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掉专利官司后三星怒斥:苹果扼杀创新 将上诉美国最高法院

    热点聚焦 2016-10-10
    导语:三星是在因电池爆炸召回 Note7 事件后发布上述声明的,而此时的苹果却因 iPhone 7和7 Plus 上市一月来广受好评而正春风得意。据外媒报道,昨日,美国上诉法院宣布支持陪审团的决议,裁定三星侵犯苹果知识产权。三星于今日就上述裁定发布声明,将“仔细寻找可能的机会”,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与此同时,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0月11日就另一涉及设计侵权的案件(15-777,三星诉苹果)召开听证会。在对美国上诉法院的裁定做出回应的同时,三星还发布了一份涉及其它案件的长篇声明,指责苹果企图“扼杀”包括设计构思在内的创新,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面市。三星是在因电池爆炸召回 Note7 事件后发布上述声明的,而此时的苹果却因 iPhone 7和7 Plus 上市一月来广受好评而正春风得意。下面是今天的声明全文:让科技丰富人们的生活是三星一直以来秉承的价值核心。勇于突破界限,创新产品以及创造全新产品系列是三星的优良传统,并被业界专家广泛认可。这些传统和价值观支持我们将苹果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已同意在10月11日就我们的案件召开听证会。三星之所以将此案上诉至最高法院,是因为我们认为,如今对设计专利法案的解释已经与当前技术发展的现实相脱离,阻碍了正常的竞争、创新,影响了消费者选择多样性作为最高法院120多年来第一个设计专利听证,事关重大。如果最高法院做出公平的裁决,将会对未来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和奖励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将会扼杀创造力和创新。我们曾请求法院就在21世纪现代科技飞跃发展的当下,如何合理运用早已过时的法规给出指引。在设计专利法案诞生的17世纪,那时的产品是非常简单的,所谓设计多是一些类似于汤勺把儿或者是地毯等物品。今天,仅仅一部智能手机就拥有超过20万个专利。三星也是设计创新的坚定支持者,三星在产品上付诸极大的心血。近5年来,三星是获得享誉世界的国际设计优秀奖(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最多的公司,这也只是我们在过去的10年中获得的800个奖项中很小的一部分。现在的问题是,苹果依据的规则将“扼杀”包括设计构思在内的创新,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面市。苹果坚持的规则是,智能手机中某一设计专利的持有者应该从整部手机的销售价值中获利。而一部智能手机所包含的专利超过20万项,苹果的规则低估了其它成百上千个手机专利持有者的贡献。在这种专利环境下,再创新很可能因为担心涉诉而失去所有利益被扼杀。举例来说,仅仅因为一个圆角前屏幕的设计专利,苹果获取了三星所有手机销售的利润。这样的规则将阻碍新产品的诞生。因此,三星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这只会鼓励人们过度追求侵权赔偿,助长专利流氓们的投机式诉讼风气,给专利附加了超越专利本身的一些东西。目前,支持三星立场的世界著名科技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戴尔和eBay,50名知识产权专家,十多家公益组织和代表消费者和小公司的行业协会。这其中也包括美国政府,他们认为联邦巡回法院对苹果有利的裁决应该被推翻。三星的关切不局限于某一个产品或者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认为,在21世纪现代科技飞跃发展的当下,最高法院就公平合理地施用早已过时的设计专利法规给出清晰的指引,将会进一步促进竞争,使创新者和消费者都广泛受益。这也是我们坚持这场斗争,以及许多其它顶尖公司与我们站在一起的原因。为创新者、消费者,也为你自己,让我们携手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共创美好未来。
  • 一线城市发布网约车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各方回应

    热点聚焦 2016-10-10
    导语:“新规应该能加强对网约车的管理。”深圳市民林先生则认为,提高了网约车以及司机的门槛,确保乘客能够享受到高品质服务,并保障乘客安全。“尽管打车价格可能会上涨,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应该也能接受。”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针对网约车实施细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资质如何界定?公示文件的制定背后有怎样的考量?政策一旦确定,将对网约车发展和人们出行产生怎样的影响?【新规】京沪要求本地人车保障安全缓解拥堵从目前征求意见的实施细则看,北京、上海明确要求驾驶员和车辆为本市户籍、本市车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表示,之所以要求人车均为本地,首先是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角度考虑,治理“城市病”。目前,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需严控人口规模。出租汽车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未来发展必然涉及人口规模调控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导向。