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你看了多少篇王宝强?垃圾信息中也有创业投资机会

    热点聚焦 2016-08-25
    上周关于王宝强的头条铺天盖地,想不看到都难,再自律的人也会看到,看1篇和看100篇同样都可以知道王宝强离婚了,财产被卷跑了…但是消耗的时间却相差百倍,互联网制造了太多这样的垃圾信息占据了人们有限的时间。但这些垃圾信息带来了问题,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新的互联网创业和投资机会。对于绝大多数精英群体,收入的增长速度是高于开销的增长速度的,这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闲置资金产生。同样多的闲置资金在不同人的手中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大部分人用来消费甚至是过度消费,部分人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只有小部分人用来做多样自主投资或者创业。第一种是百分百的让资产贬值,后两种承担着风险也意味着资产增值的可能性,投资、创业过程中的判断与选择往往是信息与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步:信息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获取更多信息对自己肯定是有利的。比如炒股投资谁没有过几个“内幕”消息都会被看不起吧,这个“内幕”消息也是信息,虽然很多时候是无效信息,或是过时或是干脆错误。尽可能多的获取正确相关信息来投资就能获得更多赚钱的机会,如何做的更好呢?• 关键词1:新图1:上海踩踏事件舆情监控 这是中国安全生产网监测到的关于上海公布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的舆情情况,从去年1月20日至22日15时,相关信息总量为34272条,过程中每日新增信息的数量在图中一目了然。这张图很好的说明了一个新的事件,从产生到成为热点到销声匿迹的全过程。 如果把这条信息换为《秘鲁工人罢工:因为福利没谈拢》会如何呢?这条新闻对于一些人是赚钱的机会,对于大多人是看戏。如何赚钱,什么样人能赚到钱? 最先知道并且能看懂这条新闻的人能赚钱。秘鲁工人基本就做两件事,挖矿和捕鱼。中国70%以上的铜矿依靠进口,秘鲁是中国铜矿最大的供应国,江西产出的铜矿占国内总产量的1/3,看得懂就知道秘鲁工人罢工要买江西铜业的股票短期会长。但是如果当信息已经传播成了热点新闻,即使能看懂这条信息去买了股票也只能当股市里的“接盘侠”了,这就是信息“新”的重要性。知道要去监控“秘鲁工人”这样的关键词汇就可以在最早期找到这个还很“新”的消息,而不是通过关注大佬们的微博看已经传播到峰值上的“旧”新闻了。 • 关键词2:有效 信息 定义1: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就是信息。 信息 定义2: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关于“信息”的定义非常多,上面两条近代的关于“信息”的经典定义很有趣,第一条说明了信息的普遍存在和数量之多,第二条说明了信息的功能和价值。那么就应该把所有的信息都获取到?显然不是。 统计学告诉我们,抽样调查方法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学术上的误差范围可以在±5%内,工业上的误差范围为±1%~0.1%,允许误差的存在一是因为得到的结果足以得出相关的结论,二是因为提高精确度的边际成本会飞速递增,精度提高带来的边际收益远低于消耗的时间成本。能够刚好支持足以得出结论的信息便是“有效”信息。 互联网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制造麻烦,互联网的产生让信息的传播成本几乎减为0,从而让信息量激增,碎片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大量产生。信息的获取成本低了,但是“有效”信息的获取时间成本越来越高,而随着社会发展,时间会越来越值钱。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行、得到、怒马等处付费购买知识内容,因为这样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开始低于通过搜索浏览获取信息的成本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最终目的是财务财富自由,那么就离不开交易,交易又离不开人和人的链接,知识信息只是能够引发人和人链接的一个契机。再来多做一些推测: 高谈阔论类的活跃价值变低 体系化的知识会更容易变现 知识与人脉结合让知识更有价值,社群可以做这个事儿(在行已经把知识与人脉1v1连接起来了,但是效率还比较低) 交易才能让知识最终变现,支付宝做社交好像有戏 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同理,产生获取数据价值变低 数据提炼、解读、变现能力价值变高 ……  • 关键词3:数量 关于不同问题获取多少信息可以最高效的解决呢? 信息熵:信息源的不确定性。 信息论香农于1948年提出了“信息熵”这个概念,当信息不确定性越强,把他搞清楚所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越大,这些信息量便是“有效”信息的“数量”。 这个概念可以看到解决不同问题所需要的最小有效信息数量是不同的,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不确定性有关。