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报:微信上线刷掌支付;盒马邻里再关两城

    热点聚焦 2022-10-17
    周报(2022.10.10-10.16),微信上线刷掌支付;盒马邻里再关两城;9月新开62个购物中心;星巴克中国前CEO重新上任;蔚来进军咖啡;美团筹备出境……电商微信上线刷掌支付小程序,开启新支付模式目前,微信内已上线“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用户在刷掌设备上开通刷掌支付功能后,可在小程序中查看相关的支付动态。而刷掌设备由微信支付提供,设备上设有显示屏和掌纹识别区,用户开通微信刷掌支付功能后,只需要在掌纹识别区进行扫描,即可完成商品的支付。淘宝今年已累计产生200个亿级直播间2022年5-9月期间,淘宝腰部主播每个月的成交额(GMV)都保持同比50%以上增长。此外,在10月1日-9日之间,在李佳琦复播的消费热情叠加下,腰部主播的成交额甚至实现了3位数的增长。在今年的前9个月时间里,淘宝直播上已累计产生近200个成交额破亿元的直播间。唯品会双十一10月20日晚8点开始10月13日消息,唯品会11.11特卖狂欢节将在10月20日晚8点开启提前购,活动整体将按11.11提前购(10月20日晚8点至10月31日晚8点)、开幕盛典(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4日早10点)、品类轮动期(11月4日早10点至11月10日晚8点)、高潮期(11月10日晚8点至11月14日早10点)依次进行。抖音集团公布新LOGO10月12日消息,抖音集团目前已上线新LOGO,其抖音、微信公众号的账号头像均已完成更换。今年5月,香港公司注册处网站显示,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时间为2022年5月6日。同时,字节跳动旗下其他数个公司也陆续更名为“抖音”。目前,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抖音有限公司。另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已更名为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京东推出社群团购小程序“东咚团”10月12日消息,京东近期推出社群团购小程序“东咚团”。该小程序具有商品发布、分享、收单、统计等功能,提供优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丰富的营销服务,助力使用者在微信生态内更好地进行人货匹配,实现业绩增长。目前,东咚团小程序仍在内测阶段,何时正式上线暂未确定。天猫双11将于10月24日晚8点开启预售据天猫官方消息,今年的天猫双11预售将于10月24日晚上8点开始。据介绍,今年双11,无论是「预售付定金」阶段还是「售卖」阶段,都告别了零点,改从晚上8点开始,消费者不用再熬夜。此外,相比往年10月20日或21日启动预售,今年双11缩短了预售时间。售卖期还是分两波进行:10月31日晚8点-11月3日是第一波,11月10日晚8点-11月11日是第二波。优惠力度为跨店每满300元减50元,是近年来折扣力度最大的一年。美团优选将品牌定位升级为“明日达超市”10月11日,美团优选正式将品牌定位升级为“明日达超市”,并推出全新品牌口号——真的真的省。美团优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美团优选将通过覆盖城乡的自提点网络,连接本地优质供给与消费需求,满足用户对“省”和“便利”的需求。目前,美团优选“今日下单、次日自提”服务模式已覆盖全国2000余市县。iPhone14标准版在电商最多降600元10月11日,记者在淘宝聚划算平台看到,官方价5999元起的苹果iPhone14享受百亿补贴,在购买时自动领取600元优惠券,到手价5399元起;拼多多平台上,苹果iPhone14同样享受百亿补贴,券后价5479元起。在二手手机的流通渠道,开售次日,华强北一商家的报价表显示,iPhone14标准版回收价已经“破发”,即低于官网发售价。开售还未满月就迎来降价,刷新iPhone新机降价纪录。抖音电商推9块9特价频道,瞄准下沉市场10月11日消息,抖音电商将推出一个名为“9块9特价”的新频道,该频道内嵌在抖音极速版APP的商城中,用户可以在该频道享受到低优惠的价格。抖音电商的这一新动作,被认为是复制拼多多成名的“9块9包邮”打法。此前,也有不少商家自发在抖音内推出“9块9”的折扣活动,大部分取得了不错的交易量,而这一低价力度的营销活动,被行业人士视为是在迎合下沉市场的用户。目前,该频道还在测试中,部分抖音极速版用户可以看到。小红书内测“语音现场”,主打音频社交10月11日消息,小红书正在内测新功能“语音现场”,主打音频社交。被内测到的用户页面显示,在首页增加了新入口,可以直接进入语音现场页面。在“语音现场”,每个用户都可以创建公开房间,话题也较为宽泛,包括旅行、职场、艺术潮流、学习打卡、情感、音乐等众多年轻人感兴趣的主题。目前,该功能还在小范围内测阶段。据观察,同时在线的房间基本在25-50个之间。房间听众最多可超百人,更多在个位数。上海市监局对重点电商企业进行合规指导10月11日,为规范“双十一”期间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行为,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集市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就“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进行合规指导。各电商企业均表示将严格按照要求,依法依规开展集中促销活动,努力营造更安全、更放心的“双十一”活动网络消费环境。跨境电商公司子不语集团三闯港交所近日,跨境电商公司子不语集团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再次冲击上市。此前,该公司曾在2021年6月30日和2022年3月7日两次递表港交所,最终都因申请到期而失效。作为中国跨境服饰电商龙头企业,子不语近三年的年度营收及利润稳步增长,不过其营收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也同比降五成。原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离职创业10月10日消息,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新零售事业部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已离职创办智行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据悉,今年5月下旬,就有报道称,肖利华已于5月7日离职创业。资料显示,肖利华先后在雅戈尔、威丝曼服饰、特步、阿里巴巴集团工作。达达新增无人即时配送服务近日,达达快送与自动驾驶公司推行科技共同宣布达成正式合作,双方将发挥更小巧灵活的人行道物流机器人优势,打造由商超门店直达小区住户家门口的无人配送服务体验。根据双方合作规划,推行科技“独角兽”人行道物流机器人将接入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双方将携手在江苏苏州率先提供全物流链条机器人即时配送服务。