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到“万物互联”

    热点聚焦 2016-05-30
     在4月26日MateBook的发布会上,华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作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这个也应该接下来华为重点战略。表面意思来看,华为是想实现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所有用户使用场景全覆盖,这大概也是其笔记本产品设计成二合一形态的一个原因。因为这种形态的产品,可以兼顾办公与娱乐中的多个场景。当然,产品形态还远不止如此。华为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总裁万飚提到:华为的梦想,是建立全球领先的被消费者喜爱的智能终端的品牌。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华为终端产品的形态会越来越多,也包括更多的可穿戴产品。从访谈中得知,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这个事业群是刚成立的,万飚也是首次在专访中露面。“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刻提出这个战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伟哥为大家做这篇解析。从万飚的职责,看华为“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万飚负责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所做业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三组场景,如下:第一,个人场景,即围绕个人场景下的随身携带或者是佩戴的智能终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MateBook以及更多形态的以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设备为主的产品,都属于这个场景中的产品。第二,家庭场景,即用户整个家庭环境下和家庭场景下的智能终端。华为最近发布了一个智能家庭的战略,核心目的是通过智能终端和设备,让消费者工作和生活更舒适。内容包括路由器、芯片、操作系统及Hilink协议标准、OTT盒子以及更多的家居智能产品。第三,车的场景,内容包括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等一系列的车联网相关芯片、技术、协议与模块化产品。这一块儿主要做车的连接,3G、4G以及5G的相关通讯技术与协议都有涉及。目前一些模块化产品,已经被奥迪、奔驰等汽车制造商所采用,这对以统一标准很重要。基于这三种场景以及背后统一的云平台,未来不管有什么样的硬件终端与硬件设备,不管形态怎么变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全场景覆盖用户,也就是“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伟哥认为,这是未来“万物互联“(IOT)其中的一种体现方式,如同“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华为对于“万物互联”具体描述则是“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这种形态。可见,这个战略是切入未来的物联网的,三大场景都是围绕人、物与连接。以终端场景定义产品,将成“万物互联”时代的新标准苹果手机、笔记本等产品是以软件定义产品,这符合工业互联网的产品定义精神。现在来看,MateBook则是以终端场景来定义产品,华为生产的所有设备都是以在各种人与互联网连接场景下的无限延伸,这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多产品形态,也意味着华为未来移动产品的丰富性。当然,这种以场景定义产品的新方式,也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新的产品标准,从而衍生出更合适的商业模式。其实智能硬件厂商都有这个想法,因为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是“万物互联”的天下。谁的产品能最大化的连接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就能创造更多的盈利模式与更大的市场。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能够以某个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不容易的,能以多个产品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无疑会更难。如果消费者所用的全部移动终端产品(包括可穿戴产品)都是同一个厂商的产品,其价值可想而知。正是因为这样,华为才会做一个“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的定位。其实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百度发力人工智能,阿里深研大数据,腾讯重度投资智能硬件,360做手机,小米做家居,乐视做汽车,都能证实这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去年开始各商家都开始布局生产的VR设备,很明显也是在抢占连接互联网的新入口。通讯产业链在物联网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企业优先意识到这一点的,以通讯产业链上的企业为先,这里面包括三大通讯运营商(广电拿到牌照后,已经变成四大运营商),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生产商,IDC服务商(现在已经变成云计算服务)等。