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亿元内容生态消费基金,5亿元专项补贴网易号:高调急追头条能否逆转颓势

    热点聚焦 2017-04-20
    “10亿元内容生态消费基金,5亿元专项补贴网易号。”这是网易传媒在4月19日网易媒体合伙人大会上透露的大动作。自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UC大鱼号、一点资讯等平台接二连三推出重磅内容扶持计划之后,网易彻底坐不住了。4月19日的大会上,网易宣布了一系列鼓励各类内容机构的措施,包括向所谓媒体合伙人开放直播、PUSH、跟贴管理、智能翻译和智能写作等平台功能。网易集中发布的这些举措凸显了某种焦虑:作为几年前移动新闻客户端大战的开端者和一度领先者,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个性化内容分发时代,网易已经落伍了。网易创始人丁磊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他最近接连为《阴阳师》游戏、网易猪肉、网易云音乐等网易旗下业务站台,但在这场网易门户业务最重要的转型中,他缺席了。当然,这也并不奇怪。网易门户成丁磊的规划中的“弃子”已非新鲜事物。原网易老员工表示,网易门户业务长期以来的矛盾在于销售和内容之间,门户高层一直在做内容还是快速变现中不断摇摆。剥离只是时间问题。被动变革的网易门户2015年,今日头条刚崛起,几大门户都举起了反抗的大旗。此时在网易内部形成了两派,一派为力主技术变革,另一派为坚持原来严肃新闻路线。就在两派争论不止,战略摇摆的时候,陈锋、钭江明、颜强、曾光明、张伟等核心内容负责人相继离职。彼时,网易内部员工私下交流,“变化太快,不知所措。”到底是继续拓展类似今日头条的“网易号”,还是做直播,又或者原地踏步?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网易门户最迷茫的时间段。为了尽早确定方向,网易加紧了总编辑的招聘。网上流传的段子称,猎头把电话打遍了所有其他门户的总编辑。杨彬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网易出任副总编,成为丁磊和李黎的代言人,而他主要负责的业务就是网易号。只不过,今日头条早已成为百亿市值美金的巨型独角兽,让所有人羡慕。据内部人士介绍,在网易门户的体系下,订阅号机制和传统门户是完全分割的两套体系。而在杨彬彬之前,网易号的更多工作都由网易杭州的部门审核,北京的相关部门只是做商务拓展的工作。显然,就网易号这个订阅机制在几个总编辑的体系下出现了迥异的态度。在离开网易之后,曾任网易常务副总编辑曾光明在媒体撰文称,对于传统媒体(包括平面媒体与门户媒体)来说,人工智能/个性化内容分发平台的构建在战术上可为,战略上却不可为。同时,他还提醒,一旦传统媒体将个性化内容分发作为企业战略,就走进了一条死路。大部分做出这种决策的传媒企业,根本不清楚个性化内容分发架构的技术难度。显然,曾光明不是网易模仿今日头条的推崇者,而在杨彬彬到岗之后,将网易号建设作为了重要的考核。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切都是丁磊意思。“丁磊的意志是政治正确,李黎的意见是变现为导向”,这是网易门户内部达成的某种默契。同时在执行层面内部开始了两套措施:一边是,在丁磊意志下网易号订阅号开始贯彻落实,而在北京的门户部门的作用依然只是商务开拓的作用,审核运营等核心职能都归杭州网易。另一边,以网易传媒CEO李黎主导的流量变现路径就事通过各部门的直播业务。从2016年12月30日流出的网易内部邮件就能看出调整的端倪:“原来的科技、娱乐、时尚、公开课和直播频道将被打散,然后统一纳入新成立的直播事业群这一个大的部门下。原网易传媒直播中心高级总监庄笑俨将成为新的直播事业群总经理”。这一调整直接将原来的独立频道的内容团队打散,导致内容团队内部完全不知所措。同时由于直播能带来可观的商业变现的可能,网易自己的团队每个月进行数十场直播,而在直播刚启动之初网易更是邀请大量PGC进行直播。有PGC表示,最初在网易邀请下做的直播都能获得推荐,但是做了几期下来就不怎么推荐。“直播审核团队认为我的内容有商业化的性质,经常审核不过,这跟初衷完全不同。”同一时间网,易也在增加自己直播内容的策划,参考PGC的方式。由此衍生出来的话题是,网易媒体合伙人计划是个别人的狂欢还是大家的狂欢?在商业化变现上,网易门户还有没有新招?遗憾的是,网易或尚未清楚什么是标准答案,却迎来了一波规模较大的离职潮。2017年刚开年,随着原来的科技、娱乐、时尚、公开课和直播频道纳入新成立的直播事业群,几个频道都出现大量的人员流动。内部人士透露,科技旗下有近1/3的员工离职,其中不乏在网易任职长达10余年的老员工。知情人士称,在合并之后,外出活动由中心内的运营部门统一规划,甚至出现娱乐记者跑科技活动,南辕北辙。不少员工因此不知所措,继而选择离职。