菜鸟新增10万短期用工 强化双11送货上门为了加大双11送货上门力度,菜鸟已经对多地分拨中心进行升级,提升自动化水平,自营物流菜鸟直送成为菜鸟送货上门的主要力量。除了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为天猫超市提供送货上门外,今年菜鸟直送也接入了大部分菜鸟保税仓,双11全国250多城的天猫国际包裹也会送上门。为了保障送货上门,菜鸟将在分拨中心、配送站和菜鸟驿站增加10万短期用工人员。亚马逊海外购举办首次Prime会员早享日10月10日,亚马逊海外购宣布Prime会员早享日将于2022年10月11日-10月13日举行。此次Prime会员早享日将在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及法国等全球15个国家举行。中国亚马逊海外购是亚洲首个举办Prime会员早享日的站点。据悉,亚马逊Prime会员早享日是专为Prime会员定制的全新购物节,于2022年首次举办。盒马邻里再关杭州、南京两城,仅保留上海10月9日消息,盒马邻里再关两城,杭州与南京地区10月9日最后一天可以下单,10月10日最后一天提货,此后盒马的社区团购业务将仅剩上海大本营保留运营。截至发稿,盒马方面对此没有回应。仅在今年4月,盒马邻里撤城涉及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四个城市,当时仅剩杭州、上海、南京三个分区还保留邻里这一业态,目前再撤城后,仅剩上海一个分区。美团筹备出境,首站试点中国香港据《晚点LatePost》报道,美团正在筹备其国际化业务,该业务由仇广宇负责,仇向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汇报。美团正从各部门抽调人手支持国际化业务,技术部门开始开发包括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在内的多语言平台。目前,美团国际化业务仍在调研阶段。正式进入海外市场之前,美团选择首先在中国香港地区试点外卖业务。目前,就该地区是否会试点闪购业务、推出独立 App 并采用新名称等都仍在商讨中。传字节跳动2021年净亏损6041亿元10月8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字节跳动向员工披露的一份财报显示,字节跳动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近80%达到617亿美元(约合4391.6亿人民币);净亏损增加了87%以上,达到849亿美元(约合6041亿元),其中销售成本为27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79%。其研发费用达146亿美元、销售费用达192亿美元。商场衢州银泰城开建,预计2024年10月开业10月14日,衢州银泰城项目正式动工开建。资料显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4.4万方,涵盖了9万方的购物中心和8万方的住宅,地下面积7.4万方。据悉,项目总投资额超20亿元,商业业态包括银泰城购物中心、商务办公、国际影院和特色商业街区等等。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项目3年内新引进品牌100家以上,进一步提升衢州城市商业气息与发展活力。9月全国新开62个购物中心9月迎来一波商业项目开业高峰。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9月全国新开业62个商业项目,虽然创下今年单月开业新高,但同比下跌了24%,跌幅是近五年最大的,同时开业数量是近五年最低。单从区域分布格局上看,9月前三的整体无太大变化,依然被华东、华南和西南三区域占据,不过西南超过华南,位居第二位。从商业体量上看,9月新开的商业项目中,多以中大体量为主。继太古里后,万象城也要进入广州白鹅潭?近日,华润置地华南大区透露,华润置地万象系产品正式进入广州白鹅潭。10月10日,在广州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当中,华润置地广州公司顺利摘下荔湾区珠江隧道口以西、珠江以南AF020112、AF020119地块。关于广州万象城的选址也传言许久,此前消息是原黄埔新溪旧改项目,但最近的宣传看大概率不是。白鹅潭地块是否会是万象城?有待官宣。漯河大未来购物中心将关闭,大张接盘10月11日,漯河开源大未来购物中心发布了一则公告显示,河南开源大未来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于10月11日称公司将停止经营漯河开源大未来购物中心项目,并将于2022年11月15日正式关闭。在开源集团退出经营后,项目将由大张集团接盘运营。青岛CBD中央广场项目烂尾10月10日,久未建成的青岛中央广场上架阿里司法拍卖平台。这处在建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连云港路58号,自2011年7月土地完成出让至今已十余年过去,从披露的现场照来看距离“建成”仍待一段较长时间。该项目曾被寄予厚望。据报道,项目拟打造为亚洲规划最大、环境最优、业态最全的地下产权商业中心,也将成为青岛市商业地产的一张城市名片。先施百货内地首家购物中心在深圳开业近日,伟禄集团旗下子公司先施的内地首家购物中心——先施购物中心正式开业,伟禄集团也由此正式开启了零售与物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据悉,先施购物中心位于深圳龙华区伟禄雅苑裙楼,现已有包括知名品牌儿童游乐场、电影院及大型餐饮集团在内的几十家商户入驻。自去年5月伟禄集团完成收购后,子公司先施的经营成本控制及毛利率均得到持续改善。海南国庆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超10亿10月10日,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10月1日至7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日均销售额超1.5亿元,7天销售额超过10亿元。国庆假期海南多地出现散发疫情,免税店客流呈现前高后低态势。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假期前6天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进店人数26.95万人次。日本家居连锁巨头宜得利撤出美国近日,日本家居连锁巨头宜得利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加征高额关税令宜得利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公司已决定撤出美国市场。宜得利表示,公司目前很难改善在美国市场的收益情况,因此决定撤出美国市场,将资金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到更有希望的东亚及东南亚市场。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明年元月亮相10月9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其获准在海南省万宁市经营离岛免税业务,同时王府井国际免税港(现为王府井万宁悦舞小镇)拟于2023年1月开业,这也是王府井旗下的首个离岛免税旗舰店。