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机硬件创新停留于概念,手机“变色”能否挽救疲态

    热点聚焦 2017-04-14
    近日,魅族放出了新品发布会的邀请函,4月26日,将对外正式发布魅蓝E2,这次邀请函放出了几颗烟雾弹——Home按键、摄像头以及扬声器前置摄像头组件,你选择删除谁?魅族这次的新品很可能对手机部件下刀,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一些改变,在各手机厂商在手机硬件层面的革新纷纷陷入停滞时,微创新似乎是无奈之选。如何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革命性的推动,还没有一家企业能给出答案。同质化严重,创新正进入死胡同不可否认,火爆了数年的智能手机行业正进入一个无法突破创新天花板的“空窗期”,任何一家品牌发布新品,都会吸引来众多看客们的围观和期待。无论是苹果尚未发布的iPhone 8所引发的诸多猜测,还是三星Galaxy S8全视曲面屏取消重要的HOME键后所带来的争议,抑或是魅蓝E2抛出来的悬疑“戏法”,都可以看出行业及消费者对于手机创新的迫切期待。然而,这期待的背后却隐含着手机行业创新不足的窘境。就连全球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都开始抱怨,究竟什么样的手机接下来会大卖,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话题。从硬件及性能的角度来考量,智能手机产品已经很难拉开差距,整个产业陷入到了焦虑期。屏幕上,2.5D弧面玻璃、曲面屏、无边框设计,以及对屏占比指标极限的追逐,“你有我有大家有”,这几乎已经成主流机型的标配。内存与芯片也早已不是什么独家秘笈,在性价比因素已然失效的换机时代,芯片与性能仅仅是一个“基础分”,很难让一款新品杀出重围。而“双摄像头”更不新鲜了,一些主打拍照的厂商已经在机身上加装了6P镜头,就连专业光学专家徕卡都受邀上阵,与手机厂商联手造势。但难点是,摄像的成像质量、品质与模组厚度、超薄机身成了一对矛盾体,很难调和。所以我们越来越发现,不同手机品牌推出的新机型长得越来越像,越来越缺乏明显的辨识度。如果不仔细看LOGO,从外观上很难辨别差异点。而且一体化机身、快充、2K屏、曲面屏等成了“基本功”,大多数所谓的创新上的突破更像是一条渐近线,或者是换汤不换药的挤牙膏式的噱头。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释放完人口红利和跨过智能手机普及期的消费者,很难有理由花费数千元去更换一部看似差别不大的新机型。硬件创新停留于概念,手机“变色”能挽救疲态?数据背后也透露出了智能手机市场表现出来的无力感。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4.5亿部,同比仅增长0.6%。而第三方调研机构GfK预测,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零售规模4.95亿台,同比增长仅为5.1%,相比2016年出现了大幅放缓。在2016年国内手机出货量中,千元机价位段机型出现了明显下滑,中高端产品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提升,但整体销量萎靡是一个事实。种种迹象表明,手机行业整体放缓,就连换机潮也渐进尾声。之所以在经过高歌猛进的发展之后就很快遇到销量增长的天花板,在于当下的智能手机硬件遭遇创新困境,在硬件围城中无法突破出来,也无法刺激消费者更换新机。智能手机在屏幕尺寸、电池续航能力以及网络负荷上的限制,要有颠覆性突破实在困难。一是屏幕困局。小米、LG、三星一拥而上扎堆高屏占比设计,行业纷纷猜测,全面屏可能将成为2017年的主流趋势,曲面也会从边框向中框延伸,然而全面屏面临着利弊取舍上的大难题:屏幕越大,屏占比接近极限后,一方面会带来续航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碎屏的几率。即使厂商在设计上进行调校,仍然无法避免。当然,之前传言过的碎屏自动愈合的黑科技能够出来的话,会弥补这一点缺憾,但至少目前看恐怕只是一个概念。二是电池续航等待黑科技出现。创业在线这已经是手机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管是提升屏占比,还是比拼超薄,电池续航能力都是一个无法漠视的话题。相比那些花哨的概念和功能,尽量少充电是相当实用、刚性的需求。亿卓智库而且从三星Note 7接连爆炸到苹果iPhone 6S大规模出现自动关机现象,都意味着电池及续航是手机行业创新的一块大绊脚石。如何突破呢?快充技术或许只是权宜之计,石墨烯锂电池、薄膜处理锂电池等材料、技术上的突破,能提升锂电池容量和寿命。虽说值得期待,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亿卓三是交互体验尚未出现颠覆式创新,涵盖了指纹及虹膜识别、人工智能、AR/VR、全息投影等各个方面。