利润是丁磊考核的关键网易门户业务作为网易主要业务的流量来源,充当了流量奶牛的身份,但是门户并非网易利润的“奶牛”。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丁磊看中的就是利润。据网易内部人士介绍,丁磊的如意算盘下是,门户要增加利润,除了改变传统的门户模式就需要减少成本,还要将媒体业务分拆独立上市。此前也有外媒曾报道,网易已经提交了媒体板块独立IPO的计划,同时将融资3亿美金,门户分拆在所难免。但门户业务要想独立上市并获得不错的估值,需要在营收和利润上下足功夫。网易号为核心的网易媒体合伙人计划和直播业务拓展是非常直接的做法,大量PGC内容能减少内容生产成本,直播业务能将流量通过广告或订阅付费等模式进行变现。这两个方向对于网易传媒来说,最终目标是为了独立上市的时候有故事可讲。只不过,网易门户媒体业务再怎么变化都在网易内部改变被边缘化的趋势。不知道丁磊会不会怀念当时唐岩给他的建议也就是陌陌的原版。如果彼时的计划在网易实现,那么流量和内容就形成了合力,同时不会像匆匆推出的易信一样无疾而终。总编辑的弱势“铁打的丁磊,流水的总编辑”,这是对网易门户的总编辑岗位最好的描述,从李学凌、唐岩、李甬、赵莹、陈锋、曾光明以及另外的副总编辑曾理、方三文、田华、颜强、张伟、钭江明、陈萌沧等网易离职的总编辑们组成了中国互联网最好的“黄埔军校”。过去,网易门户总能因为相对比较自由的空间以及对于内容的“有态度”的定位吸引大量的传统媒体人加入。但是在面临发展战略抉择的时候,这些总编辑们就没有自主权,作为网易最大的股东的丁磊总是事无巨细的出现在面前。创业在线“不要以为我不重视,你们的推送新闻我都会看。”在2015年底丁磊在给中层管理层的培训时说道。亿卓智库更有意思的是,丁磊所在的“易信群”,时不时会给具体的频道丢来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链接,需要编辑们第一时间推送。慢慢熟悉丁磊的喜好之后,个别频道甚至在客户端建了丁磊喜好新闻的专题页,每天保持更新。亿卓久而久之,网易内部几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丁磊的意志最大化,哪怕最边缘的门户业务也不例外。智库但反作用力却是让网易传媒内部销售主导的趋势愈发明显。最突出的分水岭出现在2015年4月8日。当天,网易宣布任命原副总裁李黎为网易传媒集团(即网易门户)CEO,同时原来同为副总裁的总编辑陈锋转而向李黎汇报。分析人士认为,网易也开始由原本的销售和内容一分为二模式向着自负盈亏的事业部模式转变。5个月后的9月17日,陈锋离职,任命李黎直管内容部门。此前,陈锋在网易内部被成为专业的内容人士。而其离职原因,坊间传言又是因为与丁磊的意见不合。自那以后,网易再也没有设立过总编辑岗位,也不知是避嫌还是巧合。门户战略模糊公允地说,在网易门户业务快速发展的初期,丁磊还是给总编辑很大的发挥空间。网易传媒第二任总编辑唐岩也确实找到了网易门户独特的定位——有态度。但是总编辑话语权增加,也加重了丁磊的担心,总编辑规划的未来战略在丁磊面前很难充分授权。或者说,丁磊并不相信总编辑。要做“有态度”的唐岩也无法避免这种不信任。在萌生做社交APP的念头的时候,唐希望能在网易体系下孵化,只是在最终报批丁磊的时候被打了下来。这之后的故事大家都非常清楚,唐岩创业做了陌陌成功上市,而网易则在陌陌上市当天向唐岩发出了律师函。对此,很多熟悉丁磊和唐岩个人的老员工形容丁和唐是“恋人分手不撕不行”。唐岩或只是个特例。大多数网易门户的总编辑或副总编辑都明白,即便分手也尽量别撕破脸。只是不过知道尺度之后,也失了锐气和创造力—— “撕逼”不如安静地走开。高层心理的微妙变化逐渐在网易门户团队中发酵,但丁磊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今日关注(2017年4月20日)

    热点聚焦 2017-04-20
    创业头条2017.4.20 星期四【科技头条】  1、由于苹果新规,微信iOS版赞赏功能将被关闭微信方面宣布,因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从今日17:00起被关闭。2016年6月13日,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苹果新条款3.1.1中指出,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微信方面同时表示,赞赏功能关闭后,公众号作者可在文章中展示二维码,通过个人转账获取支持,二维码可选固定金额和非固定金额两种。微信并非唯一受此次苹果新政影响而调整应用内规则的产品。