公告显示,王府井国际免税港项目物业为公司自有,项目总建筑面积10.25万m2,目前正在经营有税业务。王府井于2022年7月1日完成了对该项目的收购,并于同日对外营业。王府井国际免税港的开业筹备工作现已启动,具体开业时间将另行公告。湖北10月28日新开四家商场,3家在武汉近日,湖北武汉武商梦时代、武汉白沙天街、武汉范湖万达广场官宣预计10月28日开业。另外,鄂州吾悦广场也预计于10月28日开业。武商梦时代是由武商集团投资超120亿元建设,项目建设有嬉雪乐园、室内主题乐园等十余个重点项目。龙湖武汉白沙天街是武汉首个双天街购物中心。范湖万达广场前身为武汉CBD首个大体量购物中心,其全新定位“区域型全客层休闲中心”,规划商户数量超125家。鄂州吾悦广场集大型生鲜超市、服装珠宝、亲子游乐、运动健身、餐饮美食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商业业态规划。品牌9月新消费融资超32亿:烘焙热度上升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9月份新消费领域共发生5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32亿元人民币。环比今年8月49起超12亿融资,无融资数量还是金额均有所上升。在饮料领域,本月新茶饮的融资骤减,8月份尚有4起融资。餐饮开始变得火热起来,其中烘焙、预制菜、供应链等细分领域收获不少融资。法拉利在中国开始卖服装,一件风衣超4万近日,Ferrari法拉利登陆天猫,开出中国首家官方服装(网)店,销售产品主要围绕高级时装与配饰,并将于10月24日开启预售。天猫旗舰店已经上架了明星单品、男士成衣、女士成衣、人气配饰、人气包款五个品类,售价最高的是一件女士中长款风衣外套,标价4.45万元。目前,天猫旗舰店粉丝数为4154个。门店数超日本,中国成优衣库第二大市场10月13日消息,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发布年度业绩报告。在截至2022年8月31日的12个月内,迅销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7.9%至2.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上涨19.4%至2973.25亿日元,净利润上涨60.9%至2733亿日元。按品牌分,优衣库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近9%至1.93万亿日元,但优衣库日本销售额下滑3.8%至8102亿日元,优衣库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则上涨20.3%至1.11万亿日元,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1.2%至5385亿日元,在品牌总收入中的占比为23.4%,仅次于日本业务的35.2%。优衣库中国首席市场官吴品慧透露,未来优衣库将以每年80家至100家的速度拓展。拉夏贝尔全资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10月12日,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诺杏(上海)服饰有限公司被债权人昆山多欣盈服装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公告显示,昆山多欣盈与上海诺杏曾因票据付款请求权发生纠纷,法院于2021年5月判决上海诺杏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昆山多欣盈票据款75.45万元以及其他相关款项。7分甜推出轻醒咖啡Brisky Coffee近日,茶饮品牌“7分甜”推出轻醒咖啡Brisky Coffee,其首店位于苏州十全街738号,10月1日正式开业。据企查查APP显示,轻醒咖啡Brisky Coffee为苏州清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22年8月9日,由江苏七分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除了七分甜以外,市场上的头部茶饮品牌几乎都在下场做咖啡。要么推出咖啡新品牌,要么入股咖啡品牌。Tims中国开出第500家门店10月11日,Tims中国宣布迎来中国第500家店,该店位于东莞汇一城。目前,Tims中国主要部署了三种不同的店型,即旗舰店(金枫店)、标准店(红枫店)和Tims Go(捷枫店)。此外,去年11月开始Tims中国与麦德龙合作开设Tims Go店中店,今年7月底又与中石化易捷合作推出Tims Express(灵枫店)小店,覆盖超市和加油站等更多咖啡场景,9月30日,其还在上海推出Tims“Coffee&Beer”,主打“日咖夜酒”模式。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奠基10月11日,欧莱雅苏州智能运营中心奠基仪式及欧莱雅苏州尚美工厂洁净车间启用活动成功举办。这标志着欧莱雅集团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正式破土动工,以及十万级清洁车间的正式投产。欧莱雅中国成为集团首个投建智能运营中心和洁净车间的市场。据欧莱雅官方透露,此个智能运营中心将引进世界领先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和技术,并引入可持续发展原则。王静瑛将重新担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10月11日,在2023财年的第一场伙伴论坛上,星巴克中国向伙伴(员工)宣布,公司董事长王静瑛将重新担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而现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德粦将计划开启为期一年的咖啡假期。资料显示,王静瑛于2000年1月加入星巴克,自2011年起开始出任星巴克中国总裁,2016年升任星巴克中国CEO,2019年出任新设立的星巴克中国董事长一职。蕉下更新招股书,冲击“户外防晒第一股”10月10日,国内城市户外品牌蕉下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蕉下实现总营收22.1亿元,同比增长81.3%,净利润4.9亿元,与去年同期3500万元的亏损相比,不仅实现扭亏为盈,增幅还高达15倍。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蕉下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但据港交所披露易官网显示,10月10日,蕉下上市申请材料变更为“失效”状态。周大福“颂”主题店全球首店入驻武汉10月10日,周大福全球首家“颂”主题店在武汉楚河汉街正式开业,这也是周大福“一城一店一主题”系列的最新主题店。首店以“优雅装扮”为设计主线,并结合武汉特色樱花为设计元素,将不同层次的樱花粉融入玫红的主色调中,并在主题店的外墙、柜身等每一处都布满樱花。此前,2020年12月21日,周大福曾在武汉K11购物艺术中心开设“礼”主题店。