同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普及,中国消费者之所以都能用上性价比超高的移动设备,都离不开这些商家。可以说,在中国物联网发展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通资本的支持,“万物互联”的最基本产品是智能硬件。2014-2015这两年,资本市场出现了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热,各大投资机构争相投资布局这一领域,PreAngel的顾浩曾一口气投资的数十个智能硬件项目。但是到2015年下半年,智能硬件明显的冷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项目死了大批,另一方面资本看到了很多智能硬件项目的弊端,大部分项目都缺乏生产制造以及技术研发等资源,互联网品牌在线上的人气与线下的生产制造有着严重的脱节。到最后,人们才发现所有智能硬件商家在讲的“万物互联”,现在来讲大概只有四大运营商、BAT们以及华为、中兴有可能做到,除此之外的其他企业不能说做不到,可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在近几年的商业发展进程中,大家应该能意识到有些事情并不是花钱就能做到的,除了资本以外,还要看实力、思维与情怀。实现“万物互联”的重任,最终要落到硬件厂商身上本质上,BAT所做的连接也是基于智能硬件,不是国人大量使用智能设备,不是中国日益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根本无法谈及各种连接与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互联网的各种移动互联网项目,都是在享受移动设备普及的红利,这一点与移动设备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互联网企业做的是服务内容,硬件厂商做的是硬件内容,在当前这个阶段,以此相辅相成才能做好连接,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万物互联”1.0时代。所以,“万物互联”的重任还最终还是要落到硬件厂商身上,尤其是具备专利技术、能够研发创新、能够独立生产的厂商。而华为在这个阶段提出“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的战略,显然是深谙这个大趋势的。不管是“连接人与服务”,还是“BT时代”,抑或“只专注连接”,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最终,都会落到服务与硬件免费普及的阶段,到时候就很难说清楚哪个公司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了。正是因为这样,董明珠才一直不认为格力是传统企业,而从近期接二连三传出的乐视收购酷派的传言来看,乐视或许早晚会收了酷派,完成一个线上线下的大统一。“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与matebook等终端产品,让我想起了的埃隆·马斯克的马斯特集团与特斯拉汽车。在马斯克的眼里,特斯拉并不是一款单纯的电动汽车,而是其新能源产业链的一个附属产品,也是为能源节约而做的第一步。其产业链上还有SpaceX公司的火箭与太空舱,还有更多的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所做的这些产品,都是围绕其新能源场景而做的,生态为主,产品则在其次。“智能终端全场景连接”这个战略,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大家都能在产品之外考虑一些未来的事,应该会更好。
  • 绝地反击 跨境电商真的能成百货最后王炸?

    热点聚焦 2016-05-30
    【编者按】1852年,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于法国巴黎诞生。这种将明码标价的多种日常用品汇集在一店来实行综合经营的销售模式在当时大获成功,世界各地的商家争相效仿。但在一百六十多年后的中国,百货行业却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在2015年,万达百货宣布将关掉全国约90家百货门店中的46家;新世界百货在去年下半年利润同比下降约70.96%;而从2012年至今,马来西亚百货商百盛在中国至少已经关闭了8家门店……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曾经是先进的业态已经开始遭到市场的挑战,找到行业没落的原因并及时转型,成了百货企业迫切的议题。而在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商也成了这些百货企业转型的重要尝试之一。丧失商品经营能力后出路在哪?友阿股份是一家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区域性零售百货企业,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年销售额达70亿人民币。跟其他百货企业一样,友阿的门店也在面临销售下滑、客流量降低的“窘境”。在亿邦动力网承办的2016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跨境电商分论坛上,友阿海外购创始人胡硕试图利用该公司旗下一家中等规模门店的数据来反映近年来百货门店所遭遇的变化。“这家门店的销售额从2008年开始的5.27亿开始一直增长,在2013年达到12.21亿元的高峰,从此之后销售额却开始面临大幅度下滑,去年销售额仅有10.53亿元,而销售商品数也从2008年的158万件降至110万件。从销售商品件数和销售额来看客流量是逐年下降的。”他说道。胡硕认为,造成上述门店客流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顾客被其他店“分流”了。他指出,在近年来城市的购物面积和数量均有大规模增长,但用户量却跟不上百货业的拓张速度。友阿海外购创始人胡硕“以长沙为例,2008年规模以上的购物场所仅十几万平方,到今年这个数字却超过150万平方了。而无论人口和经济如何增长,也不能跟购物面积增长速度匹敌。”