创业、股权投资由于长期的事情,一路上存在各种复杂程度很高的问题,高效的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创业者、投资人是必备的功课。 第二步:分析解读 信息获取能力与分析能力是紧密关联的,否则是无法快速判断什么是“有效”信息的。 比如同样一份医疗病例,上面有200多项检测好的数据,我们普通人看可能每个数据都会看,但是专业的医生只会重点看其中的几个数据。这就是对于数据分析解读能力的不同,医生们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经验中已经总结出了“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是加速他们识别数据的关键。 那么对于识别创业投资相关的复杂的信息数据如何形成方法论呢?经济学实际上已经提供给我们一套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了,这个思维方式就是创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方法论了。线下创业投资的话题越来越火热,参与到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做这样的决策不能跟风、跟热点,因为热点已经是“旧”新闻了,需要依据基础的经济学知识形成自有的方法论、思维体系,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靠谱的机会。 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创业不是赛场上的凌空扣杀,而是知识结构的日常练兵

    热点聚焦 2016-08-24
     女排赢了,全国沸腾。1个多小时的比赛看得人热血贲张,真是过瘾。跟你们一样,我的朋友圈也在瞬间被女排夺冠的消息刷爆,不少创业者被女排精神所激励,表示要像几个姑娘一样勇猛去拼。我赞赏这种士气,但对于创业者来说:真正的决胜并不靠壮怀激烈的凌空扣杀,而是要像郎平一样拥有国际超一流而全面的排球技术,以指导自己持续的日常练兵,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更像是场要求创业者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持续成长。 我见过大量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发现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质,都拥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某个领域里面的优秀者,但是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逼着创业者不能只是在某个领域强,还要有健全的知识结构,才能让企业的竞争力更长远。我总结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要有三层: 第一层:产业知识和产品知识,这是商业竞争的入场券 当你决定投身于一个行业,你首先应该对这个行业有极其全面的了解。能够清晰地划出这个行业的产业价值链,然后清楚自己处在哪一个位置。这非常重要,决定了你未来的势能。 然而在我过往接触的CEO中,不是每一个都能明晰这一点。这个位置点怎么找?我觉得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所选定的行业还有得做吗?机会在哪里 19世纪80年代,铁路在美国开始火爆,就像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一样前卫,一时间出现6万多家铁路公司同期运营的鼎盛局面,但后来因为集装箱的发明,海运就成了竞争者,航空也分走了一杯羹,高速公路也来分流……所以各种因素造成全行业破产。 如果你只看到一个行业的表面繁荣就进入,就考虑得太少了。 2. 目前行业里的业务结构合理吗?能否再优化? 拿一个传统行业来举例子,中国的钢铁企业一直非常惨,因为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产业链上游铁矿砂。进入像这样受限的行业,你可能无力改变什么,所以要三思。 3.  目前行业里的商业模式有没有生命力?如何再创新? 比如花卉行业,这个行业的王者,从来不是花种得最好、规模最大的,之前是掌握了物流控制权的、后来是有品牌话语权的,这两年又有了鲜花包月配送到家类移动互联网产品,就是对这个商业模式的创新。 你能很好地回答其中上述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个良好的创业根基。 在产品的打造上,你可以同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以你现有的资源、人力,能贡献什么产品功能? 2.  这个产品功能是否被目标消费者所强需?比如,智能手机的发明,就抢占了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如果你要打造的产品是成像性能优越的照相机,那基本没戏。 3.  产品是否受产业所限制?比如集装箱,就受物流、港口所限,所以尺寸并不是自己想怎么定就怎么定的。 第二层:战略和财略,是商业航程的指明灯 战略和财略是紧密相关的。 1. 战略的构想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具备想象力?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并不是战略家,而是一点点甚至误打误撞做起来,后来才被冠予改变世界的使命。 