必胜客门店篡改食材保质期被罚20万10月10日,企查查APP显示,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和谐广场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65元,并被吊销许可证。违法事实为,该单位违规篡改其公司内定的食材保质期标签,将本应废弃的白毫茶底和乌龙茶底的保质期条由2022年6月20日改到6月22日,将本应废弃的米饭的保质期条的由2022年6月20日改到6月21日,违法所得为1836元。意大利羽绒服品牌Moncler入驻天猫奢品10月9日,有“羽皇”之称的意大利奢侈羽绒服品牌Moncler正式入驻天猫奢品,这也是其在国内电商开设首家旗舰店。为庆祝天猫店开业,Moncler携手全球代言人王一博上新了2022秋冬系列、同时发布品牌70周年限量版MONCLER MAYA羽绒服,该系列有13款色系,衣袖饰以品牌标志性的经典贴袋,以及专为庆祝70周年而设计的双环徽标。Moncler创立于1952年,目前总部在意大利米兰,是豪华羽绒服品牌的代名词。蔚来进军咖啡行业近日,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申请注册4枚“NIO CAFE”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啤酒饮料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实际上,咖啡并不是蔚来跨界的第一个行业,此前曾传出消息称蔚来要跨界手机。除蔚来外,包括中国邮政、李宁、特步、猿辅导等企业也在跨界入局咖啡市场。来源:联商网
  • 创2022年新高!9月全国新开62个购物中心

    热点聚焦 2022-10-14
    在“国庆档”、“中秋档”的加持下,9月迎来一波商业项目开业高峰。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9月全国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62个(不含专业市场、家居商场、酒店及写字楼、纯商业街区,商业建筑面积≥2万㎡),同比下滑了24%。新增商业建筑面积625.92万㎡,同比去年减量239.28万㎡;平均单体建筑面积约10.10万㎡(总表在文末)。此次统计不含商业面积5000平方米的西安中建方寸间、1.2万方的金杨陆悦坊等项目。 新开商业数量同比下滑24%从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的近五年(2018年至2022年)9月份开业的商业项目情况上看,今年9月新开62个商业项目,虽然创下今年单月开业新高,但同比下跌了24%,跌幅是近五年最大的,同时开业数量是近五年最低。具体来看,2018年同比下跌20%,2019年同比持平,疫情三年中2020年和2021年均有所上涨,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受疫情拖累不少项目延期开业。今年62个开业量是今年以来开业数量最多的月份,但也是近五年开业数量最少的一年。这反映了虽然大企业依然“稳定输出”、新玩家也在尝试入局,但整体市场开发相较“黄金”及“白银”时代变得愈发谨慎。尤其是在新消费时代,商业更加注重体验、个性和新鲜的玩法,这对开发企业的要求也更高,“慢工出细活”,如果还是传统的复制化打法,恐很难获得市场青睐,这也拉长了项目的建设和入市运营的周期。七个区域均有项目开业单从区域分布格局上看,9月前三的整体无太大变化,依然被华东、华南和西南三区域占据,只不过顺位发生了变化,华东持续领跑,西南反超华南紧随其后,而华南位列第三。同时,七大区域今年为数不多的均有项目开业。华东新开30个商业项目,占比接近49%,体量340.67万方。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安徽和江西均有项目入市,其中江苏贡献最大,有10个项目开业。西南新开10个商业项目,占比约16%。在成都和重庆两大主力城市的强势发展环境下,西南在近些年吸引了不少知名开发商的进驻,比如去年开业的香港置地重庆光环,一直引发行业关注,今年还有成都SKP等重要项目也会开出。9月除了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共贡献了5个项目外,云南和贵州两大省也有5个项目开业。华南新开8个商业项目,占比约13%。广东省最抢眼,有7个项目开业,广西也有1个项目开业。华南向来是知名房企的开发必争之地,区域本土的保利、万科、恒大等房企“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新鸿基、九龙仓、新世界等港企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华南的商业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华北新开7个商业项目,占比约11%。主要得益于北京的出色表现,9月北京开出了亦庄天街、丽泽天地、瀛海环宇坊、北投购物公园4个购物中心,北京华联、龙湖、中海等标杆企业竞相入市。华中新开4个商业项目,分布在湖北和河南两省,万达、新城控股、招商蛇口和越秀商投四大知名企业进驻。东北9月新开2个商业项目,西北依靠安康吾悦广场也有1个项目入市。单从城市上看,9月深圳开业数量最多达5个,上海和北京两大一线城市也有4个项目开业。其他重庆3个、杭州2个、苏州2个、成都2个、南京2个、福州2个、昆明2个、南昌2个。可见,开业数量多的城市主要还是一线、新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新开项目多以中大体量为主从商业体量上看,9月新开的商业项目中,多以中大体量为主,10至15万方(含5万方,不含10万方)占比约44%;规模在5至10万方(含10万方,不含15万方)占比约27%;2至5万方(含2万方,不含5万方)占比约16%;15万方以上的商业项目同样占比约13%。10-15万方的中大型购物中心也是9月较为常见的体量类型,10万方左右的购物中心在拿地成本、开发成本等压力上相比二三十万方的大体量项目有限。但同时,又因该类型购物中心有体量保证,满足了消费升级下体验式业态及营销需求,往往受到很多开发商青睐。全国性开发企业逐渐放量整体上看,9月新开的这些商业项目开发或运营企业背景相对平衡,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和当地中小型开发商并重。但与前几个月相比,9月知名开发商打造的商业项目数量明显增多,体现出以下几点:万达开出了9个商业项目:除了试营业的赣州经开万达广场和存量改造的洛阳中州万达广场,其余均为新开项目,分布在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河北、重庆、云南。新城控股开出了6个吾悦广场项目,分布在江苏、江西、湖北、山西、重庆和陕西。华润万象生活三条产品线均亮相: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南京万象天地、东莞松山湖万象汇以及全新的产品深圳万象食家。中海环宇商业也有3个项目开业,分别是济南华山环宇城、北京瀛海环宇坊、成都铁像寺水街二期。爱琴海集团也开出了滨州爱琴海购物公园、合肥滨湖爱琴海购物公园、大理爱琴海购物公园三个项目。同时,上海天空万科广场、龙湖上海金汇天街、杭州科技城宝龙广场、无锡悦尚奥莱、徐州杉杉奥特莱斯、砂之船(福州)超级奥莱、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二期、厦门海上世界商业一期、深圳后海汇、南宁杉杉奥特莱斯、重庆大足大融城、沈阳前海环球汇等大量知名商业项目迎来开业。此外,“国庆档”开业的项目除了9月30日的近20个项目外,10月1日也有南昌万象城、广州信达金茂广场·益田假日世界、沈阳京东MALL、中南上海朱里雅集、厦门禹州禹悦天地、洛阳偃师万达广场、金华万泰奥特莱斯、深圳先施购物中心等十多家购物中心开业。附:2022年9月新开商业项目统计表来源:联商网