从治理交通拥堵的角度讲,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60余万辆,交通拥堵由城市核心区向外蔓延,已远远超出道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近年来,北京持续实行机动车总量调控(摇号限购)和工作日高峰时段尾号限行(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机动车需求管理措施,同时对非京籍人士购车和外埠进京车辆也实行了限制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使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此外,政策法规也要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按照公示的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上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与巡游出租汽车实行差异化经营。从绿色角度考虑,应充分考虑道路承载能力与环境容量条件等影响因素,在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网约车。为此,上海增设了网约车应在本市注册登记,机动车排放标准需达到国五以上。从舒适角度考虑,车辆的轴距应达到一定的标准。其中网约车为燃油车辆的,轴距应达到2700毫米以上;为新能源车辆的,轴距应达到2650毫米以上。关于网约车驾驶员的资格条件,在国家暂行办法设定驾驶员条件的基础上,上海市网约车驾驶员应具有本市户籍。同时,为保障车辆运营安全、乘客人身财产安全,上海网约车驾驶员应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对网约车司机驾驶员资格的规定,并没有要求本地户籍。非深户籍只要持有有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也可以申请网约车驾驶员资格。不过,对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车辆,应当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申请的车辆,必须是在深圳登记注册的5座以上7座以下乘用车,且登记时间在两年以内。除了“深圳牌照”“准入年限”外,深圳的细则还从轴距、排量等方面为网约车申请设置了门槛:燃油车辆轴距2700毫米以上、排量1950毫升以上,或者车辆轴距2700毫米以上、排量1750毫升以上且发动机功率110千瓦以上。网约车车辆准入条件为何如此限定?深圳市交通委回应,按照国家关于网约车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定位,明确深圳网约车的车辆技术条件应高于现行的巡游车车辆技术条件。此外,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网约车车型应与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形象相符,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企业】滴滴认为会抬高车费神州表示大方向挺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布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滴滴出行发出声明。他们认为,地方细则对户籍和车辆的严格限制将使得绝大多数滴滴平台上的车辆和司机被迫退出,老百姓也将重新面对打车难、打车贵。具体来看,滴滴出行认为,地方政府对网约车轴距、排量、车辆准入年限及网约车驾驶员必须有当地户籍的规定,无形中抬高了准入标准。此举将导致车辆供给骤减、司机大幅减少、网约车车费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等问题。以上海为例,据滴滴平台统计,目前在沪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拥有上海本地户籍。此外,网约车定价之所以相对实惠,主要是因为社会共享车辆本身的平民性,要求用帕萨特、奥迪A4L等以上的车型提供网约车服务必然提高运营成本,或将抬高网约车费到当地出租车价格的两倍或以上。在出行效率上,按照征求意见稿,等待时长也将从目前平均5分钟延长到15分钟以上。“这是将交通部提出的‘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简单理解为设定更高车辆、司机门槛。”滴滴公关部李玫表示。滴滴出行表示,非常理解地方政府接纳新经济需要一个过程,将不断通过管理和技术升级、大数据计算,合理地匹配供需,提升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品质高、价格优的出行服务,并帮助推动地方改革创新,成为增强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动力。同时,滴滴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够为新业态和分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神州专车则表示,各地细则大方向上挺好,对神州专车的影响很小,只是会增加一些成本,神州专车表示支持。目前,神州专车的车辆均是本地牌照、B级以上的车辆,大部分都是新车,基本符合各地网约车对车辆的要求,现阶段没有车辆升级的成本,只是增加了保险和年审等成本。但是神州专车也认为,北京、上海的细则中网约车司机必须为本地户籍的要求,以及广州要求一年之内的车才能做网约车的规定过于严格。【各方回应】专家:应寻求多方平衡市民:车辆门槛有些高各地网约车实施细则纷纷对外征求意见,对其中提高驾驶人和车辆门槛等关键条款应该如何看待呢?交通行业专家徐康明认为,出租行业有巡游和网约两种业态,要推进分类分层监管的思路,对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当初,网约车的定位是希望服务档次高一点,使得它与巡游车不在同一市场进行同质化的竞争,用差异化的服务,让两种业态共同发力满足出租车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专家表示,政策的出台其实是让网约车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对非法网约车运营有执法的依据。北京等城市的政策只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下进行了细化。