举个咖啡馆的例子,谈到咖啡馆,你会先想到星巴克,它是以“营造咖啡的气氛”而著称的。而后起之秀85°C很难与其正面竞争,于是在战略规划上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这个台湾人开的咖啡店总在星巴克对面或旁边,打“比星巴克便宜一点”,它服务不错、速度很快、店面很小,无占位,创业四年利润1亿。这就是战略的成功。 2. 战略的逻辑推演力 你的商业模式是否说得通,有多少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并且持续买单?如果你具备这两种能力,没有演讲能力也没关系,投资人自然会看到你的产品背后是否会有回报。 3. 好的创业者要懂得帮助员工理财。 即让你的员工能在你的平台上赚到钱,这个钱包括短期和长期。短期就是如何让员工发挥能动性,帮助公司赚到钱的同时也帮自己赚到钱,还愿意把钱放到公司。 每个员工正常都有积蓄,他有可能去炒股票、投资、旅游等等,那他是否愿意把钱放在公司呢?如果公司发展得好,公司就是他很好的理财平台。   第三层:人力和人本,有队伍才有机会去拼 创业者千万不要以为找到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就把人力资源都解决了。很多投资人都说有些初创项目不靠谱,但他的团队是靠谱的,所以有时候投资人盯的不是你的项目,而是你的团队。 1. 人力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呢? 首先要把故事讲好,让你的团队理解。 其次是尊重人。现在的员工很多都是知识员工,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会是“平台+个人”,其实员工个人也是在平台上进行创业的,所以一个不尊重个人的商业模式绝对不会成立。 最后要敢于招优秀的人。早期不要害怕找到太优秀的人,一定要想想优秀人才的源头在哪里。 2. 和人力对应的是人本概念。 一个有人文情怀的CEO一般都不会混得太差,创业者的价值观非常重要,要对人性有所了解。那么,有什么方式呢?我的建议是: “文与闻”:“文”就是要多看多写,如果你每天只是刷朋友圈,貌似看得很多,但其实沉淀很少。所以创业者每天要有静静思考的时间,并且要把思考记录下来,一个月之后就会产生不小的作用。“闻”是多听多看,但不是到处混圈子,一定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然后不断沉淀下来。 “己与众”:“己”就是要有跟自己对话的时间。众就像《人类简史》里面提到:人类原始部落基本上只有150人。其实延伸来看,一个“部落”的这些人就会帮助你搭建知识结构。 “博与微”:翻译成西方语言就是T型的知识结构:“竖”是核心,可能是产品知识、对产业的理解;“横”的部分就是战略模式、团队等等。 我特别佩服福尔摩斯,虽然他是一个生活白痴,但他记住了无数的生活知识,因为福尔摩斯的脑袋里有很多格子,可以把各种知识放进去。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YC合伙人对话扎克伯格:把运营公司当做一场科学实验

    热点聚焦 2016-08-18
     编者按:这是今天最新发布在 http://themacro.com 上的文章,在这篇访谈中 Y Combinator 合伙人 Sam Altman 对 Facebook 创始人 Mark Zuckerberg 进行了详尽的访谈。除了很多有信息量的内容外,在这个访谈中也提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Facebook最低谷时如何经历了整个管理团队的出走,比如News Feed这个世界级产品的产生过程是怎么样的等等。 Sam:欢迎来到“创造未来”访谈节目。今天我们的嘉宾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你拥有了在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所以我们对你的到来感到非常兴奋。 Mark:这让我该怎么接话?哈哈。 Sam:不如从Facebook最早的那段日子聊起如何?来给我们讲讲最早建立Facebook时是什么样的? Mark:好。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是人和人类的运作方式。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心理学和计算机,而心理学教会我的一点就是大脑里有很多区域是专门为了理解人、理解语言、互相沟通、理解面部表情等设计和服务的。而我在2004年刚开始观察互联网的时候,发现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几乎任何东西,比如新闻、电影、音乐、材料等等,但是对于人来讲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人和他们在发生什么”是不存在的。 而我认为这是因为,其他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可以被搜索引擎捕捉的,而为了知道身边的人在发生些什么,你需要去建造一个新的能够让人们去更新自己状况的工具。比如曾经为了想要选什么课好,我建了一个叫做“Course Match”的工具,你可以在里面输入你选择了什么课,也可以看共同选这门课的人有谁,或者他们对课程的评价等。 而让我惊讶的是,人们愿意花数小时的时间去点击这些课程,查看这些信息。这还只是人和课程的信息而已,人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难道不是太有意思了吗?毕竟这些东西只是枯燥的文字信息,并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但这让我明白,人们对于知晓身边的人和事有着极度的渴望。