未来的分红派息计划以及运营情况备受关注。格力电器指出,公司的分红方案与业绩挂钩,同时方案还需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但公司历年以来都一直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格力电器还透露,今年去库存的表现良好,渠道库存已经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经销商打款的意愿比去年同期更为积极。对于近期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格力电器表示,公司在7、8月销售旺季时已对材料方面做了不少的存货。同时,公司在产品定价上也有优势,经销商担心产品出厂价涨价,现在已在积极提货。11月21日,董明珠在上海出席“2016外滩国际金融峰会”称,“这两天我成为了网红,但我看到网红的背后,是大家对于中国产业的未来的关注。这两天也有很多人给我打电话,认识的不认识的,说董明珠我支持你,我觉得这不是对我个人的支持,而是对中国产业的支持。”
  • 网联平台拟于明年3月31日上线,央行或入股

    热点聚焦 2016-11-28
    导语:备受业内关注的网联平台(以下简称“网联”),近期将按照新方案启动,该平台预计于明年3月31日上线。据媒体报道,备受业内关注的网联平台(以下简称“网联”),近期将按照新方案启动,该平台预计于明年3月31日上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考虑到“网联”必须保持中立、资源共享等原则,此前一度被传将主导网联建设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或将退居从属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央行牵头并入股。根据新方案,各参与方共建共享,任何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入股份额最高不会超过10%。而份额的大小,将与其参与“网联”的建设程度挂钩。明年3月底上线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移动支付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话语权与日俱增,在我国货币流通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部分支付巨头甚至直接承担了跨行清算的职能。在此背景下,“网联”的推出成为必然的趋势。“网联”也被称为网络版银联,即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简单理解就是,一端连接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在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后,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不必再与各家银行分别谈判签约,只需要接入“网联”即可。由央行牵头成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看清楚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流向,防止赌博、贩毒、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今年4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就已正式通过建立“网联”的议案。按照彼时公布的设想,“网联”的建设计划由支付宝和财付通主导。不过,由于受到标准难统一、系统建设不透明等因素影响,该方案最终被否决。那么,新方案的实施,是否意味着支付宝和财付通将出局呢?对此,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微信和支付宝并未出局,只是原版本中提及的“两地三中心”方案(即在杭州、深圳分别建设一个处理中心,由支付宝和腾讯建设和托管)被否定。“接下来还主要看这两家公司拿出什么态度来应对新推出的方案,当然也不排除两家公司独立争取清算牌照的可能。”王蓬博对记者表示。对此观点,支付宝和财付通均未进行回应。据财新报道,新的方案充分体现了“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由“网联”平台的各参与方自主共建,确保从最初就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即确保技术标准是“网联”自己的。该平台计划于明年3月31日上线,支付机构将按照有关技术标准门槛分批接入。“新方案相较于旧方案,最大的亮点是‘网联’作为支付机构的清算网络,回归了金融基础设施的本位,体现了中立、透明、自主、普惠的原则。”有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也曾表示,“网联”的定位是公共属性、安全性、便利性,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目的是提高支付机构的清算效率、交易留痕、资金可追溯、风险可控。在业内看来,“网联”的建立将为所有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同样标准的服务,抹平了支付企业之间实力差异带来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不同的问题,实现了整个互联网支付清算体系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也为客户备付金统一存管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在“网联”正式落地后,目前大量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将被切断,回归支付和清算相独立的业务监管规则。线上清算或现多方竞争据悉,新方案的实施路线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向业内通报技术方案评审的结果;第二步是开发并募集股权;第三步是由“网联”筹备机构评估机构的投入。“网联”募集股权份额的计划是,由系统性重要机构参与“网联”的股份发起,而机构募股的份额将和其参与“网联”的建设程度挂钩。参与程度的评估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参与的产品、组件、软件;二是人员贡献;三是对平台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反馈程度、响应程度。这也意味着,如果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意愿方提供开发团队、产品支持,以及运营双中心的建设。那么,一方面“网联”可以依托两者的研发资源搭建新型互联网支付清算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二者获得股份优先权。虽然在股权层面由央行占绝对控股,但是支付宝和财付通通过分工出力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股份比例,在投票权和股权上肯定是领先其他支付机构的。按照议案要求,“网联”由支付清算协会发起设立实体建设运营平台,除协会将参与实体公司出资外,央行也将入股,进而保证对“网联”这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和投票否决权。其股东总数不超过50家,募股机构在40家左右,除了央行和协会,其余股东的股份份额最高不超过10%,投资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以防止该平台被大型支付机构垄断。此外,为加强对支付账户的监测,备付金管理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实施第一步,央行正考虑在今年年底前集中部分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作为统一的支付清算平台,中立性是核心要求,如果既做裁判又参与到支付业务中来,“网联”将丧失立足的基础。所以,为了“网联”的顺利推出,在其运作的体制机制和业务范围的界定上,中立性是首先要确保的。那么,在新方案推出后,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家此前一直主导建设“网联”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带来什么影响?腾讯集团公关部门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监管部门的要求,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支付宝品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暂时没有相关信息发布。一直处于清算业务龙头地位的银联,近年来在不断巩固线下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线上业务,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在逐渐变得模糊。那么,目前定位于线上清算业务的“网联”一旦落地,势必会对银联产生冲击,两者的竞争也将在所难免。实际上,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速崛起的同时,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是动作不断。继去年年底开始牵手苹果、三星之后,目前银联又与华为、小米等手机商开展合作,相应推出云闪付移动支付pay。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银联网络境内的网络终端已经达到了1050万台,商户超过700万户。今年十一黄金周,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近9000亿元,交易总笔数5.7亿笔,同比增长36%和14%。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也在对第三方支付进行反击。7月28日,12家股份制银行发起成立了网络金融联盟,联盟银行签署了《账户互联互通合作协议》,目前联盟银行之间已经系统互联、账户互认,后续将实现资金互通。根据网络金融联盟的定位,其主要意义在于直接在底层打通银行间的线上支付通道,这也被认为是银行尽量将客户、信息、数据保留在银行体系内,甩开第三方支付的一大动作。不过,其最终推进情况究竟如何,最后还要取决于参与银行能否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来解决银行间不平等的问题。
  • 阿里的社交梦,除了押注支付宝已别无他路?