现在的出租车市场对高端化服务是有需求的。过去网约车的低价格,是由于大量的补贴和很多前置机制没有到位,很多该花的成本没有花,比方说安全保障、税收、用车标准等等,这种低价格是不可持续的。“每一项政策的出台,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北京普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晓林表示,出门就有车,是每个乘客所希望的情况,但真到那种程度,类似于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是否能够承受?公交优先是我们确定的主要出行方式,网约车不可避免一定会受到约束和管理,不可能让它放任自流,完全不管。一方面我们要顺应潮流,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序发展。“为何网约车一定要是两年内的新车?”对于深圳的新规,市民王先生有些不解。他认为,车况好坏和使用年限没有必然联系。“况且深圳从2014年就开始限牌,新车数量大幅减少。符合要求的车能有几台?”“新规应该能加强对网约车的管理。”深圳市民林先生则认为,提高了网约车以及司机的门槛,确保乘客能够享受到高品质服务,并保障乘客安全。“尽管打车价格可能会上涨,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应该也能接受。”深圳市政协委员彭琛表示,新政策的出台,能在一定程度上让网约车的安全性更有保障,并实现数量的相对控制,避免城市拥堵的加剧。不过,政策是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一个政策出台不能只考虑一方利益,而应该寻求多方平衡。”“新规与现实有很多矛盾之处。”深圳市政协委员张琦举例,新规要求网约车排量在1750毫升以上,“大排量油耗更高,这与提倡环保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作为一名网约车司机,熊先生则坦言,网约车准入门槛过低,会破坏市场,但准入门槛太高,又会造成无车可约,供不应求。
  • 全球买买买 沃尔玛能否买成电商巨头

    热点聚焦 2016-10-10
    导语:就中国业务而言,实际上,沃尔玛对于中国电商市场的布局早有准备,2011年沃尔玛就投资京东谈判半年多,估值等全部谈妥,但因京东无法接受逐渐全盘收购的条款而告吹。沃尔玛增持京东股份超过10%并获得京东董事会观察员身份,让京东在国内电商格局中的地位加了一层筹码,沃尔玛的电商野心也愈发明显。北京商报记者整理发现,沃尔玛在美国本土、中国市场、印度市场等多渠道布局电商,并放话要做“电商公司”。作为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现在转舵晚吗?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他是否错过了最好时机?在华增持京东虽然上次和京东达成合作后暂时还未看到任何明显的表征,但这不妨碍沃尔玛继续看好国内电商并下注。沃尔玛近日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最新监管文件中披露了增持京东股份的信息。此次增持后,沃尔玛拥有京东约10.8%的股份。今年6月21日,京东和沃尔玛共同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沃尔玛旗下“1号店”并入京东,同时沃尔玛获得京东约5%股权。据透露,按照未公开的条款,如果沃尔玛的持股增加至等同于10%的水平,沃尔玛能够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京东董事会会议。协议条款强调了两家公司合作的长期重要性。该交易也表明京东希望深化和沃尔玛合作的意愿。据了解,交易条款还包括一个在未来八年有效的相互不竞争协议,避免两家公司启动或投资于彼此竞争的业务。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企业的状态并不适合授出董事会席位,投资人可以作为“董事会观察员”,以获得他们需要了解的信息,而不用承担任何做决定的实际责任。而沃尔玛与京东早前的交易就已经确定,沃尔玛可以通过增持股份来获得董事会观察员的身份。在此之前,腾讯是京东战略合作伙伴中惟一拥有董事会席位的公司。全球买买买事实上,对京东的增持只是沃尔玛电商全球布局的其中之一。今年8月,沃尔玛以30亿美元现金和价值3亿美元的沃尔玛股票收购Jet.com,部分现金和全部股票将分期支付,这笔交易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完成。Jet公司表示,它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比亚马逊或沃尔玛更低的价格。沃尔玛由此得到了电商业务需要的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团队等,Jet联合创始人兼CEO Marc Lore将接管沃尔玛的电商业务。这笔交易视为沃尔玛CEO Doug McMillon对线上购物未来的重视。McMillon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通过Jet公司,零售商获得了更多的年轻、富裕以及城市的消费者。实际上,对于提倡“天天低价”以及想要追赶对抗亚马逊的沃尔玛来说,此项收购的最大意义是获取了Jet.com研发的独特折扣定价系统以及Jet联合创始人兼CEO Marc Lore。据报道,今年45岁的Lore,在创立Jet.com前,曾担任Diapers.com母公司Quidsi的首席财务官,该公司于2010年以5.5亿美元的价格被亚马逊收购。作为交易的一部分,Lore因此为亚马逊工作了五年。直到去年,他创立了想要“颠覆亚马逊”的Jet.com。显然,在这一目标上,沃尔玛和Jet有着共同的选择。传统零售出身的沃尔玛在电商业务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金元政策”收购成熟企业是介入电商市场最迅速的手段。有数据称,从2011年开始,沃尔玛已经收购了15家电商创业公司。最近进入沃尔玛购买清单的是印度电商Flipkart。Flipkart是印度的最大在线零售商,沃尔玛有意向Flipkart投资10亿美元。