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新消费品牌融资超50亿,资本的“香饽饽”变了

    热点聚焦 2021-06-15
    中国消费市场已经走向精细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时代,不断成熟的90后、95后、00后已经逐步成为消费主力军。传统品牌越来越难以取悦消费者,而近些年消费市场涌现出的新品牌,借助互联网思维在商品、品牌、营销、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满足了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者新需求。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5月份新消费领域共发生6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51亿元人民币(数百万元人民币融资以100万元计,数千万元人民币以1000万元计,数亿元人民币以1亿元计,外币经过换算,未披露融资金额未计入,融资时间以披露时间为主),融资数量有所上升,但融资规模不及上月。与前几个月类似,5月份融资还是主要集中在食品、美妆领域,这两个领域的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远高于其他赛道。此外,服饰、家居、母婴等领域也频获资本青睐。这说明,在食品、美妆领域涌入众多玩家之后,资本也更加理性,新崛起的潮流服饰经济和婴孕童经济,也是资本押宝的方向之一。5月份新消费品牌融资额仍以千万级为主,获得千万级人民币融资的品牌超过20家,超过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母婴、鞋服、宠物等领域。食品饮料领域,“零食很忙”完成2.4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本轮融资为零食很忙首次融资,将主要投入企业全国化扩张、品牌化升级等方面。面向母婴领域的积木品牌“布鲁可”完成了由阿里云锋基金、君联资本联合领投的6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在去年天猫双11,布鲁可在拼插积木类目中单品销量第一。在宠物领域,“宠幸”完成由腾讯投资和凯辉基金联合领投的近4亿元B+轮融资。在去年底,宠幸曾获得近2亿元B轮融资。宠物护理用品供应链端整体融资都较少,但5月18日依依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投资更加理性 并非“大水漫灌”从融资轮次来看,5月份新消费品牌融资主要集中在A轮、天使轮阶段,A轮融资品牌数量达到14起,天使轮融资品牌数量达到13起。虽然这些轮次的融资占比仍然较大,但与4月相比,A轮以后阶段的融资数量占比进一步上升。我们此前曾说过,新消费与其他赛道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和时间红利。由于消费品大多面向C端消费者,因此消费者消费行为和需求的变化会传导到供给端,新的消费趋势会催生出新品牌,吸引资本入场。但是,随着新品牌逐步扎堆,我们发现,资本在早期品牌的投资中并非是大水漫灌,那些已经获得过多轮融资、相对成熟的品牌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这说明,资本已经相对理性,更看重那些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有所积累的品牌。对于品牌来说,未来的趋势可能是获得融资的门槛会进一步提高。5月,精品咖啡品牌Manner由美团龙珠资本独家投资的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而今年3月,Manner 咖啡完成了GIC、淡马锡的A+轮融资。咖啡一直是资本看好的热门赛道,具有高频高消费、品牌黏性强的特点,而精品咖啡是赛道中的细分。目前精品咖啡的渗透率、消费量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赛道主要玩家,Manner咖啡意图让精品咖啡更加大众化,商业模式上跳脱出原来的小而美,而这种商业模式也具备较大的想象空间。食品赛道依然是最受资本关注的赛道,同样也聚集了最多的玩家。5月,食品饮料领域发生24起融资事件,占比为40%;美妆个护领域发生7起融资事件,占比为12%。紧随其后的是家居家电、母婴、鞋服、生活方式、宠物等领域。资本“余光”瞄向食品美妆之外作为大快消领域增速第一的赛道,不少新品牌以便利、健康字眼切入赛道,预制食品、功能饮代餐、功能性饮料等逐步渗入到消费者生活中。不过一个明显变化是,资本在食品饮料领域都在重投头部品牌,且这些头部品牌大多获得了高额投资。如轻卡速食品牌鲨鱼菲特完成了亿级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字节跳动领投。而从去年6月至今,鲨鱼菲特已经获得了4轮融资,其产品长居天猫相关类目销售额第一位。而在早期种子轮、天使轮阶段,资本更看重品牌的创新能力。如,椰子健康轻食品牌BOONBOON椰满满获得了数百万天使轮融资。作为垂直品类,椰子领域此前一直缺乏相关开发和创新,目前还仅仅聚焦“吃”的领域。而椰满满在吃之外,把这一品类延展到了洗护日化领域,从而实现市场教育和强化品牌认知。线下连锁品牌也受到资本青睐。如主打豉油鸡单品的中式连锁餐饮品牌“金戈戈”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番茄资本投资的近亿元A轮融资。这背后的原因是,随着餐饮行业冷链物流、数字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不少品牌依靠成熟的体系减少了试错成本,一批试图俘获新消费群体的新餐饮品牌崛起。此外,在母婴领域,婴幼儿零辅食品牌“窝小芽”连续完成了A轮和A+轮各数千万元融资。如今,宝妈群体已向90、95后人群转移,她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推动着育婴观念的革新,对婴童产品的消费十分细分化,品质和精细是消费的最主要追求。以窝小芽聚焦的婴儿辅食市场来看,目前仍存在大量市场空白,而这也是一个巨大机遇。来源:联商网
