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o 与700Bike合作车型曝光,推居民单车“城市大共享”计划,年底连接100万辆车

    热点聚焦 2016-12-06
    导语:网上传出一组ofo与700Bike推出的定制高端版小黄车照片,可能是ofo宣布与700Bike战略合作后首推的车型。昨天,网上传出一组ofo与700Bike推出的定制高端版小黄车照片,可能是ofo宣布与700Bike战略合作后首推的车型,还有消息称ofo与700Bike的这款车将会加入定位功能。36氪随即就该车型向ofo品牌公关负责人李泽堃进行求证,李泽堃对36氪表示,“这只是ofo与700Bike合作的一小部分,更深层面的合作细节会之后公布。后续也会有更多自行车品牌接入ofo平台,与我们一同提供服务。”ofo与700Bike推出的定制小黄车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新款定制的车型依然沿袭了ofo 车身的黄色为主要设计语言,比普通版小黄车多了一道横梁。而从整体设计上,这款定制车也借鉴了700Bike的设计思路。这款专门定制的车型看上去为700Bike的经典款“后街mini”,根据共享单车的场景需求在部分细节进行了调整。上个月17日,ofo 曾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与700Bike进行战略合作的消息,并表示与700Bike的合作不会只是采购高端自行车这么简单,双方会在各个层面开展深入合作。我们认为,其实ofo和700Bike的合作方式有多种,比如ofo利用自身的平台和基于用户的数据沉淀为700Bike提供平台级流量支持,带动700Bike的产能及发展;而700Bike也将利用自身在产品、技术、设计理念等方面的优势为ofo提供自行车研发及智能自行车数据等相关支持。ofo CEO戴威也一再提到,ofo理念是不是生产自行车,而是连接自行车。ofo希望通过连接自行车品牌的车,完成技术、设计、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布局。ofo连接自行车的这一计划称之为“城市大共享”,自11月17号宣布后,目前已在北京市区内正式实施,吸纳用户共享出来的闲置自行车,通过上门收车、升级改造、投入使用来将自行车连接起来。共享自行车的用户会获得共享单车现金奖励或一定期限的共享单车免费使用权,先期ofo计划在北京上海推出,随后推行到全国。具体来说,ofo会根据不同片区用户的共享需求进行上门收车的服务,选择符合共享标准的单车予以采纳,ofo 公关负责人李泽堃透露,目前参与单车共享的用户以年轻人及居多,先期分享的单车主要来自城市白领、自行车发烧友及高校学生,用户共享的自行车以普通自行车居多,也有其他类型。据透露,ofo计划在年底连接100万辆车,目前已经连接了20万辆。李泽堃表示,随着相关筹备工作的落地,ofo将很快设立城市集中收车点,采用定点收车及上门收车两种方式推动“城市大共享”进行。而随着面向企业(700Bike等)和用户的连接加共享计划的展开,ofo对自身的定位也在变清晰,即做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ofo与其投资方滴滴思路一致。但自行车的共享(更细碎、客单价更低,维护需要平台)和汽车共享(客单价高,车主自身承担维护工作)还不一样,ofo打法收效如何,我们也将继续保持关注。
  • 从天猫到Airbnb,从罗辑思维到小米,各家为何都在努力造节?

    热点聚焦 2016-12-05
    导语:每年苹果的发布会成为果粉的节日,小米的发布会成为米粉的嘉年华,锤子发布会成为罗永浩和锤粉们共同释放的相声大会。2016年岁末,朋友圈又迎来一场“这盛世如你所愿”——年会、沙龙、论坛、峰会、排行榜、尾牙的刷屏。“双十一”的喧嚣刚刚散去,所有人都沉浸在无法抑制的兴奋、剁手的狂欢中,1207亿元的成交额再一次刷新地球人的认知,人类已经无法阻挡“双十一”作为一个购物节,是如何颠覆曾经作为光棍节的存在。同样也是在不久前,如果你是Airbnb的用户,一定会关注11月17日-19日的“Airbnb年度全球房东大会”。当Lady Gaga喊出I’m here for Airbnb时,更多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群体的情绪释放和狂欢。对于感兴趣的商业观察者而言,Airbnb发布的MagicalTrip旅游平台也许更值得重视,但在群体性的迷狂里,这不过是前戏。事实上,一年365天,在一线大城市,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新产品的发布会、粉丝见面会,以及品目繁多的节日狂欢所营造的消费繁荣。“造节”成了新商业和新生活的基础配置,被节日所裹挟成为新常态。