  • 辞职摆摊的年轻人:有人月赚6万,有人倒亏几千

    热点聚焦 2022-10-1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从北上广到小县城,路边摆摊的都换上了年轻面孔。你可能更想不到,那个推着三轮车卖柠檬茶的女孩,三个月前,还是办公楼格子间里尽职尽责的“打工人”。那个在后备箱摆摊卖蛋糕的男生,曾经在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不解中,辞掉了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夜市摆烧烤摊的,曾经是位建筑设计师;路边卖辣条的,刚从互联网大厂“毕业”;市集卖手作饰品的,过去做的是新媒体运营。他们离开职场的原因不尽相同,摆摊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但共同点是,他们开启了一种与过去的受教育经历和社会身份截然不匹配的人生。时代不同了,现在,90后辞职摆摊、00后毕业摆摊,不再被认为是低端、丢人或者不务正业的事情。有人把它当作低成本创业尝试,也有人把它当作人生过渡期的生活试验,还有人确实靠它发财致富了,尽管并不多见。几乎每一个辞职去摆摊的年轻人,都很乐意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幸运地火了,还能带来流量和生意。在社交平台,许多年轻人讲述了一个充满勇气和惊奇的故事的开始,让对摆摊心动的人们期待着后续。但很多摆摊账号的更新,都在过去几个月的某一天戛然而止,有人已经重回职场,有人复盘自己的“失败”,也有人再也没出现过。0190后摆摊:要想生意好,先争当网红晚上7点,王宇把车开到市中心商场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打开后备箱,挂起灯串,铺开一张格纹垫布,把做好的切块蛋糕摆好,再拉起一条布质的条幅。他只做一种蛋糕——提拉米苏,但研究出了二十几种口味,每天卖哪几种,看心情。很快,贵州凯里的年轻人,就在抖音上刷到了这个摊位特别、打扮时髦、摆摊卖蛋糕的男孩。在这个地处偏远的五线小城,这算得上是一件新鲜事。王宇和他的后备箱“提拉米苏”摊 受访者供图王宇给自己取名“W先生”,在社交平台更新出摊日常,涨粉很快,每条视频的点赞量都有几百甚至上千。不少本地年轻人闻名而来,打卡拍照顺便买上一块提拉米苏。不到半个月,王宇火了。他的摊位前开始排起长队,出摊1小时左右,带出来的蛋糕就会卖完。那条以前黑漆漆只有他一个人的巷子,也开始热闹起来,不少年轻人和他一样摆起小摊,有时候去得晚一点,已经没有位置了。那时候,王宇还在一家烘焙店做品牌营销,月薪3000块,这是他摆摊几个晚上就能赚到的收入。而且,两头兼顾让他疲累不堪,一个月瘦了十几斤,实在有点吃不消。一个月后,王宇决定辞掉工作,全职摆摊。但他并没有比以前闲多少。白天,要做蛋糕、研发新口味,现在还收了几个学徒,给他们上烘焙培训课;晚上出摊,是最忙的时候;收了摊,得复盘当天的生意情况,还要做视频发抖音、小红书,运营几个平台的粉丝群。今年6月,出摊的第一天,从广州辞职回老家卖奶茶的潮汕女生NaNa,就开始在她的账号更新摆摊日常。在广东揭阳普宁,晚上9点左右,她和妹妹会骑着一辆改装后的奶白色三轮车,出现在人流量大的商业街,摆起她们的“泰可爱茶档”,主卖现制柠檬茶。NaNa姐妹俩的“泰可爱茶档” 受访者供图这是南方夏天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决定摆摊后,她专门花了一个月时间去学习研究制作各种口味的柠檬茶。“如果单纯做线下,其实很难让人发现你。”NaNa说,她们习惯一边摆摊一边直播,忙碌的时候,直播内容就是柠檬茶制作现场,没有顾客的时候,她们会跟粉丝聊天,聊摆摊累不累、柠檬茶怎么做、今天生意怎么样。卖柠檬茶并不轻松,每天要把食材、设备搬到车上,再骑到摆摊的商业街,做茶要现场手锤柠檬,还要招待客人。NaNa觉得,自己好像把过去二十多年没干过的体力活都干了一遍。有时候,粉丝看两个女孩手锤柠檬很辛苦,会在直播间给她们刷礼物,但不多。前两天,NaNa刚开了直播间的商品橱窗,想试着带货一些茶包、茶叶等摆摊周边。24岁的广州女孩小邓,最近也尝试了摆摊。她辞职回家帮妈妈卖牛杂的故事,在社交平台吸引了4万多粉丝。小邓家开在广州海珠区的“雄顺美食店”,已经经营了十几年,卖的是平价快餐,光顾的基本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和装修工人。但因为开店早,装修简陋,价格便宜,最近几年效益并不好。妈妈告诉她,付完房租、发了员工工资,就没有什么盈余了。小邓很自豪地说,她爸妈在十几年前曾是酒店主厨、厨师,他们做菜的手艺是连街坊朋友们都认可的。她想,或许可以通过最近很流行的摆摊,让更多人知道爸妈的手艺,增加一些收入,同时帮店里引流。小邓和妈妈出摊 受访者供图每天傍晚6点左右,她和姐姐、妈妈一起,把装着设备、食材的小推车推到店附近的公交车站旁,卖的是老广地道的“鸳鸯牛杂”,12元一份。工作日时生意最好,经常一出摊就开始排队,周边街坊和下班回家的上班族路过,都会顺手买上一份。考虑到下雨天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不能出摊,小邓会在打包袋里放上一张写有门店信息的小卡片,让顾客可以找到她们。除了卖牛杂,她还帮妈妈设计了私房菜菜单,以满足越来越多通过她社交账号特意找来用餐的朋友。尽管除去人力成本仍没有多少利润,但店里生意确实越来越好了。小邓想,自己辞职的决定,是对的。02辞职摆摊,有人月入6万、有人亏了几千一边出摊卖货,一边经营社交媒体,是现在年轻人摆摊的常态。前不久,江苏徐州的00后小邵,开始摆摊卖烤红薯。女朋友就告诉他,一定要经营社交账号,才能有流量、卖得好。他注册了小红书,和网友分享出摊日常、去哪里进货、怎么采购设备等等,最近,他也打算抽空去短视频平台更新。小邵的烤红薯摊 受访者供图但线上引流转化的效果,与售卖品类、营销手段和运营内容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甜品、卤味、小吃、茶饮等常见餐饮品类,因为利润高、消费频次也高,更容易赚钱。要是线上引流成功,生意就更好了。王宇称,摆摊三个月多来,他的账户余额从0涨到了10万。生意最火爆的一个月,他卖了6万元。不过,现在他更多的收入并不来自摆摊卖蛋糕,而是打出招牌以后,有人来找他学做提拉米苏,可以收培训费。王宇之所以能实现高额利润,还因为把成本压缩到了最低。因为之前在烘焙店上班,他可以“就地取材”,在公司学习制作和研发提拉米苏;一位曾在疫情期间托他帮忙找到进货渠道的朋友,把烘焙工作室免费借给了他使用;因为有认识的供应商,采购食材的成本也相对更低。这样,他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食材上,做出味道和品质更好的蛋糕,却不提高售价,用性价比吸引顾客。王宇卖的提拉米苏定价25元-30元一块,与很多门店价位相当,但用料要足得多。“夏天的时候阳光玫瑰很贵,普通店里是不舍得放的,但我就舍得;提拉米苏需要用到一种比较贵的食材马斯卡彭奶酪,一般烘焙店放的比例很低,但我会放更高,顾客吃到就会很惊艳。”王宇说,他之所以舍得下血本,就是为了引流和转化,让产品在本地烘焙市场就占据一席之地,形成口碑。