智库虽然已经有一些前沿厂商搭载虹膜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但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手机如何能读懂人的心思,使用起来更智能、更随心所欲,先权当臆想吧。全息投影的黑魔法听起来很酷炫,又能颠覆传统的屏幕输出、交互操作方式,但也还只能停留在科幻层面。在手机三大硬件创新乏力的情况下,手机行业竟围绕着外观颜色上大做文章。从2016年底开始,多家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开启了颜色战争,通过在外观上打颜色牌,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诱惑换机,甚至还以此作为向中高端阵营进发的战略。大家应该还记得,功能机时代五彩缤纷,花样繁多的手机壳。姗姗来迟的智能手机“颜色之战”背后是金属着色工艺的提升。2012年,苹果曾尝试采用阳极氧化铝工艺制作碳黑色iPhone5,然而此后的“掉漆门”事件迫使苹果在后续机型中取消了这个颜色,换成了深空灰。后续多色彩的尝试,也只是停留在iPhone5C这样的塑料后壳上。但到现阶段,无论是表面喷涂还是阳极氧化着色工艺都已远超之前,这也使得各家厂商能够集齐赤橙红绿青蓝紫,凭借“换色科技”争妍斗艳。在颜色大战中,OPPO R9系列推出了金色、玫瑰金等四种颜色,华为P10有钻雕金、钻雕蓝等多种颜色,就连三星新品Galaxy S8也传言将在中国发布白色、黑色、银色、蓝色、紫色等六种颜色,苹果更是跟风发售了中国红配色的iPhone7 Plus......那么,换色能不能带来一轮换机潮,并扭转销量放缓的局面呢?短期看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这对提升用户体验,并不会起到明显效果,而且还会带来一个负面效应:所有颜色“撞衫”手机的品牌标识会变得更加模糊,不仅无法帮助各大手机品牌建立竞争壁垒,反而会稀释掉已有的竞争力和品牌力,将行业重新拉回到同质化竞争的泥淖中。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于在整个手机行业创新找不到突破口时,不跟风的话,容易丧失对存量用户争夺的话语权。用更恰当的话来讲,智能手机颜色战争体现出来的是手机厂商们创新乏力的无奈,尽管知道这是一剂毒药,但还不得不吞咽下去,换取暂时的销量上的虚假繁荣。硬件创新迟迟不来,手机厂商如何突围那么问题来了,硬件创新艰难,智能手机到底能不能在创新上形成突破,并彻底打破各大手机品牌的跟随策略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对智能手机厂商来说,硬件、系统层面上陷入停滞,就需要从单纯的硬件PK过渡到注重消费者体验的终极目标上,因为在智能手机普及期,厂商通过硬件、性能比拼,完成了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引导和培养,而进入换机市场后,要求日益苛刻的用户反过来会推动厂商进行差异化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双摄、指纹解锁、快充等的标配化过程皆如此。目前快充领域,魅族的55W快充Super mCharge,三星20分钟充满电的“Galaxy S Charge+”等技术还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较快的研发进度,同时由于远超当前普遍应用的快充技术,而在落地应用上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指纹解锁、双摄等技术却逐渐饱和,难以看到上升空间。一方面,这无疑给不少厂商在微创新的技术和研发周期上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当下创新胶着的行业大环境下,下一个率先突破固有思维、技术限制带来新改变的厂商,将获得在这场角力中突围而出的先发优势。可以肯定,未来智能手机的创新突破口必然是外观、交互体验上的大逆转,或者电池、屏幕技术上大跳跃,而不再是亦步亦趋的跟随式创新。因为当智能手机换机潮放慢脚步,市场进入“囚徒困境”后,就会倒逼主流厂商放出创新与颠覆的大招,对贴身肉搏的市场形成洗牌效应。如今离这一临界点已经越来越近了。
  • 今日关注(2017年4月14日)

    热点聚焦 2017-04-14
