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蓬:做在线教育,热点追得快未必是好事

    热点聚焦 2016-05-30
    作为教育机构,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热潮?是及时跟进不错失良机?还是沉着应战保持距离?现如今,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热潮的催生下,“去中心化”、“IP”化等等“玩法”正成为新的潮流,甚至在在线教育企业中都能觅到它们的身影。作为教育机构,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热潮?是及时跟进不错失良机?还是沉着应战保持距离?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针对这些困惑,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对“热潮”的看法。作为一家创业13年、从当初的2000元发展到2015年的6个亿,并在2014年彻底从传统培训机构巨头转型成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尚德机构的高速发展也许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最好的回答。观点一:“去中心化”是教育行业的错误方向“去中心化”正日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热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去中心化”的效应似乎变的更加明显,尤其在讨论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时更被频繁提及。有人指出,从传统面授改型互联网教学,在线教育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把资产做轻,而尚德机构目前采取的还是自己培养所有老师的做法,是一种比较重的模式,这是不是违背了在线教育的本质?对此欧蓬表示:“去中心化”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应该去遵循的一个定义,反之,这个词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里应该单独去做研究。无论是幼教领域、k12领域还是职业教育领域,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机构去中心化都是错误的方向。这是因为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来自于老师是教育的完全提供者,因此大多数的利益和责任也都给了老师,这个是对教育的一个最粗浅的理解。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欧蓬指出,教育机构中有几件事情是单个教师所不能承担的,第一就是招生。招生的背后,蕴含着很多品牌的背书和选择的成本,而这两项是需要教育机构去完成的。其实,教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跟打车不同;打车你可以不关心司机是谁,不关心车程,因为打车就是从A点到B点的一个简单交易。而教育不同,它是一个长期的服务,其中涵盖了很多的内容,并非是单纯的钱的交易。第二是教研。在当下中国的教育行业里,教研对于真正好的教育机构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教研就相当于老师的“弹药库”,而这个“弹药库”肯定是机构做要比老师做的优势更大。第三是成套方案的设计。老师基本上都是成套方案中的一个模块,作为消费者,更倾向于的是选择成套的教育方案,而不只是一个模块。机构在设计成套的教育方案时,是远远要优于老师个人的设计。并且,在模块搭配的时候,如果A模块有了问题,可以很快把另一个好老师补充上去,也就是启动B模块、甚至C模块,这也充分体现了机构的价值。所以在欧蓬看来,一旦教育机构选择了去中心化,也就意味着它们放弃了教育机构应承担的这三个重要职责。观点二:企业品格应独立于个人,个人IP化值得思考2016年,是内容的爆发年,一个新的热词——“IP化”随之应运而生。企业追逐IP化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人指出,拥有名师和经典课程的教育行业,更是天然拥有IP化的“富矿”,但欧蓬对此却持怀疑的态度。在他看来,IP会不会成为一个流行品还值得观察,过渡使用流行趋势和内容,流行之后、爆款之后很可能会因为审美疲劳而导致流量的下降。相较于IP的潮流和爆款,教育反而是需要很扎实、很稳健地去做的。对于可以利用他个人影响力进行个人IP化尝试的建议,欧蓬坦言,自己一直认为组织是有独立人格、意志和基因的。这个独立的意志、人格、基因是不同于一个人的,企业会有第一代掌门人,第二代掌门人、第三代掌门人......每一代掌门人都会对这个组织施加一些影响,从而帮助它有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欧蓬更有一个偏哲学思考的观点,就是组织会比人有更长的生命力,它本应更加独立。假如过度地把人和组织连在一起,人的生命周期结束了,这个组织也就快结束了。所以,过度依赖某一代的掌门人,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观点三:做在线教育,热点追得快未必是好事从2008年开始,还没有一个技术人员的尚德机构就启动了互联网战略,2010年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互联网产品——嗨学网,此后不断进行升级和迭代。在业界看来,欧蓬一直在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别人烧钱时他赚钱,别人上市圈钱时他却拿出自己的股份建立期权池,让更多的员工从中受益。对此,欧蓬给出的解释是,现在整个中国的创业者都特别浮躁,热点一出来大家都在追。小米的参与感出来后,所有人都开始做参与感;O2O火了之后,大家就去做O2O;移动互联网出来后,大家便说你不做移动互联网就象失去了明天,失去了未来,而尚德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追热点。