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运会催生体育狂潮,赛事流量带火杭州文旅

    热点聚焦 2023-10-19
    亚运会即将拉开帷幕,这一盛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吸引了来自亚洲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亚运会是一个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平台。运动员、教练和观众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他们在这里互相交流、学习和分享。这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国际社会的分歧。比赛期间,人们也有机会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的文化,这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人口为4.4亿人,预计2025年体育产业人口将达到5亿人。自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累计获得286块金牌,其中夏季奥运会夺得264块金,冬季奥运会取得22金,体育强国名副其实。  在2010-2025年中国体育行业GDP占比及预测中,中国体育行业GDP占比不断增多,体育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市场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亚运会激发新一轮的健身热潮  亚运会的关注度不仅体现在电视收视率和门票销售上,还表现在体育用品和装备的销售激增上。每当这类大型赛事临近,体育用品店和线上平台都会迎来一波购物热潮。球迷购买各种队服、球鞋、配饰以示支持,这为体育用品行业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  中国消费者购买过的体育用品种类多样,涵盖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过的体育用品种类中,71.9%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过运动服装类,57.2%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过运动防护用品类,53.2%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过鞋类。体育产业发展带动体育消费,体育用品行业也将得到相应发展。  随着国内人均消费能力的提高,居民的运动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与解压需求也成为中国健身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加之近期大量体育赛事的持续举办,人们的健身热情被极大点燃,健身房、健身器械等相关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在2010-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及预测中,2022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628.5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为799.6亿元。中国健身器材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望迎来新发展。除体育用品销量的激增外,杭州全民健身热潮也在持续涌动着。健身房、瑜伽馆、游泳池等健身设施在城市各个角落涌现,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健身选择。而线下门店的健身用品、运动装备和营养品的销售也迎来了增长。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体育局发布了《2021年浙江省全民健身发展指数报告》和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在全省十一个地市中,杭州市的“全民健身发展指数”得分最高,为88.03分。而在具体指标中,杭州市在全民健身参与程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幅、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增幅、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每万人拥有健身步道公里数增幅、千人拥有注册体育指导员人数和增幅、城镇体育场地面积年增幅、农村体育场地面积年增幅、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年增幅、人均体育消费金额等10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这些数据,都显示了体育运动之于杭州的意义所在。亚运会的临近为杭州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体育运动、健康生活和商业机会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杭州的发展。随着亚运会的举办,或许可以激发更多人投身健康生活。城市健身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杭州在国际舞台上的光彩表现,亚运会所激发的健身热潮将持续推动着这座城市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亚运火炬为杭州文旅添油加火杭州亚运会即将拉开帷幕,这项备受瞩目的体育盛事不仅将汇聚世界各地的顶尖运动员,也将为杭州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据杭州文旅大数据预测,亚运会期间,杭州将迎来近年来最为密集的游客潮,外地游客量将超过2000万人次。初步测算,今年1-6月,杭州市共接待游客5353.3万人次、旅游收入915亿元,按同比口径,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4.5%和65.3%。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亚运会的举办促使城市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西湖、宋城、雷峰塔等地成为游客探索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热门景点。