当然,在真正做Facebook之前,我在哈佛读书的过程中还做了大概十多个其他类似的小东西,这些东西最终都或多或少的被融入了Facebook。 Sam:你刚开始的时候有想到过Facebook会变成一个公司吗? Mark:我做第一版Facebook的时候是因为这是我和一些朋友想要的东西,就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和周围人产生联系的工具,而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一家公司。我对第一版本发行时那晚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出去和几个现在还在Facebook工作的朋友吃披萨,我们聊到说未来可能会有人为整个世界做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群,那应该会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但明显,我们没有想到那会是我们自己。 Sam:完全没有一点想到过。 Mark:是的,没有。我们觉得那简直没有一点可能。我们并没有想要做一家公司。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觉得对学校有点用的东西。 Sam:所以现在回头看,你觉得是否有任何事情让Facebook变得和你做的其他十多个东西不同?变成它现在这个样子? Mark:我觉得只有一点不同吧,就是我们一直坚持把Facebook一直经营了下去。像前面提到的Course Match和其他一些课程工具之类的,就达成了他们的使命然后我们就不再继续管了。而Facebook是这么的...人们太爱它了,并且在持续的使用它。我记得在几周内,三分之二的哈佛学生就都在Facebook上了,另外的MIT之类的学校的人都开始给我们写邮件让我们在他们学校开放Facebook,而我们就真的按照他们说的继续做了。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没有想过要做一家公司,我们只是不断随着人们的需要去做,而这引导着我们不断进入新的学校,并且最终跨越到学校之外。而到一定程度之后,当我们雇佣了一大批人的时候,我们才决定要做一家公司,目标就是连接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是我们开始的时候所想的。 Sam:回想刚开始的时候,从Facebook早期的日子里,你是否有什么经验和建议要分享给其他想创业的人? Mark:是的。我一直觉得你应该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开始着手,而不是从你决定要创业这件事情开始。而且,最好的公司都是那些立志想要带来一些社会影响和变化的,而不是那些想要赚大钱的或就是因为有人手所以随便开家公司的,哪怕那个社会影响只是很小的一点。 所以我也一直觉得这是和整个硅谷有点相反的想法,在硅谷人们总是先决定要创业再决定要做什么,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本末倒置的。对于真正创过业的人来说,他们知道创业本身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而真正让你能够坚持下去的是相信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知道你在做的事情是在创造价值的。而这,就是我认为的伟大公司的由来。 Sam:我想谈谈低谷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人们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最糟会有多糟。所以你能分享下Facebook历史上最艰难的那段时期吗? Mark:好的。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难的部分是当Yahoo要花重金收购公司的时候,那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我们只是想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并且去完成。我们开了很多学校,开了高中,又走出了学校,我们做了很多照片的功能,因为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帮助人们表达自己,并且知晓更多身边的人和事。但当Yahoo要十亿美金收购公司的时候... Sam:这是公司成立以后多久的时候? Mark:刚成立几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只有1000万的用户,所以也并没有很明显的可以说我们能够变得更加成功多少。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考虑公司的未来,“哇,我们在做的事情难道有这么厉害和有意义?”我们如是想。这也引起了公司内部还有和股东间的一些有趣的对话,最后,我和Dustin决定“不行,我们认为我们可以走出学校,连接更多的超过这1000万用户的人。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并且真的做成这件事。” 所以我们就以此为目标行动,但是也真的带来很大压力,因为非常多的人觉得应该把公司卖掉。而对于很多加入创业公司的人来说,我觉得当时自己在沟通上并没有做的很好。