  • 投融快讯 | 车好多集团完成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豪思生物获2亿元B+轮融资;兔展完成超亿元人民币C1和C2轮融资

    热点聚焦 2021-06-11
    【投融快讯 6月10日】车好多集团是中国领军的汽车消费服务一站式平台,旗下拥有瓜子二手车、毛豆新车、车好多车后三大核心业务,为用户提供新车、二手车交易服务、汽车金融、售后保障、汽车维修保养等全产业链服务。近日宣布已完成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100亿美元。豪思生物是一家临床质谱技术研发商,致力于在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诊断、治疗与监测相关技术的研发。近日宣布获得2亿元B+轮融资。兔展将H5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集成融入企业营销全过程,为企业客户提供以兔展营销云驱动的营销服务,助力企业通过全渠道营销数据化,社交化升级,打通企业增长营销之路。近日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 C1和C2轮融资。
  • 投融快讯 | 叮咚买菜宣布完成3.3亿美元D+轮融资;虬晟光电完成2.28亿元股权转让融资;固安捷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热点聚焦 2021-05-13
    【投融快讯 5月12日】叮咚买菜是一家自营生鲜平台及提供配送服务的生活服务类服务商。主要提供的产品有蔬菜、豆制品、水果、肉禽蛋、水产海鲜、米面粮油、休闲食品等。今日宣布完成3.3亿美元D+轮融资,叮咚买菜D轮累计融资金额达10.3亿美元。虬晟光电是一家小尺寸显示器件研发商,主要从事小尺寸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包括基于LED技术的小尺寸显示器件和基于VFD技术的小尺寸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近日完成2.28亿人民币股权转让融资,投后估值5.2亿人民币,占比43.84%。固安捷是一个工业产品一站式采购商城,产品涵盖6大工业领域,包括工具、劳保、金属加工用品及仪器仪表、物料搬运及存储包装、机械部件及相关产品和公用设施相关产品。近日宣布获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 中国品牌购物用户数2020年增速比国际品牌高出18%

    热点聚焦 2021-05-11
    联商快讯:5月10日,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如约而至。在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品牌聚力双循环,通过创新供给激活市场需求,不断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品牌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六线市场中国品牌销售占比最高。同时从“国品”消费两年的占比增速变化来看,除六线市场外,一线至五线市场“国品”消费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二线市场占比提升最多。显然,中国品牌在2020年取得了全面性的高速成长。与国际品牌对比来看,中国品牌的成交额同比增幅高出6%,品牌数量同比增幅高出5%,购物用户数同比增幅更是高出了18%。报告认为,中国品牌正涌现一大批符合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爆款”国货,消费者对国货的感知也正在向“五感”购物进行转变,即 “认同感”、“归属感”、“价值感”、“仪式感”、“安全感”,展现出中国品牌厚积薄发的强大力量。关爱型消费盛行 “国品”从民生走向健康“国品”消费从民生走向健康,医疗健康领域“国品”受青睐,这是“五感”消费体验中“安全感”的一大特征。报告显示,从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品类趋势来看,2020年中国品牌成交额占比较高的品类主要集中在民生相关消费品领域,如牛奶乳品、米面粮油和禽肉蛋品等,而从占比增速角度来看,护理护具、保健器械、身体护理、营养成分等品类“国品”占比提升较多,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在母婴领域,如喂养用品、童车童床等“国品”占比也有明显提升,展示了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认知和信赖与日俱增。中国品牌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五感”体验的“归属感”不断强化。报告通过对2020年增长表现亮眼的品牌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核心新兴品牌的成长路径,旨在展现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报告研究表明,医疗健康市场在2020年成为“百大新兴品牌”角力的新战场。从2019-2020年销售规模增速TOP100品牌的品类数据来看,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亮眼,商品种类同比增幅达88%,商品销售数量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36%。从2019-2020年销售规模增速TOP100品牌的各级市场数据来看,一二线市场用户更加关注健康消费,医疗健康类商品的销量占比高,且销量持续大幅增长。