他说道。与此同时,汇集产品实现综合经营的销售模式也让百货企业逐渐丧失其商品经营的能力。胡硕表示,百货业重点在于品类整合、动线设计、氛围营造以及顾客维护,但很少涉及到单个商品的层面,目前百货商店也最多只能管理到品牌层面,再细就不可能了。而胡硕认为,商品经营能力的丧失也直接引出以下两个商品结构上的问题:第一、 品牌产品单价虚高“一件百货店内国产品牌衬衫动辄三四千元,但在奥特莱斯相同样式和质量差不多的国际知名品牌衬衫价格才一千多元。”这种国产品牌比国际品牌价格虚高的现状是消费者不去百货商场消费的导火线。第二、 商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消费者到任何百货商场购买的商品在其他商场也能买到,整个百货业态呈现千“店”一律的现象。而中国消费者对商品的追求大多是“喜新厌旧”的,老旧、同质化的产品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胡硕看来,在人均购物面积膨胀、商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商品单价虚高的情况下,百货业最好的出路是找一些其他店铺没有的或者模仿不了的货源来补充整个商品的缺失,把新奇特的商品带给消费者去刺激他们购物的欲望。而跨境O2O的模式却恰好契合友阿百货的需求。用跨境O2O绝地反击?在去年3月,友阿开始尝试做跨境线下体验店:在体验店的柜台上摆有各种各样的海外商品的样品,消费者可以直接到店进行体验,但不能即时取货,而需要扫描二维码在线上付款等产品从海关清关再寄到家中。经过一年的实践,胡硕认为跨境O2O的模式是广受消费者接受的。“一家三十多平米的小店一个月能做到近六十万的销售额,这对于百货店而言平效(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指平均每平米的销售金额)是非常高的。”他说道。友阿日本进口商品体验馆尝到甜头后,友阿开始在跨境O2O领域做出更激进的布局。在今年4月,友阿建立了一个200平米的日本进口商品体验馆。馆内拥有的5千多个单品均直接从日本本土药妆店和零售店搜集而来。此外,友阿还针对高端用户群尝试做定制式海外奢侈品体验店。在上月,友阿跟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欧洲最重要的皮鞋皮具制造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签下该区域内两大奢侈品品牌Atelier Guarotti和Anibaldi Giancarlo&C.Snc的代理权。针对这两个品牌友阿将在今年下半年开辟定制式的体验店,消费者直接在体验店内选品、试穿并定制商品,在网络下单后商品直接从意大利直邮到用户手上。胡硕认为,对于友阿而言,以上种种跨境O2O尝试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友阿可以接触到全世界更多更丰富的产品及供应商,甚至是一些定制产品,这无疑让一家百货企业选择面更为丰富了,也让其具备其他购物中心所不能具备的“抢客户”能力。“相应地,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通过跨境O2O就能从本地渠道体验到全世界比较优秀和有意思的产品。毕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机会经常去到国外进行购物的。”他说道。靠啥跟互联网企业厮杀?实际上,据亿邦动力网了解,除了友阿外,包括王府井百货、步步高集团、百联集团、天虹商场、摩登百货、广百百货等传统百货企业均从前年开始陆续加入到跨境O2O的大军来。但在此前,凭着在线上开展跨境电商的优势,天猫、聚美、丰趣海淘、寺库、鲜life等一系列电商企业早就开展了跨境O2O的布局,并打通整个跨境物流的链条。所以,百货企业的跨境O2O竞争对手俨然不能仅局限于传统零售的友商,还有一批意欲“颠覆”传统零售的电商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跟百货企业不同,电商企业均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懂得如何去进行商品运营及营造爆款,但这恰恰是大部分传统百货企业的弱项。那处于后来者的百货企业凭什么跟电商企业拼杀呢?线下经营经验将成传统百货的一大优势。百联跨境运营部总监张毅向亿邦动力网指出,跨境O2O体验店的本质仍是开店,所以均涉及到购物中心的选择、门店的选址、店面成本控制、线下运营等线下零售业驾轻就熟的问题,这是电商企业缺乏的经验。此外,百货企业的口碑基础也成了其做跨境O2O的一大王牌。“消费者对跨境商品体验的角度来看往往有两个痛点:第一,商品是否正品;第二,售后。”百联集团百联全渠道COO张申羽表示,类似百联这类创立多年的零售企业,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背书,让消费者对其保持信任,感受到百货企业的保障。除了品牌口碑外,胡硕也指出,传统百货所积累的客流量也是不可小觑的资源。依托传统百货企业现有的客流量,海外供应商可以迅速挖掘这些存量用户,比那些重新创立品牌去抓用户的企业更容易把销量做起来,因此供应商也会更愿意去跟传统百货进行合作。与此同时,通过这种客流的拉动下,传统零售企业还可以直接把消费者拉到线上来搭建整个电商生态。张申羽认为,从线下引流线上的成本比直接线上引流低的多。其透露,在百联全球购平台的时候,线下引流已经达到了整个流量占比的44%,而该企业的线下门店每年均有10亿人次的客流。除此之外,相比很多白手起家的跨境电商平台,传统百货企业在货源上有更深厚的积淀,这一点也是很多百货在做跨境业务时的底气所在。“我们一直在做进口,而且商品比较多,已经有一个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所以我们在采购方面有鲜明的优势。”广百百货电商总经理梁海凌如此说道。
  • 京东农村电商李贺明:以自营自有实现农业三优

    热点聚焦 2016-05-27