欧蓬认为:“追热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放弃了对长期事态的自我思考,以为热点就是长期事态,这个前提是不对的。热点出来后并不用那么着急追,面对热点,应该先想明白这个东西值不值得追,它的根本逻辑和未来是什么样子。即使你因想这些而晚了一年、两年,但只要你想清楚了,那么你的后劲会更大。但如果你没想清楚,其实对组织的损害是很大的。“对于社会潮流与行业热点,相信很多人置身其中都深感困惑;有人会觉得不紧追就会失去很多机会,但欧蓬对此的回答是:“擅长打长仗的公司会把竞争放到更大的维度和更长的时间范畴去看”。其实,这也是尚德机构的基因,也正因如此,尚德机构才能多年坚持“黑暗森林法则”,潜行修炼;但同时放眼前瞻,坚守初心,最终在大浪淘沙的在线教育领域站稳脚跟,并开始走出黑暗森林,走向星辰大海。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福建各高校对“双创”的支持

    热点聚焦 2016-05-27
    福州大学: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计为奖励学分,记入成绩档案;实施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鼓励条件成熟的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建设网格化创业孵化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和支持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给予经费、场地、培训等支持,帮助学生创业项目对接市场;设置职业发展教育专项教研经费10万元,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行业成功人士担任职业发展导师;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扶持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毕业后创业满一年且实现工商注册的毕业生发放基层创业奖励金3000元/人;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及运营、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类论坛、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2016年至2018年,每年100万元用于奖励学校大学生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校级立项的创业实践项目经过结题审核的,将给予每个项目1500元资助。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学生创业团队和学生创业企业从入驻申请、项目审核、项目入驻、项目孵化、资金扶持等各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另有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团队由本校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组成,并在校学生工作处的指导下,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福建农林大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是省级众创空间,占地超过200亩(含A、B、C三个功能区),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约40个创业团队(300名大学生)。对毕业三年内,持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取得学校省级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认证证书,并注册登记成立个体经营户或企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按每个创业项目(法人为毕业生本人)1000-5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福建医科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经过三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大学生提供项目策划、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战略设计、经营决策、专家咨询、市场营销、证照办理等服务的创业服务和实践平台。入孵企业享受免场地租金,使用校园高速局域网,提供物业及后勤基本保障等。组建创业导师团队,灵活采用“创业导师制”“会诊式服务”“网上咨询”等方式,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对优秀项目开展专利代理、风投融资、营销推广等深层合作服务。福建工程学院:建有两个省级平台,为在校和毕业三年内的创业学生提供各项服务:免费提供场地、水电、网络、办公设备等硬件支持;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等创业能力提升服务;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指导等技术支持;提供奖励帮扶、投融资对接等资金扶持。设立创业实践奖学金,对自主创业的个人或团队给予500-3000元的奖学金;对参加创业培训合格的同学,奖励1.5学分等。
  • 创业教育困局:“创业无学论”与专业学科的空白

    热点聚焦 2016-05-26