同时从品牌角度来看,“百大新兴品牌”在一二线市场也投入了更多的新产品,商品种类增速远高于低线市场。报告认为,这些新兴崛起的中国品牌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可加强对下沉市场的投入,进一步拉动消费。京沪圈儿“国品”占比持续小幅增长2020年中国品牌商品的消费人群产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报告显示,从全国各省市消费者的购物偏好来看,江苏、江西、湖北等多地市的“国品”成交额占比高且持续提升,一线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国际品牌占比较高,但同时这两个城市的“国品”消费也实现连续多年小幅增长。相对地,广东省多城市则是国际品牌消费较为亮眼。村镇市场与大城市“国品”消费占比均提升,充分展示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五感”体验的“认同感”。分年龄来看,年长的“银发族”群体购物会更加偏好选购中国品牌商品,同时95后年轻群体在“国品”的购物偏好上超过了85后人群,说明“国品”越来越多受到年轻人群的青睐。2020年“国品”首次购用户偏爱电脑办公商品,年轻群体占比高。报告显示,2020年新用户首次购的商品中“国品”占比较2019年提升4.6%。新用户年龄构成分布来看,16-25岁年轻群体占比最高,56岁以上人群占比增长最多。95后年轻群体和“银发族”群体发力国品,国货的价值被全面认可,充分体现了“五感”体验的“价值感”。国货母婴用品走入村镇家庭,服务从业者青睐国货美妆。报告显示,从2020年不同职业的“国品”消费占比来看,村镇居民、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医务工作者、服务业从业者等“国品”消费占比较高。从消费偏好来看,他们分别偏好购买的品类是母婴、家庭清洁/纸品、家装建材和美妆护肤类商品。另分性别来看,男性用户占比略高于女性,他们偏爱购买汽车用品、酒类、家装建材类的中国品牌商品;女性消费者则偏爱购买母婴、玩具乐器类中国品牌商品。可见,中国品牌丰富的品类、充分细分的商品可以全面覆盖不同地域、职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TOP100中国品牌 商品种类与人均消费增速双重领跑国货的不断创新研发,从设计、包装到体验,都让中国消费者更动心,“五感”体验的“仪式感”正当时。2020年销售规模TOP100中国品牌在产品上不断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报告显示,“百大国品”在京东平台销售的商品种类持续增长,较全站“国品”商品种类同比增幅高出14%,“百大国品”的人均消费金额较全站“国品”人均消费高出41%。品类来看,商品种类最多的品类为食品饮料,而增速最高的品类则是生鲜。品牌塑造已经成为“国品”走向繁荣的重要路径,大品牌在消费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关键。从2020年“百大国品”商品种类的全国增长情况来看,一线市场和六线市场的商品种类增速齐头并进,其次为四线市场和五线市场。从城市范围来看,广东省和山东省多城市的消费者更爱“大品牌”,选购了更多“百大国品”的新产品,这些地区的商品种类增速也更快。消费者行为也充分展示了对品牌的信赖与关注,搜索热度前十品牌“国品”占七成,最关注商品品质。报告显示,从消费者主动搜索品牌的数据来看,华为、小米、茅台、OPPO、vivo、荣耀、格力、李宁、五粮液等中国品牌的搜索热度进入前十,消费者在选购这些品牌商品时更具品牌选择倾向。同时,消费者的热门评价词中,商品品质相关评价词占比最高(39.76%),其次是使用体验(28.43%)和外观设计(20.62%)。国潮老字号正当时 线上销量取得高速增长报告显示,全国各省TOP10老字号品牌的销售上,四川、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的老字号品牌成交额排名前五,同时,云南、甘肃、黑龙江等省市的成交额同比增幅较高,分别达149%、141%和81%。从老字号品牌的销量占比分布来看,食品饮料成为第一大类目,而医疗保健类占比则有明显提升。不管是四川的酒,还是京沪的点心,亦或是广东的凉茶,它们都拥有让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代表着熟悉的家乡味道,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2020年这一特殊的年份中,不少人在生活中选择线上购买“家乡味儿”或“中国味”,让自己不出户也能尽享全国美食。以北京为例,东来顺品牌销量增速最快,2020年销量达2019年全年的20.1倍,其中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东来顺品牌商品销量同比近30倍。另外六必居、牛栏山、全聚德等品牌商品的销量同比增幅也都分别达到244%、114%和92%。再看广东老字号,王老吉、海天、陶陶居等老字号品牌商品的销量同比增幅也分别达到了201%、196%和170%。2020年是国货崛起的一年,中国品牌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 “五感”购物体验:全国性“国品”消费提升的“认同感”,定制化商品和服务的“归属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对国货认可的“价值感”、不断创新研发满足需求的“仪式感”、民生健康类国货受青睐的“安全感”,这些都让中国品牌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以“中国品牌日”为契机,京东还推出了美好生活季“国潮京品”会场以及“国货崛起正当时”为主题的品质国货线上主题活动,进一步面向网友推出品质国货,助力民族品牌发展。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