我们只是每天出现在公司,并且继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所以对于很多早期加入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和我们站在一边的。对于他们来说,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几年,然后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出,这简直就是本垒打了。我明白这点,但我也觉得没有沟通好我们要做什么造成了这种极大地对抗压力。所以,最痛苦的不是拒绝Yahoo的Offer,而是那段时间公司内部有大量的人离职,他们不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如果你看当时我们的管理层... Sam:当时是不是全部的管理层都走了? Mark:在拒绝Offer后的一年内,所有的管理层都走了。 Sam:在那段时间你有后悔过那个决定吗?是否有想过,也许我们应该把公司卖掉的? Mark:我特别幸运的是最终我相信的东西实现了,而且实现的速度非常快。我想那件事情是2006年夏天的时候,而再下一个月我们就发布了“News Feed”,10年过去了,这是世界上被使用最多的产品之一。再之后,我们对世界上所有人开放注册,这让用户迅速增长。所以,在拒绝Offer的几个月之内,我觉得就已经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我觉得,从那以后,还是有很多更难的决定要做,你要赌上公司未来的方向,或者是赌上几亿美元的花费在一些事情上面,而也许在5到10年以后你才能知道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这些都会比当初那个决定更艰难。 Sam: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聊的,但在那之前我想问问,从那之后你是否曾经想过要卖掉Facebook? Mark:没有过。 Sam:好吧,所以我想讨论一个对于产品或者创业者来说很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决定该做什么产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对公司下赌注,怎样做一些完全新的事情?我认为Facebook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找到该做什么,并且能够持续的这样创新,这在我看来是做公司最难的事情。所以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Mark:我觉得核心就是建立一个专注于快速学习的公司。公司本身是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你做的决定可以让他学的更快或更慢。在很多情况下,建立一家公司也像遵从很多科研方法一样,要不断的尝试大量的假设推论,如果你的实验设计构建的足够好,你就会学到下一步该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方法。 所以在公司内部我们会做非常多的决定,而每一个都充分授权给独立的工程师。我们投资搭建的是这个巨大的实验结构。在每时每刻,世界上都不只有一个版本的Facebook,世界上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版本在运行,因为工程师们有权利尝试不同的点子,并且让也许1万或10万的用户去尝试,然后他们会得到一个结论,知道自己实验结果的好坏,不管这个实验是让News Feed里的内容变得更好还是UI的变化或其他的新功能,他们都能够用自己版本的数据结果去和一个基本版去比较,这里比较的数据可能是分享量、营收、活跃度等Facebook内部在意的数据。 通过不断地多次不同的实验,和对每个人的授权,你可以想见比起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审批来说,这样的进展要快上不知道多少。所以我认为构建一个学习的文化并且不断向之努力是非常关键的。时间越长、帮助越大。 Sam:那么一些更大的决策呢?比如做一个大的并购或者推出News Feed产品之类的,这种时候是怎么做决定的? Mark:首先我觉得如果你把事情做得足够好,你是不需要做看起来很大的很疯狂的决定的。所以你可能更需要一点点的随着社群一起演进。比如以News Feed为例,这本身虽然是一个大的转变,但这个转变是在数年之中不断观察得出的,在这期间我们一直在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所以像一开始的时候,Facebook是没有类似News Feed这种能够看到其他人分享信息的产品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用户页面,然后我们发现用户们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到处点来点去。他们会点到不同的用户页面里,甚至几百个之多,就是为了看他的好友们的资料有什么新的变化和更新。我们从中学到人们不止是对找到一个人或了解一个人感兴趣,更是对这个人每天的状态更新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做了个产品,可以显示你的哪个好友又更新了页面,所以至少用户可以知道该点进谁的页面去查看。然后,第一版的News Feed非常简单,基本它就是把用户更新的内容按顺序放到你的首页上。 所以我觉得如果事情发展的都顺利,通过使用量化的数据并且结合质的反馈就可以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然后你就可以利用直觉去决定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并且依据这些假设去进行实验,得到更多的数据和反馈,不断修正到知道该如何去做。 