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不知大家可曾留意,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近年来总能看到汉服出街、绒花用于影视妆造加以点缀、苏绣的展览总会聚集一堆游客的景象,这些非遗文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也会有人想到在弘扬这些文化的同时,将它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给予自身事业的一个提升。这次的嘉宾合作的非遗文化是让大家想不到的食品类——毕节非遗传统手工汤圆,这位“美厨娘”又是如何走上这样的创业之路呢?
“坚守与传承”
优秀贵州巧厨娘的匠心传承之路
王杨敏是毕节当地一名普通的生意人,她家的老聂百年传统工艺食品店从爷爷辈一直到现在传到他们手里。如今她作为第四代传人正系着靛蓝蜡染围裙,在氤氲的蒸汽中延续着家族传承。秉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磕面方法,坚持初心,从未改变,也拥有不少老客户。她家的汤圆主要使用的是东北黑龙江五常糯米,做出来的口感细腻软糯,面粉分为高粱面、黑白糯米面,原料使用的都是优质面粉,制作出来的汤圆无论是口感、味道都很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毕节非遗传统手工汤圆在2021年12月由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审批通过,这份认可背后,是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四小时的准备,王杨敏也在2022年黔货出山活动中获得“优秀贵州巧厨娘 ”荣誉称号。
“困境与转型”
直播赋能,实现“云端转身”
尽管这家店铺拥有一批忠实的老顾客,并且在春秋冬季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销量,夏季却总是销量惨淡。90%的订单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更严峻的是,年轻顾客占比不足15%,"00后"消费者调研显示,68%认为"传统汤圆太油腻""缺乏新意"。王杨敏望着仓库积压的糯米粉忧心忡忡:"总不能让百年老店变成季节性景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做过新的尝试----季节性单品火草粑,不过最后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所以此次,她怀揣着通过学习增强产品推广能力的愿景,希望能让自家农产品突破季节限制,赢得更广泛的认可。恰逢黔灵女培训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专注于创业直播培训,有力推动就业与创新。她敏锐地把握住这个黄金机会,积极参与了网络创业培训(电商版)和(直播版)两门课程,旨在深化对直播营销策略的理解,掌握引流技巧,拓宽客源渠道。
通过这次精心设计的学习之旅,她也从中学习到:
1.相比传统零售,电商和直播带货往往具有更低的启动和运营成本。学习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市场曝光度。
2.电商和直播平台提供了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渠道,不受地域限制,有助于扩大客户基础和增加销售额。
“破茧成蝶”
非遗汤圆网销拓疆
文化使者寰宇传香
现在通过网络销售,她的汤圆可以销往全国各地,不再拘泥于当地市场。王杨敏去做这些,她不仅期望能提升自身店铺销量,带来更大收益,更渴望能有效提升非遗汤圆这一传统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叩开中国乃至更广阔市场的门扉,让众多食客不仅能听说,更能亲口体验这份源自中国的传统美味。
在她看来,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文化传播的新领域:"当外国食客透过透明包装看见汤圆上手工捏制的细密纹路,这就是最生动的中国文化课。”她的愿景,是让非遗汤圆成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品尝中感受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进而增进对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欣赏。
来源:【创业之星】弘扬非遗文化,助力“黔货出山”(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