    5月26日消息,京东集团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电商精准扶贫协调人李贺明在“2016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交流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实践分享》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京东正在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道路,特别是县域领导发展。将特色馆自营平台、自有平台,以及线下平台整合起来,最终实现三优,优品、优派和优价。据悉,2016中国(贵阳)电子商务大会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贵州省发改委、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据了解,本次交流会以“新使命、新视野、新动力”为主题,国家发改委、贵阳市政协以及来自河南、广州、南宁、成都等地相关领导参加了互动交流,同时来自河南保税集团、支付宝、京东、敦煌网、海尔集团等电商企业代表均出席分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李贺明:各位领导好!农村电商是这两年领导非常关注的,特别是今年第三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正在进行当中。我本人从事农村电商工作有两年多时间了,真心感受到我们在农村或者说在农业电商方面,我们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很多的需求。比如说在农村的市场里面,我们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有什么样的需求,或者说不匹配。首先从需求侧来讲,农民的购物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结婚、生子、建房等等。但是从供给侧来看,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很严重,保证农民买到物美价廉和货真价实的产品,是政府、企业的责任。进口方面我们农产品进口年年增长,价格也是年年走高。在农业方面我们成熟的消费者也是真正存在的,国内农业生产“十二年连增”。那关于县域供给侧改革涉及到第一个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服务,第二个是农民扩大种植农金,第三个是农资产品和购买渠道。京东农村电商3F战略,第一个是优质商品服务双下乡,第二是产品数渠道进城,第三个是金融农资技术全生态。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第一个在工业品下乡领域,我们在全国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国1400个县,设立了县级服务中心。截止到目前我们在20万的行政村建立或者是招募了我们的乡村推广员。我们大型家电的物流配送、售后维修能力已经能够覆盖这1400个县,将近38万的行政村。未来农村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的印象就是多、快、好、省。当然,不仅仅下乡的是产品,还包括服务、售后、维修、配送、安装,所以说叫优质商品服务双下乡。第二个是设立一县一馆一县一电700家,是京东自有品牌、生鲜自营冷链物流的全国布局。城市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印象是新鲜安全、品质到家。通过这些形式帮助地方的农特产品在网上展示、销售以及后期的物流、仓储和城市的终端配送,这个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网络。我们能够做生鲜,因为我们建立了三张网,一个是大型产品的物流网,一个是针对农特产品,特别是生鲜产品,我们建立了生鲜冷链网络。未来我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咨询,把农特产品和生鲜做更好的匹配。第三个是农资和金融方面,我们已经与全国200多家大型的农资企业开展合作,同时我们将产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卖农资产品,我们也为县域农民提供农资的咨询服务。截止到目前我们授权设立64个农资服务中心,提供很多的服务。在金融方面去年跟四川仁寿开展合作,今年在河南、黑龙江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最后,我们要打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短板,农民没有知识,我们提供技术培训,没有资金,我们提供资金支持。我们将我们的物流系统向上游进行延伸,将我们的生鲜网络建成之后,这就是冷链运输渠道。将我们的特色馆自营平台,自有平台,以及线下平台整合起来,最终实现三优,优品,优派,优价,这就是京东对于未来互联网+现代农业,特别是县域领导发展。我们正在走在这个路上,未来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县域的朋友,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探讨这个模式,谢谢大家。
  • 董俊峰:中国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

    热点聚焦 2016-05-27
    【亿邦动力网讯】5月26日消息,昨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正式拉开帷幕。据悉,在今天的移动金融分论坛中,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表示,场景金融+数据洞察—中国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分两个层面:第一是现状和分析;第二是用案例来汇报。董俊峰称,支付机构其实在中国非常活跃,目前央行发了269张牌照,中国网络支付的渗透率非常高。占到了72%,用网络支付的规模接近5亿人。在移动支付层面,非常火,增长迅猛,尽管基数不大,包括MSC,现在是商业模式在不断磨合的阶段。据了解,本次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的主题为“新使命,新视野,新动力”,由开幕式、主论坛、年度盛典、《对话》、八场分论坛构成。