    创业头条2017.4.14 星期五【科技头条】 1、国美推社交电商App,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购物场景亿卓智库国美电器推出全新国美Plus App,新建以社交、商务、利益分享为中心的圈层商业模式,线上整合了国美在线、美信、国美海外购等业务的资源,线下链接国美终端遍布全国的1600多家实体门店,推出线下体验,线上买单的新型购物场景体验。国美互联网CEO 方巍表示,新零售时代下,线上线下的融合、社交娱乐与购物融合的场景化革命、体验优化升级的购物全链路服务将成为重点。尤其是社交电商模式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体验的重要基础。他认为,目前线下的商户普遍缺乏选品能力,而线上的用户则需要增强消费场景的构建。此外,国美Plus也推出了国际版本,会首先进军印度市场,不过仅仅作为试水,重心还会放在国内的新零售。2、Apple Pay国内重磅功能曝光:可当公交卡亿卓有网友在“关于 Apple Pay 与隐私”的协议中,发现了关于 Apple Pay 与交通卡的绑定政策。苹果表示,如果卡片被设置为快捷交通卡,则无需 Touch ID 或密码解锁即可正常刷卡,也就是说只要经过正确设置,用 Apple Pay 刷卡和手持公交卡刷卡几乎没有差别。或许,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又一个支持 Apple Pay 公交卡功能的国家,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3、京东总部幼儿园开张:员工子女可免费入学京东总部幼儿园正式开张,名为“京东初然之爱托幼中心”,京东员工子女不仅可免费入学,为宝宝们提供的母婴产品也都是免费的。刘强东表示:“很多同事都说这是儿时记忆,每天可以跟着父母上下班。京东总部幼儿园正式开张,宝贝们有福了……”据了解,京东为员工宝宝配备了经过先进课程培训过的老师们,4-17 个月的宝宝,师生配比是1:2.5。18 到 24 个月的宝宝,师生配比是1:5。刘强东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东的福利大家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没有看到。据了解,京东所有女员工享受法定产假外增加一个月全薪产假的待遇,男员工亦可得到 7 天额外陪护假,每年春节给加班员工发 3000 元补助……总共 38 种福利。智库【周边新闻】    1、网络直播市场火热,2017年将突破400亿2、全球最幸福经济体排名,中国攀升四位,挪威第一3、2016年我国比特币年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占全球比特币交易总量的90%以上4、传乐视体育计划于2018年在港上市5、ofo与中信银行达成战略合作,联名卡用户可免99元用车押金6、尘埃落定!AC米兰宣布转让完成 正式进中资时代7、腾讯将停止更新QQ轻聊版并由腾讯TIM代替【融资收购 】   1、棋牌人工智能开发公司“水木智娱”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2、VR公寓参观开发者GeoCV获180万美元融资创业在线3、新兴户外品牌“小三角”已完成 2600 万元 A 轮融资4、拍照应用“黄油相机”完成300万美元A+轮融资5、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梦哆啦”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6、美容互联网O2O平台“美到哪”获得15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 小程序被给予厚望,但却经历了“高热”之后迅速降温的现实考验:小程序还能走多远

    热点聚焦 2017-04-13
    导语:自今年1月正式上线以来,小程序被给予厚望,但却经历了“高热”之后迅速降温的现实考验。“身份证丢失补办后证件号变了,小孩不能上学该怎么办?”“家里长期无人居住,水表9天狂跑1501吨咋回事?”……在微信打开“人民日报lite”小程序,点击底部的提问选项,即可对省市县负责人就噪音、环保等民生话题提问。这个小程序类似一个向地方领导提问的移动端留言板,发挥媒体在用户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自今年1月正式上线以来,小程序被给予厚望,但却经历了“高热”之后迅速降温的现实考验。无需下载用完即走小程序是一种部署在云端、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也不需要卸载,“用完即走”,不用担心安装太多应用占用空间的问题。这种随时可用、体验轻便的特点,正中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下怀。比如对一个不常出差的人,手机里的机票酒店类出行APP就是低频应用,用之不常,弃之可惜,成为“鸡肋”。小程序的出现可以解决这类用户的烦恼。有需要的时候只需在微信里搜一搜、扫一扫即可解决诉求,不用专门到应用商店下载、安装,也省去了注册、登陆等过程。“小程序这种即用即走的理念,符合互联网思维的简约模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说。