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注(2107年1月6日)

    热点聚焦 2017-01-06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1、腾讯QQ与美的达成战略合作,推出10款智能家电2、微信增加新功能: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 3、微软否认用PowerShell替代命令行4、比特币价格突破8000元人民币 创下历史最高纪录5、京东将推出短语音付费产品“京答”京东将于近期推出短语音付费产品“京答”。京答由提问者、答主、偷听者三种角色组成交易闭环。答主为自己设定提问价格(可修改),提问者需向答主先支付提问金额进行文字提问,答主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短语音回答,回答后交易完成,答主收到提问者的付款。6、百度和中信银行发起设立的百信银行获批中信银行1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获中国银监会同意在北京市筹建中信百信银行。中信银行和福建百度博瑞网络为银行的发起人分别入股分别为70%、30%。公告称,银监会批准在北京市筹建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行类别为有限牌照商业银行,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展直销银行业务。筹建期间不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亿卓智库7、1月11日起微信公众号赞赏资金将调整为7天后结算1月5日消息,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文称,从2017年1月11日起,赞赏资金将调整为7天后结算。在7天内,赞赏资金由微信支付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协议代为保管。在结算周期内,若发现帐号存在滥用赞赏功能等违规行为,平台能够及时冻结赞赏资金,保障赞赏用户的权益,提升赞赏资金的安全性。8、滴滴出行近3月裁员近3000人报道称,滴滴出行可能正在进行成立 4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或有一半的员工将被“优化”离职。目前 10 月初公司系统里还有 8000 多人,现在这个数字减少了近 2000。这次裁员人数是滴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被裁掉的人数即使没有报道的总人数的一半,但也接近一半。滴滴总人数 6800 人,被裁的恐有 3000 人之多。可以确认“滴滴裁员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一事的存在。尽管已经有员工拿着被辞补贴离开了滴滴,但滴滴官方仍然一口咬定“没有裁员”。没有承认的原因,或许是为了维护独角兽的形象,也或许是维护 380 亿美元的估值。
  • “电商+快递”或成新业态,融资压力重构快递业格局

    热点聚焦 2017-01-05
    业内人士直言快递增速将会下滑至30%多,很难维持50%以上的增长。2016年是快递业上市元年,2017年一开年,快递行业又加速进入资本时代。1月3日,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24.SZ)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收购估值42.5亿的天天快递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天天快递作为二线快递企业翘楚,尚且以42亿身价委身苏宁物流,其余众多中小快递公司在行业增速趋缓的情况下,生存更艰,或许很难再有独立上市机会。“二三线快递企业多转向收购方寻求变现了。”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快递竞争格局或因此走向新生态竞争。电商+快递新生态天天快递董事长奚春阳此举引起快递行业不小的震惊。要知道,做过两轮融资,目标直指上市的天天快递,口径一直是在这两年奔向资本市场。如今,天天快递“确实”完成了上市目标,方式却是借道苏宁云商。按照苏宁云商的公告,此次收购分两次完成,2016年12月30日,苏宁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9.7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70%股份;剩余的30%的股份作价12.75亿元,将在交割完成后12个月内完成。苏宁物流并购天天快递的逻辑不难猜测,苏宁的物流近几年驶入高速发展通道,通过近20年的持续投入,已经开始进入厚积薄发的收获阶段。苏宁目前已经拥有8大全国物流中心,47个区域物流中心,365个城市配送中心,6267个末端快递网点。根据苏宁云商2016年三季度财报,苏宁云商通过加快物流社会化运作,以服务供应商、菜鸟业务为重点,实现社会化物流收入同比411.11%增长。苏宁物流全面开放以来,运营成效显著,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接入苏宁物流云系统,由苏宁物流来提供仓配一体业务。消费者在天猫购买3C类商品,都是苏宁快递在配送。此外,苏宁物流还为美的、志高、夏普等企业以及大部分苏宁易购平台商户提供一对一的物流解决方案,涵盖家电、超市、酒水、家装等多个行业。徐勇认为,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作为后援支持,尤其是以往薄弱的末端配送环节,若苏宁持续自己加码快递网络的布局,不仅速度慢投资大,不如收购现成的快递网点做补充。天天快递在行业内实力不俗,网络遍布国内300多个地级市和2800多个县,在全国拥有61个分拨中心,其中35个为直营分拨中心,超过10000个配送网点,开通超过1800条运营线路。尤为重要的是其业绩状况良好。