本次移动金融分论坛将以“创新生态”为主题,为移动金融业内的领导、专家提供研讨的舞台。以下为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演讲速记:董俊峰:尊敬的玉祥市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很荣幸受邀分享一些看法。今天我的题目是:场景金融+数据洞察—中国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分两个层面:第一是现状和分析;第二是用案例来汇报。第一部分是我们对行业的趋势分析。大家知道,整个技术的创新是越来越快,电话从诞生到普及用了90年,互联网用了7年。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代表的新兴技术,蓬勃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我们观察到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支付,运营商,银行为代表的业界纷纷在利用各自的优势,在移动金融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商业模式和探索,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基金等。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更重要的一点是客户行为在搬迁。尤其是80后、90,美国叫迁徙一代,这一代人发生了本质化的变化,有八个特征,时间关系,不细讲了。过去十年,中国的金融机构本着鼓励创新,适度监管的立场,给予了特别大的空间。但是过去两年里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风险事件,尤其是P2P为代表,出现了跑路和市场的风险。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监管的方向发生一些收缩和约束的变化。去年10月份,国务院十部委下发了《关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下发了《互联网金融网络监管的办法》,约束虚拟支付,网络账户的一些功能和自身的流动性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抑制非法集资等恶劣的行为。从行业来看,我们简单跟大家回顾一下各个业态的发展现状。支付机构其实在中国非常活跃,目前央行发了269张牌照,中国网络支付的渗透率非常高。占到了72%,用网络支付的规模接近5亿人。在移动支付层面,非常火,增长迅猛,尽管基数不大,包括MSC,现在是商业模式在不断磨合的阶段。互联网理财,P2P,包括以京东白条,花呗为代表的电商系的金融业在蓬勃发展。这些跟移动金融有什么关系?今年1月份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现状看,超过1亿用户的手机用户,橙色的部分,达到了65%的增长率是手机的网上支付。网上支付目前在那么多的方式里面,我们认为两大阵营,一个是银行卡的电子化为代表,商户的这种以手机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模式。没有颠覆原有的模式。另外一个模式是支付宝、财富通为代表的方式,完全颠覆了这种模式。这两方在现在来看争夺非常纠结,各有各的优势。银联已经签了300多万的商户,而其他的只有30万商户。二维码的黏性特别受到推广。银行是两个层面都在试点,既支持原有的模式,也在支持扫码模式。未来卡没有了,但是放在手机里了。所以银行卡的业务从原有的实体卡走向虚拟的卡包,移动支付。场景化非常明显。我们来汇报中国银行在移动金融方面的作为和创新。易中银是我们的品牌,这是我们把握金融服务本质,开放合作,秉承着场景融合,数据洞察的策略,快速创新商业模式,重复已有的流程,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服务。我们目标是希望把易中银打造成银行业互联网金融领先的品牌。一个场景融合,一个是数据洞察。场景融合是通过渠道来递交,但是未来很多是不通过银行来分发,而是嵌入到合作伙伴的渠道里面去。也就是说互联网的合作伙伴成为了银行渠道的延伸,这种融合是反推银行的创新风控和后台运营机制的变化。数据洞察是一方面用大量的交易数据,但是维度仅限于交易,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拿到电商维度,征信维度来丰富数据的维度,获取更好的立体化的标签,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这两大策略上下,我们有那些变化?一种是物理变化。我们的物理网点,大家可能越来越少去银行网点办业务。所以会迁移到互联网上。另外一个是BUG变化。我们不单单通过银行,更多的是通过比如说跟京东,阿里、淘宝合作,来提供合作式的变化,这是一种BUG变化。看几个案例。第一个是EFC的支付。同时跟手机厂商,比如说28号我们跟银联首发苹果PAY,3月8日我们和华为也进行了合作。第二个是社区。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建立连接,建立网点,离他最近的社区和社区的业绩,社区的物管进行连接,里面是我们的金融服务,还有社区周边里面的底商和商户的生活服务,通过这样的运营,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生态,通过这个生态实现一个商户和银行金融服务的共赢和合作,目前这个场景超过1万个社区,跟1.5万商户开展了移动金融的合作。E融汇是手机的专业平台,通过移动金融的手段实现外汇、期权交易的理财工具。中银E贷是消费金融,我们对银行的合作伙伴,包括在银行有房贷和理财的客户提供在线授信,30万限额,不需要线下。最后一个是数据洞察,我们跟贵州移动做了现场沟通,我们做了一个协议,拿一些我们经过清洗的数据标签进行匹配,对一些共同的场景,包括出国、农村金融、校园联合发卡。以上就是我汇报的中国银行在E金融的建设,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方面的一些探索。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