    当前的中国,创业大潮方兴未艾,创业者存在学习的刚需,创业教育由此也显得越发重要。国家也已开始有意识地在高校层面设置通识性的创业教育,但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更系统的教育支撑,是创业教育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同时,“创业是否能教”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止——“创业无学论”的背后是中国并未形成创业的独立学科,现行教育制度下,中国未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创业专业。这是中国创业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局”。创业如何教?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何志毅正在筹备一个读书会,要分享的书籍是《教育的目的》。自2011年拿到教育部首个创业方向的MBA以来,他和他所在的商学院不停地回应创业是否能教、该如何教,而这似乎需要重新认识教育本身。面临同样疑问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王方华,他回应这种质疑时表示,创业是否能教关键是用什么样的理念来看教育。“教育这个词实际上不应是我们理解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考试、答卷,其实教育是教和学共同探讨一个未知的世界,去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从这一点上来说创业可以教的。”王方华表示,现今社会上流传很广的说法是,研究型大学不应该把就业作为一个指标,而创业是就业最高阶段,是就业的一个范畴,所以研究型大学不应该搞创业教育。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涌动着如火如荼的创业浪潮。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委会常务副会长沈志群介绍,2015年全国新增企业443.9万户,比2014年增长21.6%,注册资本金29万亿元,增长52.2%,两者皆创历史新高,每天平均1.2万家的企业正在诞生。沈志群认为,当前扩大双创规模的同时,更大的问题在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而这需要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有过创业经历的何志毅对此感受很深,“创业者很孤独,天塌下来都要顶着,永远处在变化的环境当中,创业者更需要有人来教育、辅助、支持。”在何志毅看来,创业者的学习是刚性的市场需求。“一定有人愿意系统地学习,但是这个需求有多大?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么多人不穿鞋,卖鞋商人跑到岛上看到大家都不穿鞋,认为市场很大;但也有商人看到岛上人都不穿鞋,认为这里没有市场。我认为,岛上人是想穿鞋,只是没有适合的鞋给他们。”创业教育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教育模式和路径的重建。何志毅正试图建立一套独特的创业培训套路。他将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要素提炼为五项:智慧,知识,素质,经验,实践。他认为,这五项内容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理念,各模块之间虽不会相生相克,但会此强彼弱,比如,知识太多会泯灭智慧,经验太多会导致不学习,因而需要注意协同培养。“现在五个模块是平行的,但是根据学员们的调查问卷显示,智慧和实践的培养最为关键,因而各模块的权重也不同。”何志毅说。何志毅强调,创业教育应更重视非知识性要素,比如判断力、意志、责任心、企业家精神等内容。其次,创业教育更需要实践的支撑,一些商学院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王方华介绍,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置了两千万的创业基金,鼓励学员实践创业。“MBA读书的话,我们可以以股份换学费,专门由一个基金帮你付学费,你创业成功可以把创业企业股份还给基金,创业不成功我们也支持你一把,这是个机制上的创新。”新华都商学院教务长、创业MBA项目主任汪晓霞向记者介绍,其实践环节一开始引入了TechMark商战模拟课程,将学生分角色分组做创业决策模拟训练。汪晓霞表示,其培养的每个学生都有商业计划书,从一开始就在锤炼项目,毕业时实际上大都是将商业计划书按照教育部要求改写为毕业论文。“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创业MBA学生沟通的最多的不是职业规划、到哪工作的内容,而是股权如何设计、退股机制如何设定、在某阶段如何寻找天使投资、溢价谈判如何做等内容。”汪晓霞表示,新华都商学院也设置了2000万的MBA创业基金,专门扶持学生创业,这些学生可以以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做路演实战,评委除了新华都2到3位教授之外,还有5到7个社会投资人,通过这个路演过程,MBA学生可以拿到新华都20万到100万的创业基金,也可以拿到外部风投的投资。师资是创业教育的又一个难题。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玉利表示,由没有创业经历的老师来教创业会受到质疑。“我们教营销,学生不会问你是否卖过东西,今天给领导讲领导力的老师也没有被问及是否当过行政领导,可偏偏教创业课就会问你创过业吗?”王方华认为,MBA师资力量的形成说明,大学老师是能够教企业家的。“只要你对企业有研究,而且对企业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完全可以和学生交流,不一定做过企业家才能教MBA学生。”不过王方华认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MBA的路径不一样。“要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现有的师资中要有一批创业家、投资家或企业家能够参与进来,使我们的师资来源有一个宽广的渠道。”汪晓霞表示,传统的高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排课,学生只是被动地选课;而创业MBA教育没有形成固定的学科以及相应师资,更容易以学生实际需要为中心,实行邀约制,以此安排师资。