天天快递2015年营业收入较2014年增长50.6%,显著快于申通、圆通、韵达等公司28.8%的平均收入增幅;2016年全年预计完成票件量约12.6亿件,过去两年复合增长率57.30%。因此,双方寄望于2017年迈入日件量超千万的“千万俱乐部”,成功跻身快递第一集团军。对苏宁来说,整合的苏宁物流网络将依托于苏宁物流平台和天天完善的快递网络及成熟的快递物流能力,进一步打造物流云,通过全网物流数据对消费需求、前端采购、供应链等环节进行优化,提升苏宁互联网零售的核心能力。杨达卿认为,苏宁并购天天快递更深层原因是生态竞争。苏宁2015年引资阿里作为第二大股东,显示电商、传统零售、快递的多元融合走向生态化竞争。为保持生态圈的相对独立,苏宁这类二级平台,会加速网络布局,从一级生态里赢得更大阵营。徐勇则认为,苏宁与天天快递的重组,提供了一个“电商+快递”的范本,在“四通一达”上市之后,拥有资金实力的一线快递企业将会加速碾压中等规模的二三线快递企业,后者的融资愈发困难,输血造血匮乏之下生存也会更加困难,或是被清洗出局或是被并购已然成为趋势。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或许可以向类似苏宁一样的电商平台靠拢,与之形成互补,这或是未来快递企业新一轮资本化的途径。快递竞争格局新态势苏宁物流收购天天快递的另一个启示是,快递企业的转型必须加快。北京邮政EMS副总经理李宏彦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互联网+物流格局论坛上表示,未来快递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会向“轻快”方向转型,一线企业要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中等物流企业应该向专业化转型,小的物流服务企业向个性化服务转型。圆通、中通等一线快递企业已经在2016年完成跑步上市,德邦只差临门一脚,百世、安能据说也快了,但对于二三线中等快递公司来说,日子正变得越来越艰难。“对于十几家中等快递公司来说,挑战会更大。”徐勇表示,这些中等快递公司倘若仍然寻求同网竞争,被资金雄厚的一线公司碾压的可能性最大,价格战打不起,亏损加剧的状况下,生存都将成为问题。亿卓智库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国通快递、全峰快递和快捷快递等都不同程度出现运营危机,其中以国通问题最大,已有拖欠工资状况发生。“在看明白快递利润账簿的2016年,资本方已经越来越谨慎,不愿意支持太多快递企业在同质化快递市场混战。”杨达卿亦认为,在五大快递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二三线快递企业多转向收购方寻求变现了。值得关注的是,快递增速已经在放缓。尽管在国家邮政局的官方数据中,2016年1-1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8.9亿件,同比增长5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考虑到12月还有“双十二”活动,料2016年全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超过300亿件不成问题,相应的全年快递业务量增速亦有望保持在50%以上。但采访中,有快递业内专家向记者反馈,实际上电商件增速不到40%,已经持续放缓,不少快递企业高管也向记者直言快递增速料会下滑至30%多,很难维持50%以上的增速。这里面的数据误差,或是国家邮政局的统计口径问题。有知情人士透露,近两年持续有物流企业申请快递牌照,一旦申请成功,其业务不管是物流还是快递,都被国家邮政局纳入快递统计口径中。因而快递统计范围不断加大,而实际上占据份额八成以上十大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增福并没有那么明显。在快递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快递企业融资更成难题。不过杨达卿认为,中国电商市场增量若在2020年达到近10万亿元交易额,意味快递市场增量依然存在,而成熟的中产阶级更追求品质产品和消费体验时,更多细分市场是中小型快递商的生存缝隙,如果中小快递企业转向生态企业或细分市场,仍可以融资。杨达卿提醒,获得融资通道的大快递公司会尽可能发展全系服务产品,以此既卡位中小快递商,也寻找自己新的生长极,缓解利润压力,没钱的快递企业会加快寻求融入注入菜鸟以及走向开放的京东物流等生态圈,构筑自己的护城河。“慢鱼的生存机会越来越少了,但部分快递慢鱼或会朝缝隙市场变身冷链、医药等等专业市场鲶鱼。”
  • 三星成立1.5亿美元投资基金:支持VR、人工智能等初创企业

    热点聚焦 2017-01-05
    北京时间1月5日上午消息,三星本周三宣布支持专注于新兴技术的初期创业公司。该公司通过其全球创新集团,已建立了一个资金规模达1.5亿美元的基金,专注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其他新的前沿技术企业”。亿卓智库到目前为止,三星已在10家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包括Converge Industries、Dashbot、Entry Point VR、Filament、Intezer、LiquidSky、Otto Radio、2Sens、SafeDK和Virtru.。该基金的目的只在为B轮投资筛选种子企业。“我们的投资是将三星平台的力量带到创业企业,加速他们的成长和最终的成功,”三星旗下Nest Ventures副总裁兼总经理布莱顿·金(Brendon Kim)说。“三星的NEXT FUND扩大了我们的全球影响力和实力,同时让三星有机会接触到更伟大的想法、产品和人才。”三星拒绝透露每个创业企业将得到多少投资。此外,看来该公司下一步可能将瞄准以色列市场,今年九月,一家新的办公室将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启动。目前,三星在全球有五个致力于创新的办公室,分别位于旧金山、山景城、韩国和纽约,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增加办公场所。三星Next的前身为全球创新中心,之所以更改名称是因为“我们的新名字反映了我们与科技创新者合作的热情,将他们带到一个新的层次——将伟大的创意打造成产品,将产品成长为繁荣的企业,并扩大规模,对三星生态系统进行改造。”