然而,这些都是表象,“造节”运动透露出的是消费者对仪式感的渴求、追随和共建的情感需求迸发,而仪式感才是更广泛商业应用的底层逻辑,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极其重要的关键词。那么,从商业角度应该如何设计、构建仪式感?第一,需要指向一个特定的文化表达不管你是喜欢罗永浩的“你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还是喜欢“花点时间”的生活小确幸。它都会指向一个特定的文化表达,这个表达可以很微小、微弱,但必须形成足够聚焦的黏性和情感的连接度,这一波造节活动的起点才是真实的、成立的。所以,每年苹果的发布会成为果粉的节日,小米的发布会成为米粉的嘉年华,锤子发布会成为罗永浩和锤粉们共同释放的相声大会。如果你是李宇春的粉丝,春春的演唱会一定是不能错过的节日,包括我们在谈到B站大会、谈论的CES展,都意味着商业不仅是买卖,造节本身也成为品牌与用户的沟通方法、手段,品牌和用户的关系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造节正成为用户经营的重要机制。第二,需要有可期待的“签到”机制如同上文所述的鲜花电商“花点时间”,它不像野兽派、Roseonly完成第一波故事、意义上的红利收割,而是选择了BOX模型,用按月、按季、按年订购鲜花的签到模式,让家庭每周都有一次在惊喜、期待中焕然一新的机会。这种签到机制,也成就了鲜花电商和我们生活家居品质之间的消费升级暗示。所以我们可以在更高层次理解:为什么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零点的时候,那些以价格不敏感著称的、花钱随意的美国家庭,会彻夜排队?为什么在黑色星期五没有完成的购物计划,要选择在“网购节”(黑五之后的星期一)继续完成未完成的宿命?因为签到本身就是重要的仪式感的理由和符号。SNH48年度总决选是狂欢,也是养成的伴随和签到的陪伴,是偶像代替我生活的情感投射。他们都是时间的朋友。第三,需要基于特定时间点的稀缺性仪式感的签到并非无原则、泛滥和无节制的,必须是基于特定时点的稀缺。如果每天都有成人礼,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仪式感。正因为一生只有一次,才有值得回味的意味深长。所以,只有一年一次,它才是淘宝天猫的双十一,才是京东的6·18,才是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才是吴晓波频道《预见》年终秀,才是盛景12·22新商业交易节,才是喜马拉雅的12·3……它们代表了仪式感赋予的专属礼遇。让参与者认为,这是“为我而来,为我而生”。仪式感如果不是基于特定时间点的稀缺,就会和日常生活一样,边际效益递减。怎样去利用稀缺资源来定义与用户的关系,成为仪式感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所在。第四,需要完成真正意义上可流转、可铭记的情感表达你的品牌有没有被用户所感知,有没有针对特定场景形成传情达意?正如我们谈到百达翡丽,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它的奢侈品标签,而是那句“没有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的经典广告语。这种可流转、可铭记的表达,让品牌具备了仪式感的符号能力。当然,成就这种符号能力的是社交网络、云存储设施、人人连接的技术合谋,商业价值在流转、铭记中被无限放大。仪式感之所以能被大家感知,能够击穿隔绝生态,是因为每个人愿意基于自身的热爱,愿意主动去分享、转发、点赞和评论。吃货就应该有吃货的节日;德扑的玩家就应该有德扑高手的节日;户外达人就应该有户外自驾游的节日;滑雪爱好者应该有滑雪的节日;虎嗅的读者就应该有虎嗅的节日;美妆的达人应该有美妆的节日。没错,YouTube基于美妆达人推出了Beauty con的节日,如果说你是一个短视频高手,除了今日头条的头条创作者大会,还有YouTube的vid con、二更的短视频生态论坛和优酷的自频道大赏。第五,需要让用户付出精力、付出时间、付出购买力的场景解决方案仪式感必须形成让用户付出和消费的驱动力,并完成商业转化的闭环。“火人节”拒绝手机,拒绝金钱,但是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而参与本身会形成商业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说任何节庆、任何造节,它都不是商家B2C的自我驱动,更多时候来源于用户的需要、社群的价值,来源于品牌的哲学和平台所形成的生活态度的引领性。造节,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文化产生的情绪出口,文化形成意义的表达出口,同时也是商业转化的入口。以上就是仪式感商业模式设计的要点,我相信这些思考本质上代表了我们对新商业趋势的洞察和理解。如果说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都是新生的商业品牌,如果说小米和锤子手机都是在成功之路刚刚开始,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发现我们自己从0到1的秘密呢?今天所有的痛点,都正在被解决;今天所有的甜点,都正在被挖掘。商业本来如此,仪式感从来这样。