我们花了大价钱买来了Oculus。我是觉得如果我们做的足够好,能够在内部做好这个事情,那么也许就不需要做出买下Oculus这个决定了,但是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做好。而且,Oculus的团队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最天才的团队,所以收购的这个决定就是合理的。但总之我觉得,作为CEO你的工作职责之一就应该是不要把公司放到必须要做疯狂的决定才能生存的位置上。当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有优势。所以,和骄傲、不承认你过去可以做的更好比起来,勇敢的做出重大的决定会更好些。 Sam:在增长方面,我几年前曾经听你说过,你觉得Facebook做的最好的一个事情就是发明了增长小组这个概念。这是我现在听非常多创始人提起的事情。你觉得这仍然是你所推崇的吗?在Facebook早期的时候增长是如何做的呢? Mark:让公司能够快速增长的产品功能是我觉得Facebook做得最好的地方。传统的增长和做市场的方式是建立一个传播或市场团队,然后买广告。我觉得有的时候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当你想向外传达一些讯息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让产品增长,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在产品自身当中。 所以我们做的增长小组没有什么其他公司不能学的绝招。他们只是更在意数据,建立了底层的数据结构,所以你能够进行各种各样不同的实验,并且真正能够尝试去做整个社区的增长,而这是我认为对于网络型公司来讲最重要的事情。 Sam:你觉得增长小组对于Facebook整体增长率的贡献到底有多少? Mark:总的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大的。我脑海中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是哪怕只看他们做的一些特别具体的功能,比如“你可能认识的人”,就知道这个意义有多大了。 Sam:另一件我觉得Facebook做的特别棒的事情就是招聘,而且我一直和创始人们说,这是你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所以你是如何做招聘的,你在招聘的时候都会看些什么? Mark:如果你仔细想就知道,当我创立公司的时候我只有19岁,所以我不可能觉得经验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我就会怀疑自己了。所以,我们在那些我们认为有天分的人身上做投资,哪怕他们毫无经验。他们可能是应届生,也可能像是带着Facebook上市的CFO,他的主要精力是在一家基因工程公司做产品开发,之前也没有带领公司上市的经验。所以,就是专注在真正有天分的人身上。 Sam:所以如果你没有某一方面的经验,你是如何判断别人是否有天赋的呢? Mark:往往你能通过他之前做过的事情来判断。每个人都多少做过些什么事情。即使你只有19岁,你也可能做过业余的项目或其他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觉得只有有过经验的人才能把某件事情做好。 另一个我觉得我们做的好的事情就是给每个人非常多的机会,所以公司里不止只有19岁开始做公司的我,还有很多我当时的同学或同样辍学的人。最让我自豪的是,我们有12个不同的事业部,其中除了一人以外,其他的所有人在进入公司的时候都不是管理层,都是从下面成长起来的。 Sam:这太厉害了。 Mark:唯一的那个例外是David Marcus,之前是一家150亿美金上市公司的CFO,所以我很高兴他能够加入,并且让他负责了一个事业部。但除了他之外,其他的所有人刚加入的时候都不是汇报给我的,他们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数据分析师、有的是产品经理,他们都是成长到这步的。而且我觉得人们能够看到你在为他们创造机会,这让最好的人能够融入公司,并且让其他的最好的人想要加入,因为他们会觉得“哦!我也想要那样的机会。” Sam:未来20年让你感到最兴奋的事情是什么?你觉得最大的变化会是什么?Facebook会如何变化,这个世界又会如何变化? Mark:针对三个我们希望看到的并且专注于的世界的变化,我们有一个十年的路线规划图。“连接”,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连接网络。现在,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是没有连网的。我觉得很多硅谷的人觉得互联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其实并不是。而如果我们想要解决一些世界级的大的挑战,我们真的需要把每个人都连接起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所以我觉得连接每个人是件非常关键的事情,这也会对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益处。 另一件事情是AI。我觉得AI会让各个领域释放巨大的潜力。在Facebook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应用AI,比如让人们看到更有意义的内容或者让你连接到你真正在意的人。另外在很多方面,AI被用来诊断疾病和寻找更有效的药物、建造自动驾驶汽车等等。 