亿卓智库2、百度宣布开放自动驾驶平台百度发布一项名为“Apollo”的新计划,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此次,百度将把自己所拥有的最强、最成熟、最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开放给业界,旨在建立一个以合作为中心的生态体系,发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合作伙伴赋能,共同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3、万科30亿元入股链家,看好其发展空间根据媒体报道,万科集团向21世纪经济报道确认,与链家签订增资协议,各方同意万科将通过增资事项以30亿元的价格获得链家集团股权。万科表示看好链家集团的发展空间。目前,交易已基本完成,但因为交易金额可能没有达到必须公告披露的门槛,该消息可能不会公开披露。据消息称,万科此次入股链家的交易与融创中国大致相同,整个交易结构共分为两个部分,26亿元入股链家地产,另外4亿元入股链家系的另外一个公司亿卓4、百度与奇瑞达成战略合作百度宣布与奇瑞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在车联网、高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以“互联网+汽车”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商业化。此前,围绕自动驾驶相关的工业领域合作,百度先后和宝马、奇瑞、北汽等有较紧密接触,此次可算作首个“官宣”的自动驾驶战略合作。具体到此次战略合作,主要涉及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三个领域。基于双方优势探索智能汽车和智慧出行新生态,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直白来说就是百度出人工智能技术,奇瑞发挥硬件和工业造车方面的优势智库【周边新闻】    1、小米6取消3.5mm耳机孔,定价2499元起,4月28日起卖2、ofo创始人戴威称日收入接近1000万元3、华润与万科彻底分手:任职20年后王石将退出华润置地董事会4、国家体育总局将建设100个体育小镇,成立共享健身公司5、推出20年后,暴雪宣布《星际争霸》免费6、国务院: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与6%三档7、网信办责令今日头条等限期整改直播涉黄 将约谈苹果创业在线【融资收购】    1、创作社区“简书”宣布完成4200万元B轮融资2、海鲜B2B平台“海上鲜”完成7000万元B轮融资3、在线英语学习平台“abc360”获B+轮数亿元融资4、农业服务商“佳格天地”获6000万A轮融资5、体育赛事即时竞猜产品“鹿战DeerWar”完成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6、影视创业公司“一早文化”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7、医疗健康公司“医未科技”获得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8、游戏领域创业公司“深极智能”获得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 苹果回应微信关闭赞赏通知:所有开发者规则一致,iOS端用户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热点聚焦 2017-04-20
    4月20日凌晨消息,针对今日微信关闭iOS版本赞赏功能,苹果公司刚刚向新浪科技发来针对此事的回应,称微信本可以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苹果公司的回应声明全文如下:“微信可以选择提供 App 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 App 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今天下午微信发出声明,称苹果公司更新了App Store应用开发条款中的第3.1.1项,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机制(iOS应用内付费)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因此微信”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当前调整“。自今日17点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从今日起被微信关闭。iOS端用户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安卓等其他客户端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苹果公司通常不会对下架应用或某个开发者做出任何回应,今晚对微信的回应,可说是因这款应用的8亿用户,以及在微信平台上的获取收入的公众号运营者。