  • 今日关注(2016年12月5日)

    热点聚焦 2016-12-05
    2016.12.5 星期一1、柯达手机曝光:12月9日开卖,3664起售2、腾讯毫秒服务引擎MSEC于12月2日正式开源3、雾霾爆表 小米开卖“呼吸保”:6.6保一年4、阿里集团与国家发改委达成合作 将共享全国信用信息5、据测算,华为2016年营收能做到5500亿元上下6、传华为年终奖曝光共分1500亿,入职3年至少分15万近日华为曝光了2016年终奖标准:毕业生3年待在华为的,有15—20万左右的分红,如果是17-18级员工,03-04年左右进华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万股,税前分红大约60-70万。如果是2000年前来的,分红能过1百万。2015年的时候,即使是应届毕业生,在华为干满3年,就有15万左右的年终奖,如果表现突出,或者是升级的,可能会有20多万的分红,如果你的工龄超过3年或者4年以上的,年终奖就会翻倍,在华为已经是主管级别的,年终奖数额更大,有的高管年终奖达到上千万。7、支付宝直播功能曝光,目前暂未上线有网友曝光了支付宝一项最新的设计功能:直播。从曝光的截图可以看到,在聊天界面提供了一个直播功能 ,目前该功能还未上线,具体功能还未知晓。其实早在去年10月,支付宝的生活圈就提供了一个名叫“现场”的功能,网友可以在热门地点直播,获得网友打赏,不过因为没有引起用户兴趣而被砍掉。智库8、12306订票首次可选靠窗座,正在海南高铁试行铁路客票系统启用部分新功能,旅客期待已久的网上购票“选座功能”终于实现了。目前,正在海南环岛高铁试行。电脑和手机APP都可实现。优化后的12306的核对信息对话框出现了新的功能,“选座喽!”的黄色字体提示旅客可以选座位了。根据提示,旅客可以选“ABCDF”五个位置,其中A、F靠窗,C、D靠过道。不过系统提示,选座后如果系统票额不足,系统将随机为您申请席位。9、终于来了!苹果首度披露无人驾驶汽车计划据英国《金融时报》和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在递交给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一封信中,苹果公司首次承认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这坐实了业内长达一年多的猜测。信中提到,苹果正大力投资于机器学习和自动化的研究,并对自动化系统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潜能感到兴奋,包括运输行业。据之前的业界消息,至少数百名员工致力于此。10、Facebook推出“美国版微信”开始向中国产品取经亿卓近日,Facebook在其即时通信应用Messenger平台推出了“即时游戏”功能,既不用下载游戏也不用离开Facebook就能玩,类似于多年前微信上玩全民打飞机的记忆。这些年,中国互联网在理念上领先世界,移动领域更是超越美国,因此美国公司也开始向中国产品取经,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微信已经成了Facebook、Twitter、WhatsApp和Zynga的究极结合体,它提供的功能更是深嵌于中国人的生活。11、罗尔回应“不能卖房救女”:要养老和留给儿子昨天,被质疑“带血营销”的罗尔再次接受媒体采访,真人出镜,承认了三套房的事实,随后解释了为何有房还要为女儿募捐的原因:1、深圳的房子是要留给儿子的。2、东莞其中一套是现在的老婆名下的,另一套是以后养老要用的。3、写下救女儿的文章,是将来留给女儿看的......12、又一家网络理财平台“瑞银宝”跑路11月29日,南都记者曝光了涌太宝高息诈骗系列骗局。曝光当日,有投资者发现又有一家日化高息平台“瑞银宝”跑路。而该平台许诺日收益最高达80%,要求起投金额为10万元,即一天可以获取8万元收益。目前,该平台官网和App均无法打开,且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市面上仍有近十家高息平台在正常运营之中。业内人士表示,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年化收益超过20 %都比较少见,一年回报几十倍的,基本可以判定为骗局。亿卓智库
  • 抽检手机合格率为零的背后,到底要如何开发老年人市场?