近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杭州市加快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提出,推进重大旅游项目招引与建设。对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年度投资达到总投资30%以上的项目,优先保障土地和资金要素。对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建设期一年(含)以上且列入省级、市级重大项目库的旅游项目,补助标准为五档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项目按照综合评价确定的档次给予补助,这不难看出杭州对发展其旅游业的决心。亚运会作为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必将为杭州注入强大的旅游能量。预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媒体人员和体育爱好者将会涌入杭州,为城市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然而,这也意味着杭州需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游客挑战,包括交通疏导、住宿安排、旅游资源合理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餐饮、酒店和旅游等相关行业也在亚运会期间受益匪浅。游客和观众涌入主办城市,刺激了餐饮业的增长。酒店预订率上升,甚至一些城市会因此而兴建新的酒店和住宿设施。旅游业也因人们前来观看比赛、游览城市而蓬勃发展。举办亚运需要兴建体育场馆、交通设施、住宿和娱乐场所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在比赛期间发挥作用,还将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便利。正如2008年因北京奥运而兴起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奥森公园,如今已经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代名词。园区内也经常举行一些长跑主题活动,最有名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光猪跑”。距离奥森公园一公里远的鸟巢,也已成为北京地标性建筑和歌手演唱会的“指定合作”场所。此外,鸟巢西侧的水立方在奥运后也成为了全民游泳的场所。亚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事,也是经济的催化剂,其为城市带来了重要投资机会的同时,也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亚运会电竞赛事热度高涨杭州亚运会即将于9月23日开幕,在亚运会开幕前一个多月,赛事的相关门票就已经开始销售。其中,门票销售情况最好的项目是上一届亚运会才刚刚进入赛事的智力项目——电子竞技,且电竞票价相对其他项目50-100起的票价而言,已贵了不少。(图片来源:杭州亚运会公众售票官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竞赛事是仅限于电子游戏爱好者的盛事。2020年12月,电竞正式被宣布成为杭州亚运会竞赛项目,意味着电竞不再是小众爱好或亚文化,而是可以和传统体育赛事一样登上国际舞台的竞技项目。本届亚运会上,电竞将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原定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和平精英(亚运版)、炉石传说、刀塔2、梦三国2、街霸5和FIFA Online 4等8个项目,其中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和平精英(亚运版)和FIFA Online 4等4个项目是由腾讯自研或代理的,将于9月24日-10月2日登场。腾讯集团宣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达成合作,成为杭州亚运会持权转播商。腾讯方表示,杭州亚运会期间用户可以到腾讯视频、腾讯体育、腾讯新闻、腾讯网、微信、微视、王者营地、和平营地、掌上英雄联盟、虎牙直播内观看亚运电竞比赛。其他领域中,腾讯也在发挥着其在电竞的优势开展布局。在电竞入选项目占据四席的腾讯系先后推出电竞咖啡馆、电竞教育以及电竞酒店等衍生市场,未来还将以“数字IP+城市产业”相融合打造全新商业模式。如今电竞产业与众多传统领域加速融合,催生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激发消费潜力。奢侈品、汽车、金融等新品类纷纷加入“电竞+”的行列。而在传统文化旅游、特许经营/周边商品消费意愿方面,电竞用户的上涨幅度同样明显。如EDG、BLG等多家知名电竞俱乐部也纷纷开始在更多元的商业领域里进行探索,希望以“传统IP+衍生产业”的合作模式来打通电竞未来商业变现之道,进而让行业成为万亿市场。电竞作为“亚运正式项目”,对品牌赞助而言有着极大吸引力,区别于以往的电竞赛事,亚运会比赛将电子竞技这一运动推向了其他的圈层,传统体育的观众也会关注到亚运和电竞的关系,进而达到“破圈”的效果。“亚运会正式项目”的身份证明了电竞项目所蕴含的市场价值,这无疑将提升资本方对于电竞行业的关注。亚运会的举办也吸引了企业的赞助和投资。大型企业通常会成为亚运会的官方赞助商,这不仅提高了它们的知名度,还加强了它们在市场上的地位。此外,亚运会也激发了创新,例如在体育科技和电子竞技领域,这些创新在赛事之后会继续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众多利好让电竞项目除了实现突破圈层,更在于无论“社会正面认可”还是“商业潜力”等领域都会得以爆发,对行业未来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借助体育赛事,中国体育产业实现稳步增长,居民体育运动、消费热情也十分高涨。日益强盛的综合国力,优质良好的场馆设施,拥抱世界的开阔胸怀,热情欢迎的游客观众,都让中国成为了承办相关体育赛事的不二人选。从基础设施到人文关怀,中国也将继续用心筹办好每一场体育比赛。在这股强有力东风的吹拂下,相关部门与单位应积极进行体育产业布局,促进相关产业的优化与完善,从而实现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新闻来源:(艾媒网)亚运会催生体育狂潮,赛事流量带火杭州文旅
  • 中式咖啡搜索热度暴增近5000%;淘宝计划推出首个元宇宙直播间