记者体验了几个已经上线的小程序。相比于公众号发布信息和对话的功能,小程序更加突出工具属性,只保留APP中最核心的功能,尽可能缩短用户与服务之间的距离。“小程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从高度依赖平台转向高度依赖生态;从原生应用转向网页应用;从以拥有为中心的用完闲置,转向以使用为中心用完即扔,让用户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随取随用,而无需回到特定的平台和客户端。这相当于从‘农耕’的互联网转向了‘游牧’的互联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蹒跚起步且行且看依托着拥有月活跃用户数超过8亿的微信平台,小程序的未来备受期待。但是上线后的火爆场景维持了约一周的时间就逐渐转冷,陷入不温不火的状态。创业在线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微信小程序发布1个月后,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应用开发者仅占到9.2%,另有33.9%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此外,64.7%微信小程序用户在体验小程序后,选择回归到原有的手机APP中,继续支持小程序的用户占比仅为11.5%。亿卓智库上线初期,由于小程序存在缺少集中入口、无法关联搜索等限制,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仅对企业用户开放的设置,又为有依靠小程序创业想法的个人设下了一道门槛。目前,小程序宣布上线6项新功能,试图弥补上述不足,但是否能够得到用户认可,走得更好更远,仍待观察。亿卓小程序的出现,是否会对客户端的存在造成威胁?业内人士表示,小程序只能代替一些功能简单的APP,对于那些高频次使用和需要复杂功能的APP来说,小程序不会产生过大影响。智库比如“滴滴出行DiDi”小程序仅保留了呼叫快车的功能,而APP中的地图、出行方式选择、用户界面、商城等功能均被开发者舍弃。这使得有需求的用户在使用小程序的同时,依然不会卸载APP。“小程序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目前还处在且行且看的起步阶段,这种创新值得鼓励。未来微信小程序开发者需要在当下的互联网生态以及用户习惯中间,找到自己的定位。”赵子忠说。
  • 把握住跨境电商的机会,中小企业借力逆袭正当时

    热点聚焦 2017-04-13
    跨境电商最近几年蓬勃发展,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巨大的外贸市场空间。能否把握住跨境电商的机会,将成为中小企业赢得未来的一个关键因素。深耕新零售的阿里巴巴,在七年前即设立了全球速卖通,希望打造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基础设施。最近几年,速卖通平台的买家数量高速增长,2017年4月10日达到了1亿人,每天访客人数超过2000万。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速卖通在4月10日“新丝绸之路——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发布会上表示,将借海外买家突破1亿的契机,通过“千级品牌计划”为中国制造找出路,希望在完成平台商家企业化和商标化之后,帮助它们面向海外消费者转型升级,并培养出1000个月交易额超过50万美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品牌。全球速卖通的买家人数为什么增长的如此之快,中小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跨境电商,又应该如何借力速卖通实现全球卖的梦想呢?中小企业的外贸痛点创业在线将产品顺利的卖给海外消费者,是国内中小企业的一个难题。由于涉及语言、文化的差异,物流、海关等繁杂程序,大学里学习四年国际贸易专业,都不一定能够马上顺畅的从事外贸工作。有观点认为,WTO主要是为全球六万家大型企业服务,但中小企业想进入国际市场,却仍然面临诸多难题。亿卓智库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国内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化,将商品销往全球各地,以迎接产业升级转型的挑战。亿卓如果能够去除多重的经销代理环节,直接将产品卖到海外消费者手中,那是再好不过了。一是能够省掉中间经销环节成本,二是直接从消费者那里得到产品体验反馈,便于生产适销对路、消费者更加满意的商品。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