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人做了一个机器学习的应用,可以通过皮肤病变的图片来自动判断其是否是皮肤癌,并且精确度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所以,谁不想要这个东西呢对不对?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好的医生。 当人们对AI和AI对人类的潜在伤害产生恐惧的时候,我就会有点失望,因为我觉得在治疗疾病或安全驾驶等方面,AI是能够拯救人类并且推着人类向前走的,所以我觉得未来10年,这都将是一件大事。 最后,我觉得会产生很大影响的一个事情是...你知道,每10到15年,计算平台就会产生一次变革,新的平台能够让人们做各种之前不能的事情。20年前,我们大多数人在使用台式机,我们在工作中使用它们,因为它让我们的效率更高,但大多数人不使用他们进行娱乐。而现在我们用手机,帮助我们连接彼此,是更人性化的设备。 但在这之后还会有一个新的计算平台出现,我觉得那将是VR和AR。而且我觉得这将会让人们更具有创造力,而且让人们比视频等媒介更沉浸式的体验其他人的感受。所以我对这个趋势也感到十分兴奋。 Sam:所以你19岁的时候创立Facebook,我们经常在YC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今年19岁,我想做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地任何事情,我该怎么做?”所以你对于那些19岁左右的想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人有什么建议? Mark:我一直认为企业家应该做的事情是选择他们真的在意的事情去耕耘,但在证明其可行性之前不要真的把它变成一个公司。我相信如果你去看那些最成功的公司的数据,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得来的,而不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创业的人,因为你总会遇到不同的瓶颈。 Sam:我完全同意。追问一句,Facebook做了多久才真正成为一家公司? Mark:我不知道。我记得Facebook成立六个月内,Peter Thiel进行了投资,并且成为了一家Delaware注册的公司。当我们最开始和Peter谈融资的时候,Dustin和我都明确告诉他我们计划再回到学校。建立Facebook的时候,我翘掉了夏季学期,并且想在秋季的时候回到学校继续兼职做Facebook,Peter回应的时候基本就是在说“哦,当然当然。”我猜他比我们要更明白些。 Sam:你觉得他真的相信你们不会回到学校了吗? Mark:他肯定是。当然,你还是应该问他。 Sam:是的,我会的,这个系列访谈也会有他。到时我会问他。 Mark:是。我觉得他大概会说他知道我们不会回到学校了,或者他觉得他能说服我们吧,但最后并不需要了。明显的,工作量增长的速度太快了,但我们一开始也并没有退学。我们一开始告诉哈佛说要休学一学期,然后又说要休学一学期,然后又说要休学一年,再之后,我们基本决定不会再回去了。 Sam:说到Peter,作为最后一个问题,他曾经给过你们的最有用的一个建议是? Mark:我想是Peter告诉我的这句话的:“在一个变化如此快的世界里,你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风险。”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我觉得很多人,当面临重大机遇选择的时候,都会想到很多负面的结果,虽然他们很多时候是对的,但任何选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如果你不做这些改变,我相信你注定会落后和失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风险。 Sam:这是个很好的结尾,谢谢。 Mark:不用谢。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
  • 第四次创投大潮就在2018年,这是二十年来的规律总结

    热点聚焦 2016-08-11
     201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互联网上会爆发一场大规模创投热潮,规模超过历史任何一次,带来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分析了108家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数据,结合20多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研究,形成了本文《大格局 时代》的报告。这里提到的2018热潮,正是报告里一个大胆的预言。报告里还有许多观点,可能会颠覆你对中国互联网既有的认知。 比如: 江湖双雄并立,总市值呈倒三角形。 80后掌门人崛起,“大叔”无优势。 同在互联网,为何有的股价上天,有的资不抵债? 智能硬件?无人汽车?在线医疗?物联网?VR?谁是下一站王者? 资产高回报率的真实秘密是什么? 众所周知,科技改变格局,资本是第一推动力。没有资本市场的助力,就没有互联网产业的繁荣。 那么,推动互联网格局演变的真正力量是什么? 一晃20年。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三次创业高潮。五次上市高峰。统计规律表明,新一轮创投高峰即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格局正在形成……网络创业培训研究中心