    热点聚焦 2022-12-28
    【互联网新鲜事】  中式咖啡搜索热度暴增近5000%  近年来,随着咖啡消费的不断增长,咖啡馆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从浙江杭州多家咖啡门店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新式特调咖啡,每杯的售价从40多元到80多元不等,其中,年轻消费者居多。 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咖啡+艺术”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025%。今年以来,用户对“特调咖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207%,“中式咖啡”搜索热度同比提升4713%。  淘宝推出首个元宇宙直播间,项目有望在春节前上线  近日,淘宝正在为首场元宇宙直播做上线前的最后测试。如果进展顺利,项目有望在年货节期间上线。相关画面显示,届时用户可直接在淘宝App进入虚拟空间,通过虚拟城市广场大屏观看直播,下单后将和正常直播间购物一样收到快递包裹。  贺岁档电影票房破12亿元,2022年票房同比下降已成定局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第51周(12月19-12月25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4.09亿元,环比略降7.7%;观影人次832.7万,环比提升2%。进入上映第二周的《阿凡达:水之道》蝉联周冠军,单片实现票房3.05亿元,占比74.69%。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显示,截至12月24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为9778家,营业率78.04%,较前一周稍有回落。截至12月26日午间,今年全年票房约为295亿元,较去年全年470亿元仍有175亿元的差距,年度票房同比下降已成定局。  【上市公司动态】  百度Apollo计划2023年增加投放200台无人车  据Apollo智能驾驶微信公众号,12月26日,百度宣布在武汉大规模拓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2023年,百度Apollo将持续扩大业务规模,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增加投放200台全无人驾驶运营车辆。  三星电子计划明年扩大晶圆代工与DRAM产能,拟新设至少10台EUV  三星电子位于韩国平泽的P3晶圆厂将扩增DRAM设备,每月可生产7万片的12寸晶圆,高于目前P3厂DRAM产线的每月2万片产能。三星电子计划利用新的设备生产12纳米级DRAM。此外,三星电子计划将P3厂的每月晶圆产量提高3万片。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的每月晶圆代工整体产量为47.6万片。据报道,三星电子还决定明年将新设至少10台极紫外光刻设备(EUV),目前数量为40台。  华为:截至今年11月,欧拉系统装机量累计实现245万套  据报道,12月26日,在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2预沟通会上,华为公司方面透露,截至今年11月,欧拉系统装机量累计实现245万套,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新增市场份额达到22%。  【企业投融资资讯】  “深流微半导体”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深流微半导体”近日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兴旺投资领投,和卓源资本跟投,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据介绍,深流微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公司专注于国产自主可控GPU芯片设计。  “丹码生物”完成近2000万美元A1轮融资  据悉,“丹码生物”(D2M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近2000万美元的A1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德联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管线的推进和技术平台的建设,行远致同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华科精准完成D轮融资  近日,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智能平台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科精准)宣布完成近3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美绿色长三角领投,德诺资本、榕泉资本等跟投,老股东凯风创投持续加码。来源:艾媒网
  • 新能源车的下半场:“国补”之后,谁将裸泳?

    热点聚焦 2022-12-19
    刚刚进入12月,新能源车企便纷纷迫不及待地公布11月交付数据。根据中汽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到33.8%。这意味着,车企们已经超额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今年1-11月期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每逢年底都是买车旺季,但今年高峰期来得似乎更加激烈,除了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指数级发展阶段,更现实的原因是,截至今年12月31日,真金白银的国家补贴将陆续退出。“这意味着自2023年1月1日起,如果购买续航里程在300至400公里的新能源车要多花9100元,续航400公里以上的要多花12600元。”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表示。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都会享受两种补贴,一是国家购置补贴,二是购置税减免,前者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后者也会在2023年年底正式结束。