    热点聚焦 2016-11-28
    导语:支付宝拥有很强的危机感,如果生活圈的尝试不理想,没准支付宝就真的会学习陌陌上线直播了。支付宝又改版了,新版本再度强化社交功能,这又一次印证了外界那句老掉牙但又最直接的评论——“马云的社交之心不死”。从阿里旺旺到来往,从钉钉到支付宝生活圈,阿里几乎将社交可以有的方式都尝试了一遍。马云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社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微信支付的出现,已经触动了支付宝的根基。而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马云下一步最大的棋局就是构架在支付宝上的蚂蚁金服。原本支付宝近几年发展顺风顺水,但微信支付在2013年8月横空出世,打破了支付宝在互联网支付领域一家独大的格局。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的走红如同“珍珠港偷袭”,让支付宝有些措手不及。今年6月初,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在其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内的多款支付产品月度支付次数进行了预估对比:知名IT评论人洪波此前撰文称,支付宝仍然一意孤行做社交,一定有不得不这么干的充足理由:因为在支付频次上,3岁的微信支付赶超12岁的支付宝。尽管效果一直不明显,但除了支付宝,阿里已没有更好的产品来承载社交或者植入社交基因,来构建自己金融帝国的护城河。阿里社交目标:从对抗微信到提高使用频次阿里最早在社交领域的产品为阿里旺旺,后来在移动端改名为“旺信”,但这款产品主要为买家与卖家之间进行交流的APP,使用场景有限。在微信出现以后,阿里第一次在社交领域大举投入的产品是来往。不过,与腾讯做社交基于产品和用户不同,阿里做社交最初主要基于战略和运营。可以说,来往的尝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战略执行,马云一声令下,5万阿里员工每人拉300人上来往,很快聚拢上千万用户。2013年10月,马云在内部撰文强推来往:“去装来往,晚上在来往上三陪聊天,去让世界看到阿里人疯了。”阿里为来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在运营一年多之后发现并没有真正做起来。由来往原班人马在2015年初发布的钉钉反而意外火了。不过,钉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交产品,而是专注于企业内部沟通的协同工具。来往是与微信的正面对抗,阿里试图在微信之外再造一个“微信”。来往尝试失败之后,马云试图将社交的任务交给支付宝。阿里以往推广来往,需要用户重新安装一个全新APP,首先就是一个很高的门槛,但支付宝本身就拥有近5亿用户,绝大多数用户并不需要重新接受一款新产品。前阿里巴巴高级产品经理、三节课创始人后显慧认为,马云之所以选择支付宝作为社交布局的重点扶植对象,主要原因在于:阿里巴巴虽然运营很强、战略很棒,但一直都缺乏一个入口。阿里希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款自己的“入口”产品,做入口一定会选择一款频次尽可能高,且关联相关场景尽可能多的产品。而阿里只有支付宝、淘宝和天猫这三款APP满足这样的要求,但后两者使用场景单一,带有“电商”标签,只有支付宝可以延伸到生活和服务的方方面面。同样肩负大任,支付宝与来往在思路上并不一样,阿里希望来往成为一款社交工具,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社交关系一并迁入,但对于支付宝而言,做社交只需要用户增加使用频次,人们在使用支付功能的同时多在支付宝APP停留就可以了。支付宝作为一款工具,其可替代性很强,如果不增加用户使用频次,随着用户习惯的变迁,未来甚至会逐渐被人遗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支付宝9.0版本于2015年7月上线,新增了和微信相似的“朋友”和“商家”菜单功能,与微信相似强调熟人社交功能。这一功能曾经引起了诸多负面评论,但实际上,并非是支付宝有意要站在用户的对立面,而是要达到要用户多停留以及增加用户使用频次的目的,就一定会改变既有的用户习惯。在经历了9个版本的迭代后,支付宝于今年8月推出9.9版本。这一次改版,支付宝首页界面大变样,加入了信息流瀑布。与其说是9.9版本,还不如说这是10.0版本。从9.0到9.9版本,支付宝仍然是以熟人社交作为切入点,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在首页就能看的支付宝推荐添加“可能认识的人”为好友。上线两三个月后,又有了上周末上线的陌生人社交圈子——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这一次的改版比上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实际上,这些动作都只是开始,为了提高用户使用频次,支付宝必然会采取更多策略。而根据官网显示,由支付宝推出的“生活号”也已经开始测试。投资并购扩展入口实际上,在PC互联网时代,阿里就依托淘宝平台推出了淘江湖,主打真实好友交互平台,但这同样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如今淘江湖页面已经无法再度打开。在淘江湖尝试不顺之后,阿里于2013年投资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新浪微博。更早前,阿里还投资了陌生人社交平台陌陌。