苹果公司这份声明虽然简单但含义明确,60多个汉字隐晦地表达了几方面意思:1 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创业在线2 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的要求均是一样的。包括微信这种已经有8亿用户的App。无论是谁,公平原则一致,都不会开特例。——这是典型的苹果式契约精神,3.1.1项自去年六月之后已经明确,除了IAP方式,App中不应有任何其他提示用户付费的方式。亿卓智库另外,进一步看,如果参考3.1.1,微信所采用的二维码方式仍然”犯规“——这是在App Store平台上的巨无霸应用微信的矛盾,既需要这个平台,又想让用户回到自己的支付生态上。去除打赏功能后的替代方案二维码的方式并不算方便,也有安全隐患,并仍有被苹果禁掉的风险。如果微信坚持此种方式,我们甚至猜测微信App有被下架的风险。亿卓更新:20日凌晨,微信官方公号“微信派”也发布进一步消息:“应苹果公司要求,赞赏形式再次调整”。根据苹果公司规定,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赞赏功能关闭,其他客户端版本仍可使用,同时个人转账功能也被关闭。智库
  • 在操作系统上,苹果、谷歌在内的厂商出现了免费提供的趋势

    热点聚焦 2017-04-19
    之前在操作系统上,包括苹果、谷歌在内的厂商均出现了免费提供的趋势,不过一个新的趋势是重要的应用软件也开始免费向消费者提供。据外媒最新消息,苹果公司日前作出一项重要宣布,包括办公、创意在内的多个软件,将面向所有的苹果设备用户免费提供,其中也包括了号称“微软Office杀手”的应用软件。根据Engadget等美国多家科技媒体的报道,在操作系统方面,苹果是第一家免费提供的科技公司,比如macOS和iOS均免费提供下载或者后续升级,受到苹果的影响,微软在Windows10操作系统中,也第一次尝试了免费的升级。过去,苹果在一些应用软件方面推出过免费的措施,比如购买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苹果的办公软件(Keynote、Numbers、Pages)等免费提供,这一免费政策的前提,是消费者首先必须购买苹果硬件设备,软件作为免费的捆绑服务提供。日前,苹果简化了应用软件免费的政策,所有生态系统或硬件设备的用户,都能够免费下载苹果重要的办公软件和创意软件(包括iMovie、Garageband)。对于许多苹果老款设备的用户来说,这也第一次迎来了免费使用苹果官方应用软件的机会,不过上述的软件对于操作系统版本依然有着一些要求,比如iWorks办公软件套件,需要macOS Sierra版本的电脑系统,GarageBand则支持优胜美地和后续版本,iMovie则要求酋长石以及后续的电脑系统。据报道,上述的一些应用软件中,苹果曾经采取比较复杂的免费政策,比如有的软件在发布之后提供了免费使用,但是苹果后续又开始收费。不过,这些知名软件未来将实现彻彻底底的免费。创业在线iWorks被誉为微软Office的杀手产品,其中的Pages是字处理工具,相当于微软的Word,Numbers则是电子表格工具,主要针对Excel,Keynote则是演示稿(幻灯片)制作工具,和微软的PowerPoint争夺用户。亿卓智库GarageBand和iMovie这两款工具则主要面向影视、视频、音频等创意编辑人员。亿卓在办公软件领域,苹果并不是第一家提供免费服务的公司。众所周知的是,谷歌若干年之前就推出了网页版办公工具,囊括了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功能,而谷歌针对一些基础功能推出了免费服务,如果企业用户希望获得更完整的服务,则每年需要为每位员工支付包年使用费。智库对于微软而言,Office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微软并未采取Office免费提供的策略。在纳德拉担任首席执行官之后,微软开始了应用软件向在线软件服务的转型,用户从一次性购买光盘转变为源源不断支付包月使用费,微软也提供了网盘文件存储等附加服务,吸引更多用户变成包月用户。不过由于微软Office市场影响力巨大,尽管谷歌、苹果等推出部分免费的策略,但是并未对微软Office业务造成巨大打击。之前在推出Windows10操作系统时,纳德拉在微软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免费升级的策略,免费期为一年,不过免费政策并未让Windows10的装机量达到微软的预期值,令人不解的是,虽然装机量不达标,但是微软依然“准时”取消了免费升级系统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