这也就意味着2024年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在国家政策层面将完全拉齐,如果这一年新能源车不能积累自己的竞争壁垒,到2024年或只能被市场淘汰。未来两年才是关乎新能源车企的生死局,谁能挤上牌桌的竞争依旧激烈,但今年的强者似乎已没有悬念。一、11月只有小鹏不给力?继10月份比亚迪销量创新高后,11月销量高达23.04万辆,同比增长134.3%,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162.8万辆。这样的销量成绩,可谓将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彻底甩开了。具体到车型方面,比亚迪宋家族依然贡献最大,11月卖出了64145辆,再次刷新了单月销量最高成绩;汉家族11月销量突破3万大关,达到了31786辆,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比亚迪元家族、秦家族、海豚以及老将唐,11月份销量均突破2万大关。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表现突出,其市场份额一路从去年年底的20%左右增长到当前的接近30%。另外,比亚迪11月份出口新车达到12318辆,1-11月累计出口44596辆,环比增长29.3%。随着后续产能的释放,其出口到海外的销量贡献肯定会越来越大。这样的销量成绩,可谓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丰田等合资品牌彻底甩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应该能够获得2022年车企销量第一,而这也是第一次,中国本土车企超过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在特斯拉面前,比亚迪也只是险胜。特斯拉11月销量为52424台,看来降价换量确实有效果,尽管特斯拉如今争议颇多,但在真金白银面前,直逼月销56637台的比亚迪宋dmi,且销量数字一直在攀升。相比而言,造车新势力们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从9月开始,哪吒已经连续三个月拔得交付量的头筹。9月和10月更是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1.8万台,虽然11月销量冷静了一点,但也有足足15072台,稳居榜首。除了哪吒U和哪吒V,哪吒S也开始大规模交付。不过,面对哪吒捷报频出的销量,已经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因为与哪吒官宣交付量不相称的是哪吒实际的上险量。最夸张的10月,二者间相差近9000台。当月哪吒卖了18000台车,上强险的只有不到9000台。这背后,可能有几点原因:有部分销量被海外市场所消化,但每月出口不过1000-2000台的哪吒,不足于填补如此巨大的缺口。更多的可能是卖到了经销商的手里。哪吒不同于其它造车新势力,其选择了直营和传统经销商模式共存的经销模式,近几个月快速增长,或是转化成了经销商的库存。另外,理想和蔚来的成绩也不错,均刷新了交付纪录,这是从理想车型交付以来,第一次突破1.5万台,而蔚来11月则交付了14178台车,在经历了上半年产品线调整带来的低潮期后,蔚来已经连续6个月交付破万台,截至11月,蔚来也实现了年交付突破10万台的里程碑。在蔚来的1.4万台销量中,ET7、ES7、ET5三台车型就占据了1.1万台。作为NT2.0平台的新一代产品,已经成为了蔚来的主力,意味着蔚来顺利度过了换代的阵痛期。但小鹏最近确实有点坎坷,最近两个月的销量都有些萎靡。11月仅仅交付5811台,连续多个月数据不理想,主要是产品换代还称不上成功。小鹏G9作为换新的重中之重,仅仅交付了1546台。相比而言,造车新势力表现相对较弱,其新老车型交替周期对于销量仍有不小影响。从明年来看,蔚来、小鹏、理想、零跑都有比较详细的新车型规划。目前,头部6家新势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份额大约为10%,未来按照翻倍空间来看,有望成长到20%的市场份额。二、自主品牌崛起,虹吸效应凸显在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上行势头中,自主品牌无疑是最大赢家。2022年4月,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便开启超高速增长,上半年就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场新能源车销冠,其前11个月销量甚至超过第二至第六名车企销量之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排行榜中,除第一名“雷打不动”外,2-9名的排名变化却很频繁。此前,蔚来、理想、小鹏是新能源汽车厂商排行榜前十的常客,但从今年7月开始,吉利、奇瑞、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开始强势上攻。相较而言,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触电”进度要慢一些。在国内合资品牌推出的车型中,目前仅大众ID系列表现尚可。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10月,在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榜单中,一汽大众累计交付8.1万辆,同比上涨62.7%,位列第14名;上汽大众累计交付7.2万辆,同比上涨61.8%,位列第15名。“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合资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从观望到入场,合资车企发力电动化、进行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较晚,因此目前它们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乏善可陈,面临纯电动车积累不足、产业链不强,‘油改电’产品智能化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上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表示。不过当前合资品牌也在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如主流日系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就分别于今年上市了旗下新能源SUV产品,以求在新能源市场中抢得一块蛋糕。此外,上汽通用也在11月发布新目标,计划于2025年底前在华推出超过15款基于奥特能平台的电动车型。