  • 苹果在深圳被诉侵权索赔9亿 专利人称苹果态度霸道

    热点聚焦 2017-01-05
    在应对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的诉讼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家美国公司在深圳中级法院起诉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侵犯基础专利权,合计索赔1.29亿美元(约9亿元)。据称,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索赔额最高纪录,苹果连续三次申请原告专利无效均被驳回。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公司,苹果也背负着一堆应接不暇的专利官司。在应对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的诉讼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家美国公司在深圳中级法院起诉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侵犯基础专利权,合计索赔1.29亿美元(约9亿元)。据称,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索赔额最高纪录,苹果连续三次申请原告专利无效均被驳回。此次被苹果公司连带遭遇诉讼的还有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苹果代工方富士康旗下两公司以及中国联通。“侵权金额90亿美元”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此次诉讼的原告方是一家美籍华裔在夏威夷创办的名为GPNE的公司,原籍中国澳门的夏威夷大学教授黄景榆此前在美国通信公司AT&T就职,并在贝尔电话实验室接受培训。其在1995年6月15日在中国申请了发明专利“寻呼方法及装置”,2001年4月11取得授权公告。亿卓智库1月4日上午,黄景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该专利是一项与3GPP通信标准相关的基础发明,是目前手机、具有GPRS功能的平板电脑等通信设备设计的一项基础专利,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14国取得专利保护。3GPP标准采用该技术,但其并非标准制定的提案者和成员。在起诉苹果前,GPNE表示与多家手机制造商达成许可和解。2008年起,GPNE在美国先后起诉了摩托罗拉、思科、黑莓、三星、LG、索尼爱立信、夏普、HTC等多家知名移动通信设备公司,并先后与之达成和解或签订了专利许可协议,在中国与华为公司通过协商方式签订了许可协议。眼下这起诉讼始于2013年1月28日,GPNE公司同时起诉了苹果公司和诺基亚,此后微软收购了诺基亚,2015年12月与原告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却始终没有达成和解协议,苹果先后三次以不同理据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原告涉案专利无效,并于2014年9月23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苹果的全部诉讼请求均被驳回,维持原告专利有效。深圳中院于2013年12月16日、2014年12月16日先后两次开庭审理此案,2016年11月28日第三次开庭,原、被告和鉴定专家三方对法院委托的司法鉴定意见书当庭质证。原告称从苹果财报中分离出与诉讼不相关的模组部门,认为苹果iPhone手机和iPad侵权获利分别为76.9亿美元和17.98亿美元,但因原告没有能力支付高额诉讼费(诉讼费约为起诉侵权金额的200分之1,全额诉讼应支付约4800万美金诉讼费),对iPhone手机案在原索赔9500万元人民币基础上追加索赔1亿美元,iPad平板电脑在原索赔5000万元人民币基础上追加索赔600万美元。苹果态度强势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中。GPNE代理律师,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志明称,因为原告追加索赔金额后,超出了深圳中院1亿元人民币审限,案件有可能将移交到高级法院。王志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与苹果就该专利做协商时,苹果公司态度十分强势、霸气,相反华为则表现得十分绅士,初次沟通之后约一个月时间就达成了和解协议,不过与华为达成和解协议的金额不便透露。值得一提的是,GPNE此前也在美国对苹果就该专利侵权提起诉讼,但在美国却遭遇了败诉。王志明称,在不同国家对专利的定性有区别,GPNE在美国起诉败诉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定性和法律制度与中国有较大差异,该技术在中国所申请专利法律效力最强。“美国诉讼判决对中国案件没有影响,相反苹果几次申请专利无效被驳回证明了该专利有很强的稳定性,原告方基于此增加了索赔额度。”王志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悉,目前在审的诉讼案向苹果公司索赔的销售收入时间从起诉日2013年1月28日追溯到2011年1月27日,而该项专利保护到期日为2015年6月15日。GPNE对起诉日至保护到期日的侵权已经另外发起诉讼案件,后期的诉讼案件索赔金额要视本次诉讼的判决结果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