营销出身的他,懂得如何吸引顾客、留住顾客。“先要引流,引流之后得能转化变现,之后还要维护客源,更要想办法突破收入瓶颈。”王宇称,很多人觉得他生意好是因为视频火了,但其实他的营销是在客人第一次购买后开始的。“首先得建立和顾客的连接,粉丝群也好、社交账号也好,得让人在线上找到我;然后得让人在线下发现我,我固定在那条街摆摊,经常路过的人总会留下印象;当他忍不住买了一块蛋糕回去尝尝,我会让他们加群,经常在群里发福利,保持活跃度,加上产品有优势,自然复购就上来了。”NaNa和妹妹摆摊四个月,已经收回了前期购买设备、材料、包装等投入的1万元左右成本。据她讲述,目前赚了大约几万块,“9月的收入比我上班时还要多,但10月下滑得厉害。”她觉得,这可能与夏天是柠檬茶的消费旺季有关,也得益于社交平台的曝光和姐妹俩优势的结合,“我比较喜欢钻研产品,妹妹更擅长运营引流。”小邓曾估算过,摆摊卖牛杂的净利率大概是30%-40%,正常出摊的时候,他们每天可以卖500元-800元。两个多月下来,也确实小赚了一笔。她打算等牛杂生意稳定之后,继续尝试一些新品类。但并非所有的餐饮摊都能赚钱。社交平台上,更多的年轻人,短暂尝试过捞汁小海鲜、卤味、冰粉、关东煮等,但最终因为卖不出去、食材囤积过期,连成本都没赚回来。就连花大几千买来的设备,也很难转手,砸在了手里。而非餐饮类的摆摊收益,普遍要逊色不少。辞职考研一年后,今年5月,娜比来到朋友所在的城市西安,开始频繁出入大大小小的集市。她和朋友售卖的是用滴胶树脂和植物手工制作的真花饰品,每一款都要花时间设计和制作。手作饰品,是集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摊位之一。这类商品很依赖市集的环境、布置和氛围感,要是在路边“野摆”,很容易被不了解手作的人误认为是廉价地摊货。娜比称,她之所以选择卖手作饰品,也是在社交平台被种草的,“一些博主分享,一天就能卖一两千,生意差点也有几百,而且利润很高,还能体验手作的乐趣。”娜比在集市摆摊 受访者供图但实际摆摊后,她发现,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摆摊5个月下来,她们的收入约有1.5万,但前期成本就花了大约1万。其中,材料成本有五六千,摊位装饰和收拾陈列盒1000元左右。此外,市集摊位费占到30%,“一般周五六日三天收费200元”。生意差的时候,她们甚至连摊位费都赚不回来。但如果不进市集,可能情况会更糟糕。有一次,她们曾试着在朋友家楼下摆摊,但一晚上就卖出去两个发卡,都不够她支付打车费。5个月下来,娜比和朋友每人只赚了约2500元,这远远不够她在西安的房租和日常消费,“现在花的都是以前工作攒下的存款”。复盘下来,娜比觉得,相比餐饮类的制作门槛和体力付出,手作饰品的性价比不错,但不应该在不同的市集打“游击战”,而是应该固定在一个人流量还不错的地点,勤劳出摊的话,利润应该会高得多。yeshijingji与更多利用下班时间或节假日兼职的摊主相比,这些辞职去摆摊的年轻人,除了考虑怎么赚钱,可能还要面对更多关于职业身份认同的争议。王宇大学毕业后,考进了专业对口的铁路局,是很多人眼里的“铁饭碗”。这份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但收入并不够他偿还房贷。他记得,有一个月工资到手3866元,还完3600元房贷,卡里还剩266元,花呗还没还,不敢面对父母。而且,当时年轻气盛的他,很快就对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可能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作,但我愿意折腾”。2019年他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辞职,之后尝试过各种创业项目,开酒吧、火锅店、米粉店,赚过钱,也亏过本。今年7月,当他在朋友圈宣布自己开始摆摊后,毫不意外地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问候。有朋友第一反应是“破产了吗”,有亲戚责备他“一本毕业沦落到摆地摊,太丢脸”。但他觉得,靠自己的脑子和劳动赚钱,没什么可羞耻的。当然,他很庆幸,在能力基础上,他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那个人,“如果我摆摊没赚钱,估计早就被赶出家门了。”现在,娜比每次接到妈妈的电话,也是劝她“找个班上”。家里一直不支持她摆摊,“主要还是觉得很没面子,说早知道出来摆摊,念那么多书干嘛。”当然,上一辈人不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年轻人的摆摊,不再是过去那种因为找不到正经工作而不得不去做的低端小买卖了。他们更愿意把这当作一次低成本创业尝试,不仅不觉得丢人,反而认为在年轻人摆摊从流行到内卷的当下,一个能把摆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年轻人,往往是“能力强者”。即便收入不稳定甚至根本不赚钱,这些年轻人都表示,他们不后悔辞职摆摊。NaNa发现,她在摆摊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收获的不仅是营业额那个数字,还有很快得到的顾客评价和市场反馈,但在公司里,我可能只是大项目里的一小环,很难直接得到反馈。”而且,与大众传统认知中的摆摊不同,现在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在摆摊时不仅仅只是一个“摊贩”。搬运食材时,她是工人;卖茶收钱时,她是老板;做视频时,她是博主;直播时,她是主播。从时刻绷紧神经的职场打工人,到角色多元、给自己打工,这种身份转变,她不仅是适应,还非常有成就感。“时间是自己的,事业也是自己的,所有东西都由自己掌控,虽然有时候比在职场上班还累,但没有那么多限制和束缚。”娜比说,摆摊时她偶尔也会焦虑,但过去上班时,她是一直焦虑。或许不久后又将重回职场,但她在这段摆摊的日子里,为积压已久的情绪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在和许多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能量。“很明显的变化是,我之前疯狂掉头发,现在也好了。”但他们其实并不建议年轻人冲动辞职来摆摊。一个很直接的理由是,摆摊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下雨无法出摊、太热太冷没有生意,摆摊是否合法目前也没有相关明文规定,还可能面对同行的恶意竞争。进货、制作、叫卖,甚至还要兼顾直播、想文案、做视频,费力又费神,并不比上班容易。不过,当摆摊成为一种网红潮流,摊主们个个在视频中自称“月入过万”,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经常会被刻意掩盖。“博主肯定都更倾向分享更吸睛、更有流量的内容,我自己也挑一周里销量最好的那一次出摊出来讲,但并非每天都那么顺利。”娜比坦言,在网络上,很多年轻人看到的是一种摆摊暴利的假象。但事实上,不赚钱的人要比赚钱的人,多得多。“现在年轻人摆摊的流行,是一种网红时代的产物,就算赚钱,收益也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比如,一入冬,可能甜品和柠檬茶都会不好卖,你就得另起炉灶,想新的品类。”即便现在生意不错,王宇坦言,他已经在构思未来的转型。他希望能做成一个当地的烘焙IP,和门店甚至供应商合作,或者是做成一个家庭烘焙品牌或平台。更多的年轻人没想得那么长远,对他们来说,摆摊只是生活的一段插曲、一味调节剂,或者一片疗伤的阿司匹林。“大多数时候,摆摊还算是低成本低风险,这件事本来就没有成败可言,不会成为你的人生结局,反而是另一种可能的开始。”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宇、NaNa、小邓、小邵、娜比均为化名。来源:联商网