北京现代方面亦表示,将从2023年起,把现代汽车新能源方面的产品及技术引入中国,并计划未来3年在中国市场投放4-5款纯电车型。三、2023年还能高歌猛进吗?目前,新能源车已经进入了指数级的发展阶段。2022年1月-10月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是528万辆,同比上升96.5%,与2021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在2022年,造车新势力的估值却一路向下。中国造车新势力市销率估值从年初的5-7倍,一路下滑至当前0.7-1.8倍的低点。考虑到造车新势力明年销量的高速增长和盈利提升,目前估值下行的风险较小。去年到今年,不管是整车厂还是供应链都存在产能滑坡的现象,交付周期长是眼下需要解决的难题。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在第四季度买车是最划算的。尤其是微型车还是有很大优惠,微型车下半年可能会出现降续航不降价格的情况。另外,明年第一季度由于碳酸锂价格上升,电池还会涨价;由于供需不平衡很多新开展的电池项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电池价格下降;由于补贴的下降不明年申池第一季度涨价的影响,预计明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会低于今年上半年的同比。现在产业链是不平衡的,尤其是中下游赚不到钱,没有利润就没有动力。明年应该是一个微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第四季度以后,等消化完已有订单,维持高增速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各家车企动作来看,明年新车发布的速度会将会继续加快,尤其是插电混动。同时,也可以看出来电池产能在提升,需求在下降,缺电池的企业情况预计会相对好转。而现阶段,随着国内纯电动车型保有量逐年大幅提升,在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尚待时日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仍存在补能焦虑,特别是长途补能焦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新能源汽车如果不考虑放电的话,行驶成本为有1毛到1毛5,而燃油车需要1到1.5元,跑5000公里后还要保养,对比新能源开5万公里的运营成本仍然很低。但相较于市场上已广泛普及的中低速充电补能设备,换电以及超快充拥有绝对的补能效率优势。例如蔚来于2021年4月起投入运营的第二代换电站目前已可实现单车3分钟换电,其最大服务能力也已达到312次换电/天,而在超充布局方面,小鹏于2022年8月上线的S4超快充桩单桩峰值充电功率也已达400kW,理论5分钟补能效率达200km续航里程。整体而言,等明年补贴政策的红利完全褪去,或才是新能源车企们真正拼刺刀的时候。
  • 县城购物中心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热点聚焦 2022-12-07
    何谓县?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管辖或由省直接管辖。县作为行政区划,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根据2020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中国有1866个县级单位,其中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72个和394个。县城的作用:由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开宗明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城镇体系中,县城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中国已经由一个农业社会转型成为城市型社会,处在城乡关系从二元格局向一体化格局过渡的关键阶段,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既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双轮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又是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01走向下沉市场成为很多连锁商业的必由之路高能级城市商业经营压力增大,投资回报下降随着一二线城市商业快速发展,加之土地、运营成本加大,商业增量持续加大,高能级城市的商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受供给量扩大,商业租金回归市场平均水平,商业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2、伴随着商业增量加大,商业竞争加剧,商场客流下滑、空铺增多,商业经营压力增大,品牌和商家投资回报率快速下滑;3、受疫情、经济下滑、就业环境等方面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对未来预期走低;4、中国经济下行与房地产调整周期并行。庞大规模的县城,是中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第一、人口绝对规模。截至2020年底,县级市和县城的城区常住人口约为2.5亿,其中县城人口1.6亿,县级市人口0.9亿。第二、人口增量。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近年来县城人口保持增长。全国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总量由2019年底约2.4亿人增至2021年底约2.5亿人,其中不少县城成为所在省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一极。第三、以江苏为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江苏省城镇人口较“六普”增加14870895 人,全省95 个县(市、区)中,GDP 排名前10 的县、县级市城镇人口增量占全省增量15%左右。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分析,农村人口向县城就近转移是大势所趋。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发达县城对农业转移人口保持着较强吸引力,中西部地区县城之间差异较大,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差距。