但这还不够,由于阿里对入口有天生的不安全感,这使得它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之时,阿里还要不停“买买买”。在PC互联网时代,浏览器和搜索是超级入口,阿里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依然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于是全资收购了UC浏览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阿里自己尝试过做阿里云手机,也与天语、方卓等厂商合作推出过智能手机,但都不温不火。于是,阿里5.9亿美元投资了魅族,还与锤子传出绯闻。阿里在入口和社交方面进行如此多的投资并购,其目标都是通过入口或社交,想办法让用户在阿里的产品上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而推动淘宝和支付宝业务的发展。将成为下一个豆瓣或百度贴吧?通过来往的尝试,阿里以及蚂蚁金服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要做一款产品直接去挑战微信,目前来看已经变得不可能。于是,支付宝退而求其次,只追求提高用户打开频次和停留时长,这样相比做出另一款“微信”的难度要降低很多。支付宝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至少在提升用户频次这件事上,仍然会有不少的机会。支付宝最新推出基于陌生人生活圈的“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在某种程度上做了陌陌最早做的事,但实际上,陌生人社交只是一个吸引用户眼球的点,真正要做的是怎么将用户留下来,就连陌陌也知道陌生人社交不可能长久,已将重心转向了视频社交,直播反而成为了营收亮点。由于天生就与交易相关,支付宝掌握着一个人的身份、位置、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关键数据,因此可以根据用户偏好精准推荐或匹配相应的生活圈子。实际上,在PC互联网时代,兴趣圈子这一形式就已经十分盛行,比如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出现了类似脉脉、无秘这样的小众兴趣圈子。支付宝也有这样机会,比如做基于理财、借贷或线下吃喝玩乐的圈子,就不是不可能。在荷尔蒙的刺激下,支付宝生活圈可以一夜间吸引数百万人关注,但在新鲜感消失之后,怎么让用户留存,引导他们在支付宝上做除了交易以外的操作,才是真正考验支付宝能力的开始。支付宝拥有很强的危机感,如果生活圈的尝试不理想,没准支付宝就真的会学习陌陌上线直播了。
  • 今日关注(2016年11月28日)

    热点聚焦 2016-11-28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1.创业孵化器倒闭潮来临:数量太多创业者不够用2.上线交友圈后 支付宝被调侃:成了“支付鸨”3.分析师预测苹果将推新业务模式:向用户出租硬件4.银行双标卡发行被叫停,流通14年将退出中国舞台5.明年起可刷身份证登机6.分析称:科技泡沫将导致明年将会破坏创业公司两级分化严重7.乐视投资的法拉第未来内华达工厂建设已停工8.iPhone 8概念图曝光:回归iPhone 4造型9.二手车众筹平台回报高达10% 监管不明或现庞氏骗局10.全球移动市场报告:移动设备TOP10中,国产品牌占了7个11.央行拟牵头网联平台 支付宝财付通居从属地位据媒体报道,央行牵头并入股,备受业内关注的网联平台(网联),近期将按照新方案启动,该平台预计于明年3月31日上线。此前一度被传将主导网联建设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或将退居从属地位。“网联”也被称为网络版银联,即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简单理解就是,一端连接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FX678了解到,在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后,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不必再与各家银行分别谈判签约,只需要接入“网联”即可。12.谷歌人工智能读懂唇语:准确率比人都高近日谷歌的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工作室正式对外宣布,他们正在与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开发出一款先进的能读懂唇语的软件。他们预计这种唇语软件能够比专业的唇语翻译人员准确率还要高,这也是让人非常兴奋的。13.等了七年的网易丁家猪终于开卖,10万1头!等了七年之久的网易丁家猪,终于开始卖了。11月25日上午10点,网易黑猪在考拉海淘上拍卖,这款名为“味央猪”1元起拍。亿卓智库截止发稿时,网站页面显示半猪的成交价为10801元,而一整头的最新价为100201元,一头猪的价格已超过10万。14.连续6季度亏损 HTC否认出售手机业务近日,台湾手机厂商HTC被传或将出售手机业务。HTC官方微博在11月20日辟谣表示“严正否认”。有业内人士推测,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或许与HTC手机出货量下跌有关。10月27日,HTC发布了2016年三季度财报,截至三季度,公司税后净亏损18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9亿元)。至此,HTC已连续亏损6季度。为寻求新的增长点,HTC将目光聚焦到了VR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