    热点聚焦 2016-12-05
    导语:而既然主流手机厂商不愿意做这个市场,那么就导致这个市场被很多不知名的小厂商、功能机厂商或者山寨厂商主导。不久前的一条消息指出,国家质检总局在2016年针对电商领域消费品的执法行动发现广东深圳一家通讯企业被查扣的千余台老人手机的合格率为零。随后,又对广东多家涉嫌制售老人手机的通讯企业进行了检测,发现5个品牌31批次近3000部老人手机竟然全部不合格。而这批老人手机涉及的不合格项目包括了爬电距离间隙、漏电、电器绝缘等安全指标,以及辐射骚扰、静电放电等电磁兼容指标。这种老人手机的质量安全状况给老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知道,早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后,许多老人由于并不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依然在用着功能机,这个时候,市场上开始诞生了一大批老人机。而在此次抽检的老人机之所以质量问题多,核心在于老人机产品大多数走的质低价低路线。但事实上我们仔细研究这种老人机就会发现,目前许多老人机的定位还是处于智能手机与功能机的中间地带,老人机市场被人为的主观刻意的区隔了一个细分领域,目前市场上的老人机更多只是在功能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上网,定位、SOS呼救、健康监测等功能,老人机普遍被被认定为功能属性上不需要太多的智能化与娱乐化体验,因此导致产品也粗糙不堪。而更为现实的情况是,很少有大的国产手机厂商真正关注并重视这一市场。这跟老年人群体年龄跨度过大,需求难以定位,加之单机利润成本与厂商基于该市场的投入产出比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老人市场的跨度是从50岁到80岁,而50岁左右则更多是智能手机的用户群体,但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智能手机意愿低。有数据显示,70岁以上老人有购买智能手机倾向的比例低于8%,非智能手机基本就可以满足这部分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目前都面临着从中低端向高端手机市场转型,如果回过头来做老人机,担心可能会压低其整体品牌溢价。加之根据摩尔定律理论,电子元件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而老年人换机周期长,这往往导致产品库存积压而降价销售,继而导致元器件成本难以控制进而导致利润被压缩,所以,主流厂商厂商不做老人机一方面是老人机不能快速出货销量,另一方面,年轻人旗舰机即便是降价销售也还有微薄利润,但对于老人机而言就难说了。而如果要做老人机,还需要对现有的安卓系统进行诸多调整,投入高不说,老年人消费节俭,换机周期也长,大力投入资本来做老人机不符合投入产出的有效资本回报率。归根结底,市场是逐利的,没有利润,主流市场就不会专注于这一群体沉下去做产品,对于追求更快销售产品,更快出货的智能机市场来说,做老人机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加之市场认定这部分人群缺乏对品牌理解与扩散的能力,它们处于主流手机厂商所认定的资源配置的底端,市场上也不认可老年人群体的品牌塑造力与消费能力。而既然主流手机厂商不愿意做这个市场,那么就导致这个市场被很多不知名的小厂商、功能机厂商或者山寨厂商主导。而这些厂商无论从制造产品到营销手段,都颇具中国特色。长期以来,中国针对老年人定制的产品,比如从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养品到老人机,其营销手段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对老年人进行各种欺骗与忽悠。一方面,老人最大的需求在于关注健康,因此许多小厂商或山寨厂商做出了专用的医护辅助手机,具备智能GPS定位防走丢等相关符合老年人特性与健康需求的手机功能,但其实这类产品的操作与功能上却非常劣质,很难达到它们所宣传的效果。但这些山寨厂商知道,老年人辨识能力弱,消费水平低,市场上也很少关注老年人的声音与诉求,因此可以通过忽悠式宣传的办法来出售这类产品,既然这个市场缺乏更好的刺激老年人持续消费的优质大品牌,那么山寨的劣质产品就会大行其道。因此,我们看到,老人手机的劣质性体现在材质、功能与外观等诸多方面,在功能上,许多老人机实质是仅仅比功能机多出一两个功能的伪智能机。而且无论是哪一种类型老人机,基本都欠缺美观与品质,他们理所当然认为不用关注老人对美观时尚的需求,不用关注老人对手机智能化操作等方面的需求。因此,这类手机多半大同小异,比如界面红红绿绿,外观笨重,屏幕分辨率又低。九宫格界面、字体大、图标大、声音响亮、有一键SOS等紧急呼救与GPS定位防走丢等功能。而且多年来似乎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这类手机的制造成本低到30元左右,而售价则是100元~500元左右。而针对老人特色服务的老人机如果要真正做好,往往需要和运营商联合起来运营。老人手机应该真正关心老人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和手指运动机能减退等问题,在日本富士通和DoCoMo早前就推出了Raku-Raku老人手机,针对高龄人群增大按键,打电话时能够自动控制对方语速,消除噪音和语音减速,以及防止误操作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很多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和应用以及免费提供电话咨询服务。但小的厂商并没有这个实力来与运营商联合运营,大的国产厂商也不屑于这个市场。本质上看,目前国内市场的多数老人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它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严格的区分开来了,但相对于功能机更为简单实用的操作与主流智能机更人性化的触屏与娱乐化、智能化体验,都不存在优势。从另一方面来看,市场是否需要区分一个老人市场也有疑问,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更多年轻人是否应该多花时间让老年人也适应智能手机的世界。但智能手机触屏的学习,其实对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是一种负担,但是既然老人手机这个市场既然存在,就说明有需求,加之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机市场应该引起各大主流厂商的关注。老人机产品做好不是仅仅是一个粗糙的功能机加上一个GPS定位防走丢功能或者SOS呼救功能,或者美其名曰有健康监测功能,而是需要将智能机功能与特性简化,在硬件质量与品质上把关,针对老人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和手指运动机能减退等特点开发消除噪音和语音减速、操作易用性、实用性、娱乐性等功能上的创新。这个市场竞争者少,反而更容易产生爆款,对于当下日渐趋缓的智能手机市场来说,老人机市场对于厂商来说,有可能会开辟出一个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也值得各大厂商关注并花力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