另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县域1866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左右,占中国大陆人口和GDP比重分别为52.5%和38.3%。2011年-2020年,我国县域GDP占全国GDP比重变化程度较小。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我国县域经济GDP从2011年的20.18万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39.12万亿元,同时,其GDP占全国GDP比重大致维持不变,从2011年的41.36%稍下降至38.60%。小镇青年,改变县城消费查看百度百科,根据拍拍贷和南方周末联合发布的《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定义,小镇青年指出身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县城、乡镇,在老家生活工作、或前往大城市及省会周边城市打拼的青年。2017年12月,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就提到了小镇青年。工人日报文章指出,小镇青年特指18岁~35岁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年轻人,他们正散发着无限活力。在没有生存压力下,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传播和购买渠道的鸿沟,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消费空间。相关数据显示,18岁~35岁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小镇青年在国潮品牌、线上购车、电子设备、健康饮食等方面都展现出极大的购买力,再加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线下新兴多样的消费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小镇青年们的购买力,使其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军。02打破传统的小镇青年正成为县城消费的生力军为小镇青年画像收入有限、消费力不弱:收入是决定消费的第一要素,县城收入不高但是相对稳定。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县域家庭年收入平均数为9.5万元左右,月收入约7900元,中位数在9万元左右 (以上皆为税前数据)。县域的年储蓄金额平均数为3.5万元,平均储蓄率为36%。家庭年支出约为4.8万元(约4000元/月)。对于回流青年来说,由于有一二线城市的工作经历,家庭收入水平要远高于本土青年和上游青年。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小镇青年来说,26岁至35岁是收入的高峰期,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26岁至30岁占比为34%,31岁~35岁占比为31%。半数左右的小镇青年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10万元之间。没有房贷压力,花在家庭时间增多。从房贷方面来看,小镇青年并没有太大的房贷压力,有关数据调研发现,县城居民中,60%有自有住房,5%有两套房,30%住在父母的房产中,仅6%有租房需求。同时,县城居民购房和还贷压力相对较小,自有房产中,全款购买占58%,父母出资购房、建房的占43%。花在家庭时间增多,扩大消费。没有房贷压力和居住面积更大能够让人的压力和焦虑变小,并且工作相对稳定,没有大城市的内卷,从而花更多时间在家人陪伴和娱乐、购物上。小镇青年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工作时间自由度高:从职业上来看,本次研究发现,县域就业群体中白领的占比48.8%高于蓝领30.9%,全职在家的人群占比并不高,且出现了更多元的小众就业机会和创业者。有关数据显示,平均工作时间约为7.2小时,低于2021年国家统计公布的人均9.5小时(47.5小时/周) ,这意味着县域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平均每人的线上娱乐时间(包括短视频、游戏和网购) 约为2.5小时,其余时间则用于家务、线下社交、亲子等。疫情对小镇青年的影响有限:一方面是疫情对收入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是对未来收入提升有信心,加上房贷压力小,使得小镇青年的消费力有的时候比一二线城市的青年还要强。小镇青年的共性消费需求因陪伴产生的消费:大家庭:与一二线城市的“单身经济和宅经济”不同,县城人们家庭观念重,年轻一代普遍接受父母帮扶,与父母同住、接受父母的经济支持和家务支持非常普遍。县域的中青年97%和父母同在一座城市,40%的消费者处于和父母同住的状态,即使不同住,60%以上也会保持每周见面的频率;72%会接受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有孩家庭中90%父母会经常或偶尔地帮忙照顾小孩。但是由于县城的娱乐消费和精神消费场所有限,62%县城中青年在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是与朋友/家人见面聊天、聚餐聚会;28%县城中青年会与朋友/亲人去娱乐场所。地域性朋友圈:县城年轻人的朋友大多数是“发小”,地理近,空闲多,彼此高频地提供了陪伴与支持。子女教育培训产生的消费需求作为父母的小镇青年在子女的多元化职业上更加开放,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教育消费方面。有关数据发现,在942名有孩县城被访者中,63%都为孩子报过非双减的课外课程,其中最高的三类课程分别为书法绘画(34%),舞蹈类(29%)和乐器或声乐(22%)。而当被问及报班目的时,“希望给孩子培养兴趣”占55%,为所有项目中最高的,其次是“孩子自己喜欢”(52%);16%的父母希望通过培训让孩子有机会做相关的行业/职业。熟人社交产生的送礼消费需求虽然县城开始逐渐从熟人社会过渡到了半熟人社会,传统的社交规则开始松动,但仍未彻底摆脱地缘,受乡土社会的人情世故影响,县城相比于大城市依然是熟人社会,人们依旧更多遵从社交规则,如运用当地共识的社交货币礼尚往来,与熟人维系得体的关系。丰富生活的消费需求由于工作时间和通勤时间短,使得小镇青年的休闲时间较长。但是在丰富生活的消费需求方面,一是小镇青年可用于娱乐休闲的预算并不充裕;二是县城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业态不够新鲜和多样化且消费偏高。