新华都商学院在创业MBA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师徒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除了聘任具备理论功底的学者之外,还从企业中聘请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师徒组成学习团队,以私人董事会模式、咨询辅导等方式展开辅导。创业教育的“身份”困惑伴随着业“双创”的推进,政府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在加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然而业内普遍认为,这只是在大学普适性、通识性层面上做的创业教育,这些教育聚焦于创业过程中的具体的操作细节,但不成体系,没有形成学科。这也造成了新华都商学院创业教育“身份”上的困惑:2011年其申报的本是创业创新专业硕士,但由于没有这个二级学科,也没有这个专业,教育部批下来的是创业创新方向的MBA。“这给我们带来了难度,我们必须在MBA框架下试验创业创新。”何志毅介绍,开设方向和专业是两码事,方向只是在MBA基础上开设几门创业创新的课程,大多是技术性的,比如如何去注册和登记、如何去获得投融资、如何组建开放团队,其基础和专业基础都是MBA的东西。专业则要系统地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新华都商学院创业MBA想做的显然是后者。汪晓霞向记者提供的创业MBA课程设置显示,其MBA管理基础课程只有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11门,而创业特色课程则设置了19门,内容涵盖企业经营实战模拟、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业企划书撰写、电子商务、领导艺术、管理沟通与商务谈判等各个领域。“虽然现在创业只是MBA的一个方向,但实际上我们是在做创业创新专业硕士的探索,只是戴着MBA的帽子而已。”何志毅说。困惑的背后,是中国创业学科和专业的空白。从国际上看,创业成为一门学科,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美国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200多所大学开展创业学位教育,有100多家创业研究机构。“我们做了一些定量研究,扫描了全球前一百的商学院,其中有六十家商学院设立了创业创新的独立学科。我们也通过数据和研究看到,美国的创业创新大潮和创业创新教育是强相关的。”何志毅表示,美国的创业创新大潮出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而创业创新教育也正是在70年代开始酝酿,80年代形成。而中国目前的学科体系中还没有创业学科,也没有创业的专业。何志毅认为没有学科和专业的支撑,普适性的教育是走不远的,而现行教育体制和工商管理教育模式、课程体系也很难适应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何志毅表示,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要做调整,而中国迟迟没有设置创业专业实际上已经滞后于市场的需要。王方华强烈呼吁,创业教育要在体制机制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就必须设立创业专业硕士。“MBA不能解决我们创业问题,MBA需要创业的内容,但是它不能替代创业教育。我希望能够设立创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王方华认为,现在迫切需要设立创业专业硕士的理由有三:第一是创业者需要,他们需要获取相应的知识,获得系统的实践指导;第二是与创业相关的中介机构的需要,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咨询公司等现在对创业企业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能培养一批创业硕士,可以让这些机构和创业企业实现更有效的无缝对接;第三则是高校的需求,创业硕士的系统教育,可以为全国各个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师资。学科建设方面,由新华都商学院牵头的“中国创业创新学科建设研究会”日前已经成立,其目的在于联合多个高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创业创新学科建设。张玉利认为,创业往学科发展的第一步是往交叉学科走,和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设计学等发生交叉。何志毅在创业MBA的实践中正在进行这种尝试。“首先是借鉴军事教育中对非知识性要素的培养,比如勇气、意志、团队、责任心、牺牲精神等;第二是借鉴医学教育中对实践的教育,此外,创业教育还借鉴了法学教育对案例教学的重视。”在王方华看来,目前的创业教育需要“顶天立地”,“张玉利一直很执着的在做创业创新研究,他在研究领域里面我认为做的是‘顶天’;而何志毅在创业教育实践里边是脚踏实地地探索经验,这是‘立地’。‘顶天立地’之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穿针引线,把很多商学院、高校都联系起来。共同推动创业创新的学科建设。”
  • 创业者该选择《从0到1》还是《创业维艰》

    热点聚焦 2016-05-25