  • 零食江湖战火再起:老网红遇瓶颈、新网红抢市场

    热点聚焦 2022-10-12
    洽洽食品曾在一次推广活动上提到:经济越不景气,越需要零食来舒缓压力。过去,从90年代早期的大白兔、统一、旺旺到21世纪的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来伊份,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当下,乘着市场需求的东风,新式炒货成了零食市场的新宠。近日,薛记炒货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共同投资。更早之前,熊猫沫沫、零食很忙等新兴休闲零食品牌背后都能看到资本的影子。一时间,零食似乎又成了香饽饽。但欢呼终究属于少部分人。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洽洽食品、三只松鼠、来伊份等零食品牌却高兴不起来。业绩下滑、股价下跌,老零食网红们集体进入瓶颈期。事实上,零食行业依然具备前景。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100亿元增长至11562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约9.9%。预计到2023年行业规模将突破1.3万亿元。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行业竞争也在持续。突出的表现是,过去一年,国内零食市场上演了一场“冰与火”的游戏。一边是业绩下滑、寻找新增长的老网红们;另一边却是融资不断、快速扩张的新网红们。这期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昔日网红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大跌眼镜,也让品牌们口碑折了腰。强烈的对比之下,昔日网红品牌的表现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在零食赛道中做一棵“常青树”,成为了休闲食品玩家们长期的命题。01老零食网红们集体进入“瓶颈期”2011年,洽洽食品在A股上市,成为当年的“炒货第一股”。一年后,章燎原带着三只松鼠横空出世,俘获了一大波年轻消费者的心。在那之前,百草味、良品铺子已经通过线上渠道相继问世。在线下渠道,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集合零食连锁品牌来伊份已经率先打开了新的市场和定位。彼时,休闲零食的销售主要以商超为主,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伊份迅速壮大。2003年,来伊份门店数量超过88家,2006年来伊份走出上海进入江苏,2010年引入资本,开创了行业的先河。图源来伊份官方微博十年时间过去,这种方法不灵了。业绩承压,老品牌们集体“失宠”。从2022年上半年来看,多个休闲零食品牌的成绩都乏善可陈。其中,三只松鼠是唯一营收、净利润均下滑的品牌。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总营收为41.14亿元,同比减少21.8%,归母净利润则由3.518亿元直接降至8213.43万元,同比减少76.65%。这样的表现市场不令人惊讶。2022年一季度,三只松鼠的营收和净利润已经出现了下滑。营收30.9亿元,同比下滑15.85%;虽然净利润实现1.6亿元,但同比下滑48.75%。针对净利润的连续下滑,三只松鼠在财报中解释称,净利润下滑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及运费上涨、因疫情去库存以及品牌推广投入过大和付闭店押金等原因。另一边,良品铺子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长微乎其微。据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总营收为48.95亿元,同比增长10.72%,归母净利1.93亿元,同比增长0.67%。首当其冲的是三只松鼠,自2016年以来,三只松鼠营销费用一路走高,从9.18亿元到2019年最高的22.98亿元。另一边,打着“高端零食”旗号的良品铺子,也一直在用营销费用支撑自己的形象。2018-2021年,良品铺子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68亿元、15.81亿元、15.7亿元、16.72亿元。营销花钱狠,质量却跟不上。去年开始,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均陷入了食品安全风波中。发霉坚果、月饼出现塑料异物等问题相继损害了“老零食网红”的口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瓜子大王”洽洽食品2022年总营收为26.78亿元,同比增加12.49%,归母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增加7.25%。虽然洽洽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但未能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财报发布当天,其股价跌幅近10%,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很明显,除了瓜子以外,洽洽食品已经很久没有爆款了。过度依赖瓜子市场,失去了想象力,洽洽食品的弊端也十分明显。拉长时间线来看,依赖线下门店的品牌受疫情影响日子也不好过。盐津铺子2021年年报披露,2021年实现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长16.47%;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37.65%。相比之下,来伊份更是损失惨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来伊份净利润收入直接亏损0.65亿元。更重要的是,随着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加入,“老大哥”来伊份明显后劲不足。近几年,来伊份的营收连续几年处于增速下滑的状态,2017-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36亿元、38.91亿元、40.02亿元、40.26亿元,同比增长12.35%、7.01%、2.86%、0.59%。纵观曾经的老零食网红们,渐渐乏力,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缺少爆品和产品力似乎是他们的“通病”。这个万亿市场的休闲零食市场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竞争反而越来越激烈。