导致现阶段小镇青年在丰富生活的娱乐休闲的需求尚不能很好满足。改善生活品质、表达身份的消费需求有关研究发现,这个共性需求的产生缘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县城与一二线城市在城市地位、受媒体的关注度、发达程度的差异等导致小镇青年希望通过品质消费来表达身份认同;二是县城娱乐休闲消费的不足,小镇青年只能通过品质消费来彰显身份;三是与父母同住、更早地组建家庭,导致小镇青年的个体化进程滞后于大城市,更依赖实物商品实现身份认同。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汽车、房子、首饰和大品牌的护肤品成为表达身份的主要品类。03挖掘县城消费,深耕小镇青年成为商业不二选择县城商业机会有相当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基础,同时随着小镇青年群体崛起,消费前景呈现上升趋势;商业总体供给仍有一定空间,商业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小镇青年的消费意识已经和一二线城市接轨,但是县城商业提供消费内容相距较远;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上升势头,有较好产业支撑的消费可以有更好前景。另外一方面,一二三线城市,商业总量供给过剩,商业经营压力较大,商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在下降。同时,受房地产周期和疫情等方面影响,很多商业中心客流和销售双双下滑,经营局面苦苦支撑,甚至走向关门的节奏。购物中心下沉到县城是不是门好生意?购物中心进驻县城是不是门好生意,关键看几个指标:县城有一定稳定人口,原则不能低于40万;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容纳一定就业;县城没有太多大体量商业竞争,商业环境比较宽松;项目位置较有竞争力,且有相当规模,能够打造成为县城标杆商业。04县城商业做成什么样子能够满足小镇青年消费县城商业现状:县域商业的困局:庞大的消费市场,叠加政策利好,小县城宛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商业地产开发商与品牌商不断入局。开发商一拥而上,商业开发经营能力良莠不齐,导致一些商业项目或延期或空置,或停工烂尾,导致县城缺乏优质购物中心。小县城原有消费层级低、知名连锁品牌下沉市场渗透率低,部分高消费人群外溢到大城市,严重阻碍了县域商业快速前进的步伐。可以说,县域商业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小镇青年消费崛起,现有商业不能完全满足消费需求,亟待消费升级。小县城商业的大未来以满足小镇青年为主体的县城商业综合体,应该如何规划?建议策略:策略一:小镇青年的品质生活中心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信息平权后,带来的是消费平权。小镇青年在大城市看到的、消费得起的品牌,也希望在县城的商业体里能够看到和实现。因此,品牌是构成县城商业综合体“繁华城市梦”的核心,更是增强小镇青年自豪感的方式。哪里商场有品牌,小镇青年就在哪里聚集。例如,沭阳万达广场,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李宁、孩子王、周大福、屈臣氏、名创优品等品牌一应俱全。标签感是生活仪式感、生活格调和精致度的体现。生活在县城的小镇青年也普遍渴望先进、优越的生活方式。策略二:小镇青年的社交场:通过潮流业态、餐饮业态等引进,增加小镇青年的“生活乐趣”。大城市能吃到什么,县城就能接受什么。受互联网消费平权影响的还有餐饮消费习惯。小镇青年对潮流品牌和餐饮的认知,与一二线城市早已没有代际,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和复制,一二线城市流行吃什么,小城里就吃什么。以新茶饮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的茶饮店增长率远超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增长率为120%,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率最高,达138%。某新一线城市年轻人在喜茶排队买芝士奶盖时,豫北某县城的网红烧仙草店极有可能也在排着长龙。策略三:小镇青年的亲子欢乐中心儿童的活动不是独立的,抓住儿童就吸附住了家庭。县城购物中心以儿童业态为磁极,延长家庭消费。正如一些消费者的反馈:“商场里面还有很多孩子玩的店铺,走廊里有孩子可以乘坐的小车,整体氛围很适合遛娃,在里面待好几个小时都没有觉得累,主要是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县城的商业综合体,儿童主题业态是最不可或缺的!与大城市精准客群的商业逻辑不同,县城商业必须覆盖主流消费人群。在家庭消费之中,儿童是关键!《2021儿童经济洞察报告:近六成儿童家长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童装、玩具车是最抢手的品类!》数据显示,当前东部沿海和中部三四线城市有孩家庭分布更为集中,从占比上看,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儿童家长占比分别为25.3%、20.2%、12.6%,也就是说,近六成儿童家长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可以说“得儿童者得全家”。一般来说,商业综合体最大的诉求是延长客户逗留时间,谁能越多地占有客户的时间,谁就越成功。儿童业态正有这种延长消费时间的能力。一个重视布局儿童业态的购物中心比缺少儿童业态的购物中心年均客流高出13%,顾客平均到店时间也会延长5-20分钟。结束语1817个县城是个广泛的消费市场。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消费意识与一二线城市快速接轨,小镇青年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也推动着县城商业发展和时尚消费。正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商业,聚集着更多优质连锁品牌,下沉到县城。在中国经济弱周期下,县城仍展现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仍展现有力的消费支撑。经历经济下行、房地产调整和疫情叠加冲击,一二线城市商业经营正在经受较大压力和动荡,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走进县城或将成为商业主旋律。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