      在今天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中,“硅谷鸡汤学”、“创业成功学”成为了创业者以及媒体人必读(或者假装读过)的内容。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言又几”书店,摆的最显眼的、卖的最火热的往往是《从0到1》、《创业维艰》、《参与感》、《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创业哲学”。  《从0到1》以及《创业维艰》可谓是创业大街创业者圈子中讨论最广泛,最受推崇的两本“创业圣经”。三五个连续创业(失败)者手持“西少爷”肉夹馍配着“总理咖啡”激烈讨论着创业项目,群情激奋之时往往还要引用《从0到1》或者《创业维艰》中的观点。这些场景在赵赛坡的“为什么创业者要假装读过《从0到1》和《创业维艰》”里面早已有详细描述。  纵然这两本“创业哲学”成为创业大街的泡沫佐料,但一些真正的创业者对《创业维艰》有着更深刻的感同身受,对《从0到1》持保留态度。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我为什么喜欢《从0到1》?  《从0到1》一书源于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所教授的一门创业课程。期间,他的一个学生SYB讲师布莱克· 马斯特斯记下了详细的笔记,并把它发布到网络上,引来了240万次的点击率。随后,彼得·蒂尔参与将这份神奇的笔记精编成为《从0到1》一书。  《从0到1》主要基于作者作为PayPal和帕兰提尔公司(Palantir)创始人,以及Facebook 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上百家初创公司投资者的经验写就。《从0到1》的核心观点是解读互联网颠覆式创新,讲述如何创建型创新公司。“从0到1”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试错,发明新的模式或产品的过程,尽力证明自己是业界第一,最终实现市场和利润的垄断。  创业者喜欢《从0到1》,更多是两种心态的集合,一是“一夜暴富”梦想,二是“思想先进”的标榜。  《从0到1》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创业大街创业者们“一夜暴富”的心态。在这里,所有创业者怀揣的梦想是这样的:骑着自行车进来,两三年后开着宝马出去。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些创业者们整日泡在咖啡店,拙劣地寻找所谓的“风口”,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他们用“互联网”这三个字标榜先进性,用“创业者”这三个字占据道德制高点,“互联网”和“创业者”成了“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一样,有了强大的理论自信和制度优势。  然而,创业者们真的读懂了《从0到1》吗?我们继续回到赵赛坡的“为什么创业者要假装读过《从0到1》和《创业维艰》”,赵赛坡最终是这样评价这些创业者的——  在如此大环境下读到这般纠结的创业指导时,中国的创业者们能想到什么呢?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拍封面并分享到社交媒体...... 当一张张多角度多滤镜处理的图书封面上传到朋友圈相册,当一句句精心雕琢的评语贴到微博微信,伴随着诸多创业者小圈子里不能言说的秘密,一个畅销书的神话就这样形成了。这个神话似乎没有多大危害,毕竟,创业者们都是聪明人,知道此“意思”与彼“意思”之间的细微差异。更何况在这个神话里,出版社赚到了银子、媒体赢得了点击率、读者加速了肾上腺激素的分泌……  我为什么喜欢《创业维艰》?  《创业维艰》的作者本·霍洛维茨,是硅谷最牛的创业者之一,也是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从白手起家到IPO,再以16亿美金的高价成功出售公司,后来又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他亲身经历了创业的各个环节,见证了高潮与低谷,目睹了互联网的狂热与泡沫爆炸,他的经历无疑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他让更多人看到了创业者背后不为人知的那些真实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场“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这本书几乎全景展现了霍洛维茨早年创业期间如何应付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  在“伪创业者”之中,《从0到1》更受欢迎。当然,我们也不能称喜欢《从0到1》的创业者就是伪创业者,但显然,《创业维艰》更加切合创业路程中的焦头烂额。相比《从0到1》来说,《创业维艰》在成熟创业者之间的受欢迎程度要高得多。  在Zealer最近一期视频中,王自如对话刘作虎,两人最大的共识便是,“更喜欢《从0到1》还是《创业维艰》”。王自如和刘作虎不约而同地表示,更喜欢《创业维艰》。  刘作虎直截了当地说:“我从来不推荐大家去看《从0到1》这本书,应该去看《创业维艰》,《从0到1》只会让人每天想着抓机会,我看了一半就放下了,只有《创业维艰》才会让人感同身受。”刘作虎还分享了一次创客活动时的所见所闻,一位创业者兴奋地讲着自己的项目,并且高喊着要一夜致富,这种事情让他“超无语”,所以他再也不参加此类活动。刘作虎还表示,他很反感“风口”这个词,这种投机主义心态让年轻人变得很浮躁,会把人带到坑里去。所以,创业者还是要踏实,要沉下心来做产品。王自如面对刘作虎对《创业维艰》的推崇,则表示称他《从0到1》看了三章便把书关上,而却给所有核心员工都发了一本《创业维艰》。  《从0到1》还是《创业维艰》?  如果要笔者来选择,到底是更推崇《创业维艰》还是《从0到1》,笔者依旧会选择《创业维艰》。创业不是《从0到1》的光鲜亮丽,更多的还是《创业维艰》的焦头烂额。  如果要追问“创业维艰”这四个字出自何处,我们最早可以在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里看到——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后,问大臣创业与守业哪个更难,曾跟随唐太宗征战杀伐、出生入死的房玄龄,认为“见创业之难”,而与唐太宗一起治国安天下的魏征则认为“见守成之不为易”。唐太宗总结“创业维艰,守成不易”。从开始创业到最后成功IPO,李世民无疑是个成功的创业者,深知创业和守成均不易。  《创业维艰》可以说是CEO的指导手册,里面有一系列创业遇到的关键问题的指导。《从0到1》读了之后,给人的感觉可能更接近《世界是平的》之类的书籍,轻松易读,观点明确,要垄断,不要竞争。然而,在激烈的市场中,竞争是永恒的,垄断者往往会被新的野蛮创业者“跨界打劫”,从而面临新的《创业维艰》。  创业者永远没法消除焦虑和心理上的折磨。常人选择安逸和舒适,但他们从一开始,选择了这条难走的路,注定就是生活在一个反复痛苦和重复打击的环境中,他们永远是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