印度被认为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下一个重要在线零售市场,今年6月,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曾宣称,计划在印度再投资30亿美元抢夺用户。电商急行军在6月开始与京东合作之后,沃尔玛在二季度财报中特别强调了在电商上的成绩,电商收入11.8%,高出上一季度7%的增长水平,同期亚马逊净营收达30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1%。去年沃尔玛电商销售收入达到140亿美元,仅为其全部4820亿美元年收入的3%,而亚马逊去年年营收则突破107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电商业务收入。沃尔玛对电商的急迫除了一部分来自于亚马逊的挑战,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实体零售增长的大面积放缓。在截至1月31日的2015财季,沃尔玛年度营业收入下滑0.7%至4821亿美元。据S&P Capital IQ data数据分析公司统计,这是该公司至少35年以来首个年度营收下跌。沃尔玛482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同期亚马逊的五倍,但是据eMarketer提供的数据,沃尔玛2015年的在线零售额约为140亿美元,仅为亚马逊990亿美元产品和服务营收的14%,且沃尔玛的在线增长率已经连续第五个季度下降。近日沃尔玛表示,计划下个财年再次实施110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将把大量资金投入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沃尔玛首席财务官Brett Biggs表示,预计未来该公司仅有20%的投资会放在开设新的实体店上面,更多的投资将会被用于开发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后来能否追上沃尔玛15年前开始上线Walmart.com,虽然沃尔玛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打造电商业务,不过沃尔玛一直立足于传统实体零售,并没有将电商放在胜负手的位置。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沃尔玛已经连续9个季度增速放缓,与之相比,全美电商市场增长了15%,同期亚马逊的增速则超过了30%。另一大型连锁超市集团Target尽管去年全年的电商业务收入仅为25亿美元,却在以约30%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电商的情况是,已经从2011年网络零售总额7825.6亿元、同比增长53.7%的高增速降下来,但仍有双位数的增幅,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6.2万亿元,增长21.2%。就中国业务而言,实际上,沃尔玛对于中国电商市场的布局早有准备,2011年沃尔玛就投资京东谈判半年多,估值等全部谈妥,但因京东无法接受逐渐全盘收购的条款而告吹。事后,1号店才被沃尔玛揽入怀中直至全资持有,不过这并没有带给沃尔玛在中国电商发展的好机会,食品快消品的网上零售配送成本高、毛利低,难实现盈利,最终1号店被沃尔玛卖给了京东。而国内电商从2011年的初露峥嵘发展到如今的格局初定,围城外的选手机会不多了,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在6月双方宣布战略合作时,沃尔玛就明确表示,此次合作将极大地拓展其在中国电商市场的增长机遇。分析人士认为,进一步增持京东也可以看做是沃尔玛在美国本土市场外放弃自建电商的努力而完全依靠收购或者合作的伙伴。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沃尔玛旗下自建的“沃尔玛”App上,目前在北京仅有跨境品类,很多商品已经显示售罄,即使是在被称为黄金周的“十一”消费旺季期间,依然没有补货。截至2015年12月31日,沃尔玛中国门店总数超过400家,沃尔玛2016年计划在中国新开大约30家门店。根据沃尔玛和京东方面达成的战略合作,沃尔玛中国的实体门店接入京东集团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和O2O电商平台“京东到家”,在中国备受重视的山姆会员店也已入驻京东。不过,从永辉超市和京东到家的合作来看,即使京东和永辉超市有股权方面的交叉,上述合作进行了一年时间后仍然难以称得上是线上线下合作的典范之作。对于将中国电商市场押注在京东身上的沃尔玛来说,增持只是个开始,如何推进合作将蛋糕吃到嘴里才是胜利。
  • 国家工商总局:网购商品抽检不合格检出率达34.6%

    热点聚焦 2016-10-09
    导语:503批次商品中,4批次商品为“三无”产品,2批次商品经生产厂家确定为假冒商品,有效送检样品为497批次。国家工商总局8日公布了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此次抽检总共提供有效送检样品497批次,检测发现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工商总局对在淘宝、天猫、易迅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国美在线、唯品会、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国内市场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检。抽检商品涉及电风扇、电磁炉、电热水壶、手机、电源适配器、插头插座、转换器、行车记录仪、儿童玩具、家用纸制品、成人服装、内衣、运动鞋、箱包、卫生巾、儿童安全座椅等日常消费品,共计抽检商品503批次。503批次商品中,4批次商品为“三无”产品,2批次商品经生产厂家确定为假冒商品,有效送检样品为497批次。检出的172批次质量不合格商品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约占93%,仅标志和说明不合格的约占7%。对于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工商总局已责成相关省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