02新零食网红们野心勃勃一边是众多为业绩苦恼的上市公司,一边是融资不断的新品牌们。上个月,坚果炒货行业连锁品牌“薛记炒货”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共同投资,就此,2014年就成立,但多年没什么存在感的它,一跃成为了零食领域的“新网红”。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一级市场上与零食相关的融资时间共计26起,其中单次投资金额超亿元的四起,薛记炒货也是近几年来获投金额最大的品牌。新零食网红野心勃勃,迅速扩张。根据薛记炒货的计划,2022年全国门店数将拓展至1000家以上。截至目前,薛记炒货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达到700家。一个共同点是,不同于洽洽、三只松鼠这些老网红品牌的包装形态,新网红品牌更加突出产品的新鲜炒制、散装销售。比如,薛记炒货打出“良心炒货”的概念,在江浙沪起家的琦王花生则强调“小锅慢炒”、欢喜花生在店铺内打出“国民炒货”的标语。图源琦王花生官方微博更关键的是,他们都采取自产模式,而非贴牌代工。在这些品牌的不少店面中,可以看到现场加工、翻炒的机器。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新鲜,正迎合了新一代消费者注重食品质量的心思,但这样的制作流程,也必然决定了价格昂贵,也劝退了一些消费者。一位在济南的消费者则更愿意将薛记炒货叫做“薛记金店”。她告诉记者,“薛记家的东西虽然品质不错,但价格也很贵。”另一家获得资本青睐的品牌“熊猫沫沫”选择从创意新鲜零食切入。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区域签约80多家门店。成立不到一年,熊猫沫沫主推自制酸奶零食杯和手工现拌辣条,还有腰果、夏威夷果等坚果品类。放眼整个休闲零食赛道,零食集合店也备受资本关注。今年五月,“邻食魔珐”获得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折扣零食品牌“零食很忙”获得2.4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同样受到疫情消费降级的需求刺激,另一家折扣零食店“零食有鸣”先后获得四轮融资。其中,打出“不贵好吃,真量贩”的零食很忙采取加盟模式,成立五年其门店数量已经突破1200家,2022年预计销售额将突破60亿元。当然,步子迈得过快的同时产品质量往往被忽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零食很忙的投诉不在少数,多数集中在“吃出异物”“食品安全”等问题上。图源零食很忙官方微博新品牌的势头很强,但在休闲零食赛道想要跑出来并不容易。“有品类、无品牌”是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不想重蹈老品牌的覆辙,新品牌们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上下功夫。03零食下半场拼什么?中国零食市场发展了三十年,消费者换了一代与一代,休闲零食的竞争也进入了下半场。《2022年中国休闲零食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近7年来,国内休闲零食市场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均维持在11%以上,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0亿元。对于零食行业来说,任何品牌的支撑点,首先是产品。众所周知,休闲食品行业准入门槛低,玩家众多,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一如当年洽洽食品的瓜子、三只松鼠的每日坚果,如今薛记炒货的奶枣,想要在众多品牌中跑出来,打造爆品是最主要的。这其中,眼看着盈利能力下滑,高端化是品牌们的共同方向。今年8月,百草味推出“本味甄果”坚果系列新品,打入高端市场;洽洽食品还推出了名为“葵珍”的高端瓜子产品,售价超过百元。一直标榜高端的良品铺子,2020年推出了健身零食“良品飞扬”。同时,为了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一些品牌还将触角伸到了更细分的市场。三只松鼠推出喜小雀、铁公鸡、小鹿蓝蓝、养了个毛孩四个子品牌,良品铺子则先后推出了小食仙和T-break。但目前看来,这些进展并不顺利。据财经网报道,三只松鼠曾表示除了小鹿蓝蓝,其他几个子品牌都搁浅了。这背后,从研发支出来看,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品牌占比均不足1%,若要打造新的爆品,仅靠嘴说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实打实的投入。想要打造好产品,研发是一方面,供应链又是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提到,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样的老玩家还属于“贴牌生产”的代工模式,这种模式下,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老品牌们慌了神。改变互联网代工的轻资产模式,势在必行。2022年8月,三只松鼠建设的每日坚果示范工厂正式运营,将生产、发货等环节集合于一体,产品可以直接触达到消费者手中,一定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问题。三只松鼠自建工厂,图源三只松鼠微信公众号除了自建工厂外,传统品牌洽洽食品还在源头供应上下功夫。在上游葵花籽原材料供应上,主要采用“公司+订单农业+种植户”的集中采购模式,2020年葵花籽采购量的全国占比突破了20%,规模化采购无疑让洽洽食品在上游拥有了议价话语权。如果说供应链是品牌们的护城河,那渠道则是扩大市场规模的关键。在渠道上,无论是依赖线上的三只松鼠,还是依赖线下的来伊份,他们的业绩下降都在向行业表明,全渠道销售的重要性。过去,线上渠道是赖以生存的根基,但如今流量越来越贵,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水涨船高。2021年,三只松鼠销售费用高达20.7亿元,同比增长21.01%。2019年,三只松鼠提出“万店计划”,即到2022年,开设10000家门店。现实是,疫情“黑天鹅”打破了三只松鼠的计划。截然不同的是,来伊份的困境则来自线上。长期以来,来伊份一直深耕线下渠道,线下收入占总营收的90%,正因如此,其错过了电商布局的好时机。疫情突袭,门店租金提高、人力成本上升,是来伊份躲不过的风险。从这点上看,只有打通全渠道的销售模式,品牌们才能更灵活地抵抗风险。新品牌的动作或许更快一些。比如,2019年薛记炒货便开通了天猫旗舰店,实现线上线下结合;零食很忙则采取加盟模式扩店。尽管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超万亿,但由于细分品类众多,每个细分赛道都有机会跑出独角兽甚至是上市公司。这也意味着,目前的休闲零食市场仍充满着不确定性,品牌如何顺应潮流抓住消费者,仍是一门需要持续研究的必修课。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